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单元重点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单元 话题:叙述

1.叙述视角。

(1).什么是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角度,也叫叙述视角。它是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故事。 (2).如何理解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结合书本p8) 全知视角: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 有限视角: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有限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3).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A、全知视角在传统小说中经常使用,叙述者基本上等同于作者。是以无所不在的“上帝”的眼光来俯瞰故事的一切,知道故事的一切内容。有时还要在故事中表达自己的主观认知与判断。而有限视角则经常在现代小说中使用,叙述者往往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对故事的情节甚至是一知半解,有一些内容被作者故意隐藏了,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而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来思考。

B、叙述所采用的人称有所不同,全知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而有限视角的叙述一般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2.小说通常有哪些叙述人称?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有第

一、第三人称。 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的区别:

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视角;当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其视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采用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便于抒发感情。但它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人称则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读者;它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但它却不如第一人称的叙述那么亲切和没有距离感。 3.《桥边的老人》采用了什么叙述视角与人称?好处是什么?(分三点来概述)

有限视角,第一人称。好处见作业本第三页第四题答案。 4.小说的开头与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参考:(1).是小说的开端,语言简洁,一句一景,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出小说的主要人物----老人的出场;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奠定了小说的主题基调。

(2).交待了故事的结局,点明故事的背景(法西斯挺进);渲染氛围,烘托心境(天色阴沉、乌云密布);象征手法,暗示中心(复活节、仅有的幸运)。 5.《桥边的老人》的艺术特色是语言简约有力,寓意含蓄深远,如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参考作业本第四页第6题)

6.《墙上的斑点》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什么特点?(参考作业本第六页第10题) 第二单元 话题:场景

1.场景描写有哪些构成因素?它与通常的环境描写有什么区别?场景有哪些类别? 场景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构成的,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 小说是由一个又一个场景连缀而成的,其中的环境描写并非只为人物服务,也可以单独存在。场景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事和环境三个因素。因而环境描写只是场景描写的功能之一。

场景描写可大与小、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之分。 2.场景描写的具体功能有哪些?

A、如果用在开头,它会起到给全篇“定调”的功能。使小说的进入方式显得更舒缓、自然;也可以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打基础。

B、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的作用。 C、为导引人物的出场服务。 D、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 E、具有象征意义。

3.《炮兽》描写了几个场景?第一个场景中对炮兽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参考作业本第十页第7题)

4.维克多·雨果的创作原则是什么?在《炮兽》中是如何体现这种对比的?(参考作业本第十二页第10题)

5.《炮兽》情节中许多细节设置上体现了小说戏剧性的特点,具体分析有哪些情节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参考作业本第九页第4题)

6.《安东诺夫卡苹果》描写了几幅画面?“安东诺夫卡苹果”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描写了四幅画面。即苹果丰收图、庄园生活图、深秋狩猎图、小地主生活图。“安东诺夫卡苹果”象征着丰收、甜美、富足的乡村生活。这部小说在对昔日美好的深情缅怀中,抒发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时世变迁的惆怅和感伤,对贵族衰落现实的不满。 第三单元 话题:主题

1.把握主题与小说的关系及主题的特点。

关系:每一部小说都是有主题的,而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的“灵魂”。可以说每部小说的主题都蕴含着作家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显示了作家的主观倾向性。 特点:小说的主题往往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人物性格,还是一个事件内部或一系列事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与纠葛,都会导致小说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2.小说的主题分为哪两类?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与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各有什么特点?

A、小说的主题分为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和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B、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它试图在探讨一个或一些很重要的命题。小说的材料的选择,是与作者所设定的这些命题有关的。这样的的作品,或给人哲理、或发人深省,总是让我们在故事之外,再品出一些更深长的意境来。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小说最初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后来才发展成专门的艺术。早期小说中的主题意识是不自觉也不明确的,当时的作者满足于讲述精彩的故事,并不追求思想深度。后来小说逐渐发展成熟,开始追求深度和高度。

3.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有哪两种主要的构成模式?以《丹柯》与《炼金术士》为例来分析。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主要有两种构成模式。一种是依赖人物来表现主题,在这类小说中,事件的跌宕起伏服务于人物的性格塑造,如《丹柯》中的情节发展都是为丹柯这个英雄形象服务的,在层层铺垫中,丹柯的那种为理想而献身、勇于牺牲、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一直鼓舞和感染着读者;一种是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人物往往被事件所引导,在事件的推动中成长或沦落,如《炼金术士》,显然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过程中,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这本身就是财宝。小说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还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即使最终没有实现,那个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而牧羊少年的性格、成长就是在这个寻梦过程中完成的。 4.小说《丹柯》与《炼金术士》的主题各是什么?

