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马迪赞 2014.03.1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讨论探究,明析本人中心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乐于奉献自身,敢为人民服务担当的责任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简政”这一事例与本段中心句之间的关系;

(二)概括总结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思想)。

三、教学方法:分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用时:1课时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文体知识:演讲和演讲词

演讲: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 演讲词: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演讲词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

2.内容回顾: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明确: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

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分五层: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二)内容探讨:

1、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三句;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这次追悼的人物; 并列关系。

3、将“人固有一死,或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译为现代文。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说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明确:译文——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原因——因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死的。

3、第三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中心论点——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论证方法——事例论证法: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

4、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明确:目标——彻底地、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原因——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

5、第五段说到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开追悼会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开追悼会的制度——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目的——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归纳总结(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四)拓展延伸:

1.《为人民服务》背后的真实故事

1944年9月21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话整理的文章《为人民服务》。60年过去了,但“为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却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毛主席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即席讲话半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着深远思考的。张思德是毛主席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和了解张思德,而且在张思德调到内卫班之前,毛主席同张思德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1)飞身顶大梁惊动毛主席

一次是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施工发生危险时,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的一声,大梁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 (2)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

战士们很纳闷,毛主席咋就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原来,在此之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思德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年前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他们见毛主席的小汽车正陷进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德和另两位战友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员也下了车,他们5人都在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点。张思德见此,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友搬一些小石头来,把冰坨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子底下。

司机见车轮子前已垫起了一层碎石子,便将车子发动,“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顺利地上了路。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脚冻坏。毛主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几眼,问了张思德的名字,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临走时,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见路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因张思德事迹的触发,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完善起来。后来,毛主席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了。

(2)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 ①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②焦裕禄烈士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 ③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 ④记录、民族尊严——刘翔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⑤正义、爱民——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⑥耕耘、温饱——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⑥责任、教育、奉献——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⑦兢兢业业——牛玉儒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负着草原人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也是他的方向。风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祖训。为官一任,他给我们留下激情燃烧的背影,让精神穿越时代常青。他让活着的人肃然起敬;他让天空成为雄鹰的故乡!

七、作业训练

完成第12课《为人民服务》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12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悼念张思德

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为人民服务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第12课为人民服务的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 汪源诚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 汪源诚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