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黄山市屯溪区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黄山市屯溪区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我区“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为《体育法》)、安徽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体育工作取得显著进步

(一)全民健身活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

认真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建成安徽省级体育先进社区2个,全区共有单项运动协会4个,协会会员540人,基层文体队伍2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00人,健身辅导站90多个,在社区、公园等市民健身休闲场所安装了50套健身路径,新建了11个农村篮球场;屯光镇上草市村农民代表黄山市参加了安徽省农民篮球大赛,体现了我区农民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年举办各类有影响的群众体育活动10多场,吸引广大市民广泛参与。

全区以区体育局为中心,以各类体育组织为依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分布在各条块、各层次的指导市民科学健身的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二)竞技体育有了新的突破。

几年来,经过抓训练单位队伍建设,推行教练员管理制度改革,整合优势项目,有力促进了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五运会上一举夺得青少年部比赛总分第

一、总分(带入)第一和奖牌数第一以及成年部团体部分第二的好成绩;乒乓球代表黄山市参加了“华夏杯”安徽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夺得少儿女子甲组团体第二名;我局培养的运动员涂志斌还参加了韩国召开的第十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竞技体育再次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向省工大队输送了6名优秀体育人才,我区的体育水平走向了新的高峰。

(三)体育设施逐渐完善,体育活动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2009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首次被纳入我区民生工程,我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全盘布局,在7个村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区10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计划,农民体育设施的建立、体育工程的落实,大大提高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素质,农民体育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全区五个镇相继举办了农民运动会和农民篮球大赛,城市体育健身路径也布满各街道社区。

“十一五”期间,我区的体育事业虽然取得了进步,但在发展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面向群众的体育技术普及程度不高、管理力度不够;区级业余体校不断萎缩,场地、教练与经费均得不到保证,后备人才不足;竞技体育训练设施不足,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群众性体育设施无法满足市民健身需要;体育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不足。从总体上看,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全市“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二、“十二五”规划

(一)总体要求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目标,促进和推动体育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和全面发展,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奋斗目标

体育体制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努力推进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变,重视体育制度的创新,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管理有序、运转协调的体育体制和理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群众体育工作要奠定政府为主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基础,基本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兴办的全民健身活动机制,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

面提高我区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0%以上,积极推行《普通人群锻炼标准》,全面提高市民体质。

竞技体育工作要以在省运会、全运会、市运会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建成比较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和训练网络建设,努力提升我区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竞技体育场馆设施要重点考虑扩大项目的多样性,逐年提高屯溪承办各项赛事的能力;群众性体育场馆设施要以市体育中心为基础,区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主体,以居住区、社区体育设施为配套,形成健身设施体系。

(三)具体措施

1、深化体育体制改革。

推进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性措施办法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并加快体育制度的创新。要加强各级体育总会建设,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行业体协和单项运动协会的职能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面向大众的社会体育活动。

改革训练体制。提倡鼓励多渠道、多层次开办优秀运动队和业余训练,集中力量办好区级体校和优秀运动队。加强新时期教练员、运动员队伍的建设,抓好业务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岗位培训、进修、深造,不断完善教练员学历教育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体育俱乐部,扩大企业独办和合办俱乐部的数量和质量,支持建立股份制俱乐部,足球、篮球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可考虑逐步过渡为协会制管理,并加快协会实体化进程。争取多渠道投资,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体育发展的氛围。

2、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工程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进一步提高市民身体素质。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即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健全社会化的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网络,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到2015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占人口万分之十二以上,并坚持每年一次的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化,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体协、个人及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不断丰富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就学、训练上,对具有体育专长的青少年学生要实行加分制和特招制等政策。二是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要结合我区农村实际,积极开展农民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因地制宜、小型多样、科学文明地开展活动,丰富农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三是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社区体育要积极开展争创全省城市体育先进区活动,区重点抓好2至3个社区创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每个社区要建立全民健身站,努力创建体育组织健全、体育设施完善、体育活动经常、居民健康文明的社区。

3、建成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引进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高水平教练员的力度,落实体育优秀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以此推动项目发展,提高运动成绩,全面提升我区竞技体育的竞争实力。

建立科学、高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培养和输送拔尖人才。要加大对区级训练工作的管理和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区业余体校,落实训练经费和训练基地,切实抓好青少年业余训练这一基础工作。同时,要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业余少年体校可与学校结合建立,借助

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体育人才。

建立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的输送管理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输送体系。区业余体校和各大中小学校运动队,向市级、省级体校、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并制定业余训练管理办法和评估标准,联合区教育局定期对业余体校和学校运动队进行评估,合格的予以授牌,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予以解决,对各级培养和输送体育优秀人才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4、启动江南新城现代体育健身项目。

在江南新城三江口地块,启动现代体育健身项目。项目总用地约18公顷,规划布局分为办公区、运动训练区、教学区和体育生活服务中心区。

办公区:建六层办公楼一幢,底层为训练房,二层为体育科研用房,三至五层为局办公用房。运动训练区:建五项体育设施,一个6000座以上全封闭、多功能体育馆,一个容纳2万名观众带看台、主席台八道标准400米跑道的塑胶田径场,室外网球场6个、室外篮球场子8个;全民健身中心一处(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房、跆拳道馆),10000平方米标准游泳池二个。

教学区:建有12个班的教学极少楼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办公、生活用房、食堂等。

体育生活服务中心区:建设高品质的接待设施,高档酒店、生活配套设施、低密度的休闲居住8万平方米,欧洲顶级SPA水疗会所、中国养生疗养会所等建筑设施。

5、体育产业规模化发展。

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对体育经营活动的规范管理,要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和规范管理体育市场,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在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关系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多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发展体育产业。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企事业单位、团体、个人举办体育赛事,投资建设公益性体育设施,在土地征用、税费减免、财政扶持、资金融资以及其他方面给予优惠,把体育产业发展成我区新经济增长点。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商务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

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宁德市寿宁县老年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十二五”规划

黄山市农村扶贫十二五规划(定稿)[材料]

黄山市屯溪区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黄山市屯溪区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