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山陵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7: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京中山陵

025-84431174

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

景区地址 景区电话

一、2010年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免费不免票” 景点分开

售票

自2010年11月12日期,中山陵陵寝将免费对外开放,门票实行免费不免票的方法,每天限制参观的客流量。当超过规定的人数时,就会停止进入。平日一万人数,双休日二万人数。散客通过现场领票方式凭票免费进入! 其中景区内的音乐台门票10元/人;套票90元/人,包括中山陵陵寝(博爱广场、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明孝陵景区、音乐台、灵谷景区(含灵谷寺庙)。 中山陵的意义已远不止是“5A级旅游景点”这么简单。每一年,中山陵都要迎来500多万海内外游客,是外地游客来宁“必访地”。11月12日,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之后,最令人担心的是,会不会像玄武湖公园一样,引来过多的客流量,对环境及建筑本身造成不良影响?记者了解到,免费开放的陵寝将限制客流量:平时一万、双休两万,散客通过现场领票的方式凭票免费进入。

开放范围

12日起,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

坐落于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陵墓坐北朝南,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1996年起,中山陵开始收取门票,经历过21世纪初的几次涨价,如今的价格是80元/人,包含中山陵陵寝、音乐台、灵谷寺景区。

从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孙中山先生陵寝,即博爱坊向上部分,包括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客流疏导

平时控制在一万人,双休日两万人

中山陵陵寝在海内外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场地却比玄武湖景区小多了,而且又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本月12日开始免费开放,如何疏导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成了市民关心的话题。据了解,中山陵园管理局曾经测试过,寝室一次性只能容纳300名参观者,满打满算的话,一天最佳接待能力只有1到2万人。

“我们既要满足游客的需求,实现免费开放,同时也要注重文物的保护。”中山陵园管理局有关人士说。因此陵寝的免费开放将限制客流量。记者经多方打探了解到,寝室免费开放人流疏导方案基本确定,平时每天免费参观人数控制在一万人,考虑到双休日客流较多,免费开放人数放宽到两万人。

于是有市民提出疑问,既然陵寝免费开放限制客流,那如何保障前一万名市民能进入陵寝参观呢?“很简单,我们在景区门口有领票窗口,市民只要凭有效证件领票就可以了,直到发完为止。”中山陵园管理局有关人士说。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保证一些旅游团体不走冤枉路,团队则采取预约制。

门票松绑

进灵谷寺、音乐台将另收费

此前,中山陵与风景区内的灵谷寺、音乐台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票价80元。中山陵园风景区每年接待500万人次左右的中外游客,其中一大半是参观和拜谒中山陵的。随着中山陵免费开放了,这笔可观的收入就没有了。对于这一点,有关人士透露,政府部门会通过财政的方式进行补贴。不过,灵谷寺免费的可能性不大,“那里都是古迹,从保护的角度来看,有必要控制人流。”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随着中山陵的免费开放,灵谷寺、音乐台门票要另外单独收取。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票价还没有最终确定,现在太忙了,说实话根本顾不上这个了,要等陵寝免费开放后再作考虑。

此外,随着陵寝的免费开放,市民掏钱买了中山陵景区年卡怎么办?管理局相关人士答复说,正在忙免费开放,目前还没有顾到这一步,届时他们将和园林旅游局一同来考虑,给购买年卡的市民一个交待。

相关配套

景区南北各新增一个入口

记者了解到,本月12日,也就是中山陵陵寝免费开放之日,中山陵景区将新增2个入口:东沟停车场入口和灵谷寺入口。原来,随着东沟停车场建成,东沟停车场将成为中山陵园风景区内南侧又一个重要入口,目前东沟停车场命名为中山陵停车场。今后市民从下马坊左拐进入博爱园路后就到了中山陵停车场。另一个主要入口位于景区北侧,也就是现在的灵谷寺入口。从12日起,市民可以通过这两个入口进入景区。

