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汉语论述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9: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述题: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条件有哪些?举例说明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另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或主语。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二)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的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所”字是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名词放在“所”字后边也就活用作动词,“罾”本是一种鱼网,“所罾”就是“所网到的”,同样,“所”字后边的形容词也变为动词。

(三)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穷”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四)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论贵粟疏》

“不”是副词,“农”活用为动词。

(五)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高之,下之,小之,巨之,不外是矣。 《荀子·儒效》

“高、下、小、巨”是本是形容词,都活用作动词,后面带了代词宾语“之”。

(六)名词后边带介词结构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驻扎,“于庐柳”是介宾短语,作“军”的补语,表示地点。

(七)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如: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例句中方位名词“东”用“而”连结,活用作动词。

二、什么是被动句?其形式有几种?请举例说明

被动句: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 被动句的类型:

A、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所谓意念被动句,即无标志的被动句,是在形式上没有任何标志,只是意念上的被动。识别的方法要依靠语言环境和历史背景,这种被动句有如下两种情形: 1.可以从句意上来确定的被动句。例如: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句中的“拘”是被拘禁的意思,“放逐”是被放逐的意思。从上下文可以体会到这一点。两句主语“文王”和“屈原”分别是动词“拘”和“放逐”的受事者。

2.必须从别的角度来考虑、确定的被动句。

这类情形若仅从词句的意义上还分辨不出,而必须从别的角度,如方言角度、伦理的角度、训诂的角度等来考虑,才能肯定其为被动是主动。这类情形较少,但也不能不予注意。例如: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孟子》) 这里的“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小役大,弱役强”四句话,都是被动句,而形式却是主动的。这可以从天下有道、无道上来考虑这里所谓“道”,是孟子———儒家的道。按孟子的思想,天下有道时,则德之小者役于德之大者,贤之小者役于贤之大者,这才是正常秩序:凭德、贤之大小。天下无道之时,则是凭力量,凭强弱,所以,力之小者、弱者,役于力之大者、强者,儒家是反对这种秩序的。必须这样来理解,才合孟子———儒家思想原意,而不能单从字面上、句式上去考虑。由此可见,判定句子是主动还是被动,有时须从学术思想上来考虑。 B、形式被动句

所谓形式被动句,即有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在谓语动词的前后用一些特殊的结构形式来标志和助成被动。常有如下几种情形: 1.“于”字句。

在及物动词后加上介词“于”(或“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 “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的被动句式。例如: 晏子聘于鲁。 (王充《论衡·知实》) 就动词“聘”来说,主语“晏子”是被动者,即“被聘”的对象; “鲁”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它是靠介词“于”引进来的。

2.“为„„所„„”

这种被动句是用“为”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把“所”字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所”字的指代作用已经弱化,“所”成为一个符号,可有可无。这种用法的“所”字不能译出。

“为„„所„„”是由被动式“为”字句发展而来的,这种句式主要是强调了动词。例如: 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这个句子中,就动词“禽”来说,“二子”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这个主动者是靠介词“为”引进来的,“为”可译为“被”。“所”字用在动词“禽”之前,指代动词涉及的对象(即被动者),这种指代作用已经弱化,因而也不能译出。

在这种被动句中,有时只用“为”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动词前不用“所”字指代这种用法的“为”字都可译为“被”。例如: (1)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在这种只用“为”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被动句中,有时这个主动者隐而不提,这时介词“为”只表示被动。例如: (1)父母兄弟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例(1)中的动词是“戮没”,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谁戮没)并未出现。 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也译作“被”。例如: (1)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例(1)中的“为”、“所”紧紧相连,放在动词“虏”的前面,表示被动。 3.“见„„于„„”

这种被动句是在动词前面加“见”字表示被动的,同时在动词后面用“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主语“吾”是被动者,在动词“笑”之前加“见”字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作“被”;在动词“笑”之后用介词“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大方之家”。

如果主动者是不必言明或不可言明的,便可只在动词前面加“见”表示被动,即“见”从不直接用在主动者的前面。如果需要指出主动者,则必须用介词“于”引进。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上述例句中“见”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未出现。这种情况的主动者通常是不可言明或不必言明的。

4.“被”字在汉代已经发展为表被动的词,在文言文中偶有所见。例如: [晁]错卒以被戮。(《史记·酷吏列传》) “被”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这种句式与现代汉语中的句式基本上相似,但在古汉语中却不常见。

三、什么是古汉语的倒装句?主要有几种形式?举例说明

倒装句:

古今汉语的词序不一致的几种情况: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2、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3、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A、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如上所述,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

(1)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B、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如:

(1)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

(2)夫晋,何厌之有? (=夫晋,有何厌)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例如:

(1)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我无诈尔,尔无虞我)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例如: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2)唯利是图。 (=唯图利)

4、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

(1)不然,籍何以至此? (=籍以何至此) (2)全石以为底。 (=以全石为底) C、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定语后置有下面四种情况: (1)中心语+定语+者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吹洞箫者客) (2)中心语+之+定语,“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3)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

(4)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例如: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一石粟) 吏二缚一人诣王。 (=二吏二缚一人诣王) D、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2)不拘于时,学于余。(=不于时拘,于余学。)

2、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1)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以桑树之)

3、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 例如: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参省)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讲义

电大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论述题
《古代汉语论述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