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八年级下前三章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5:30: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七章

一、什么是力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磁铁、铁钉、铜条、握力计、小球、弹簧、钩码、橡皮筋、木板、玻璃棒、纸屑、小车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概念 【 教学难点 】

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 教学过程 】

一、力的概念

演示实验:手握握力计、折弯铜条、棒击小球、弹簧拉钩码。以上实验可用投影仪展示,以利于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记录,分析情况。提问:以上实验都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通过观看实验与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力的作用效果

带领学生总结上面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及学生举例结果进行归类。

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动、快到慢、慢到快、方向改变等)。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的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例子?

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的玻璃瓶,装满水,手握,水上升。提问:瓶子是不是发生了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形变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

三、演示、思考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

(1) 磁铁吸引铁钉;

(2)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请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问: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老师演示实验:木板上有一铁钉,木板后有一磁铁(隐藏),移动磁铁,铁钉运动。提问:铁钉为什么会运动?

老师肯定学生的猜测,总结:当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物体对它施加了这个作用。

让学生分析教材图8-1-1中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老师做实验:

(1) 弹簧拉钩码。

多媒体放映:

(2) 小车撞击绷紧的橡皮筋。

(3) 两人站在冰上,一人用力推另一人。

带领学生讨论、分析。提问: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老师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明白:两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即是受力物,同时又是施力物。它们的力是相互的,是成对出现的。

六、课堂小结

通过观看实验、投影、录像、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七、课堂作业

“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 教后感】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二、力的描述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的三要素;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单位;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力的三要素 【 教学难点 】

力的图示 【 教学过程 】

一、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做教材19页图8-2-1的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单位

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 一袋方便面 „„ 所受的重力。

三、力的图示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 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对学生做进一步指导,纠正。

四、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将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比较。

举例作图:

(1) 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 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五、课堂小结

通过观看录像,思考,讨论,讲解,使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单位。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

观看足球比赛,观察运动员踢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运动员在长传和短传时用力有何不同?收集相关资料,做一个小报告。 【 教后感】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本节可通过观看力的作用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其中部分内容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通过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课堂严谨而又不失活跃,学生掌握内容深刻而又牢固。

三、弹力 力的描述

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

1~2课时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钢尺、学生也可自己准备圆珠笔上的小弹簧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什么是弹力;

(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测量原理。 【 教学难点 】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教学过程 】

一、弹力

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1)钢尺压弯反弹;

(2)拉伸或压缩弹簧。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弹力概念。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

说明弹簧测力计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投影仪展示弹簧测力计,请学生观察,介绍弹簧测力计结构:

(1)最大刻度的意义;

(2)最小刻度的概念;

(3)零刻度的调整。

投影仪展示各种弹簧测力计。

老师讲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及其注意事项:

(1)如何调零;

(2)测量范围;

(3)测量方法(伸长方向与测量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

三、实验探究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拔河,牛拉车 „„ 等图片;

提问:以上两边的力相等吗?

引导学生做教材25页图8-3-8实验并填空。

引导学生对拔河、牛拉车进行分析。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多媒体展示,老师讲解,以及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使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弹力,掌握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用法;通过实验探究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有一定了解。

五、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自制橡皮筋测力计。 【 教后感 】

本节教学活动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之在观察中思考、学习。

四、重

授课时间:

2课时

【仪器材料】

弹簧测力计、50g钩码4个、铁架台一个、带有细线的小球、水平仪、一把直尺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等能力;

(2) 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4) 能用公式 G = 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3) 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 教学重点 】

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教学难点 】

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 教学过程 】

一、什么是重力

导入(由日常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引出重力的概念,学生感觉自然熟悉,易于理解接受)教师:在讲新课前,我们来看几个录像。在观看录像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师播放录像:运动员高台跳水、踢飞的足球最后落到地面、飞流直下的瀑布、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发射出去的炮弹等。

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找到它们运动的共同点了吗?

教师:不管这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最后它们都回到了地面,因为它们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与重力有关的现象,你们能举出这些现象吗?大家先不要讨论,自己好好想一想,可以在纸上写出来。

教师走下讲台,观察学生思考和记录。

教师:同学们都想出了许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有些同学还想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哪位同学愿意说说自己注意到了什么现象呢?