二、中山陵景区分两片售票

从2006年8月28号起,到中山陵景区游览将面临全新的两套门票。南京市物价局、中山陵园管理局宣布了票制改革方案:中山陵景区分“民国文化”、“明朝文化”两个片区,“两票”总票价为150元,如果购买联票,则为130元。

票改方案

按东西两片分别售票

中山陵园风景区票价在全国21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位于“锅底”。中山陵、明孝陵的现行票价是2003年、2004年核定的。南京市物价局经过论证后认为,中山陵园票价的矛盾主要是分散制的票制不适宜景区发展和旅游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个矛盾,新的票改方案将中山陵园风景区划分为东西两片。东片以“民国文化”为主题,包括4个景点,票价80元;西片以“明文化”和“生态休闲文化”为主题,包括5个景点,票价70元。

如果两片景区都想玩,是否意味着就得花150元呢?对此,物价局在出台票改方案的同时,明确东、西两片可以出售联票,价格按不高于两片票价之和的原则,由中山陵园管理局自主确定。昨天,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告诉记者,联票价格定为130元,比总票价便宜20元。

最终目标:实现“一票制”

南京市物价局有关人士介绍,现行的两票制方案并非长久方案,而是目标方案的“分步实施”。中山陵票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将中山陵园景区内中山墓、纪念馆、音乐台、美龄宫、明孝陵(含梅花山、梅花谷、红楼艺文苑、紫霞湖)、灵谷寺门票归并为一张门票。

票改目的

让“40分钟游”变“一日游”

“现在游客来到中山陵,往往是到中山墓、明孝陵看看就走了,一般只停留40分钟左右。”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说,而票价改革后,有利于发挥中山陵园风景区的整体旅游资源优势,把中山陵“40分钟游”变成“一日游”。

在现行的票制下,中山陵园风景区分割为七个收费景点,22个收费窗口,割裂了风景区的整体形象。来的游客看了中山墓,却不知道灵谷寺、音乐台、中山纪念馆、谭墓等。现在,随着环境整治,风景区对环陵路进行了改造,内部交通道路实施了封闭,原来分散管理的各景点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整体。王鹏善说:“如果中山陵能做到„一日游‟,那么南京就有可能做到„二日游‟、„三日游‟,可以增加外地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促进南京旅游业及整个三产的发展。”另外,票制改革的部分也将综合补偿风景区的改造维护成本,在票制改革的同时,中山陵园风景区还将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五大公园,免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场所。

相关措施

景区“小火车”免费坐

“小火车”免费提供

因为部分景点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走起路来并不轻松。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山陵园相关配套服务也作了“升级”,一是为购票游客提供景区间游览交通工具,即现奔跑于各景区的外形像“小火车”的电瓶车,可以免费乘坐。二是为购票游客在交通车上提供免费的导游讲解。

外地人也可办年卡

以前,只有南京市民才能购买中山陵园景区的年卡,从2007年开始将扩大优惠年卡的销售范围,不再限制于本市市民,全国乃至全世界游客均可按相关规定购买,且无限量供应。在年卡的使用时限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目前,南京市民使用的年卡是年前购买,年底结束,但从明年开始,不论什么时候购买中山陵园年卡,都可从盖章塑封之日,往后顺推12个月。比如,2006年4月份购买了一张年卡,按现在的规定,这张卡到2006年12月底就过有效期了,可今后,这张年卡可以顺延到次年的4月份。功能不变,一年有效期内可在景区内无限次使用。对于年卡的价格,有关人士表示将在今年100元/张的基础上适当调整。

特殊人群可免费入园

按照优惠措施及其承诺,军人、离休干部、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景区将继续对市民晨练实行免费开放;每位游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30厘米的儿童入园;在孙中山先生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对社会各民主党派、社团组织的纪念活动实行免费接待。而对中小学生团体参观景区,实行适当的门票优惠。

梅花节单发优惠票

中山陵景区实行“打包”联票制后,各景点是否还出售单票?昨天,中山陵园管理局表示不可以。不过,有一个特殊的政策,即南京每年都有一个“梅花节”,在梅花节期间,将针对市民游梅花山、梅花谷单独发行优惠票。

票改影响两票制会减少客源吗

“两票制”实行后,虽然从总票价来说比原有票价只涨了5元钱,但“组合”以后,游客在选择景点上的自由度就减少了,这样会不会造成客源的流失呢?

