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0: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科学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及时交流师生信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评价即时教学效果,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效率;能够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改善学生思维品质;能够推动教师充分调动教学资源,认真分析教学文本和学生实际,完善教学知识和提升专业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使课堂提问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受教学传统和教师个体教学技能的影响,课堂问题在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研究问题设计策略,改进课堂问题设计,以更好地调动课堂积极因素,构建动态、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根据学科特征和教学需要设计课堂问题的内容

问题的内容是提问的核心,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提问的有效性和教学的实效性。改善问题设计,必须从内容上加强问题的针对性、丰富性、准确性和鲜活度。

1.针对性:问题设置要针对教学关键点,做到切中要害

认识和解决问题要善于抓重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设置成问题并提问,而应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紧扣本课教学重心设置问题,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问题设计应侧重放在以下几个教学关键点上:

(1)教材主干知识点。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是多维多点的,其中知识目标往往有多个,教师要对这些知识目标进行细化分析,重点抓住其中的主干知识进行设问,即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并学会应用那些能够承前启后、能够生成其他知识、已经在历史上并将在学生未来学习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知识。例如《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中关于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即是对小学品德课环境教育内容的概括和提升,也是正确理解本课国家相关战略的现实依据,又是高中阶段有关经济、政治知识的学习基础,同时也是学生个人良好生态价值观、正确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形成的认知基础。对于这类知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给予特别关注。

(2)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是否凸显、难点能否突破,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地重要指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在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正确定位重难点的基础上,应将课堂问题扣紧这些重难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使课堂主线清晰、主题明确,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3)学生能力拓展点。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思想品德课需要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理解和应用知识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和论证问题能力、评价和探究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课堂问题的设置应该充分结合学生某种或某几种能力发展的需要,促进课堂能力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教学时,“合理消费”即是主干知识和本课的重难点,又是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拓展点,可以通过案例评析、情境探究、方案设计等课堂问题,促进学生评价、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

(4)学生情感激发点。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课程,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课堂教学必须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促进学生情、意与知、能的同步发展。课堂问题要关注那些能够激发学生良好思想情感的教学点,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 1

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如在“我爱我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顾“爸爸妈妈为我做了什么”“我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让学生从中感悟父母无悔的奉献和无私的给予,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激之情,为“孝敬父母”教学打下坚实的感情基础。

(5)学生认识模糊点。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包括有知识基础、思维方法、情感态度等,但学生学习困难往往不是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全面缺失,而是由于某个具体节点上存在模糊认识而使然。如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混淆导致一整块知识掌握困难并影响整个学科学习,又如不会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导致无法分析和解决整个问题。因此,问题设计时应该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模糊点,通过课堂问题促进学生解决知识或认识上的模糊点,为其后续学习扫清障碍。例如在“学会调控情绪”教学中,针对学生常有的“情绪发泄是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问题,应该突出地在“个人情绪与他人的关系”上设置问题,使学生明白“人的情感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的道理,从而学会更加正确地调控情绪。

以上这些关键点,有的点可能是孤立悬挂的,有的点之间存在相互交叉与关联。在问题设计时要善于从整体入手,点面结合,在联系中动态把握。

2.丰富性:问题要有丰富深刻的内涵,能够钩深索隐

面对课堂问题太浅、“是不是”、“对不对”和简单对照课本就能作答的问题充斥课堂的现象,应该适当增强问题的思考度及其对教学实质的触及度,以激发出学生内在知识和已有经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自主进行知识构建,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体会知识的联系贯通和学科的思维方法,感受思考带来的快乐。

增强问题内涵的丰富性,可以从知识、能力与思维方法三个维度着手设计。从知识角度看,问题要着重反映对新的学习富有意义的旧知识的回顾与整合、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挖掘和新知识推导和发现;从能力角度看,问题要触及学生的理解、比较、应用、论证、评价或探究等能力,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能力进行检查和训练;从思维方法角度看,问题设计要考虑对学生已有思维状态的检验和对逻辑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的引领。以九年级“对社会负责、做有责任感的人”这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教学为例,如果直接提问“为什么”,学生可能从课本上直接找到条条来应答,问题就失去思考性和实际效果。如果改设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谁在对我负责”、“我如果不对他们负责结果会是怎样的”和“我应该怎么办”,就能引导学生在回顾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国家与公民关系和相关法律知识基础上,调动回忆、比较、分析、评价等能力以及归纳法、比较法、因果分析和逆向思维等思维方法,从中感悟个人成长与他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自己必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这样,问题的内涵就得到大大的拓展和丰富,知识库中潜在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调动。

当然,问题内涵的丰富并不等于问题难度的随意增加。如果问题过难,就激不起学生答题的兴趣,致使学生无从下手、望而生畏,或者不着边际、答非所问。问题的难度应该以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为红线,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范围,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3.准确性:问题要直指设计目的,做到有的放矢

有效的课堂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学生的回应,教师能够得到准确的信息反馈。提问目的越明确、问题指向越清晰,越能促使学生深入的思考、反映学生的学习状

