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山陵(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1: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山陵A 1景点概况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国际5A级旅游区景区——中山陵园风景区参观游览

大家首先来看一下中山陵园风景区的全景图。中山陵园风景区是以中国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安葬纪念地而得名。孙中山本名孙文,后改逸仙;外国友人都尊称他为逸仙博士,先生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翠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先生一生辛劳,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只有59岁。1929年6月1日,国民党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便长眠于此了。

大家也许会问先生出生于广州,逝世于北京,为什么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呢?早在1912年初春的一天,先生与胡汉民等人到紫金山一带打猎。他看到这里前临平川,后拥春幛,气势十分雄伟,就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当然紫金山的风水并不是先生选择的主要原因,先生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是纪念辛亥革命,激励革命同仁。

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山陵的设计者吕彦直先生。吕彦直山东东平人,1894年出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赴美深造,他设计中山陵的时候才33岁,他设计的中山陵构思巧妙、风格独特,融合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精粹,墓地全局造型为警钟形,寓意警钟长鸣,唤起民众之意。

2.陵前部分 孝经鼎

这座双耳三足的紫铜宝鼎是1933年由当时的国民党元老、广州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先生携全体师生捐赠,鼎高4.25米,重大万斤。大家看,鼎壁上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另一方面还铸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个字,是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提出的中国人传统的“八德”,可惜*时被磨去了,在鼎的内部有一个六角形铜牌,上刻戴季陶母亲黄氏老夫人手书的《孝经》的全文,因此,此鼎又称为孝经鼎。 博爱坊

好,这边请,现在我们面前时一半月形的广场,这是景区集散广场。这里有8棵南京市的市树雪松。这8棵雪松就代表了给孙中山先生守陵的8个士兵。前方是一座四柱三门冲天式的石牌坊,这座牌坊是用福建花岗岩建造而成。大家请看牌坊正中金光闪闪的“博爱”两字,这是孙中山亲笔手书。可以说“博爱”二字正是对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写照。博爱出自唐朝韩愈“博爱之为仁”。 请看,这个博爱坊中间两根柱子是有一点不同的。第二根中间是接上去的,曾经中山陵也是遭受过日本人的轰炸,这里就是后来补上去的。

博爱坊——陵门“墓道”

穿过博爱坊,我们来到的就是长480米,宽40米的墓道。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他的陵墓的墓道中西结合,墓道两侧是四季常绿的松柏,象征着孙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万古长青。

3陵门,碑亭 陵门

前面我们看到的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叫陵门,是陵区的大门。中门横额上镌刻有孙中山先生手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原出自《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陵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对汉白玉石狮。 碑亭——站在碑亭平台前

穿过陵门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建筑--碑亭,碑亭内立有一块石碑,碑高8.1米,碑上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颜体镏金大字。这是当时的国民党元老、行政院院长谭延闿手书,请大家随我走近碑亭来仔细看一看这块碑,此碑碑额上刻有国民党党徽,碑帽刻有云纹,

碑座刻有高山,这象征着先生的革命精神顶天立地。 碑亭——祭堂

各位游客,过了碑亭,我们看到了层层叠叠的台阶,全部用苏州金山石做成,是中山陵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往中山陵祭堂和墓室的必经之路。碑亭到祭堂之间大石阶八段,每段设一平台。上三下五寓意“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八段石阶共290级,如果从博爱坊算起,一共392级,暗喻了当时全中国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整个石阶的设计意图是让游人在攀登时记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对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五层平台上,看到一对大铜鼎,上面刻有“奉安大典”四个篆字,这是当时上海特别市政府捐赠的。走进仔细看大家会发现鼎壁上有两个孔,那是1937年底日军攻占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我们没把它挪走,没把它修好,是要提醒我们莫忘国耻。在平台最高处我们还可以看见一对仿古铜鼎,是孙先生儿子孙科一家捐赠的

4祭堂,墓室 祭堂

穿过层层叠叠的台阶我们就来到了祭堂和墓室,这是陵墓的主体部分。当年吕彦直督建至此,就因身患绝症而逝,常令后人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叹。祭堂是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长30米,阔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小建筑物,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屋顶为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全用香港花岗岩砌成。门额上刻有“民族、民生、民权”六个篆体大字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所书,这就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门上端还有孙中山手写的“天地正气”四个金字。

我们现在进入祭堂参观。祭堂就是当年举行丰安大典主祭仪式的地方。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黑色大理石铺地。堂内有直径0.8米的黑色石柱12根,四周墙壁下嵌黑色大理石。大家抬头请看祭堂顶部,这是用马赛克镶嵌的国民党的党旗图案“青天白日满地红”,祭堂正中的孙中山的全身坐像,由当时的法国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意大利白石雕刻而成,大家再请看底座的6幅浮雕,分别是“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国会授印”、“振聋发聩”和“讨袁护国”。这是截取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六幅画面。祭堂东西两壁上刻的是孙中山先生《建国大纲》的全文。 墓室

各位游客,穿过祭堂就来到了墓室,墓门分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美国产的紫铜保险门,门上的门钉和铜环上的神兽极富中国传统特色。门楣上刻有“浩气长存”的横额,取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所书手迹。第二道门为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

墓室是半球封闭的建筑,鼎呈穹窿状,顶部是以马赛克镶成的国民党党徽。室内铺以大理石,直径约18米,高11米,四壁以淡红色大理石贴面。正中的圆形大理石圹,直径4.33米,深1.7米,四周围是1米高的白色大理石栏杆。正中安放着孙中山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这是捷克雕塑家高崎按孙先生遗体形象所做,孙先生的梓潼倌就安放在卧像下5米深处。 5附属纪念建筑

沿祭堂外广场两侧后壁有一道门,通向墓堡公园。中为墓室宝顶,呈覆钟形。墓堡后墙设有\"中山陵建设史料展\",近200幅珍贵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山陵的建设和中山先生的遗体奉安全过程。

除了陵墓主体建筑外,中山陵周围还有一些纪念性建筑设施。包括藏经楼、音乐台、光化亭、行健亭、仰止亭、流徽榭等等。它们大多是1929年奉安大典后,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友人捐款修建而成。另外,位于梅花山顶的博爱阁,是一位台湾同胞捐资兴建的,于1993年11月12日孙先生诞辰127周年时落成。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问卷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推荐)
《中山陵(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山陵介绍 中山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