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3: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车盘中学新课程课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先进的新课程课改理论为依据,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党的教育方针;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为方针,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达到全面的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组建领导小组:

顺应新课程课改的发展趋势,密切配合我县的新课程改革,我校于2002年11月正式启动了新课程课改的各项工作,并同时成立了新课程课改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统一认识,商讨新课程课改活动的各项实施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

长:张代军(车盘中学校长) 副组长:卢运国(车盘中学教导主任) 组 员: 李兴华

乔社法

成 员: 杜新华

廉亚萍

马彩虹 郭精娟

高云鹏 张京卫

王竹洁

三、工作目标

以课程课改试点实验为契机,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及参与学校教育改革的良好环境和和谐氛围,力争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一)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行为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得到树立,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2、实现开放、互动、高效的适应新课程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

(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1、学生学习方式,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

(三)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1、初步建立与新课程教育相配套的合理、科学和操作性强的教师、学生、课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

2、探索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我校\"自主化\"课题研究,拓展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四、任务与要求

(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

新的课程与标准,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改,学校全面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学习理解体会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教育观念转变。 (1)准确把握课程改革要求,明确努力方向 通过理论学习、交流、讨论、反思与总结,教师应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树立自身努力的目标,以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2)树立课程新观念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方面整合。

(二)在课程改革中,让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者

1、引导教师从课程改革的角度,重构\"教师\"的概念,意识到教师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有是升华自我,完善自我,需要丰富创造力。教师的劳动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而复杂、有意义、创造性劳动。倡导教师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形成课程改革研究者的意识。

2、在\"案例研究\"的科研活动中,结合教研活动,把\"案例研究\"思想方法,贯穿到课程改革实验中,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形成自觉地把教育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的能力。

(三)在教研活动中全面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备课、说课、试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每位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形成指导学生转变、形成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能力。 (1)强化师生交往,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过程。

(2)转变学习方式,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让学生在成功的学习体验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方式与习惯。

(3)在制定学科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中上,要从儿童的体验出发,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使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源于教材,而优于教材。

(4)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学生在差异发展、体验成功中,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四)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构建适应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机制。

五、主要实施措施:

(一)统一认识

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离不开教师的贯彻实施,同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离不开广大教师,领导小组深知,要想更好地开展好新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首先要在学校内部达到共识,统一目标,统一认识,统一教育教学理念,所以,学校将召开新课程改革专项工作会议,在教师中首先做好发动工作。

(二)组织各类讲座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改革活动,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取得预期的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计划邀请教育局有关领导来我校作有关新课程改革活动的专项讲座,同时分别邀请我县的知名教师和教育局、教研室的有关领导来为我校的教师作各学科的专题讲座。并计划在学年新初一开设是“网络教学改革实验班”,探讨新课程改革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教师培训

1、拟于暑期开展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的培训活动。

首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与资料;

其次,教师互相讨论,探讨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

再次,学校将在教师中组织一次新课程改革的测试活动;

另外,要求教师在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中,撰写心得体会的文章,并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

2、安排时间,开展教师业务培训 在暑期中,确定2008学年新初一的各科任课教师,重点组织这些教师进行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教研室、教科室的领导来为我校的教师作各学科的专题讲座,参加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活动。

(四)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自新课程课改的各项实施工作正式启动起,在学生中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工作,使各年级学生能深刻地认识新课程改革。

尤其是新初一,作为宣传发动工作的重点。将于放暑假前向六年级毕业生发放有关新课程课改的宣传资料,并向每一名六年级毕业生的家长发放《走进新课程――致家长的一封信》,在社会上做好新课程课改实施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的学生家长能配合学校更好地开展新课程课改的各项实施工作。

车盘中学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

学校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础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开发策略。它既可以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和个性化;也可以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社会的迅猛发展,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实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我校着手学校课程开发的探索。

关键词:学校课程 三级课程体系 个性化

一、学校课程开发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二十一世纪,放眼当今世界,新技术新理念风起云涌,教育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世界的趋向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人文主义,所有的这些都兆示着:教育,不仅是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甚至更细的课程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等所有的环节都将发生全方位的变化1999年6月牙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开始构建我国“三级课程体系”的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分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增强课程对地