对绝大多数的游客来说,中山陵和明孝陵一般是必去的两个景点,但现在游客购买了明文化区的门票,游览过明孝陵后,还要去紫霞湖、梅花山、梅花谷等。如果还想去中山墓,还得再买民国文化区的门票。来自昆明的孙田英听说中山陵下周就要调整门票,呵呵直笑,“我来得还蛮及时嘛。”她告诉记者,昨天她玩了中山陵和明孝陵两个景点花90元,不过下次来如果分开买两套票,就得150元了。

对于客源会增会减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坦承,不排除票制改革一开始的时候客源会略微减少,但从长期来看不会。根据统计,去年购票进入中山墓的游客为230万人次,而购票进入明孝陵的仅30万人次。也就是说,如果不想游遍整个中山陵风景区的游客,自然还是会选择购买东片门票或是西片门票。

下面是一篇关于中山陵发展的文章,内容很丰富也比较杂,一时整不出来,还是要用的时候直接找好了,所以直接复制粘贴了上来

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国家级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区内山、水、城、林相依,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丰富,绿化面积率达78%,各类文物景点达2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年接待客流量在500万人次以上,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1991年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7年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2000年首批进人AAAA级旅游区行列。2010年,景区实现经济总量l.6亿元,财务收入l.06亿元,职工年人均收人达2.25万元。

一、景区发展概况

回顾景区的发展历程,与大多数景区一样,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八十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景区一直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财务政策,收人交财政,吃饭靠拨款,建设靠补贴,走的是统收统支、维护管理的老路子。 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开始 k2年一98年间X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按照“风景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中山陵景点实行了收取门票的制度,按5元/张的价格收取,当年的门票收入突破1千万,一下子就解决了景区人员的吃饭问题。随着景点门票价格的逐年上调,中山陵景点门票由5元/张上调至目前的25元/张,景区收人大幅增长,解决了景区事业发展中资金紧缺的“瓶颈”问题。景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每年还可将节余下来的自有资金用于景区建设与保护的再投入。

在此期间,我们投入巨资修复了一大批文物景点(明东陵、中山陵、灵谷寺、藏经楼等),新建了好几个专类园林(万株梅园、万株桂园、竹海公园。紫赖园、桃花园、红楼艺文苑等八),新建了一批旅游景点(白马石刻公园、四方城公园。紫金山头陀岭公园等),完善了景区内的基础服务设施伯:停车场、道路、商业网点、公共厕所、道路指示牌、景区导游牌、说明牌及大批休闲椅、咨询点等人 景区逐步由统收统支的管理模式走上了“自收自支、自我保护、自我发展” 的新路子。

第三阶段是九十年代末期至今,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风景园林业和国家旅游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我们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针对中山陵园的经营性项目引进市场机制,拓宽经营渠道,扩大经营规模。确立了“旅游市场化、园林产业化。管理法制化” 的景区旅游经济发展思想,探索“依托景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区域旅游经济” 的新路子。我们先后组建了旅游集团总公司。园林产业集团总公司、经营实业发展总公司、综合开发总公司、白马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紫金山索道公司,将从事经营人员由原来的250人增加到目前的870人。经营业务由区内的园林养护。服务接待。纪念品销售不断拓展到区外的园林工程业。旅游业。广告业、服务业、园林规划设计及劳务技术输出等多元经营业务。全局经济总量连续五年保持20%的增长幅度,景区实现了由输血型单位向造血型单位的转变。

