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作文审题 解题锦囊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5: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写作 作文专项突破

(一) 审题 第03课 解题锦囊

审题攻略:

作文题目里的作文材料,本质上也是独立的文本。很多学生在立意时,面对材料总是“一扫而过”,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构思与写作上。实际上,花些时间对材料进行透彻解读,相当于“磨刀时间”,是不会耽误“砍柴功夫”的。原因很简单,写作的话题与方向、写作的限制与文体,都隐藏在材料及其要求之中,对材料解读功夫不到,势必会影响整个构思与写作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借用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的原理与方法,对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进行全面深入解读。

一、材料解读

不论是叙述类材料还是议论类材料,其本质是意义完整的文本。材料本身包含着写作的话题、观点、立意、思路、细节等等,阅读并解读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既要把握篇章的整体含义,又要对文本的细节进行分析,对新材料作文的解读也应如此。整体把握与细节分析,是解读材料的两大思路。

二、文体解读

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从文体上讲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最常见最典型的就是叙事类材料,而“叙事”中的“事”,可以是寓言故事,可以是普通事件,可以是虚构故事,也可以是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时事。除此以外,还有议论型材料、说明型材料、诗歌型材料、漫画型材料等等。静止的、平面的文字或图画材料,都可以成为新材料作文的“材料”。面对不同的材料,需要对材料的文体特征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审题立意。

三、要求解读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更是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一般来说,像“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普遍性、共性的要求自然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每年高考题目的写作要求都会有差异。但对于材料与共性要求之外的文字,教师和学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上首次出现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类作文一般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考生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第二段的“提示语”。

例如: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对于这则材料,如果对第二段的“提示语”部分进行详尽的“解读”,一定可以更加明确地把握写作范围与对象,甚至可以衍生出更多有新意的观点与表达。

首先,“以上事情”隐含着写作的话题与范围,暗示着考生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扯得太远。而“以上事情”就包含老陈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接电话、小陈通过微博私信举报父亲、警方将此事发到官方微博上、网友或赞或质疑的反应。

其次,“你怎么看”中的“你”,既可以是写作者即考生本人,也可以是代言体,即代替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例如可以模仿小陈的口吻给老陈写一封信,也可以模仿警方的口吻给小陈写一封信。代言体在古诗中很常见,用在此处一定更有新意。

再次,“你怎么看”和“表明你的态度”则说明文章要写成议论文,因此在写作要求部分中,没有出现“文体不限”之类的要求,而是用“完成写作任务”代替。

最后,“写一封信”规定了文章的文体特征,即书信体。虽然对书信的规范与格式不作重点考查,但写作姿态与语气则是在“提示语”中暗示出来的,至少也应该是对某个特定的人物对象谈话的口吻与姿态。

实际上,很多教师与学生认为的写作要求之类的“套话”中,也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学生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选好角度”上,而忽视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要求。后者其实是理解材料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没有对材料进行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整体含义,很容易出现只抓住了材料的侧面而忽视了整体含义的倾向,这往往会导致偏离题意。

总之,对材料进行“文本解读”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立意、构思与写作的前提。其实,任何审题的过程,本质上都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依据文体特征透彻解读材料,依据新材料作文的特点解读写作的要求与提示,这一点不仅需要引起注意,同时也要进行刻意练习。

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来,多地街头来来往往的许多小孩子、青少年戴着“头上长草”的发卡,这种发卡一经推出即受到某类群体的喜爱,这些卡通发卡有小草、小蘑菇、玫瑰等花花草草造型,到处

刮起流行旋风。对此,有人欣然接受,认为此举可以舒缓压力和焦虑;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头上插草有点不吉利,许多人表示“至少我不会戴”。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立意角度上,可以从赞同那些喜爱的群体的角度出发,他们喜爱是有原因的,因此可以立意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就表现出来;以更开放、轻松的心态对待新事物;求变;张扬个性等。可以从

赞同后者的角度出发,他们不赞成此例流行也是有原因的,可以立意为:不盲目跟风;新出现的事物也要符合传统心理、传统文化。当然也可以从各自的反面来加以立论,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