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又规定“学校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自此,学校课程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学校课程的蓬勃发展。

2003年9月,嘉善县全面实施新课程,其三级管理体系也给予我们学校开发和实施学校

课程的权力,我们深知:开设学校课程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能否开发好学校课程也将成为一所学校的大亮点。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地方、学校的课程决策自主进一步扩大,责任也相应增加,这就为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多年来,我校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创建新时期一流学校为办学目标。无疑, 抓住课改的契机,珍惜并运用好教育部给我们的权力,利用和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好学校课程,确立优化国家课程,推进地方课程,开发学校课程的新的学校课程观,并形成自身的特色教育,将有助于我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意义

1、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要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必须加快全面素质教育的步伐,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

学校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生有个性、有创见、愉快地成长为宗旨,学校课程的开发更注重了校与校、生与生之间的差异,采用相应的课程政策,注重学生兴趣与体验,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已方方面面的素养的需要。

2、促进老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开发观念。

首先,学校课程开发,要求教师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单一的教授者,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并将此看作是他们专业职责的一部分,在开发过程中将突显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行动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在开发过程中,教师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间的“讨论”方式,或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仅成就了学生个性发展,更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精通一门学科,适应多项专长,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3、形成学校自己的教育特色,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载体,它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无论是培养多元化人才,还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或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劳动者,最后都需要落实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上来,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国家名正言顺地获得了组织分配课程资源和控制、支配学校课程的权利,而学校课程开发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种分割,使学校拥有了课程编制方面的权力,拥有了自我开发与自我完善的发展空间,学校课程将成为学校教学改革最活跃的领域,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内外部条件,基于这种综合条件,发挥优势,利用开发和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改造传统学科教学,使学校课程不仅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更使学校走出一条基于学校现实的特色化道路。

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学校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在课程的选择中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校课程开发最早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在1973年7月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

的,后许多国家开始进行学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学校课程开发得到蓬勃发展。尤其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如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等非集权国家中央教育部门承认课程开发的重心在学校,政府应协助推动校本课程开发,而国家方案只作为学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的参考。澳大利亚在20世纪70-80年代曾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官员的广泛推动,澳大利亚学校有课程自主权,教育部门拨出经费补助其开发及教师进修活动;美国80年代开展第二次教育改革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强调权力下放,以赋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校课程开发”在香港和台湾受到重视。香港于1988年

9月推行“学校本位课程设计”计划,设立三类特别资助的学校本位课程设计项目;台湾在80年代中后期引入西方教育文献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概念,1998年9月,台湾教育部公布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该课程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强调学校课程的开发。

80年代初,校本课程在大陆一些较为先进的学校中应运而生,如北京市陈经伦中学探索、构建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特长的课程结构;90年代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提出使学校、教师成为课程决策的中心,由此,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深入开展,学校努力探索开发内容丰富的课程,出现了不同学校之间在课程上流派林立、“百舸争流”的局面。如北京八中开设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崭新的创造型课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将“选修课、活动课”改变为“学校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改造。这些探索,都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我们的校本开发。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化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继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流派,发端于7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实现自己的性向和潜能的倾向,认为人是主动的、理发的、成长的,是追求有价值目标的,所以人有其积极的生命与生存态度。

人本化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它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习者的理智,认为环境和教育不要试图控制他们的发展方式,只提供给他们意义上的需要和条件。人本化教学要求有能承担人性化角色的教师,来创设有安全感的教学气氛和有成就感的学生自我观念,认为教师教学的关键并不在知识传授,而是以良好心理气氛的形成作为教学成功的最主要保证――认为如果能形成真实、尊重和理解的教学气氛,那么,由情感所推动着的“参与”活动会导致奇迹般的教学效果的发生。

成熟的学校课程具有地方、学校特色,符合学校需要和学生的需求教师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教师能够比较充分地把握课程的意图,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显然,学校课程的开发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化教学理论是不谋而合的。

