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养老院开起“连锁店”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8: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养老院开起“连锁店”

2012-02-21 17:29:15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黄蕾 张晓闽

青岛宏枫老年公寓的一角

重阳节即将来临,养老敬老的话题又渐入公众视线。据南京市民政局资料,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07.5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和“空巢”老人均超过14万。记者日前走访了南京市有关部门和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发现这里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已经饱和,不得以之下,牺牲年轻人的“篮球场”,改建老年人市民广场的事件偶有发生。

如何妥善化解巨大的老龄化社会压力,众多城市亟须破题。

A.

一个活动室满足不了需求

篮球场无奈改为老年广场

在线路新村社区内的社区广场,每天早晨和晚饭后,这里都聚集着一群群老年体育健身“发烧友”,他们有的打太极拳,有的跳扇子舞、交际舞,有的练健身操„„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各项健身运动,展现出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我们社区原先就有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供老人们打打牌之类的,不过室内的活动已经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所以前年我们将篮球场改成了现在的社区广场,现在成了老年人活动的‘天堂’。”线路新村居委会缪书记说,老年人平时没什么事情,可以在市民广场看看报、散散步,还可以跳跳操等。该社区老人周福贵激动地说,社区广场没有改动之前,西田也有活动室,虽然面积不小,但社区老年人越来越多,近年来经常挤不下。现在好了,篮球场改建后,不仅环境好了,活动项目也多了。

篮球场改老年人广场,已经成为南京“老年化”的一个缩影。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南京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61408人,占9.51%;15~64岁人口为6507221人,占81.29%;65岁及以上人口为736051人,占9.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1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8个百分点。

据了解,国际上通常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国际通用标准衡量,2010年,南京市0~14岁少儿人口比重已低于老年型人口标准值20.4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则超过国际标准值2.2个百分点。南京统计局人士表示,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B.

“老有所养”进入社区

服务中心是老人第二个家

前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鼓楼区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凤凰西街服务站时,这里已经聚集了70多位老人。在整整三个楼层的十余个活动室内,老人们打牌下棋、唱戏跳舞、理疗休闲、上网冲浪,负责人王瑞琴带着几个义工穿梭于各个活动室,为老人们端茶送水。王瑞琴说,心贴心服务中心前身是一家经营多年的民营养老机构,后被政府纳入社区养老网络。这个服务站的活动和办公场所由街道租赁,十余个在岗工作人员也由政府出资聘用。解决了场地和人手问题后,服务规模迅速扩大,现在登记在册的服务对象已经接近2000人,覆盖了凤凰街道及莫愁湖周边社区。

很多老人把服务中心当作第二个家,日常生活围绕服务中心、公园等健身场所和家“三点一线”。“早上带个空杯子过来,一天就开开心心地过去了。”正在理疗室做足底护理的吴兆祥老人告诉记者,三餐都在这吃,16元一天,有时在家的话可以预约送餐。88岁的吴老还享受着公共财政购买的养老服务,护工隔天来家一个半小时,打扫卫生、清洗衣物,不用自己掏钱。“前天家里下水管堵了,我打电话给服务中心,社区派人来免费维修,很方便。”吴老说。

作为南京以政府“买单”、民间组织运作“居家养老服务网”的示范平台,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目前已经承接了鼓楼区社区养老的服务工作,依照中心、站点、家庭的运作模式,将政府不断增强的扶持政策分解传递着每一个老人。市老龄办主任陈斌介绍,以占总量97%左右的居家老年人为主要方向,目前全市764个城区社区中,已有649个建成了养老服务中心,计划明年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C.

“朝阳产业”前景看好

养老机构开起“连锁店”

在目前南京形成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中,社区养老带有浓重的政府色彩,公益性、普惠性强,而机构养老则由政府投资搭“架子”、民营机构承包运作,重点服务特困、特殊人群。“机构养老的地位从最初的补充到现在的支撑,说明了政府对我们的认可。”南京真美好老年公寓总经理李思美说。从1998年起,真美好相继在鼓楼、玄武、白下、栖霞开办了8家连锁公寓,目前有382位老人入住,专业护工80余名。

在真美好白下区好瑞园老年公寓,记者感受到了成熟的养老机构管理模式。48位老人分可自理、半护理和全陪护三种类型,分别居住在不同楼层,老人房间全部朝阳,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切都按照居家生活来配备。楼道背阳面布置了活动室、盥洗室、办公室,所有护工身着统一工作服。

“现在社会养老机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吸引老人入住,主要靠餐饮、卫生等服务细节。”李思美介绍,老人的配餐就相当有讲究。公寓根据营养师的分析建议,为不同年龄段和身体状况的老人分别配餐,菜肴以软糯、清淡为主,因病卧床或者年龄偏大的老人要手工把饭菜打成糊状,然后由护工喂食。护工的录用培养也有着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区别于几年前“从田头到床头”的粗放型用工方式,现在护工上岗前需要一周的心理适应期、一个月左右的试用观察期,然后才是技能培训。“护工工作不仅脏和累,更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正式录用前,护工可以随时提出离开。”李思美说。

目前,真美好的8家连锁公寓中,有6家是承接公办福利机构服务外包性质的,同时还派出两个护理组在公办机构巡回服务。市老龄办陈培顺处长表示,5年来南京市养老机构总数从183家增长到257家,养老床位数也从1.2万张提高到2.7万张,市场运营不断成熟,管理流程逐步规范,养老“朝阳产业”前景看好。

D.

社会化养老网络越织越密

缺钱少人是两大瓶颈

虽然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但社区网络和社会机构依然面临着人、财两方面的困扰。心贴心老年人服务中心凤凰西街服务站负责人王瑞琴说,由于服务对象面广量大,目前服务站只能满足日常运作和配餐、茶水、应急等基本服务,心理咨询、文化教育等深层次的延展性服务主要还是依靠专业志愿者、义工以及老年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南京城区老年人普遍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按照目前老龄化的趋势,仅靠目前的人手和规模,社区养老网络很难跟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质和量的需求。

真美好老年公寓总经理李思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物价局核定每张床位每月收费900元,1名护工一般情况下可以照顾4名老人,剔除其自身食宿、水电气、设备折旧更新以及机构正常运行等成本费用外,月工资约为1800元,拿这笔收入的前提是护工必须24小时在岗,随时应对老人的需求。而目前普通的家政服务钟点工每小时收费在20元左右,月入1800元每天只需干3个小时。加上苏北来宁打工人员减少、用工成本增加、行业发展引起竞争加剧等因素,资金和用工压力非常大。据李思美了解,市内不少养老机构都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作为南京业内“老大”的真美好也仅是保持收支平衡。

对于机构养老的发展,从业十余年的李思美还有两方面的忧虑。她认为,在养老机构规模化扩张的同时,有关部门要严把准入机制,以防部分投资者进场快退场也快,从而对市场正常运转产生冲击。此外,还要规划好公办机构和民营机构的对接。今年,拥有900张床位的江宁祖堂山社会福利院即将建成,大投资、高标准的养老设施和周边并不丰富的养老市场,让原本考虑接手运营的李思美心存犹豫。“目前社会养老机构都是民办非营利性质,只能在民政部门注册,机构如有营利也只能用于再发展,一旦起步就意味着投资成了社会资源。”她认为这个定性可以适当突破。

天水打工妹苏州开起服装店

养老院

养老院

养老院

养老院

养老院

养老院

连锁店管理制度

连锁店管理制度

连锁店管理制度

养老院开起“连锁店”
《养老院开起“连锁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