教师:由此可见,重力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存在着。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二、重力的大小: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教师:大家说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什么?

教师:对的。苹果受到重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苹果。重力也是一种力。我们学过力有三要素,同学们还记得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吗?

教师:正确。重力是一种力,所以重力也应该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师拿出一厚一薄两本书,一个大钩码(或砝码)和一个小钩码(或砝码)。

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比较这两本书,哪本书的重力大呢?比较这两个钩码(或砝码),哪个更重呢?

教师:为什么呢?

教师:大家可以用手掂掂各自桌上不同质量的物体,比如厚度不同的书、铅笔盒、书包等,想一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大小是不是真的有关系呢?如果有,那么它们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2.进行实验

教师:我们如何研究它们的关系?

教师:对。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找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桌上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解释学生的疑难问题。 3.交流讨论

教师:你们的实验结果怎样?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来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给出 g 的含义,写出物理公式。

补充一个例题,让学生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后,再进行讲解。

三、重力的方向(利用直观的小实验,给学生直观的印象,易于理解接受)

教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大家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和我们上课时录像的现象猜想一下。

教师演示实验:从空中释放粉笔,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教师:重力的方向会发生变化吗?大家利用桌上的铁架台做个小实验,看看在铁架台抬起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师提问:各种情况下观察的方向是否一致呢?重力的方向是否与地面情况有关?是与当地地面垂直呢,还是与水平面垂直?

教师:我们观察到的细线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它垂直于水平面,而不是垂直于地面,我们称这个方向为“竖直向下”。

观察图8-4-3到8-4-4,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讲解,介绍重垂线的使用。

简单介绍水平仪,让学生简单分析水平仪的原理。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教师直接给出重心的概念,告诉学生如果有其他物体支持着重心,物体就能保持平衡。

带领学生一起做个小实验:用手指支在直尺的中心,直尺能够保持平衡。

教师介绍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是否均匀的关系,让学生知道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并且向学生介绍重心位置在工程中的作用。

思考、讨论,得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① 人会漂浮在空中;

② 踢飞的足球不会回到地面;

③ 水不会往低处流,看不到美丽壮观的瀑布;

④ 炮弹打击不到地面的目标;

⑤ 不能玩滑梯;

⑥ 秋天的落叶不会飘落到地上;

等等

五、发展空间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重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家想一想,如果地球对物体没有了重力作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六、课堂小结

1.重力产生的原因;

2.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G = mg 。

七、课堂练习

小明的质量是40kg ,他的体重是多少?小聪的体重为441N ,他的质量是多少? 【 实践活动 】

1.根据重垂线的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水平仪,检查家中的家具是否放置水平。

2.制作不倒的“小丑”。

3 如果没有重力,生活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写出你能想到的情况,越多越好。 【 课后练习】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 教后感 】

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难点是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到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这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用比值法处理数据,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让学生从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科学研究活动的乐趣和科学方法的重要。

五、摩擦力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或钩码)、木板、毛巾、棉布、装米的杯子、筷子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存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2)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4) 知道摩擦力的利和弊,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及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3)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探究日常生活相关现象中的物理规律的习惯,具有把物理知识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认识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 教学难点 】

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 教学过程 】

一、滑动摩擦力

通过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① 从滑梯上滑下的儿童,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来;

② 滑雪运动员停止动作后滑行一段停下来;

③ 推出的沙壶球,在轨道上慢慢停下来。

教师:它们的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教师:你们是否感受到过滑动摩擦力的存在?