二、旅游服务经营的实践与探索

(一)旅游服务是景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旅游收人占景区经济总量的 70%左右,占财务收入的85%以上,成为景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客流量的增长,并不完全呈直线型增长,而是呈时高时低的波浪型变化。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各地政府都开始重视、启动旅游后,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客流随之呈现出分散趋势。虽然社会旅游客流总量增长了,但分布到各景区。景点的客流却相对减少。

为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我局专门成立了景区旅游市场开发办公室,抽调了一批强有力的专职工作人员,由分管副局长挂帅,专门从事旅游市场的调研与开发工作。这个班子主要工作职能有三个方面:一是组织景区旅游市场调研分析,研讨景区市场定位与开发思路;二是负责景区各类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策划,营造旅游热点,引导旅游消费;三是组织各类宣传促销,建立旅游营销网络队伍,协调各种关系,拓展旅游市场。

近年来,我们连续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旅游市场客流抽样调查,发放并回收了10万多份调查问卷,收集200多万个数据,对旅游市场的分布、旅游运行方式、消费需求及游客意见等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整理,掌握了中山陵景区客流的流量和流向。通过调查发现,景区客源市场的分布状况为:国内游客占 96%,境外游客占 4%,而在国内市场中,外地游客占 95%以上,本地游客仅占5%。针对这一比例,再经过进一步细分,我们将景区的客源市场划分为三个区域:核心区(省内周边城市)、中心区(华东四省一市)、外围区(中心区外各省市排列入),并据此确立了“巩固核心区、密切中心区、扩展外围区”。“抓住外地市场,激活本地市场” 的营销策略,同时根据游客的消费需求,调整景区的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使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管理服务等方面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我们还依据景区的资源优势,积极与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合作,成功举办了各类旅游活动。如春季的‘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秋季的“南京灵谷桂花节”;夏季的“紫金之夏”游园纳凉活动;假日期间的“灵谷素食节”、“考古发现探密游”、“民国文化寻访游” 等。通过各类旅游活动,制造热点、引导消费,做到老景区新内容、老景点新包装,不断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树立景区新形象,拓展景区客源市场。近年来,我们不断增加景区宣传投入,并与中央电视台、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等省、市新闻媒体建立了密切联系与合作关系,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组织各类宣传促销,不断扩大景区影响,树立景区品牌形象,200年我们用于景区的旅游宣传与促销活动的投入达500多万元。我们还组建了一支20多人组成的专职营销队伍,分别在上海。杭州。合肥成立了三个办事处,重点负责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旅游营销工作,加强与各旅行社的合作关系。2000年末,我局一举拿出40万元现金,对业绩显著的旅行社实行奖励,在全国旅游界产生轰动。事实证明,这些措施的采取是卓有成效的。在全国旅游热潮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我们的客流量实现了稳中有升,在2001年国庆旅游黄金周中,中山陵景区以7天56万人次的客流量,位居全国旅游景点客流量的榜首。

客源市场的稳定与增长,有力带动了景区服务业的繁荣与发展,按照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景区的交通、餐饮、购物、照像、导游服务等部门的年经济总量也逐年上升,2001年经济总量5836.8万元,占景区经济总量的30%。

(二)园林产业化是景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已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绿化城市。美化家园” 已成为全国性的建设热点之一,这种大气候、大格局的形成,不仅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也为园林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山陵园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面积3万2千余亩,各类植被树种600余种,绿化率达到 78%,郁郁葱葱的森林景观被誉为南京的“城市绿肺、天然氧吧”。今年9月中旬,在南京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上,中山陵景区的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受到朱铝基总理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不仅是旅游业的母体,也为园林产业的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抓好森林抚育和园林建设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景区现有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将原来的茶艺公司、苗木公司、花卉公司、园林规划设计院等事业单位改制为独立法人的经营性公司,积极扩展区外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通过租用周围县乡的闲置空地,扩展自己的苗木基地,延伸经营范围,形成了景区内外结合,向外拓展的经营模式。今年景区苗木基地由过去的600多亩扩展到现在的1400多亩,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循环引种、套种各类市场急需的花木品种,公司派专人组织苗木销售,工效挂钩,有力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形成了自己找市场、人人闯市场的竞争局面。目前景区苗木花卉的生产经营运作良好,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

