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构建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9:21: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构建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以《鸟的天堂》为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

随州市经济开发区陈畈小学

陈启刚

朱春秀 [理想描述]

新《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个性化阅读”的阅读理念也应然而生。“个性化阅读”提倡打破传统模式、尊重学生阅读需求,要求教师不能囿于一孔之见,定于一家之言,让阅读教学成为多声部思维的合奏曲。那么,阅读课该如何上呢?一堂优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笔者认为根据课程改革新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4)注重朗读,以读促悟,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实践呈现]

如何引领学生去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他人交流,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受到良好的人文熏陶,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所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领学生去学习语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其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教学评价宛如一把“双刃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笔者结合亲身的阅读课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良好的教学评价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这个问题做如下分析。

下面是笔者执教《鸟的天堂》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

一、引言:我们已经陪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学生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全班齐读。)

师:观察句子,发现了什么?

生:有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一个有引号,一个没有呢? 生:为什么说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师:同学们问题抓得真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教师板书: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师:好,以上问题我们在学习课文中逐步解决。

〖点评: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感受谈起,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发挥了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二、学习新课

师: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鸟没有? 生:没有。

师:那看到了什么? 生:大榕树。

思考:那文中是怎样描写大榕树的呢? (学生自由读描写榕树的语段,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交流。 生:我读懂了:“有机会看清它的„„伸进泥土里。”这句话是说榕树枝干多,不可计数,也从侧面讲榕树非常大。 生:我读懂了:“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句话是讲榕树特别大。 生:我读懂了:“那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句话是讲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枝干不可计数

茂盛:叶多而密 师:“不可计数”怎么理解?为什么会枝干这么多呢?想知道么? 生:想知道。(学生理解“不可计数”)

师:继续看书,你还有新的发现吗?文中除了描写榕树大、茂盛外,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绿。

师: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呢?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是说榕树不仅绿,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师:(出示媒体课件)美吗? 生:美。

〖点评: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品词析句,感受到了榕树的大、茂盛、勃勃生机,进而感受到了榕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应怎样读?

生:应用喜爱和赞美的语气读。 (老师指多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感情真充沛。

师:看到这美丽的榕树,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那么,作者除了对榕树的赞美,还有怎样的感情呢? 生:热爱。

(学生带着赞美和热爱的感情读。)

〖点评:指导“美读”课文,培养语感。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多种感官使文字符号、语音、意义、表象等有机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使他们有了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做到“情中研读,境中探究”。〗 师:还有发现吗? 生:“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为什么? (指多名学生读、理解,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的原因。) 师:同学们,这部分中,哪自然段写得最美? 生:第八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榕树正在茂盛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色„„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写榕树枝干,根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生:静态。 师: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有什么感受呢? 生:美、大、有生命力。

师: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那第一次和第二次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激烈的讨论) 师:这就是作者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的原因。那么哪部分是描写鸟的呢? 生:12—13段 自由读文

师:你喜欢哪句? 生:“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师:那这句说明了什么呢? 生①:鸟多。

生②:景色优美又壮观。

师:这里描写鸟的动词说明了什么? 生:多、动作千姿百态。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看到了解在榕树上快乐生活的情景啊? (多媒体课件:榕树、鸟,想象鸟在榕树上飞舞,歌唱) 〖点评: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播放群鸟在大榕树上活动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众鸟纷飞欢闹的壮观景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师读文,学生体会理解

师:这地方怎么样?有什么感受? 生①:美。

生②:这是鸟的天堂,鸟的乐园。 生③:这的景色壮观。

师:这就是第二个鸟的天堂的含义。这里是鸟儿生活、繁衍、栖息的美好地方。写鸟与写榕树相对比,写鸟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生:在写鸟时,采用的是动态描写的手法。

〖点评;这一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了个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基础知识,发展了智力,养成了乐学善思的好习惯。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教应为学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 师:那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而且当地人不许别人去捉它们。所以这里是鸟的天堂。 生:这里有适宜鸟儿生活的环境,人们不去捉它们。所以成为了鸟的天堂。 师:这里之所以能成为鸟的天堂,是由于这里的人们在保护它们。

可是据我所知,现在这样的地区很少很少了。由于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乱捕乱杀,导致鸟类大量死亡,直接威胁着生态平衡,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保护我们的家园,使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都成为鸟的天堂。 [教学反思]

总评:本节课的教学,我紧密结合“情中研读,境中探究”的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充分地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给足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激发探究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一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研究重点句,让学生提出了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我又不断深化这一做法,引导学生去研究发现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阅读欲望。

3、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我果断地放手,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活动:“直奔重点,提出问题━品词析句,理解描写方法━美读感悟,体会中心”,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探究,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人人动脑动口的机会,才形成了会学善思的好习惯。

4、师生、生生互动。在教学中,我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了种种有利的条件,通过引导、启发、讲解、积极评价等等手段,给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辩论、认识等活动的机会,让学习的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活动成为“立体的结构”。学生课堂发言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恰到好处的评价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正是“以教师的善教之情激发了学生的乐学之趣。”

整个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营造了一个生动而又鲜活的语文课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综上所述, 阅读是我们学习的途径,阅读方式则影响了我们学习的效率和成效。作为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构建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个性化阅读”的探究是个长期不断的过程,上述的观点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希望对同行的教学实践有所启思。

构建生动的课堂教学

构建生动教学课堂123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学习数学新课标构建生动有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

构建立体课堂教学框架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工作总结

构建课堂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

构建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构建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