对于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滑动摩擦力。

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与滑动摩擦力有关的现象。现在,请同学们参与以下的活动。在活动中,细心体会手或脚的感觉。

① 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

② 改变手按在桌面的力的大小,再在桌面上滑动,体会与 ① 有什么不同;

③ 用手在衣服或者头发上滑动,体会看看与在桌面上滑动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④ 用脚在地上蹭一蹭;改变脚蹭地的力的大小,体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二、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

教师:同学们在刚做过的小活动中,体会到了摩擦力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了解的有关知识,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把你的猜想写下来,然后与组员讨论,提出共同猜想的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师在教室里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积极认真思考,写下自己的猜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避免学生盲目猜想。在必要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以下现象来感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 手在衣服上、桌面上、头发上滑动的感觉;

② 手按桌面的力不一样,手的感觉不同;

③ 分别拉动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感觉会不一样。

教师将学生主要提出的猜想列在黑板上。帮助学生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因素,确定出需要探究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一个验证我们提出的猜想的实验方案。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

教师:每组派代表与大家交流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根据交流情况,适时提出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

教师: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分小组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临时问题。 3.收集数据、分析数据

教师: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并且进行分析。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4.交流讨论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果。

教师进行小结。

三、静摩擦与滚动摩擦

教师:生活中除了滑动摩擦力,还有另外两种摩擦现象。我们先来看两个小实验。

演示: ① “筷子提米”的实验;

② 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教师解释,这种摩擦叫做静摩擦。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活动,利用圆铅笔代替滚木,把圆铅笔垫在木块下,拉动木块,比较直接在桌面上拉动木块。

教师给出滚动摩擦的概念,进行解释。并告诉学生,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阻碍作用小得多。所以在古代,人们常用树木当作滚轮搬运巨石。给学生介绍滚动轴承。 用幻灯给学生展示图8-5-6和滚动轴承。

四、摩擦的利弊

教师:生活中摩擦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摩擦都是有害的吗?

教师:可见,生活中存在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我们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摩擦。谁能提出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都有什么方法。

教师总结。

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 增加压力;

② 使接触面更粗糙。

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 减小压力;

②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④ 使摩擦面分离。

教师利用音像资料,向学生简单介绍“气垫船”和“磁悬浮列车”等,还可以给学生讲解气垫导轨的原理。

五、课堂小结

1.生活中存在三种摩擦现象:滑动摩擦、静摩擦和滚动摩擦;

2.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六、课堂练习

根据需要进行安排。

七、课后练习

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1.观察自行车,了解自行车上的摩擦,哪些部位是需要增大摩擦的?哪些部位是需要减小摩擦的?写出简单的报告。

2.自己做一做“筷子提米”的实验。

3.想一想,如果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没有了摩擦,会是怎样的呢?写一篇 300 字的短文。 【 教后感 】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认识到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摩擦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直观的感性认识出发,认识摩擦现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经历和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八章 力与运动

一、力的合成

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橡皮条一个、弹簧测力计两个、刻度尺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合力、分力和力的合成的概念;

(2) 学会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实验的探究方法;

(3) 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结论;

(4) 会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结论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经过实验探究,学会怎样求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等效的物理思想。

【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引入

由一个力和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引出。

举例:

(1)两个小孩一同提一桶水,一个大人就可以提起来(课本图9-1-1)。

(2)汽车陷进泥泞的路上时,很多人努力可以将它推出来,而拖拉机也能单独把汽车从泥泞的路上拉出来(课本图9-1-2)。

还可举些其他例子。

例如:两个女生一起搬动一个桌子,一个男生也可以单独搬动。

由这些例子引出合力、分力和力的合成的定义。

二、合力与分力

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两个力或几个力同时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从而引出定义:

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与几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如果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已知分力求合力,就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讨论简单的情况,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三、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一)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怎样求出两个力的合力:

1.小车同时受推力F1 和拉力F2 的作用,这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同(课本图9-1-3)。

2.张伞下落的运动员受到重力G和拉力T的作用,这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课本图9-1-4)。

(二)制定方案1

1.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竖直向上拉下端固定的橡皮条S,使它伸长到一个恰好的位置,记下这时橡皮条S上端的位置A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橡皮条S,使它的上端仍达到位置A,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三)注意事项1

1.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应在一点上。

2.为保证橡皮条S的上端到达的位置A在两次操作中为同一点,应在A点位置水平固定一标尺。

多次测量,将数据填入制定的表格。

(四)分析论证1

通过分析所得数据,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沿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 ,其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____。

