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3)心理教育案例分析2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4: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案例分析

马志辉

一、学生情况介绍

付欣雨女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二、家庭状况

付欣雨在家里是独生女,她的表姊妹学习特别优秀,家长也期待自己的孩子跟她们一样优秀,总拿优秀的例子跟她说教。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导致孩子肩负重担。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没有能力指导,过重的压力在孩子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三、个性特征

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失。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导致自信心的缺失。

2.家庭因素。父母总拿优秀的例子跟她说教。他们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导致孩子肩负重担。再加上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没有能力指导。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学困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

五、具体教育措施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为了去除付欣雨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付欣雨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付欣雨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渐渐的,付欣雨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我给她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考试时做深呼吸,放松紧张的情绪,或在心中对自己说“有什么可怕的,我都复习了。”“我能行。”等给自己加油。经过调整,害怕考试的症状消失了。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有一次,我把教学内容编成小品,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表演,我为了让付欣雨参加表演,对全班同学说:“给付欣雨一个机会好吗?”大家同意了。开始她不好意思地说:“我不行。”最后加上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她走上讲台。表现得还不错,同学给她鼓掌,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以后,有机会就让她在同学面前表现,她变了好多,不再孤独,课堂活动时主动参与,学习成绩有了飞跃。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付欣雨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她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家里有客人,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

讲给老师和同学听,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付欣雨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心。

四、初步成效

经过辅导,我发现付欣雨比以前开朗多了,与伙伴交流时不再那么紧张,课上能举手要求发言,她在和伙伴游戏中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而且她的一些不良的习惯也得到小同伴的制约,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幼儿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学校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教育案例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2

心理案例分析1

心理作业案例分析

五(3)心理教育案例分析2
《五(3)心理教育案例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