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引导他们独立探索、共同研究,大胆地发表不同的见解,并用所探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转变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观念决定教学行为,不同的观念就会组织学生不同的学习活动。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一环。

1、从“接受数学”观念转变为“探究数学”的观念。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学生“接受数学”为核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还是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摒弃“接受数学”的观念,树立起“探究数学”的观念。教师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应用中进一步发现问题,从而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方法的训练、探究方法的引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方法比知识要重要”的教学价值观,真正做

到叶圣陶所提出:“教是为了不教。”

2、从“教师本位”观念转变为“学生本位”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几乎主宰着教与学的一切活动,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练习……条条框框都是教师事先划好的。学生只能在里面打转转,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了也要拉回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摒弃“教师本位”的观念,把操作、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探究、说理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新、实践的权利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3、从“封闭教学”观念转变为“开放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封闭的,封闭的时间、空间,封闭的教学内容,封闭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在“探究数学”和“学生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学生心理空间和知识空间、学习空间和活动空间的开放。课堂教学中,要体现“问题呈现的开放性”、“探究方法的开放性”、“获得结论的开放性”,让每一个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某个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联系,在探究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方法。让学生经常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去,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探索和创造的感性经验,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初步探究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与“接受式”教学相比,“探究式”教学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具体操作程序是:

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起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十分的好奇,使他们将学习新知的压力转变为探究新知的动力。创设问题的情境,可以是一个数学小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游戏、一个竞赛、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他们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去。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老师让学生猜一猜:“一个大月有多少个小时?”学生猜完后,老师接着提问:“怎样验证你的猜想对不对呢?可以怎样列式?该怎样计算?”从而导入到计算方法的探究。

2、实践探究,寻找方法:

探究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有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互助探究、师生合作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获取知识,寻找问题解答的方法。使他们在自行探究的实践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如:笔者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探究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许多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笔者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如果只有一个梯形,你们能不能用别的方法推导出它的公式呢?

让学生分小组共同探究,学生通过实践、讨论,发现了多种的方法:有的把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有的把梯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图形,分别计算求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凸现。

3、讨论交流,形成表象:

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寻找到一种或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并能在交流和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学生探讨出了数十种计算”31×24“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这一最基本方法。

4、知识内化,发展应用: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活动主要表现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基础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相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一定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方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

“数学探究式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变式练习教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式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