(五)制定方案2

1.一个弹簧测力计和橡皮条S的下端固定,他们的上端共同作用于另一弹簧测力计,另一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它们的上端。记下这时橡皮条S上端的位置A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2.用个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橡皮条S,使它的上端仍达到位置A ,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六)注意事项2

1.下端的弹簧测力计和橡皮条应水平,并且其上端的作用点应为同一点。

2.为保证橡皮条S的上端位置A在两次操作中为同一点,应在A点位置水平固定一标尺。

3.多次测量,将数据填入制定的表格。

(七)分析论证2

沿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____ ,其方向跟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______ 。

(八)解决问题

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合力、分力及力的合成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结论。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二、课后练习

学生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各种各样力的测量工具。 【 板书 】

第一节 合力与分力

一、力与分力:

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与几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如果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已知分力求合力,就叫做力的合成。

二、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 提出问题:

(2) 制定方案:

(3) 分析论证:

沿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同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其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沿同一直线上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合力,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的绝对值,其方向跟这两个力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二、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书本、铅笔、毛巾、木板、光滑玻璃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原理,学会牛顿第一定律实验的探究方法;

(3) 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经过举例理解并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从实际现象中分析并获得物理规律的推理意识。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提问

提问:什么是合力与分力?

提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怎么求合力 ?

提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怎么求合力?

小聪和小明在光滑的冰面上沿同一直线去拉静止的小车,在下列情况下,小车将怎样运动呢?

二、新课引入

1.小聪和小明都向右拉小车,小车将向____方向运动。

2.小聪比小明用力小,小聪向左拉,小明向右拉,小车将向_______方向运动。

3.小聪和小明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拉小车,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 ,静止的小车将________。

从而引入二力平衡课题。

二、二力平衡

定义: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为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

上题第 3 题中,小聪和小明对小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可以看出小车原来静止,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小车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因此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现象到处可见,下图中的船舶和汽车有平衡力的作用,请同学们找出它们所受的平衡力(图9-2-

3、图9-2-4)。

请同学们找出平时生活当中的二力平衡的事例。 如在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静止在地面的课桌等。

由事例可以看出,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只有两个力,且此二力平衡,因合力为零,就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外力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物体会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若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就称这几个力为平衡力,等效于物体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四、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一)提出问题:一个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会怎样运动呢?

(二)根据物理现象提出猜想

如图9-2-3所示安置的两个光滑的斜面,当球从左边一个斜面的顶端滚下后,通过光滑的平面BC,会沿对面的斜面上滚,观察表明,小球几乎能上滚到原来的高度。

逐步减少右边斜面的斜度,球仍差不多到达原来高度。

若把右边的斜面放平,斜面像冰面那样光滑,并有足够长度,小球会滚多远呢?

(三)实验

在水平桌面上把书本一端垫高,形成一个斜面,让圆柱形的铅笔从顶部沿斜面滚下底端,分别在水平桌面上铺上毛巾、木板、光滑玻璃,比较铅笔经过这些面上的运动情况。

(四)推理与讨论

铅笔在______面上运动距离最长 , 在______面上运动距离最短 , 如果用比玻璃更光滑的平面取代水平面 , 铅笔在这个面上运动的距离将比在玻璃面上运动的距离更______。 铅笔在水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

设想如果用一个没有摩擦的面取代水平面 , 铅笔在这个面上运动的距离将会怎样?

(五)结论

铅笔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受的合力为零,因此铅笔在水平面上将一直运动下去。

伽利略从自己的实验中,进行推理得到的结论是: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或合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六)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只要在平衡力(合外力为零)作用下,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七)平衡状态

1.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各个力的合力一定为零。

3.处于平衡状态的事例:房屋、桥梁、起重机、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等。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同学们的探究实验,体验到了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的实验方法的作用,并且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三、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在百科全书或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牛顿和伽利略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两位伟大科学家的小报告。 【 板书 】

第二节平衡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一、二力平衡

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称为二力平衡。

二、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 猜想:

(2) 制定方案:

(3) 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或合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4)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扣子,卡片,瓶子,小铁球,强磁铁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掌握惯性的定义,会用惯性解释有关问题;

(2) 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4) 知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大量生活实例,理解和掌握惯性;通过实例和实验探究,掌握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提问

提问:什么叫二力平衡?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提问: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引入

如课本图9-2-4。

(1) 手停了下来,纸飞机向前飞了出去,这是为什么?