态,越有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但是,目前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提问目的不清,设问指向不明,学生对之无所适从或者答非所问。为此,在提问之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学生的答案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偏差的原因在哪里,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要做到目的明确,首先要有确定的认识主体,即明确要从学生自身角度,还是从社会某一特定群体去认识问题。例如在初三复习课中,老师出示“某市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情境材料后,对学生提出“面对安全威胁,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这个问题,从消费者的视角回答或从市民角度回答,答案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在问题中应该予以明确才便于评价和指导。其次要有确切的知识范围,即明确运用的知识是从本课的,还是本学科的,或是学生全部的已有知识。如上面“面对安全威胁,应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一问题,运用“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题知识回答,或者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回答,答题内容也是不同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问题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答题要求不能过于依赖深奥的文言文知识或其他学科知识,否则会淡化学科目标,弱化问题的学科功能。再次要有清晰的设问指向,即明确所问的问题是属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者是几者贯通的问题,否则容易导致学生“走江湖”。例如有的老师经常在展示材料后设问:材料反映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的问法看似开放,实则过于宽泛,答案漫无边际,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思考状态。最后,问题的表述简明扼要,准确严谨,防止产生歧义。同时要防止与教学目标风马牛不相及的有偏又怪的问题。

4.鲜活度:问题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体现学科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将引导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作为课程的任务,充分反映了生活化这一课程理念。据此,课堂问题必须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来设计,使有的问题紧紧联系国内外大事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犹如气势磅礴、淋漓尽致的交响大曲,有的问题贴近身边生活“小事”,犹如素雅含蓄、温润细腻乡间小调,以体现学科的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

联系生活设计问题,一是问题应该源于生活,取之生活,二是问题应该回归生活、指导生活,以彰显生活之美和知识之价值。

(1)用生活素材设计问题。社会时事热点和师生生活经历是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课堂问题只有联系火热的社会生活、紧扣教师和学生自己已有的经历经验,才会丰富鲜活,才会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因此问题应在情境后,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形成学生“悱愤”的心理状态,然后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说出真知,道出真情,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之真谛,感受生活之美好,培养学生亲社会、爱生活、主动思考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

(2)为指导生活设计问题。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生活课程,教学应该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使问题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指导学生掌握生活本领,适应生活,学会生活,在生活中自主发展,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生活气息。例如在《身边的侵害和保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说一说:身边可能的侵害有哪些?这些侵害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如果碰到这些侵害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避免伤害,过安全健康的生活。

二、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问题的形式

问题的呈现形式是问题的载体,形式设计是否新颖巧妙直接影响着提问的效果。提升问题质量,必须从形式上加强问题的层次性、巧妙性、互动性、开放性。

1.层次性:问题设计要分清层次,做到因材设问

一堂思想品德课往往会有多个课堂问题。以往不少课堂问题,要么是不分对象、千篇1律,要么经常在学优生和后进生之间顾此失彼,致使有人“吃不饱”、有人“不想吃”,学生不能从中普遍受益。据此,应该从课堂整体去把握问题设计,根据课堂进程和学生特点,形成要求不同、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相互衔接、不断深化、首尾呼应的问题串,通过问题的逐个解决,在层层提升的问题中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问题的层次性,首先要根据提问对象的层次设计问题。从教学对象出发,即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因材设问,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融入课堂学习。其次要从难易度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礼记·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题要易难兼备,先易后难,逐步提高。根据学科的特点,问题可以依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思路来设计问题,也可以根据能力层次由低到高来设计,反映学生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第三要从课堂不同时点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气氛的起伏波动和教学不同阶段的需要,精心预设不同类型的问题,如严谨性、幽默性、过渡性、启发性、辩论性等多样化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时点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实施课堂调控,调动学生注意力和积极性。

有层次、多样化的问题群的使用,有时可以是急风暴雨式的轰炸,掀起学生思维高潮,有时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铺陈,让学生进入深沉地思索。只有在合适的时机对合适的对象抛出合适的问题,问题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

2.灵活性:问题角度要新颖灵活,做到匠心独运

思想品德课要改变传统的“板起面孔教训人”的古板说教形象,在提问上要力求创新。课堂问题无固定模式,要根据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于新鲜事物上的特点,巧妙变换问题角度,呈现问题的多样性,增强提问的新颖性,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度。要凸显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变换问题的设计角度:

(1)小题大作:从具体形象的“小事”切入,以小见大,贴近学生认知特点。

(2)大题小化:将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从不同侧面去分析,然后再加以整合,引导学生在解决小问题中培养大能力,学会分析与综合。

(3)变换主体:问题中的认识主体或行为主体应该是多元多样,可以通过主体变换考核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责任、认识视角或行为要求,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宽广度。当然,作为品德教育课程,问题尤其要多从学生自己的角度切入,让学生走进问题情境,展现自我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4)调整知识范围:同样的问题可以分别从心理、道德、法律或国情国策的角度设问,也可以从综合的角度设问,以考核学生各块知识的掌握情况或不同知识的综合能力。

(5)变换问题条件: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可能完全相同。问题可以通过变换条件,引导学生把握条件与结果的动态关系,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

