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123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5: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蔡晓芳 指导教师:陈斌

【摘要】: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本应是高雅而又极富情趣的,可当代农村的中学生却视之为畏途,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两个,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从客观方面看,主要是教育理念比较陈旧;主观方面看,主要是学生阅读量太小、知识面窄、缺乏素材、生活感悟少、缺少写作兴趣,羞涩于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我认为采取的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变指导教学模式为引导教学模式;

二、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和时间;

三、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四、注意体验生活,积累活生生的素材,提高写作情趣;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阅读空间 写作兴趣 完美写作

正文:

写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姿多彩使我们感受着写作的乐趣。写作本应是高雅而又极富情趣的,可当代农村的中学生却视之为畏途,不想做文,一提起作文,唉声叹气,抓耳挠腮,敷衍了事。笔者曾对所任语文教学班级(初一)的68位学生进行过调查了解,其中不愿写作文的(其中大多是害怕或畏惧作文者)竟达58位之多,占调查总数的85%,喜欢作文的同学仅有1位,仅占调查总数的1.5%。究其原因,虽是五花八门,但主要是无话可写和不知道如何写作,普遍认为学习是苦差事,作文更是苦中之苦,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情感苍白,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或罗列优美的词句,或滥用各种修辞手法,即使偶尔有比较优美出色的文章,也是仿照他人的模式,没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学生自我情感、自我形象严重缺失;或是为了获得高分而迎合评卷老师的意愿而写作的非真情文章。当今中学生生逢盛世,本应是青春勃发,充满活力与激情,思维活跃而又情感丰富的,可写出的作文为什么却如此枯燥单调、没有激情呢?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即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下面试一一分析。

一、客观原因

1、教育理念比较陈旧。

如今提倡素质教育,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已在一些教师尤其是年龄偏大的老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一时转变不过来角色,导致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一堂课教师不规定任务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不滔滔不绝的讲课就受不了。从而使学生根本没有了口语表达的时间和空间。为了应试,所以作文课几乎不上,光是课本就要啃个没完没了。即使上作文课,老师也不加以指导,学生也就干咬钢笔头,横眉冷对方格纸。无非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在《我的假期生活中》的作文课上,我曾说过,“同学们放松了一个假期,在你的身边肯定有你感受最深的事。有幸福,有感动,有批评,有酸楚„„”谁知交上来的作文开篇1律如此,让人看后啼笑皆非。有时,学生为获取高分,为博取老师的欢心而不敢创新,更不敢标新立异,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作文激情。

二、主观原因

1、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

现在农村的中学生每天上早晚自习,累得像是筋疲力尽。似乎失去了他们应有的天真和天性。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课本知识,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时间少,活动范围小,社会接触面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导致学生作文情感枯竭的原因之一。

家长总认为孩子看课外书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更要求子女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各门功课上,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尤其中外名著的阅读更是少得可怜。本学期笔者曾就所在班级学生课外名著的阅读做过一次调查,学生们阅读的课外书籍无非就是如下几种:中学生作文、中学生文摘、西游记等,至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几乎为零,他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简直是一团漆黑。即使在他们所阅读的几种书籍中,也只大略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以及最后的结局。很少去分析和体会文章或著作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更不用说去学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了,就和看闲篇似的走马观花了之。

2、不善于感受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写作文时,我们的学生总是双手抱头,唉声叹气,咬着笔杆不知道写什么好。在他们的脑海中很难搜索到与文章相关的材料和话题,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没有仔细去揣摩和体会其中的内涵,也没留下深刻的印迹,再加上现在的农村孩子也少了,有的就是独生子女。他们认为父母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为自己创造的一切是父母该做的。根本不去想想父母如何不容易,挣钱多么辛苦。“面朝换土背朝天”的影子在他们的眼里就未出现过。在《感恩》一文中,学生们都不同程度的写到了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生病了父母亲心急如焚,夜以继日地照顾;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父母怎么帮助、鼓励自己„„没有一个同学提到过自己该如何回报他们,感恩的含义就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话,学生的作文又怎能有“情感”呢?

针对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我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三、思考与对策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变指导教学模式为引导教学模式。

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放开手让学生大胆作文,善于接受和肯定学生作文中的叛逆思想与观点并对之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创新作文,走出陈规与常规的圈子,关注课本以外课堂以外的知识,多与社会接触,与不同的人交往,关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变化。从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其趋势也是向流行化、热点化发展,如北京的考题是《隐形的翅膀》,源于歌手张韶涵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湖南省的考题为《踮起脚尖》则要求我们的目光关注我国的国家大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对于当今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也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书本知识,也要教社会与课外知识。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文章中某些写作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作文。例如,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基本上圆圆的脸盘,大的眼睛,一张会说话的樱桃小嘴,千人一面,没有特色,没有抓住人物的个性来描写。笔者在教授《一面》一文时,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头发根根向上竖起,”则抓住了鲁迅先生头发的个性特点,从而体现了鲁迅先生刚直不阿、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民族风格,寥寥数语,使人物的性格的刻画形象而生动,栩栩如生。笔者在分析文章时,突出了作者的这一写作方法的巧妙,重点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高明之处,让学生感悟体会。随后,笔者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布置了课外作文《父亲》,效果很好,有学生写自己的父亲如是说:“„„父亲用手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票子,我不经意看到了父亲的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暴起,血管卷曲,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我的眼泪顿时涌了上来„„”多美妙生动的描写啊,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平时的观察和体会真实而生动地用写“父亲双手”这一特定对象描绘了父亲的勤劳与生活的艰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才气,而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2、为学生提供阅读空间和时间;