高考对作文的审题要求

①按题目要求进行写作,文章观点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②写符合文体要求的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③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应试作文,第一要隘在审题立意。审题立意确当与否,关乎作文与语文之成败。 审题立意须慎之又慎,稳之又稳,切忌轻率马虎。要言之,审题立意须谨记:看整体含意、抓主要问题、扣关键词句。

阅读与理解材料,切不可断章取义,而要读其整体含意。在材料整体含意中,又有主要、次要之问题,我们须抓其主要者。其主要问题之表现,往往有关键词句,我们须进扣其不放,将之放进观点、题目、论述。 审题提醒

作文审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审材料,二是审要求。无论审哪部分内容,都要逐字逐...句地审题,不能有任何疏忽、遗漏。必须养成逐字逐句地审题的良好习惯。 ...........1.审材料

粗略浏览材料,看材料属哪种类型:是单则还是多则,是文字型还是图画型,是叙事型

还是道理型。要做到心中有数。

审读材料,必须整体把握材料,看其中心意思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以下操作: (1)

抓住关键词句。

关键词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出现频率高的词语即为关键词。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价性语句。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千万不能以此为中心去写,因为这种脱离材料含意的写法很容易写成“话题作文”。为此,必须理解透彻这个(些)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方可写作。

(2)厘清对象,辨清关系。

厘清对象。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的对象不止一个,有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每个对象都至少可以提炼出一个写作角度。因此,要学会厘清对象。

辨清关系。新材料作文中故事涉及几个对象,这些对象绝大部分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审题立意时,一定要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只要能抓住材料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联系,根本不必要担心跑题、偏题的问题。

(2)

由果溯因。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角度切入立意,是较为普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3)

抓住情感倾向。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可以从这个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2.审要求

审读写作要求时要特别细致:看清对材料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分辨“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与“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区别,尤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任务”要求特别具体,一定明白具体的写作任务。

例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本著名谐星北原武,离开家乡到东京打拼后,他的母亲就开始不断地跟他要钱,即使在他潦倒的时候。这让北原武很不理解,他也因此很少回家。

母亲去世后,他回家奔丧。他在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中,看到一本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的存折和一封信。信上写道:“所有的孩子之中,我最担心的就是你。我担心你不会存钱,将来会没有钱养老,所以才一直催你寄钱给我。其实你大哥给我的已经够用了。你给我的钱,我都帮你存起来了。现在我走了,把所有的钱还给你。”看完信,他哭倒在地。

这个故事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人们对它的评论也不一而足,目前还在继续中„„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就北原武母亲的做法,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爱之深就要为之计深远; (2)换一种方式或许更好; (3)鞭策和爱同样重要; (4)“担心”是一种爱;

(5)爱要讲究方式方法;学会爱; (6)爱需要良好的沟通;爱要大声说出来; (7)教育孩子学会生活;

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的 6方法

1.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

键句。2015年的广东卷作文材料就可采用这种方法。2014年湖南作文题同此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以下题目。 【典例】

材料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概括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①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②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③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典例】

材料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

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解析】 三步概括中心: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典例】

材料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解析】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不要迷失自我; 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典例】

材料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为了促进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献出了狼崽。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典例】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解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典例】

材料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爱因斯坦回答:“为什么要100位?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例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若没有日历的提示,一些传统佳节到底是哪天可能并不清楚。诸如“寒食节”“重阳节”“腊八节”,其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却得到不少人的热捧;像11月11日“双十一”,5月17日“吃货节”等人造节日,也已成为大众购物消费的狂欢节。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我们需要节日?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节日?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立意角度:

1.题目提出了三个问题,围绕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均可;作文不必对所有问题都要一一作答。

2.这是一个作文题(而非论述题),我们又不能太拘泥于它提出的问题,考生如能结合材料提出其它有价值的问题并加以阐述,也是可以的。

3.如果以本材料为由头(并表明了对题中问题的明确态度),从而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视为切题。

4.参考构思材料涉及三种节——传统节日、外来节日、人造节日,传统节日渐被淡化,后二者日益张扬;其中有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也有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关系,充满思辨性。学生可择其一端,生发思考。可侧重对传统的继承,也可侧重于中外文化的融合,也可侧重于文化的创造。但不限于这几个方面。

作文素材 解题锦囊

作文结尾 解题锦囊(推荐)

高考语文易错题解题方法: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作文审题  解题锦囊
《作文审题 解题锦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