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

摘要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就要赢得学生的心,获得他们的赞赏与认可。而他们对老师的评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教师的个人魅力,一个方面基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都能具备较好素养的教师将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是一名历史老师,我基于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一下如何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

关键词: 历史

个人魅力

课堂教学

提升个人魅力

作为一名历史任课老师,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限,所以要赢的学生的认可与赞赏,主要依靠的就是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习惯的主渠道。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学习。只有学生喜欢课堂,才会用心去学习,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效率。如果一个教师本身不受学生欢迎与喜爱,那么要让他们接受你的课堂,完成教学任务是不容易的。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首先得让学生从接受你,喜欢你开始。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而不讨厌学习这门课程。所以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升个人魅力呢?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一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历史教师要博古通今,积累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学生便会佩服你,崇拜你,进而喜欢上你的课,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听课和掌握课堂中的知识。作为历史教师不但要对课内的专业知识烂熟于心,更要有课外的知识来充实,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所以教师的知识也必须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况且,近些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也是与时俱进的。所以,一方面要多渠道的进行修炼,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用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教师一要向书本学习,练好“内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应当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力争成为学问渊博、才识出众的教育工作者。学好基本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不断的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比如,每天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当下世界大势,对研究命题取向有很大帮助。休闲时光,可以多观看一些纪录片,不断增长见闻,当下考试还会涉及一些时下历史研究成果。也可以观看一些较为有价值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上课时将其与课本知识相连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假期也可以到各地历史名胜古迹多看看,增强历史知识的既视感。也可以上网进行多方面的学习,比如中国大学MOOC,晒课平台......二要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对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能够有效促进个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要向名师学习,学习名师的的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宽广博爱的情怀,以及他们对教育孜孜以求的不舍弃精神。因此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学生喜欢你课堂的枢纽。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当下读书无用论的背景下,很多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需要从人格上承认并肯定他们,消除学生与老师间无法沟通的心理隔膜。只有学生的心灵受到尊重与关爱,他们才会卸下心理防备,才会与老师亲近,才会和老师敞开心扉。最终学生也才会悦纳老师,并乐于悉心接受你的教学。“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作为一名老师我感觉先跟同学们做朋友,这样既不失老师的威严,也能让学生从心里尊重你。让学生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尊重与爱护的心理。因此,面对学生的打招呼,我都会热情回应他们,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对那些胆小的学生,我会主动和他们攀谈,让他们知道我在关注他们。教师和学生虽是师生关系,但在人格上却是完全平等的,因此,我们应该放下师道尊严,不摆架子。蹲下来看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内在潜能,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赞美和认可。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赞美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在学习上关注学生,还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不断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尊重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情感关系是让学生喜欢你课堂的基础。

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注学生心理,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只有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学生信任你,他们才会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如果要让学生接受你,佩服你,我想首先作为教师自已要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个良好的行为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学生的表率,用宽广的胸怀接受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对成绩好与不好的都要一视同仁,不去挖苦差生,更不能去体罚或嘲讽那些后进的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体验在师道尊严中,而应体现在和学生以心换心,相互尊重,让学生感到亲切与温馨,有亲和力。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知识。只认学习成绩的好坏,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更需要教师有一个宽广的爱心,关注所有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学困生,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让这些学生得到更多的关爱,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所有的学生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学习的一些收获,每天都会有着不同的成长感受。因此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是让所有学生喜欢你课堂的关键所在。

一个具有渊博知识和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是极受学生拥戴的。以诚相待,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眼神,我们的肢体,我们的贴心,学生都能很直接的感受得到。老师给予学生爱,学生也会给予我们爱。从而也就会爱屋及乌了。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才的起点,是学习的源动力。”而历史是多元的、五彩缤纷的、形象的、有血有肉的,是活生生的,是一个令人神驰向往的科学殿堂,应是学生喜爱的科目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今的大部分学生已失去了对历史科的兴趣和好奇心。究其原因,最重要者乃历史教育“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所至。因此,注重历史知识的人文性,关注人的情感和精神,重视人的价值、尊严、情趣和道德等人性化的东西,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方可使历史活起来,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

一、认真备课,深挖教材,熟练驾驭教材

历史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看书也能掌握书中内容。所以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学生会认为老师没有水平,有没有老师都一样,就会出现学生旷课、上课不专心、看课外故事小说等现象。作为历史教师要想避免上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要前提是认真备课。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包含各具特色的趣味性,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楚,有英雄豪杰的光辉业绩,也有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要能做到对教材熟练驾驭,运用自如的程度,教学中趣味性就会自然而然溢于言表,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味盎然。

二、上好第一堂课,诱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通常给予学生的印象就是不太重要,高考中分值也不是很高,而且不难,只要最后突击背背知识点就好,所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所以说要使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容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栓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例如第一堂课可以巧设导语,激发兴趣。讲《五四运动》,一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鸣礼炮时,有礼炮54门,齐鸣28响?”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斗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现在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两件大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以境动情,运用形象,生动,幽默的课堂语言,感染学生。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一句幽默的话语,既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像“调料”一样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讲鸦片战争清朝的腐败无能时,用幽默的语言讲述“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官僚的愚昧无知,中国的封建落后。教师应有目的地借助幽默地语言传授历史知识,启迪思维,打破课堂的沉闷,让学生在会心的笑声中主动学习和思考。

三、利用历史故事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历史课是枯燥无趣的,不愿意学习的课,学习起来就成为一些历史事件的简单机械的背诵,这样就大大禁锢了历史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如果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就会变得真实而生动,从而使历史课变得趣味盎然。例如在上《蓝色的地中海文明》这节课时,可以补充罗马建城的传说——“母狼乳婴的故事”。 通过这种历史故事的补充,可以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充满兴趣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再现历史。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也是不可思议的。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自从多媒体设备进入到学校,这一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在讲《抗日战争》时,可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地道战》、《地雷战》等视频,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说,多媒体使历史走近了学生,使学生真正的走进了历史。使历史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和呆板的讲授,也变得活灵活现了。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师只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历史课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贴近生活,联系现实,深化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都远离现实生活,而学生知识范围狭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所以许多历史问题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他们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老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正在谱写的历史。作为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旦历史与时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情绪马上会高涨起来,兴趣被激发,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泼。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兴趣之树就会常青,历史教学的春天就会常在。

结语

老师是学生知识殿堂的引领者,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时俱进,才能与时代同步,才能与时代共进的一代又一代学生心理契合,相处无碍。同时也才能不断提升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感,最终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但是毕竟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有效的学到知识才是教学的目标,所以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途径,成为老师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贺启章. 再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问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07) [2] 贺启章. 再谈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问题[J].内蒙古教育,2004,(02) [3] 马金红.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5)

如何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如何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政治老师

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如何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一名关爱学生的老师

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我以我心付童心——如何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随笔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历史老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