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山陵解说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9: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旅客朋友门,马上我们就要来到南京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中山陵风景区。中山陵位于 南京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的南麓, 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陵墓动 工于 1926 年,完工于 1929 年,历时三年,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也是全国 5A 级景区。据说孙中山先生在与朋友在明孝陵一带打猎时,就说: “带我他日辞 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 ”在此之前,灵谷寺主持和尚也向中山先生推荐 过这块“前临平川,后拥青嶂”的风水宝地。中山先生临终之际又嘱咐左右要归葬紫金山。 中山先生逝世后,为尊重其遗愿,预示选定了现在的中山陵位置。

中山陵是由青年建筑师吕 彦直设计的,目的全局成木铎型,意在唤醒民众,简朴坚实切具有中国古代建筑之精神。吕 彦直,字仲宜,山东东平县人,1894 年出生于天津,1913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除了设计中 山陵外还有广州中山纪念堂和中山纪念碑, 越秀山纪念碑均获得过首奖, 是我国近代建筑的 精品。孙中山,本名孙文,字逸仙。1866 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毕业后在广州、香港等地 行医,后弃医从政,于 1905 年组织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提出四大纲领以及旧三民主义。 1911 年辛亥革命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 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1925 年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1929 年 5 月 22 日在北京碧云寺 举行易棺仪式。5 月 26 日,灵柩由北平南移,28 日抵达南京,停灵公祭至 5 月 31 日。6 月 1 日举行奉安大典。奉安大典有蒋介石主祭,谭延闿、胡汉民、戴季陶、蔡元培陪祭。典礼 完毕后,孔祥熙率领扛夫将灵柩移入墓室奉安于圹内。这时,狮子山炮台响起 101 响礼炮, 全国民众停止工作,默哀 3 分钟。在祭堂内参加大典的人员依次进墓门瞻仰,然后回到祭堂 集合,再行鞠躬礼,奏哀乐,最后又夫人宋庆龄率领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等将墓门关闭, 极其隆重的奉安大典告成。

现在我们在我们正前方的就是中山陵了, 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陵前广场的紫铜宝鼎, 此鼎 高 4.25 米,腹径为 1.23 米,重约 5000 公斤,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是戴季陶偕全体广 州中山师生捐赠。鼎腹刻有“智、仁、勇”三个字。鼎内还刻有戴季陶母亲黄氏手书的《孝 经》全文,所以又叫孝经鼎。 《孝经》是孔子和其弟子曾子的一段对话,全文共计十八章, 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好了,看完孝经鼎,我们开始今天的 正题。大家看见广场上的是“博爱牌坊” 。这是一座四柱三檐的冲天式牌坊,高 12 米,宽 17.3 米, 用福建花岗岩仿古木结构牌楼形式建成。 以为其正中的一块石匾上刻有中山先生手 书的“博爱”两个镏金阴文,所以被称为“博爱坊” ,位于墓道前列正中。 “博爱”一语出自 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原道》中的“博爱之谓仁” 。后被中山先生引申为反帝、反封建口号。 孙先生生前最喜爱题“博爱”两字赠与他人,这也是他一生 的写照。牌楼从形式上课分为 两类,一是“冲天式” ,也叫出头式,还有一类是“不出头式” ,而博爱坊是一座四柱三檐的 冲天式牌坊。 大家看牌坊左边的第二根柱子上明显有一缝, 这仅仅是由于当时的工匠计算错 误造成的。

穿过牌坊,我们看到的是长 480 米,宽近40 米的墓道。墓道分为左、中、右三 道。中间墓道宽 12 米,水泥路面,地缝为严格的中轴对称,给人以法度严谨的感觉。两侧 9 米宽的草坪中种植着两两对称的雪松、桧柏、银杏、红枫等树木代替古代帝王目前常见的 石人石兽,喻示中山先生的精神如青松翠柏万古长青。左右两边的墓道各宽 4.6 米,在它们 的东西草坪中,不但种植银杏等树木,还有供谒陵者休息的水泥长椅。

我们前面的就是陵门了。大家可以看一下,陵前广场是一半月形的,在整体上是中山陵钟摆 型的下缘。 大家看见的两边的门房以前是为了给守卫的士兵住的, 但是中山陵建成后从来没 有使用过。陵门为单檐歇山式,仿古木结构形式。门前是一对石狮,背对陵门而看,左雄右 雌,雄狮踏球,意思是环宇一统,象征权力;雌踩幼师,意为子嗣昌盛。南面三门洞,这对 大门是镂空花格仿古式的铁门。中门南面石额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 字,取自《礼记 礼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是与“家天下”相对立的思想,三民主 义中“民权”所阐发的也正是这种思想。

