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15:34: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

〖北美素质教育丛书,[加]堂娜·史泰尔斯著,罗建河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版〗

-------------

本书篇幅不长,仅100页,分为导言和六个章节。目录为:

----------

作者在回答“什么是班会”时,梳理了一般教师对班会的不同认识和处理,大致有:仅用来分享本周发生的事件的信息;集合学生制定若干班级计划;讨论一些重大事情等。作者认为:“不管教师运用哪种班会模式,班会都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在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里参与到集体中相互交换意见。班会是一个可以实践共享、鼓励、聆听、思考、决定、计划和评价等活动的空间。”作者告知:他所倡导的这种“班会模式”“类似于典型的商务会议,但它是建立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的基础之上的——这个过程通常出现在更高层次的思

维技巧程序中”。(p4)

作者这样概括这种模式的特点:“学生坐在凳子上围成一个圈”、“会议每周都举行”、“由学生主持会议”、“对问题和建议都加以讨论”、“学生相互鼓励和称赞”“每周都遵循这套会议程式”。作者认为,这种班会的目的在于“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有助于学生解决冲突”“允许学生们自己制订提议和计划”“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有助于班级团结”“作为班级管理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一个人是和庆祝班级成功的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享受彼此陪伴的场合”。通过这样的班会,学生的聆听技能、反应技能、演讲技能、

领导技能、组织技能、思维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都有可能获得提高。 作者指出:“所有来到学校的学生都想取得成功,都想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想与他人和睦相处,想结交一些朋友。班会将成功地帮助学生们获得这些,而且它是为任何教师所提供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班级将有助于使一个好的班级变得更好。班会的这种真实力量源于它能授权予学生,能激励他们去学习并能帮助他们发现

自身的最佳状态。”(p5)

--------------------------

关于班会的目标,作者指出“班会被视为民主式班级的基础,它促进着学生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使整个班级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当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选择的权力和被允许自己做出决定时,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变得更加负责。”作者归纳这种“班会”的好处有:个人成长、领导组织和演讲的技能、思维技能和认识上的成果、解决问题的技能、创建一个学习集体的人际交往技能。

作者对这几个好处作了详尽的展开。

-----------------------------

作者倡导的这种“班会模式”大致是怎么样的呢?

作者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遵循一套固定程序。

2、每周举行一次。

3、让全班同学坐在椅子上,围成一个圆圈。

4、要学生将他们的问题和建议放入班会盒里。

5、教师充当会议的秘书。

6、让学生们对班会主持人表达鼓励。

7、期望学生们用正式的途径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

8、使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9、鼓励学生安排活动和成立委员会。

在具体操作上,作者将整个程序归纳为13步——

1、让学生们清理课桌,准备开班会。

2、带上秘书用的活页纸、一支钢笔或铅笔。

3、要求主持人做好准备。

4、当学生安静下来后,让他们进入开班会状态。

5、坐在圆圈中自己的位置上(坐在主持人通常坐的凳子上)。

6、等待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7、主持人说:“现在我宣布班会开始,今天你们应该鼓励我,给你们一分钟思

考。”

8、“鼓励圈”活动。

9、处理旧事务。

10、处理新事务。

11、如果有时间,便进行“致谢”和“称赞”活动。

12、主持人说:“谢谢你们的聆听和参与,请安静的回到你们的位置上。

13、学生将桌椅摆回原样。

从程序看,1~6属于准备阶段。据作者介绍,比较有特色的是:学生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放进“班会箱”,在班会开始之前,当学生们在搬桌椅布置会场时,主

持人的任务就是整理这些放进“班会箱”中的意见和建议。

7~12是正式的班会期间。据作者介绍,“鼓励圈”主要是由班级同学对主持人的鼓励和赞美。而这种赞美强调必须是针对人格和才能,而不是外表或物质的。“处理旧事务”则是由“秘书”(一般是教师)对上一次班会以来所议论过、决定过的“意见”“建议”等处理、落实情况。如果那次会议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那么,委员会还要报告进展情况。“处理新事务”则是最重要的部分。主持人根据学生们在“班会箱”中的纸条,按照先“问题”后“建议”的程序逐个报告,学生们可以进行讨论,作出决定。“致谢和称赞”主要是主持人对班会上同学们

