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例谈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四大误区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9: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例谈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四大误区及对策

鲍田中学 戴小云

[内容提要]:

例谈当前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四大误区:

一、教师提问缺乏耐心,缺少等待;

二、语文课成了包罗万象的“万能课”;

三、学生讨论合作流于形式;

四、“读写结合法”泛滥。并提出相应对策:一教师转变观念,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会等待;

二、加强对文本的学习和解读;

三、备课时吃透教材,具体操作时也要注意度的把握;

四、准确定位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健词]:

阅读课教学误区对策

“课堂教学是门科学,有规律可找;课堂教学是门艺术,有强烈的个性特点;课堂教学也是门遗憾的艺术,有待于探究、完美。”这是市进修学校包哲老师在一次评课上的发言,听后颇有感触。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尽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但透过热闹的现象去冷静地思考,确实发现存在很多令人遗憾的地方,这此遗憾、这些误区促使我们对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反思,并积极思考对策。

误区一:教师提问后缺乏耐心、缺少等待。

[现象一]:一位老师教《云南的歌会》让学生速读全文,并思考概括文章写了歌会的几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可当学生还未读完,甚至来不及思考时,教师就叫停,马上让学生回答。

[现象二]:有教师上《台阶》一文,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根据问题,概述课文内容”。课件上的问题已很明确,可当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时,教师地喋喋不休地补充概述要求,阻碍学生的正常思维。

[现象三]:一老师上《岳阳楼记》,逐段分析课文。“教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自译第二段”,“用1分钟时间提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用3分钟时间思考老师的问题”„„在时间上给学生以严格控制,而正因为此,就出现了时间不够,学生回答不好或老师说“那再给你们x分钟时间”的结果。

[反思]:这些虽然都只是教学细节,但从中不难看出教师缺乏等待心理。教 1

师对学生学习心理了解不够,对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缺乏信心,担心教学进度不能按时完成,过分强调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之上,仍以自己的思想、思维、思路左右着自己的课堂。

[对策]:《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必须要由学生自己思考、揣摩、历练才能完成,任何包办代替的结果是不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提并论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在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中采用的方式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上述教师的这些行为明显打断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没有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时间,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是有所得的,但对中下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生产者,学会等待,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观念。

误区二:语文课成了包罗万象的“万能课”。

[现象一]:一教师上《石壕吏》一文,全文分析完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诗人和老妇人,再现故事情节;另外请一学生上黑板语合语境画图。

[现象二]:一名教师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在对课文稍加分析后,就用大量时间来看影片《后天》中的情节。

[反思]: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论,使语文走出了“以学科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狭小天地。于是,语文教师过份夸大了它的外延。有些课怎么看也不像是语文课。不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只是让学生去讨论一些问题,做些表演,画些画,听听音乐,看看电影,甚至将语文课上成了社会课、自然科学课。诚然,语文课堂引进小品、表演、演讲、辩论会等形式,确实给语文课带来不少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热闹的活动,不见对文章的挖掘、共鸣,势必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对策]:我们倡导综合性学习,但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它的最根本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热练运用祖国的语

言文字”。不管新课程怎样改,“语文味”始终不能淡化。仔细地阅读文本是语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一篇文章,能够读得进去、读明白,才谈得上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章中丰富、浓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铺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才是正途。

误区三:学生讨论合作流于形式

[现象一]:一教师在教《敬畏自然》时,提问说:“作者认为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三分钟。”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而教师则显得无所事事。这时,笔者随机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一个优生在发言,其余当听众;有的是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着边际地闲聊;有的小组干脆沉默寡言,无人开口„„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人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无此便不能称之为新课堂。这种泛用的结果是: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

[对策]: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形式在以班级为基础上的多样化,是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具体操作时注意这样几点:

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

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误区四:“读写结合法”泛滥

[现象一]:一老师上《福楼拜的星期天》,离下课仅5分钟左右时,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过的“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方法”对你的同学作一下肖像描写。

[现象二]:一教师上完余光中的《乡愁》后,让从未离过家乡的学生们仿写“乡愁是”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阶段目标将阅读和写作目标分得很清楚,对于一堂阅读课的教学,阅读与写作孰轻孰重教师应很清楚地知道,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恨不得一吃吃成胖子”,这样的结果势必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也不否认,学生从小到大写作,常常离不开模仿:仿主题的确立,仿材料的安排,仿语言的表达,仿手法的运用等。但是不问学生有无此类生活,不问学生有无此类情感(如现象二),不问这篇课文仿写的难度(如现象一,七年级学生在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是议论、记叙,什么是抒情、描写情况下就让他们当堂运用,这样能写出多少佳作?且不谈佳作,能下笔就已经很不错了)。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说假话,说成人话,甚至胡编乱造,空话套话泛滥。又何来“我手写我见”、“我手写我思”,又何来“说真话、抒真情”,离开了“真”又何来“善”与“美”?

[对策]:通过仿写这一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无可厚非,然而读写语合法却是在“不适当的时间选择了不适当的方法”,以致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崔允郭教授提出“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的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也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份„„如果教师在还没有弄清教什么,学生到底得到什么之前,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所谓的活动设计上,在教学中自然很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准确定位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此外,“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觉和真切体验。”

有专家指责当今的学生作文多无真情实感、无病呻吟,无中生有,甚至认为“当

堂作文无非是训练写作速度”。而为提高作文水平打基础的读写结合法更无任何意义可言,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方法放在综合活动课或专题训练中加以适时地运用。

新事物的诞生,总会经历种种坎坷和磨难。新课程的改革,也面临着种种缺憾。“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时间的冲刷下,在我们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平静下浮躁的心后,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会有更高的超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崔允郭《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人民教育》2004年

13、14期合刊

3、黄厚江,杨斌《语文诗意的追寻》,《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12月

4、赵福祺,李菀《语文教学实施指导(初中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6日

阅读课例

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例谈微课导入的误区对策与原则

《同步阅读课例》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例谈

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例谈

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例谈

学校文化建设误区与对策谈

浅议阅读课教学内容选择的误区及对策(解卫军)

例谈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四大误区及对策
《例谈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四大误区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