我们大家现来继续往后走,前面的这是碑亭,宽约 12 米,高约 17 米,为重檐歇山顶,亭身由花岗岩建造。中央立的是花岗岩墓碑,碑高 8.1 米,宽 4 米,上面刻有“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 个颜 体楷书镏金大字。 碑额上还有阴刻的国民党党徽。 这块碑的重要特点是突出了孙先生的葬礼 为党葬。大家进去看看,碑的反面还有铭文,上面的图案是上云、下海,意思是中山先生的 功绩高于天,深于海。从碑亭到上面的祭堂共有八段大石阶,每段设有一个平台。上三下五 的八段平台寓意着“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五权指的是“司法、行政、立法、监察、考试” 。 这八段大石阶共有 290 级, 如果从刚刚的博爱坊算起共有 392 级台阶。 392 级台阶寓意着 这 当时全中国 39200 万同胞。大家现在可以看看,我们是不是只能看见台阶,等一下到了顶层 大家可以再看一下,你会发现只看见平台看不见台阶。这是设计的独特之处,当你在爬台阶 时让人想到“革命尚未成功,同治仍需努力。 ”不断鼓舞革命者努力实现中山先生为实现的 遗愿。在第五段平台上,有一对铜鼎,上面刻着“奉安大典”四个篆书大字,这是当时上海 市政府为纪念中山先生的葬礼敬献的。西侧的鼎腹上有两个弹孔,是 1937 年日军炮轰紫金 山时留下的“纪念” 。两侧还有一对的狮子,大家仔细看一下可以发现有些部分是后补上的, 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毁坏的, 后来觉得在这边放一对破的狮子不雅观就补上了, 但是从各个 方面看都觉得不应该补上,应该让世人紧记耻辱。

接下来我们即将到达顶层平台, 这里也是我们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祭堂的位置, 祭堂位于平台的正中。祭堂前的这两根华表,是林森捐赠的。祭堂是一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宫殿 式建筑,长 30 米、宽 25 米、高 29 米。外墙全部采用香港花岗岩砌成,仿古木式结构。祭 堂屋顶重檐九脊, 双檐之间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 “天地正气” 直额。 门楣上方分别刻有 “民 族、民权、民生”6 个篆体大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手书。

来,大家从这边按次序绕一 圈进入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色大理石铺地。我们看到祭堂里的 12 根黑色石柱,四隐 八显。黑色和白色是传统的孝色,在这边更加体现了一种庄严的气氛。祭堂两侧的护壁上还 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一座身着长跑马褂的孙中山全身坐像。看见 坐像底座四侧镌刻的六福浮雕了吗?正面一副叫做 《如抱赤子》 据说是早年孙中山行医是, , 精心为一个患病的幼儿治病。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 ,分别是早年奔走国 外,宣传革命和创建同盟会后商讨革命起义事宜。西面两幅浮雕是《振聋发聩》和《讨袁护 国》 ,是孙中山为唤起民众,讨伐袁世凯发表演说,背面一副是《国会授印》 ,这是辛亥革命 成功后, 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是授总统印的场景。 这六福图都极力再现了孙中山从事革 命活动的生动画面。大家抬头看一下祭堂顶部是一巨型的国民党党徽的图案。 在孙中山坐像后的就是墓室的进口。 墓门分两道, 外门和内门, 外门门额上刻着 “浩气长存” 四字,取自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的题字。内门上刻有张静江篆书“孙中山先生之墓” ,只 有墓门关闭时才能见到。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约 18 米,高 11 米,顶呈天穹 状,上有国民党党徽图案。 墓室中央的这个大理石圆圹,直径 4.3 米,深 1.6 米,圹口用大理石栏杆围护。圹内的这具 大理石石棺上的中山先生像是捷克雕塑家高琪雕刻用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其双手放于胸 前, 安详而眠。 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石圹下 5 米深处的墓穴中的一具美国制造的紫铜棺内。 墓穴由花岗岩垫底, 四周砌隔墙, 穴门用钢筋水泥密封。 孙先生的遗体自奉安大典放入墓穴, 从未被打开、移动过。 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参观完了,大家还可以看看这周围的一些附属建筑,也是相当有意思的。 例如位于中山陵和灵谷寺之间的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是中国佛教协会于 1934 年 11 月募建的。此楼为收藏孙中山著作而建的,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面积达 3000 余平方米。主楼为一重檐歇山顶仿古代楼阁式建筑。主楼共分三层,底层为讲经堂:二楼为藏 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主楼后侧有碑廊,长 25 米,壁面镶砌的冯玉祥将军捐 赠的“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主楼后是歇山顶的僧房。 其次音乐台也是比较有看头的,音乐台位于陵墓广场东南,是一个露天平台。它是由美国旧 金山华侨代表和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捐资而建,由关颂声和杨廷宝设计建于 1932-1933 年。舞 台的后侧是一弧形钢筋混凝土照壁,壁高 11.3 米,宽 16.7 米,仿中国传统五山屏风样式。 照壁既是舞台背景,又是声音的反射板,也就是所谓的回音壁。台前还有月牙形的莲池,池 前的草坪内种植着紫藤等植物。 除了藏经楼和音乐台,我们还能在周围见到光华亭、行健亭、流徽榭和中山植物园等,在疲 惫是在厅内稍作休憩,欣赏欣赏美景也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问卷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解说
《中山陵解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山陵简介 中山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