2、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理论

20世纪年代学校课程开发的概念在欧美国家被率先提出来,它表明了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一种新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改革模式。著名课程论专家斯基贝克曾提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基于此,样本课程开发所秉持的主要理念有: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需要,在课程设置及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表现出多样性、可选择性、适切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个性化”的价值追求,学校课程开发满足了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充分注意到了教师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教学个性,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优势;“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学校课程开发强调以教师为主体,校长、研究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组成合作共同体进行开发事务。可见,校本开发在拓宽课程范围、适应适应个别需要、发挥教师创造性、形成学校特色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四、学校课程编制的原则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活动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一切从发扬学生个性,使他们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2、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为主体,自主开发、发展课程;以教师为主体,开发和实施课程;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体,开发和利用课程。

3、有针对性原则。学校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的课程,所以学校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特点、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兴趣特长以及学校教师特点来设计开发学校课程。同时,学校课程的开发不是为开发而开发,而应根据社会、学校、学生需要来进行,按需开发。

4、开设课程多样性。由于学校课程按需开发,而社会、学生需求是多元化的,学生差异又多样化,所以设计开发应多样化。但是,多样化也不是“因人设课”,为需要而设课,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如师资等,更应挖掘社会资源,为校服务。

5、以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前提。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国家课程注重基础性、统一性,学校课程则注重独特性、差异性。所以,学校课程的开发要着眼于如何发挥其优势,充分体现其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并使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能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发挥整体的育人功能。

五、学校课程开发的目标

具体表现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上:

(一)学校发展:

1、通过对艺术人生的开发,将原来无规范的课余活动改造成有良好结构的教育体系。

2、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育理念,完善硬件设施,构造软件环境,

探索和建设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符合我校校情的、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能展示教师创造才能的学校课程。使学校教育形成特色,并趋向成熟。

3、探讨和研究学校课程开发的可行方式、途径及具体举措,总结学校课程开发的经验教训,为同类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照。

4、在开发中培养教师相互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教师发展

1、教师在学校课程开发实践中掌握课程理论、培养良好的课程意识,形成或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2、掌握学校课程开发的知识、技术,并形成相应的实际能力。

3、通过不断的反馈、反思、整改,形成有关课程的安全集、论文或感悟集,申报反映自身开发成效的课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三)学生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创新素质、审美素质、实践能力,使其健康全面发展。

2、英语课程的生活化,缩小英语在城乡学生间的差距;鼓励学生对教师意见的反馈,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善于发现、善于交流的能力,使其具备发展的基本素质。

3、培养一批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六、学校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成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明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职责,主要由分管校长 ———→ 教务处、教科室 ———→ 教师等几个环节,具体职责如下:

分 管 校 长:

统筹、组织、管理

教务处、教科室:根据课程开发的内容负责落实课程设置,制定实施方案,各学区间的协调,包括教师、场地等的协调,以及理论的培训,开发过程中信息、资料的收集等。

师:

各课程的具体开发者,负责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以及动员、组织、管理、信息收集等。

(二)确定研究开发的方向

在原有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教师专业特长,列出“学校课程菜单”,供教师、学生参考、选择。共分三大类5个课程。

1、公共类学校课程。主要指一些人文类、管理类、体艺类学校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情感、美感、心理,使其正确地发挥其科学知识、专业特长,从而服务于社会。对此,在综合课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艺术人生课程,(包括形体课、球类、乐器演奏、小合唱、绘画、文学创作等形式)。

2、研究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造性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主要在英语学科中开设生活英语,包括生活英语对话、课本剧、小品英语等形式;以及开设科技小制作课程,培养学生创造、创新的能力。

3、隐性课程,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课程建设,着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创建学生社团、教师师德培训,使全校师生全员参与,从而构建校园浓厚的育人氛围。当然,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其他内容、形式。

(三)制定实施方案。在同类研究的基础上,认识课程开发的意义、目的,根据课程改革形势,结合本校、本地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学校课程的总体目标、大致结构等,制定实施方案,并申报课题。

(四)开发步骤

1、开发的起始阶段(200

4、2――200

4、7)

学校把每天下午作业整理课后的一节课定为学生自主发展时间,图书馆、微机房、运动场、语音室、科技室等所有课程资源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基础上,撰写自己承担课程的纲要,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活动安排、评价建议等。

在实践过程中,不定期开展各种研讨,校与师、师与师、师与生之间交流、探讨、反思、整改,并对各种信息、资料如教师的案例、心得进行收集。期末,各课程召开一次成果展示会。