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园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壮大。公司组建了庞大的营销班子,广泛收集各类信息资料,分别深入各城市、各部门。各行业广泛联系,争取园林工程项目。先后承接了南京市内好几个大型市民广场的绿化工程项目,特别是在今年南京召开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的前夕,全市有15个专类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园林公司就承接了6项,其中南京五台山的生态广场建设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通过园林工程的承接,景区园林产业一举进人了南京市内园林市场,打破了长期以来市内园林绿化市场一直由市园林系统独家垄断的局面。

公司还面向全国,开拓区外市场,先后承接了上海世纪公园、南通市民广场等地的园林绿化工程。22年该公司取得了经济总量2152多万元,利润近300多万元的好成绩,占景区经济总量的20%。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开支,还结余了部分资金,更新添置了一批大型园林工程设备。现在一批大小不等的园林工程项目合同正在签定实施。规划设计业务也应接不暇,公司经营前景十分看好,园林产业已成为景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三)管理法制化是景区经济发展的保证

经济越是发展,管理越要跟上。引人市场机制的同时,必须强化行政管理力度,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建章立法,依法管理。首先争取人大立法,通过了《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 内部我们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森林防火管理规定》、《园景园容管理规定》、《价格管理办法》、《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广告管理办法》、《环境管理手册》、《行政执法管理程序》、《统计指标体系及管理程序》、《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严格按章管理。

二是组建队伍,强化执法。我们先后组建了经警、消防、市容、城建四支执法队伍,配备专职人员300多人,不断加大景区的执法管理力度,有效地维护了景区的环境秩序与社会治安。

三是加强管理,塑造形象。我们对执法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培训仅考核,制定文明执法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为景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与保证,树立了良好的文明“窗口”形象。

(四)风景资源保护是景区经济发展的依托

景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只有依托对资源的保护,不断提升资源的生态质量,向游人提供最佳的旅游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而有了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保护才有了实在的财力支持,才能真正做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保护,我们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制定和执行规划。自1993年始,我局即开始着手《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制定,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几易其稿,于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成为指导我局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景区的法规性文件。2002年,我局与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共同编制完成《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入并与东南大学设计院合作,着手编制《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请江苏省林勘院协助进行了景区森林资源清查,以上规划和清查工作为保护管理、发展景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向和详实的依据,有力推进了景区健康发展。

二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标准。为制定科学、规范、严谨的管理程序,2001年上半年,我局引人国际标准的先进管理机制,建立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我局按照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一保护二绿化的基本原则,保护、维护、管理好景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借助国际标准平台,提升保护景区综合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高了景区全体员工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解决了多年来景区污水、油。烟分离处理等重大问题,并在森林植被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三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的陵寝,为开发这一珍贵的历史资源,我局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其为世界文化遗产,并按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文化遗产”的标准,全面实施明孝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拆除明孝陵内经营网点N处,栽植树木斗千株,电缆下地约3千米,铺植草坪2万平方米、青石路面4.5千平方米。“金砖”l万块。对文物的修缮,我们始终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整治效果得到了国家文物局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并于今年8月份顺利通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专家的实地考察。

三、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近几年来,我们在景区的管理建设与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不断思考和总结,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各风景区兄弟单位相比,差距还很大,在景区的新一轮发展中,如何做到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率地发展,我们还面临许多的问题和困难,结合中山陵景区的实践与摸索,我们认为当前还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保护与开发历来是一对矛盾,对于景区来讲,保护就是要使景区的森林、植被、水泵、文物免遭破坏和流失,但保护需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人,没有投入,保护也是一句空话;而开发就是通过对资源的改造与利用,实现价值的回报。从理论上讲“保护要到位,开发要适度”,过度开发就有可能形成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适度开发才能实现保护的良性循环,但在实际操作中怎样才算是保护到位?怎么才算是适度?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标准。