《丹柯》:小说以民族传说的形式,极富浪漫主义风格,紧紧围绕美少年丹柯展开。为使族人过上安宁、自由的生活,他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带领族人走出黑暗森林。为打消众人的疑虑,他毅然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道路。歌颂了他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彰显了勇于实践、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但故事的结尾却又增添了一份悲剧的色彩,令人深思。

《炼金术士》:是一部宗教神秘主义色彩浓重的追求梦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事。牧羊少年连续两次做了相同的一个梦,在撒冷之五的启示下,他卖掉羊群,跨海来到非洲,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和考验,终于来到金字塔前,并领悟到了埋藏珍宝的地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旨在启示人们实现梦想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各种考验。结局富有象征意义:你的财宝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只有经历过一番艰难险阻之后,你才会发现它。 5.以小说《丹柯》为例来分析主题的形成途径与实现效果。

A、序幕的“抑彼扬此”与主题基调的奠定。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丹柯出现了,“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人匀要把人匀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人匀到林子里去,我们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这种抑彼扬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人物的勇敢与坚强,奠定了主题的基调。而丹柯这段话也成为全文的题眼,显得异常有力而令人警醒。 B、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凸显出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作为抗争主体的丹柯开始有了悲剧的味道;自我牺牲的行为使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慑了众人;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使得主体的悲剧意味更浓了。

C、浪漫主义手法对主题表达效果的加强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强烈的美丑对比: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森林恐怖险恶环境的描写,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人物的性格品质对英雄形象的增益。小说通过缔造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丹柯作为一个成功的英雄形象,除了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结构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外,还得益于这一人物一心为公的高贵品格和勇于实践、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 6.小说《丹柯》中塑造的丹柯是一个什么形象?你是如何认识他及那群族人的? 他是一个有着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勇气和执著的信念,以及勇于实践、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的悲剧英雄形象。

(第二问:他的悲剧告诉我们做好一件事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善于做别人的思想工作;族人们要团结一致,要有坚定的信念,要学会感恩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求同。) 第四单元 话题: 人物

1.常见的塑造人物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烘托等描写方法。 2.最常见的心理描写的手段是什么?其他手段还有什么?

最常见的心理描写的手段是内心独白;梦境描写和幻觉描写也是一种心理描写手段。

3.请分析下面文段细节描写的作用?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排你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细节描写,一个天真热情、活泼可爱、又激动又兴奋的娜塔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4.分析《娜塔莎》与《素芭》在刻画人物时各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娜塔莎》: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语言和行为描写;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第三部分主要运用了语言和神态描写。

《素芭》: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环境烘托和侧面描写。 5.分析“娜塔莎”与“素芭”的人物形象。

娜塔莎: 在参加舞会前,她是一位被兴奋、激动包围着的天真活泼、热情直率的少女。 在参加舞会中,她是一位渴望被异性关注、肯定,争强好胜,带有一点虚荣,有着朦胧爱情追求的少女形象。在最后一部分,她背叛了原来的爱情,表现为热情而冲动、诗意和失去理智的少女形象。

素芭: 素芭是孤独的、无助的、美丽聪慧的哑女。这个悲剧人物形象可以说是泰戈尔对她的生活背景下女性形象的一个概括,女性被歧视,被侮辱,出嫁需要用尽心机,破费钱财,在素芭(包括她姐姐)身上都有体现,她应该是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的女性的缩影。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

语文四下第五单元重点

六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

m2u1总结的单元重点

第一单元复习重点要点

第三单元复习重点_资料

18各单元训练重点

旅游学概论单元重点问题复习

第三单元各课重点内容复习

第四单元走进国际社会重点原理

单元重点
《单元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