的表现表示感谢。

- 如何是这种“班会模式”起到应有的作用呢?后面几章,作者具体展开他的思考

和实践。

◎第三章标题是“班会准备工作”,这里的“准备”应该作广义的理解。特别是在一开始学生还不熟悉这套流程时。作者认为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介绍班会的概念”“介绍和练习鼓励”“教授解决问题的程序”“介绍提出建议的方式和委员会工作”“练习清理课桌并坐成圆圈”“准备首次班会所需要的工具”。 ◎第四章的标题“开展有效的班会”,很清楚主要是谈论如何让班会有效的几个问题。作者分别从“议程”、“外在环境”、“时间管理”、“班会要求”、“班会成员职责”、“秘书职责”、“主持人职责”、“澄清教师角色”等几方面作

了阐述。

◎比较有趣的是:班会盒。

作者介绍,“班会盒”的式样等,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内容上,他们是这样规定的:凡是投入“班会盒”的纸条,必须写明“姓名、日期、问题和建议”三个要素。而且,在将自己的纸条投入“班会盒”前,必须明确:“首先自己尽力解决这个问题”“班会盒不是说某人的闲话或给某人找麻烦”、“除了开班会时主持人之外任何人都不得从盒中拿走东西”。一般放入的纸条大致有三类:“涉及一个或更多人的问题”“影响全班的问题”“关于某项活动的建议”。在班会开始时,主持人除了分类,还要注意:凡是没有署名的不采用,在会上,一般只能有写纸条的和被纸条上点到名的才能发言。只有他们发言完毕,主持人继

续征求意见时,其他人才有发言权。

◎还值得关注的是:秘书(教师)的作用。

只有三次机会指导学生:“处理旧事务”、“讨论解决方案时”和“投票表决前”。在这个“班会模式”里,教师的角色是:“主持人——在最初的几次班会中示范班会程序和班会中的行为要求”、“集体成员——作为一名成员参与班会的运行”、“秘书——确保班会事务每次都被记录下来”、“教练和帮手——帮

助学生成为成功的班会参与者和主持人”。

◎第五章以“营造一种尊重的班级环境”为题,主要讨论的是“在班级中建立和增强一种积极的情感环境”的设想。作者指出:“学习只是所有在教室中进行的事情的一部分。学生对上学的感受,他们与同学相处的怎么样,他们感觉自己被同伴所接纳的情况如何,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多少自主权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情况如何,这些都对作为学生的他们的成就水平有直接影响。实际上,班级环境对学业成就有着巨大的影响。”作者分别从“树立自我概念”、“建立班集体”两个方面作了技术性的介绍。例如:“树立自我概念”,作者介绍的是:“个性包”“客我曼茶罗”“学习日志”“值周生”等;“建立班集体”主要也

是“找人”、“我向往的班级模式”征集、“交换礼物袜”等。

◎第六章“庆祝成功”主要讨论的是评价问题。作者提供了一些评价量表,

--------------------------

一些当地的“专家”的观点摘要:

○“我从未遇到过任何一种技巧能像班会这样,如此成功地完成学生的社会教育目标。它包括着你希望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和作为个人的所有的事情:独立解决问题,社区责任,关注他人的积极态度,坚持自己的信仰,以及培养他们那种为了

取得成功而合作的精神。”(米歇尔·库依克)

○“班会是一个集体分享、集中智慧的时间,而不是结群对付他人或以任何形式

表达不友善的时间。”(道恩·本森)

○“建立在一种归属感之上的班级是一个相互关怀的、安全的环境,在那里孩子们彼此支持和帮助。这种归属感促进了所有孩子养成一种‘我能够’的态度。当孩子们有一种归属感时,他们就感到安全、安心和快乐。结果,他们变得宽容了,

更能接受和原谅他人。”(费耶·布兰妮)

----------------

【全书极少纯粹谈“理论”,而是通过给出“班会”操作程序的详尽介绍,并附之以学生的体会等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尝试的欲望,从而领悟作者所倡导的班会

模式的内在价值。这一写作方式值得借鉴。】

【其实“班会”是我们这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有一些研究班主任的,将组织好“系列主题班会”作为班级成长发展的一种机制。但是,我们对“班会”的理解,就像我们对“班级”的理解一样,过度的看重其“教育性”(实质就是“灌输”)的功能,很少注意形式上的安排,特别是将形式和内容、目的有机整合的安排。本书提供的样板,未必十全十美,更不可能照抄照搬,但是,透过这

一系列动作所表达的教育价值观,值得我们研究。】

“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报告

自主性

浅谈如何提高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

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自主性学习的调查报告

高中英语自主性学习教学心得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小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评价总结

浅谈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

读《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
《读《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