(6)改变设问指向:调整问题指向,使同一个内容的问题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之中切换,促进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同一个问题。当然,实际问题并完全沿着

这种思路呈现的,选择说理、判断说明、观点提炼、举例说明、案例分析、方案设计、提出建议、综合探究等多种提问方式,都是可以选用的。

语言表达直接影响问题的效果。问题措词或平铺直叙、或迂回曲折、或者严谨精确、或粗犷豪放、或情感浓烈、或诙谐幽默、或扣人心弦、或发人深省、或直言抒发、或渲染美化,经过语言加工可以呈现问题之美,开拓一种新鲜的、诱人的问题境界。

3.互动性:问题功能要激发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成

课堂是老师讲坛,更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不能将提问当作自己的专利,而应该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设计多向互动的课堂问题,促进课堂上师生对话和生生交流,使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师生新知生成、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乐园,并在思想摩擦与碰撞中,提高学生质疑提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逐步解决学生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的问题。

(1)设计“追问”促进师生对话。在问题预设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从不同深广度或不同角度预备一定问题,用于对学生追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如在学生正确应答时,教师可以顺势而为地追问:“你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你的回答有什么依据?”扮演好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促使学生反思、加工或深化认识,并让其他同学了解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回答错误或是发生困难时,教师应及时变换提问的方式和角度,或者提供铺垫性的知识,让学生继续思考回答,充当好学生学习帮助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深化。

(2)制造“失误”引发学生质疑。老师可以故意误读教材,创设条件不足或结论有误的情境,或者设置错误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提出质疑,进行反向教学。亦可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挖掘教材叙述中疑点,从同学发言中发现漏洞,在课堂对话中产生新疑,在问题刺激和相互质疑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生成。例如有位老师在讲到了“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时,故意出示一则法院判决书,引发有的同学质疑:“既然生命是可贵的,我们为什么要把有的罪犯枪毙?”还有同学进而提出:“生命需要相互关爱,那么人为什么可以杀猪宰羊„„还有杀死病毒,收割蔬菜、谷物等?”通过学生互问、互答、互评,从而实现了有关法制、责任、公平、生命、生物链等新旧知识在新情境下的重构。

(3)寻找“困惑”推动生生对话。一是教师可将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展示给学生,如“遇到老人跌倒该不该去搀扶?”“放学时在公交车上该不该给锻炼后回家的老人让座?”引发学生争论和互评,通过争辩分清情况,明确道理,引导行为。二是教师将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疑惑)设计成课堂问题请教于学生,让学生猜测结果,提供建议等,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亲切感,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学习。三是制造学生的认识冲突,通过具体情境刺激学生产生旧经验与新知识的冲突、心理需要与学习现状的矛盾、法与情的矛盾,感受已有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差异等等,通过这类矛盾着的问题,引发学生探讨与辩论,产生思维的冲突和价值观念的碰撞。

4.开放性:问题思路要反映思维开放,启发拓展探究

课堂提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或情感具有诊断检查、激励提升、引领发展、评价矫正等多方面功能。课堂提问不是为了使学生同意某种认识、倾听期待中的答案、完成预设的任务,针对目前思想品德课上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淡薄、创新能力欠缺的问题,课堂提问更应坚持发

展性原则,通过加强问题开放度,培养学生辩证思考、敢于怀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加强问题的开放性,需要把握开放性问题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设计问题,在学生中开展“头脑风暴”,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能力。问题开放包括条件开放、知识范围开放、认识主体开放、认识视角开放、结论开放等,老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设计。如“小王和小李骑车在赶去上学途中遇到红灯,小王准备闯过去。这时小李应该怎么办?并说明理由。”这是思维发散、结论开放型问题,他可以有闯红灯、不闯红灯和阻止小王闯红灯三种不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又如“2012年入冬后,由于东洞庭湖区域的生态明显改善,引来了数十万只候鸟前来过冬。但候鸟大量地啄食农作物,致使农作物遭遇严重损坏,该地区农民损失严重。据此,你认为生态改善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是求异思维、认识主体开放的问题,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看法。再如“计划生育政策适应了我国的国情,不可否认它是成功的好政策。但它有没有带来其他社会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是逆向思维、认识视角开放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还有各种评现象、提建议、设方案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放的问题需要有开放的答案。教师不能局限于自己的思维角度规定统一的评价要求,而应该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见仁见智,引导学生的思维独立于书本、独立于老师和同学、独立于传统习惯,善于从不同视角去发现文本或情境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在对立统一中全面地、辩证地表达观点、认识问题,创新结论。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落实,除了要通过改进问题设计提高问题质量之外,还需要准确把握好提问时机、合理安排问题密度、适时引导学生应答、及时评析应答结果、仔细分析错答原因、注重讲解思维要领,等等。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要潜心研究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一定能在课堂上“问”出发展、“问”出激情、“问”出创造!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地理有效教学课堂问题设计策略探究

课堂创新教学设计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七年级思想品德 《师生情谊》 课堂设计

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郝智胜5月份读书笔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策略初探》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
《思想品德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