(2) 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为什么不需要发动机就可以保持飞行?

(3) 汽车突然启动,为什么乘客向后倾?

(4) 汽车突然停止,为什么乘客向前倾?

从而引出惯性课题。

三、惯性

(一)惯性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门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二)实验、观察和思考

1.图9-2-5,把卡片放在瓶口上面,再把扣子放在瓶口上面的卡片上;使劲用手指弹一下卡片,卡片飞了出去,但扣子却落入了瓶中。

2.图9-2-6,将一支圆柱形的铅笔先后竖直、水平地放在书本上,然后迅速向前推或向后拉书,观察铅笔运动的情况。

(三)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不管它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它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四)惯性的利用

1.乘车要系安全带;

2.套紧锤头;

3.跳远助跑。

四、观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举几组例子,要求学生判断各组运动的特点。

(1)熟透的苹果由静止开始下落;

(2)静止的小车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开始运动。

(3)竖直下落的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越落越快;

(4)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由于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越来越快。

(5)水平滚动的小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6)关闭发动机的火车,由于受到摩擦力,越来越慢。

(7)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8)运动员用力拉住链球,链球沿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五、探究实验: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 问题与探究

利用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在光滑的桌面上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怎样的操作,才能使小铁球的运动发生如下变化?

1、由静到动; 2.由慢到快; 3.由快到慢; 4.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结论

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慢到快。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4.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惯性的概念,并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四、课后作业

根据情况布置作业。 【 实践活动 】

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做好记录,写一篇题为“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的小论文。 【 板书 】

第三节 惯性

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一、惯性

(1)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二、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 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 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慢到快。

(3) 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4) 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强

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一头削尖的铅笔、酒瓶、海绵、橡皮泥、沙盘、细沙、体重计、方格纸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正确理解压强概念和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改变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

(2) 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 通过简单估算处理,使学生体会、学习估算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

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理解压强概念。 【 教学难点 】

比值定义法定义压强。 【 教学过程 】

一、认识压力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演示小实验:

向下按海绵;将钢尺一端搭在讲桌上,另一端悬空,向下压悬空部分,让学生观察形变,描述力的方向。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的引入

1.探究主题的引入

带领学生做图10-1-3的小实验,让学生描述手指的感觉。

教师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抓住学生猜想中含有科学成分的部分,给予引导,逐步逼近主题。 2.探究实验

演示实验:

将酒瓶放在一块厚海绵上,要求学生观察海绵的变化,并简单回答产生变化的原因。

边做实验边提问:

(1)改变酒瓶的质量,海绵有变化吗?怎么变?(往瓶中加沙)

(2)质量一定的酒瓶,改变它的放置方式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原来竖放的酒瓶横放。横放时稍微转动一下,观察海绵的变化;再把瓶子口朝下竖放)?

(3)除了海绵,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显现压力的作用效果?

指导各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自行探究上述问题,记录实验步骤、现象,写出小组书面结论。 3.建立压强概念

比较各小组结论,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总结、提升: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成正比,与接触面积成反比;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控制成反比的量——接触面积的大小,只比较同样面积上压力的大小。即比较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给出压强的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三、压强公式及压强的单位

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 p=F/S ;

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简单介绍帕斯卡的生平和学术成就。(链接帕斯卡的相关资料)

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找出帕斯卡与力和面积国际单位的关系。

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 20Pa 。给出常用的压强单位。

提问:

能否粗略估算自己对地面的压强?

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如何测量?(必要时出示方格纸,对学生进行估算指导)

给出教师的体重,实际测量鞋子的面积,估算教师自己对地的压强。

发放方格纸,要求学生估算自己对地的压强。

四、改变压强的方法

2设想每人穿一双底面积 1m 的大鞋子,让学生计算此时他对地的压强。与上题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压力不变时改变受力面积能改变压强。

实际生活中要根据需要限定压强的大小。提问:

我们能通过改变哪些物理量来改变压强?通常是改变哪些量?