在农村中学由于条件的限制阅览室几乎没有或是设立了也只是徒有虚名。里面的书少的可怜,也不允许学生进去。学生还没有上阅读课的时间,因为学校就不安排课程。甚至学生想看也没有机会,被有的老师发现还认为看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有几次,学生看见我就立刻把书藏起来,我拿过来一看是《水浒传》《西游记》等,我当时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学生把看课外书当做偷摸的行为,那他们的写作素材及写作技巧又从何而来,思想又如何体会,此时此景,让我们的学生去那里寻找情感?

3、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得多,而且要读得精。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只读书中的故事情节,更要读书中的人物的灵魂、读文章的结构、读文章的主题、读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一本好书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影响无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很有成效的尝试。如要求班上每一位学生选取自己课余阅读过的自认为最好的书籍、文章或语句,在班上进行交流与同学分享。分析其精华与微妙之所在,感悟其触动灵魂深处的东西,可以不求甚解,但要求努力寻找感觉。这样,日积月累,形成比较全面而富有深意的写作感悟和素材。同时,要求我们的教师也要有相当丰富的文学素养,尽可能成为指引学生文学成长道路上的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人民教师来说有如空气般重要。没有书,没有阅读的渴望就不成其为教师。阅读乃是教师思想和创造的源泉,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这足可见教师榜样作用的重要。

4、注意体验生活,积累活生生的素材,提高写作情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管是琐碎细微的还是惊天动地的,都能触动我们灵魂深处的某根弦,引起我们的共鸣,成为我们写作中的最佳素材。苏霍姆林斯基说,“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农村中学生在这点是处于弱势的,他们的生活圈子或生活阅历是相当窄的,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时候,不像城里的学生可通过郊游、夏令营、参加综合节目等方式尽可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以缓解学习压力。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比都是大都市的多姿多彩,他们能亲身体验高科技的奇异与乐趣,更能与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名人直面交谈„„但农村孩子也有他们的优势:春季来临,绿草如茵,百花盛开,秋天收获金黄的稻谷,欣赏农民伯伯们脸上的笑容。冬天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传统节日放鞭炮,看舞龙耍狮,包棕子,听奶奶叙说天狗吃月亮„„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样的情景岂不美妙?怎会不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灵动的一瞬,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的作文怎会无话可写?又怎会苍白无力呢?

5、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这样讲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之乐于作文,把写作当成是一件渲泻情感,歌美贬丑,感悟生活的美好事情。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兴趣确实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显然,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他们爱写作文、乐写作文的兴趣。笔者曾对此作出过一些尝试。

(1)创造游戏氛围,唤起写作兴趣。如:写四分钟的“随笔”,老师一旦命令开始,学生就必须开始伏案写作,不得停笔,哪个停笔,就被开除出局!同样,竞赛的出现,使学生忘却了这是在写文章,而是它错误地当成了一个游戏。游戏就是玩,玩是轻松而愉快的。于是,作文的艰苦和困难在游戏的外衣下变得温和起来,变得被学生接受了。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不就被唤醒了吗? (2)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作文虽无定法,但也有规律可循。学生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写记叙文注重“六要素”,但“六要素”不一定要求齐全;写说明文注重有一个恰当的说明顺序;写童话、寓言必须能说明一个道理等。二是在遵循这些基本规则后,为了使文章写得更生动、更形象、更简洁、更具有感染力,要运用一些“锦上添花”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教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出文章的规律,传授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作文的兴趣。因精彩的范文有较强的示范性,教师应精心挑选范文,引导和点拨学生分析和理解范文内容,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懂得写作文有章法可依,有规律可循,简单、有趣,从而提高写作文的兴趣。 (3)精心评改作文,增强写作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作文评价要以鼓励为主,评价的目的在于唤起儿童对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在孩子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评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学生的作文交给老师之后,他们急切地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都希望从老师那儿得到鼓励,得到信心。评语便是教师的观点,这观点对学生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有影响力的。因而,我们要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写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意、所运用的语言、方法等,要看到他们的突出成绩或个性。我们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去审视他们的作文,把握他们的知、情、意、行的脉搏跳动,才能有分寸有说服力地批改他们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们要时时处处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带着一种“找宝”的心情,一种准备欣赏精彩节目的情绪去“读”学生作文,用心去体会。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在对作文评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不断获得成功的经验,不断得到赞许,这些都会使他们期望在下一次的作文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需要。

这种教学尝试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和配合,效果出奇地好。学生对作文课充满了期待,作文成绩大大提高。在今年的期末考试中,本班学生作文成绩明显好于其它班级。

结论:当代农村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多方探讨,不回避问题,要面对现实。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事的原则,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途径地创新和尝试作文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可能培养的,写作水平是可以提高的。我们都期待着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改观的那一天。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优秀作文出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用心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写出生活。

参考书目:

[1]《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实践蒋建洲 [2]《语文课程标准》张新光

[3]《21世纪我们怎样教作文》 李白坚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原因与对策

小学生与中学生作文 (123)

教师工作热情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缺失原因分析与对策

感恩缺失原因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123
《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12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