我们景区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大量问题是开发与建设的矛盾,特别是森林抚育。树种更替、林相改造工作中砍树与种树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接待能力的配套等问题。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在规划前提下,树木绿化做到伐一补三,即每伐一棵树要补种一棵大树。一棵小树外加一棵花灌木树种,水源尽可能使用自来水和外来水源,避免地下水的开采,建立景区排污管道网络和管理监测系统,以保证景区的河流、小溪。水渠的水源及水质不受污染和破坏。

中山陵园风景区现有的3万多亩森林和设施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7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解放50多年来的不断投入,才有今天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景区受益完全得益于前50年乃至前70年的投入,而我们今天的投入则是为了保证今后50年到100年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为此,我们今天的森林抚育。项目建设、文物保护等各项工作,都必须立足于这个基点,既考虑到眼前利益,又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利益,即使要付出巨大投入,也应不遗余力,坚定不移地按此目标走下去。

当前,尽管我们的产出总量排序是旅游、服务、园林,但我们在投入总量上则始终是按园林(养护)、服务(设施)、旅游(产业)依次排列的,多年实践证明这个做法是可行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对矛盾并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景区建设的发展,这对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尽管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但要看到一个事实,景区已经逐步地发展并富裕起来了。按照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 的指示精神,景区建设还要坚持继续发展,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还将继续存在,甚至更加尖锐,对此我们该怎么办?我想,从现在起就要重视并积极从事这方面的总结与探索,从宏观上探讨景区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资源保护的参照标准。寻找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地的比例关系,以尽可能地减少走弯路,这也是目前各景区管理者们所面临的带有共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行政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管理与经营也是当前景区发展中的一对矛盾,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往往是立足于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与措施。而经营往往受利益机制驱动,为了局部和眼前利益,不注意对资源的保护,甚至出现短期行为。对此我们认为,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特殊的管理领域,对风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商品开发,对风景区的管理既要引人一定的市场机制,但更多的是应保留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如对森林的养护、文物的保护、土地的控制,特别是如何防止风景名胜区的城市化进程问题,这些都不是一个企业所能解决的问题,必须借助于政府的职能,才能解决景区发展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但是,若处处按政府职能行事,不考虑利益机制,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动力不足、经济也上不去,为此,从长远考虑我们认为要完善风景区政企改革的有关政策,进一步规范风景区的管理机制,与此同时,借鉴世界国家公园的经验,对风景区的旅游服务经营项目按市场规律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三)景区发展与社会合作的关系

景区要保护、要建设、要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与社会各界的合作。 首先,要加强景区与旅游部门的合作。旅游需要资源,景区需要客源,景区与旅游部门的关系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只有通过相互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资源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尤其需要提出的是,通过参加评定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的工作,我们应该学习旅游系统的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工作经验,通过指导、检查、评审及资金扶持等工作和措施,促进景区基础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升。

其次,是加强景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景区要保护、要发展,这些都需要投入,要投入就要就要解决资金,仅靠自我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通过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以解决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第三,应重视和加强与各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他们的“窗口”,让社会了解我们,支持景区,帮助景区呼吁,为景区说话,以实现景区与社会、景区与市场的沟通和联系,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与合作。

(四)景区与协会的关系 景区与协会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我们愿意接受协会的宏观指导,但也更希望把协会当作景区的娘家,在这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指导,如对共性问题的研究,资料信息的交流,个别难题的解围、重大活动的支持等。在需要的时候希望协会出面为我们撑场子、铺路子、给面子。现在的问题是,对共性问题的提出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问题摆得多,办法提得少,景区许多基础管理跟不上,资料信息传递滞后。

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上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接受更多的培训与教育,参与深层次问题的研讨,以促进和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与能力。我们也将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全力支持协会工作,共同为中国风景名胜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

中山陵问卷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导游词

中山陵
《中山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山陵在哪 中山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