初步确定评价方式。

2、第二阶段(暑期)

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挑选典型案例,探讨、改进、并汇编成册,组织教师学习、交流、共享。

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开发工作的重点、任务。

教师完成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或心得体会。

3、第三阶段(200

7、9――200

8、1)

把暑期汇编后的案例作为初步的学校课程实施,在实践中共同探讨、修改其中不足,并进一步拓展、丰富其内容。

逐步开始编制各种参考资料、课程标准,改善评价方式。

4、总结阶段(200

8、1――200

8、9)

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再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进一步完善课程框架,丰富课程内容,力示课程基于学校,突出学校特色,发扬师生个性。期末整理、汇编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鼓励教师对本课程进入深化,尽量多的展现个性,探讨工作思路及具体做法。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评价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收集和应用有关信息,不断改进的过程,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结合我校学校课程的特点,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重点不过分注重具体成果,而注重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教师的收获。

形成性评价方面主要根据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表现等,可采用个人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三块;终结性评价参照期末展示成果,结合形成性评价,作出最后的评价。

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结

我们车盘中学七年级课程开设是按照《省级实验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上的规定开设课程,安排课时的。在课程开设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后来根据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新课程实验中开设学校课程的指导意见》,我们选择了“写字训练”,订了一套教材和其它一些配套材料。

另外综合实践的两课时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排了班会和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学习内容就安排在班会课里开展。

地方课程按照要求统一用《棉花之乡》这本教材,每周安排一课时。

新课程在七年级使用以来,师生的总体反映较好,普遍认为新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主题突出,实用性(和生活的结合)较强,图文并茂,学生比较感兴趣也较易接受。教师反映内容较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情景教育深化,与生活实际、现代化建设、科技的发展相结合;内容较为丰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作业上题型较新颖灵巧,富于启发性,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历史与社会为例,从大量的案例出发,注重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自主探究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的以上特点,我们学校的教师也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把自身作为一个引导者,精选内容,以小组讨论、探讨,多说多演,游戏,情景设置,运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等方法,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从而学会学习。

师生一致反映,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较,新课程下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较大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培养,敢于创新、敢于主动探究、团体合作的精神也增强。

但新课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许多学科的教学中师生都反映:教材内容偏多,涉及范围太广,但课时偏少,比如科学课教材很好,但每周只有4节课,完成教学内容有些难度。同时有老师反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融入或适应课堂,有些如英语学科的内容不好实际操作,配套练习还停留在传统的教材上面,这些都使预期的效果不能很好的达到。

此外,新课程如何评价才合理,这也是让每一个教师感到疑惑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如何灵活、恰当地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方法,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到底能否配套。

学校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加强对教科研的组织和管理:

(1) 教研组活动安排固定时间(本学期各教研组活动内容至少分出一半时 间放在新课程上),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提出问题。

(2) 七年级教师每星期把课后小结整理一次交到教科室,教科室分析、整 理、发现有共性的问题,交到校长室,由校长室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发到相关科室或教研组作专题研讨,拿出结论。

(3)七年级各班各科上课时全校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去听课,同时,教务处、教科室也加强在七年级中的随堂听课。

(4)为配合新课程实施,在初一中办了一个网络教学实验班,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支撑新课程提倡的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课改反思

1、观念问题。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是立校之本,也是学校课程开发之本。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的教育学,学校、教师、学生过分地依赖和迷信传统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及顺利进行,需广大教师去完成,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课程开发观,扮演课程开发者的角色。

2、教师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

学校课程开发过程是一种以技能为基础的活动,包括问题的形成、方法设计及课程的领导、实践性研究等,所以,学校课程开发不仅要有开发的意识,愿望,更要有开发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传统教育下的教师所十分缺乏的。

3、缺少专家的理论指导与支持。

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课程开发是毫无经验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要提高教师知识、技能和开发能力,都需要有关专家作理论上的培训与指导,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新 课 程 课 改 方 案 安 排 及 总 结

车盘中学2008.9

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中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浦口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材料)

汉阴县蒲溪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初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南头中学新课程改革总结

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车盘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