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简答题排好序的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简答题

D

1.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1)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1分)(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3)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1分)(4)身体健康(5)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1分)(6)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1分)

答: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 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进行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公安机关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并予以审查、核实。(2)、调查取证必须由人民警察进行。(3)、调查取证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4)、调查取证时,需向被调查取证人表明执法身份。

F

2、犯罪中止的概念?

答: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J

2、简述治安调解的法律后果?

答:对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 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该案件的办案期限从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不履行之日起开始计算;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答: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当场盘问、检查后,不能排除其违法犯罪嫌疑,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1分)(1)、被害人、证人控告或者指认其有犯罪行为的;(1分)(2)、有正在实施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的;(1分)(3)、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的;(1分)(4)、携带的物品可能是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的赃物的。(1分)

G

2、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侦查措施的种类包括哪些?

答:侦查措施的种类包括:(1)、讯问犯罪嫌疑人;(2)、询问证人、被侵害人;(3)、勘验、检查;(4)、搜查;(5)、扣押和调取证据;(6)、鉴定;(7)、辨认;(8)、查询、冻结存款、汇款;(9)、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10)、通缉。

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的不得取保候审的情形是哪几种?

答:《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1分)

(1)、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1分)

(2)、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1分) (3)、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1分)

(4)、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1分)

1、根据办理刑事案件的相关规定,对期间的计算单位时、日、月应当怎么算?

答:根据办理刑事案件的相关规定,期间的计算方法如下:(1)、以时为单位计算的,从期间开始的下一时算起,期间开始的时不计算在内。(1.5分)

(2)、以日为单位的计算的,从期间开始的次日算起,期间开始的日不计算在内。(1.5分)

(3)、以月为单位计算的,按照公历月,不分大月、小月,自本月某日至下月某日为一个月;半月均以15天计算。(2分)

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被侵害人拒绝伤情鉴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怎么处理?

答:对需进行伤情鉴定的案件,被侵害人拒绝提供诊断证明或者拒绝进行伤情鉴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并可以根据已认定的事实作出处理决定。

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回避的适用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R

1、人民警察执行哪些任务时,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答:(1)、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重大嫌疑人的;(2)、执行逮捕、拘留、看押、押解、审讯、拘传、强制传唤的;(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的。

S

1、什么是累犯?有哪些法定的特殊情形?

答: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2、什么是危险驾驶罪?

答: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3什么是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生、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2、什么是犯罪未遂?

答: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以外的原因而未得

2、什么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分哪些?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2、什么是主刑?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哪几种? 答:主刑,是指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刑罚方法。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些?

答: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八类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Z

2、证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证据的基本特征:经过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公安机关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即证据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和内容。具体而言,可定案证据应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客观性;(2)、关联性;(3)、合法性。

1、《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答: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1)、情节特别轻微的;(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3)、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4)、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5)、有立功表现的。

2、治安调解应当遵循的原则原地哪些?

(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公开原则;(4)、自愿原则;(5)、及时原则;(6)、教育原则。

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1)、警告;(2)、罚款;(3)、行政拘留;(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5)、限期出境、驱逐出境。

1、《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询问查证时限是怎么规定的 ?

答: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犯罪以及处什么刑罚,都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1、罪行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罪行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轻罪轻判,重罪重判,罪行相当,罚当其罪。

2、《治安调解协议书》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双方当事人、调解人员、案件情况、协议内容、履行期限和方式等。

1、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有哪些?

答:以事实为依据、过罚相当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原则。

W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1)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2分)(2)、具有违法性;(1分)(3)、尚不够刑事处罚;(1分)(4)、应受治安管理处罚。(1分)

2、违反治安管理,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不执行行政拘留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答: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X

1、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刑事拘留的适用条件: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1、《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1、答:(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时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Y

2.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2)、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2分)(3)、严格依法办事。(2分)

2、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有哪

金工实习排好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简答题)

人物描写词句(排好版)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

简答题排好序的
《简答题排好序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