对照图 10-1-6 分析它们各自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控制压强的例子?

结合学生提出的例子,教师再提出一些实例(如订书机),一起分析分别是通过改变哪些量来实现目的的。

带领学生讨论“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2题。

五、课堂小结

(1)建立起正确的压强概念;

(2)理解压强公式,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估算;

(3)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控制压强。

六、课后练习

让学生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1题,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内容。

【 实践活动 】

(1)分小组自主调查完成“火车通过铁轨对地面的压强和火车轮直接作用于地面的压强比较”研究性课题,写出调查报告。

(2)动手做一做“发展空间”中“压强知识在杂技中的应用”相关小实验,查询相关资料,写出实验体会。 【 教学反馈 】

压强概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主线,同时又是前面力学知识的延续。本节课的设计,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坚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首位。引导学生自己改进实验装置、层层深入,总结得出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和压强的概念。

本节课通过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设计实验、控制变量等探究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课堂中带领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估算处理,让学生初步体会估算的思想、方法。 【 备注 】

学生在讨论探究实验方案时,教师要注意监督、巡视,努力使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思考,参与讨论。

二、液体的压强

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侧面有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容器一个、微小压强计、烧杯每组各一个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

(3)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明确探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物理知识的精神。 【 教学重点 】

液体压强的特点。 【 教学难点 】

液体内一点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 教学过程 】

一、流体的压强

回忆上堂课压强的相关内容,给出流体概念: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由于流动性,流体具有与固体不同的性质,对与之接触的物体都施加压力,而且流体内部也存在压强。

演示图 10-1-5 ( a )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橡皮膜上有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二、液体压强特点探究

1.引出课题

播放一段海底景象的录像,引导学生注意,潜水员穿着笨重、奇特的潜水服。提问:

潜水时都要穿这样的衣服吗?

为什么只有潜到深海时才需要穿这种特殊的服装?

引出深海潜水器使用特种钢板的例子,结合流体压强特点提问:

潜水器使用特种钢板的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猜一猜,水这样的流体内部压强满足什么规律?

总结学生可能的猜想:

液体内部不仅存在压强,而且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在像海底那样的地方,压强是非常大的。

2.实验仪器介绍

告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探测液体内部压强。

出示微小压强计,讲解它的构造并演示使用方法。

在微小压强计原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使用图 10-2-4 的简易液体压强计。

3.设计探究实验

提问:对于液体压强,你有哪些猜想?比如:压强的大小、方向,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等等。

发放实验猜想验证卡(每人一份)。

要求填写猜想假设部分。

提问:

能否利用手边工具验证你的猜想?

你打算怎样验证你的猜想?能否按步骤详细地写下你的方案?

要求填写验证方案部分。

组织小组讨论,协助小组筛选题目。

4.演示实验验证部分猜想

收集部分学生的猜想,选出与压强方向有关的猜想进行总结。

利用微小压强计演示探究在一点上液体压强的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归纳结论。教师板书。 5.学生探究实验

要求并适当指导各小组讨论修改方案,利用简易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各小组确定实验方案后,教师组织进行实验。

根据各小组实验情况,提示:

(1)橡皮膜凹凸程度满足什么规律?说明了什么?

(2)怎么能使橡皮膜恢复平衡状态?

(3)加水使橡皮膜平衡后,改变玻璃管的位置有什么现象出现?

(4)恰好平衡时,管内外的水面有什么关系?你能从中总结出什么规律吗 ?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验证卡。 6.总结

组织各小组讨论得到小组结论。要求组内推举一位同学准备向全班汇报。

全班总结交流实验结论。

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总结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指出,帕斯卡在 1648 年就得到了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的结论。

三、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探究的基本步骤;

(2)深入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四、课堂练习

(1)将简易压强计内筒擦干,筒口朝下做“发展空间”中“设计潜水装置”的实验,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其初步形成设计思路。

