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协会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6: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协会

探索和谐社区服务新体系

东花市南里社区于2005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以独立法人资格出现的以“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增强自治功能”为目的的社区公共服务协会,主要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低偿服务为主要任务,引入准市场机制,达到弥补市场配置服务资源不足,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推动社区建设长效、有序发展,在创新社区民主自治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南里社区公共服务协会荣获2006年“全国创新奖” 。

一、创新公共服务协会运行机制,推进社区服务各方面向多元化发展

社区公共服务协会是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由社区居委会具体指导工作的民间社团组织。协会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居委会主任兼任协会会长,根据自愿原则,吸收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为团体和个人会员,并强制吸纳所有低保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为个人会员。社区公共服务协会下设公共服务部、社会化服务部和志愿者服务部三个服务部,用人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制,启动资金来源于社区单位的赞助、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缴纳的会费。

协会实行介于市场经济与无偿服务之间的准市场运作

机制,针对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制定有偿收费、成本收费、减免收费和无偿收费等不同标准,通过开展福利性、公益性、居民互助性的专业及非专业服务,搭建了政府主导、自治组织和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单位参与的新型社区公共管理平台,把政府“买单”的公共服务和群众“买单”的个性化服务以及志愿者参与的义务奉献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为行政机构淡出社区,实现完全意义上的社区居民自治创造了条件。

二、组建“阳光牡丹志愿者俱乐部”,多途径改善社区居民生活

在“和谐家园,人人共建”理念的指导下,南里社区依托公共服务协会,成立了“阳光牡丹”志愿服务俱乐部。阳光有七种颜色,我们的“阳光牡丹”也有七支志愿服务队伍:党员志愿队、居民志愿队、退(离)休老人志愿队、少年义工队、外来务工人员志愿队、驻街单位志愿队、以及专业服务志愿队。“阳光牡丹”志愿服务俱乐部面向整个社区,以解决居民急难问题、满足居民现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居民群体的弱势化程度,提供七种服务,分别是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教育、再就业工程、便民服务、兴趣小组和专业服务。

“阳光牡丹”志愿服务俱乐部自2010年成立至今,活跃在社区各个领域,从扶危济困到日常生活中的守望相助,

再到精神上的关怀慰藉,不仅切实解决了居民实际困难,也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凝聚力。

三、拓宽社区服务面、汇聚社区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和谐社区共建

南里社区公共服务协会不断拓宽服务对象范围,依托公共服务协会盘活资源,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加大了为民服务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了社区资源,方便了群众,促进了和谐。

南里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开办了理发、就业、送餐、家政、暑期学生托管班、老饭桌、婚介、温馨热线服务、以及驻区单位承担社区孤老“五节慰问”工作,慰问、送餐、送服务、结对子等社区共建工作等职能。

2010年协会与金兴楼(富贵园店)签订协议,为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8折就餐优惠,2011年又与新进驻的西部马华餐饮签订协议,为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8.8折优惠,方便了老年人就餐,化解了老年人家人的后顾之忧。协会为了提高社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增加再就业机会,多方联系,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举办了电脑培训班、编织班等。这些项目的开展提高了为民服务的力度,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

社区公共服务协会在社区自治发展和居民服务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下孕育而生,通过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

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增强了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创建了良好的共建关系,营造了健康、良好的社区氛围,为建设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自治基础。

东花市南里社区

2011年12月9日

社区公共服务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快速发展

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16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分析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论文

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06

社区公共服务研究报告25

搭建服务平台

社区残疾协会服务承诺

倾听群众心声、真情服务群众、搭建便民社区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协会
《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协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