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6:49: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安排,不断探索和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为加快“强市名城”建设,打造“平安之都、和谐泰安”创造良好环境。

(二)工作目标。1年内城市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2年内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60%;2年内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现服务管理信息化;2年内打造100个市级星级化示范社区。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完善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网,以社区为格,明确每一个社区所辖地域和人口,科学整合社区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1

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科学整合配备社区服务管理力量。

1、城市社区网格建设。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整合、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以街巷、道路为标志,以3000户左右为标准,全覆盖、无缝隙1年内城市社区实现网格化管合理划分调整和设立社区,确保理全覆盖。

2、农村社区网格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居住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完备的要求设立,农村社区设置的地域范围,原则上社区服务中心辐射半径一般不2年内农村社区网格化管理覆盖率达到超过2-3公里,确保60%。 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近期下

3、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推进社区网格化建设,重点围绕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社区工作者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社区规划化建设步伐。以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健全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群团组织、志愿者组织、商业服务组织、便民利民中介组织以及其他组织为配套的组织体系,逐步实现社区管理的高效化和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夯实社区管理基础。 2

(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通过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起与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连接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各个层次的社区信息系统,推动社会公众服2年内100%的城市社区和30%的农村社区实务信息化。确保现服务管理信息化,基本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的社区信息化发展格局。

1、建立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开通社区信息管理软件。建立以宽带城域网和虚拟专网为依托,区(县、市)为枢纽,社区为应用终端,形成纵贯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统一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重点完成社区基础数据库建设。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社区概况、社区服务、社区组织、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保障、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环境、社区图片、日常工作、系统功能、系统维护、扩展功能、其它功能、其它工具等。每一个模块包括非常全面细致的内容,各社区要安排专门人员集中录入填写,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对数据库的项目和内容提出添加和修改。推进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功能模块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建立起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区工作数据指标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为协同服务创造条件。初步实现党建群团、劳动保障、救助福利、文教体卫、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和使用。

2、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网络平台。以“中国社区在线”为 3

依托,建立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外网服务平台(网站),以沟通社区居民邻里关系、发展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联络政府与社区居民为主要建设内容,发挥互联网电子邮件、浏览、电子公告等功能,推动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对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服务。

3、建设智能化社区。全面推进水、电、气等城市公共事业消费的自动记录和付费,加快推进住宅小区安保电子监控建设。在社区进行以提高服务水平、改进生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鼓励企业投资社区服务信息化项目和相关设施。注重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物业管理和社区组织的有效结合。

4、建立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建立健全适应“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制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系。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抓好市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各县(市、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订本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规划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街道(乡镇)要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街道、社区的各种信息化应用建设任务;社区要在区(县、市)和街道的指导下,做好源数据的采集和录入,组织开发好社区内各种服务信息资源。各级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服务网络平台要在今年全部安装开通运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和运行费用,采取各级政府投入和社区自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4

(三)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市场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居民互助志愿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群众的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服务站点为补充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

1、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每个社区应有一个统一标识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城市社区的办公和服务用房应不低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规模应根据经济条件、人口规模、乡风民俗等合理确定,原则上按照每千人300平方米左右面积建设。通过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开展社区服务奠定

基础。

2、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导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社区治安、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倡导建立社区居民互助和志愿服务体系,利用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优势,积极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各类社区组织和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救助、拥军优属、治安防范、普法宣传、婚育新风、法律援助、文体健身、环境保护等互助和志愿服务,发展慈善事业。引 5

导建立社区市场化服务体系,按照安全、生态、方便、实惠的要求,积极吸引连锁超市、金融保险、邮政通讯等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推进日用消费品连锁店、餐饮娱乐连锁店进社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兴办购物、餐饮、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协调,明确责任。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指导各县市区搞好城乡社区规划,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市公安部门要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齐优化社区民警,完善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市计生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全面掌握社区人口动态轨迹。要通过社区综合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对社区全方位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市财政部门要加大对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经费投入,将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补贴列入财政预算,落实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社区服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为社区管理服务创新提供保障;各有关部门委托给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相应的经费落实到社区,确保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督导,抓好落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把社区 6

管理服务创新纳入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定期督办、检查、考核机制。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支持、监督和推动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工作健康发展。 二O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7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活动方案

社区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关于创新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创新

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16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分析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论文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协会

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06

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方案
《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