(2)讨论自我评价的第

1、2题。

【 实践活动 】

收集关于潜水工具的相关资料,形成简单的书面报告。 【 教学反馈 】

本节是液体压强规律的定性探究课,为压强定量公式的学习奠定基础。

由于内容并不复杂,思路相对简明清晰,本节内容比较适合开展探究教学。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采用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猜想、方案设计到实验实施、结论分析、交流总结的探究过程,是一次较好的探究教学的尝试。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气氛,兼顾对集体与个人的指导。尽量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来。

二、液体的压强

授课地点:

教室 授课时间:

课时2 【仪器材料】

大烧杯、一端带橡皮膜的玻璃管、气球、较长的输液软管、漏斗、铁架台等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能用该公式简单说明一些物理现象;

(2) 通过观察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帕斯卡实验,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

(2)通过帕斯卡实验的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 教学难点 】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 教学过程 】

一、液体压强的大小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演示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

强调:得到的这个规律是定性的,我们能不能具体测出液体内部一点上的压强是多大呢?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案?

提出方案环节衔接不上时,教师适当分解问题,如:

(1)橡皮膜凹进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

(2)能否从受力平衡入手来测量液体给橡皮膜的压力?

(3)压强怎么计算?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实验方案。

请学生报告自己的实验方案或对各个问题的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改进。

2. 挑选方案,推导公式

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 F 水柱 = G 水柱 = ρ 水 gh 水柱 S。

由受力分析得: P = F 水柱 / S = ρ 水 gh 水柱 。

进行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平衡时管内水面与烧杯水面的关系。

提示:加入水时,水柱的高度就等于膜到液面的距离,即对应位置的深度。

这也和我们以前得到的结论“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是一致的。 3.推广结论

推广得出:液体内深度为 h 处的压强为: P= ρgh

指出推广公式的物理意义,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结合公式,分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几个因素。

二、帕斯卡实验

一定量的水改变深度将会得到不同的压强值。帕斯卡实验刚好验证了这个结论。

演示以下实验:

用输液软管连接漏斗和灌有一定量水的气球。把连接气球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漏斗置于较低位置时加水。让学生观察现象。气球变大变薄,但没有破(将破未破)。问学生:改变漏斗位置会发生什么?

缓慢提高漏斗,达到一定高度时,气球破裂(课前注意反复试验,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时再加水)。

提问:气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听取学生的解释,适当总结。

引入数据讲解书上例题。

引申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帕斯卡实验的现象发生?我们是怎样利用液体这个特性的 ?

三、课堂小结

(1)液体内 h 深度的压强公式;

(2)定量计算及定性解释帕斯卡实验。

四、课堂练习

讨论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3题。 【 实践活动 】

(1)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帕斯卡实验,加深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2)收集关于三峡大坝的相关资料,包括坝体的形状、高度、宽度等数据及坝体设计原理等,形成小型书面总结。 【 教学反馈 】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和推导液体内深度为 h 处的压强计算公式。难点在公式的逻辑推导上。新教材引入带橡皮膜的玻璃管,通过加入液体,计算液柱所受的重力等效于计算压力,解决了从前教材利用假想液柱来计算压力的比较抽象的缺点。

教学关键是要做好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定量公式推导的实验已经在上节课由学生探究了一部分,教师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帕斯卡实验要突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从定性解释上升到定量计算的意识。

三、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授课地点:

物理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自制连通器、压强在液体中传递演示仪、关于连通器原理和船闸原理的挂图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 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知道一些液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的事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模型和挂图认识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

(2) 通过对船闸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STS 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连通器原理及运用。 【 教学难点 】

船闸的工作原理。 【 教学过程 】

一、连通器及其特点

1.引出问题

基于学生关于三峡大坝收集的资料,提问:

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了长江,为什么下游的船只还能驶到上游?它们是怎样“翻越”大坝的?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逐步设问:

(1)水位高度可以调节吗?

(2)水库大坝采用什么方法调节水位?

(3)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中采用了什么原理?

(4)什么是“连通器”?

给出“连通器”概念: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从概念出发,让同学回想生活中有哪些是连通器,记录下来。

出示自己制作的简单连通器(如教材图 10-3-2 所示)。

对照连通器概念分析仪器,验证该仪器确实是连通器。

把两支注射针筒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调节两边针筒等高,向管中注入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管内水面的关系;

用一根红线系在两铁架台间,标识出此时水面所在位置。

问:如果举高或降低一边针筒,水面会变化吗?怎样变?为什么?

让学生进行讨论。

缓慢调节一边针筒,使两边针筒明显不等高。要求学生观察、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针对学生的描述,教师做出相应解释和总结。

要求填写下面半命题: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将_________。

3 利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连通器原理(选讲)

教师设问并让学生讨论:根据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同学们能不能从理论上解释连通器的特点?

出示“假想液片”的挂图

对照图示,带领学生建立起假想液片的模型。

分析液体不流动时液片的受力。由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可推知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

4.应用、讨论

列出教材给出的和学生之前提出的连通器装置,组织学生用连通器原理一一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

回到三峡大坝,肯定大坝是利用船闸来实现通航的。

出示船由上游驶向下游过程船闸的工作原理图(与教材示意过程反向)。问:

(1)大家在图中看到船闸由哪些部分组成?

(2)其中有没有连通器?

(3)有没有同学愿意为我们讲解一下船闸的工作原理?

在学生解释的基础上稍加完善、修改,清晰、规范地给出船闸的工作原理。

二、液压技术

1.压强在液体中的传递

通过分析船闸阀门的工作,指出开启和关闭阀门需要特殊的装置,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出示船闸的图片,给出人字闸门的相关资料。

生活中能见到很多“四两拨千斤”装置。比如修车时用的千斤顶等。

这类装置背后有什么物理规律吗?

出示图 10-3-7 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指出这是一种省力装置。

提问:

这个装置是连通器吗?为什么不是?

演示实验,先放大砝码,再放小砝码,最后两边平衡。

让学生描述现象后讲解。注意强调两边条件的对比:面积的比例关系要和砝码质量比例对应起来。

得出结论:密闭液体中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2.液压技术及应用

1653 年,帕斯卡发现了上述规律(帕斯卡原理)。在此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师生共同举出一些利用液压技术的机械。比如,千斤顶,推土机、挖掘机中用到的操作杆,汽车的液压刹车系统,机械中用的液压密封等等。

以图 10-3-8 ( c )汽车液压刹车系统为例简单分析。问:

(1)图中哪部分相当于实验中的小针筒?

(2)哪部分等效于大针筒部分?

(3)系统是怎样实现制动的?

三、课堂小结

(1)连通器的定义、原理。

(2)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

(3)知道液压技术和压强在液体中传递的规律,知道一些利用液压技术的装置及工作原理。 【 实践活动 】

(1)收集生活、生产中液压技术的应用实例,选取一个例子与实验装置进行类比,分析工作原理。 【 教学反馈 】

连通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既能从实际例子中总结归纳,得出连通器的概念及特点,又能从概念出发进行分析、演绎,活化、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理解连通器原理要注意强调两点:

(1)连通器内只有一种均匀液体;(2)对液体不流动的情况成立。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连通器原理是教学中较抽象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程度选讲。

液压技术是新加入的内容,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本节内容联系实际的特点十分鲜明,教学前要注意收集相关实例,以便教学中结合实际讲解,激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兴趣和意识。

四、大气压强

授课地点:

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

2课时

【仪器材料】

塑料瓶、水杯、硬纸片、杯子、气球、塑料挂钩的吸盘、长度不同的几个试管、空可乐瓶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 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 知道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

(4)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2) 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3)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教学重点 】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 教学难点 】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 教学过程 】

一、大气压强

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 ① :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提出问题: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实验 ② :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

问: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放开手,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实验 ③ :在刚盛过热水的密闭空塑料瓶上,浇上冷水,瓶子被压扁。

实验 ④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杯子被气球吸住。

提出问题: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杯子为什么会牢牢地吸在气球上呢?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大气层的结构,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分析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教师:谁能解释一下我们刚做的三个实验的现象呢?

教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教师投影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图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

提出问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

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挂钩的吸盘来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感受大气的压力,估测大气压的值。

教师: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但是我们怎样才可以确切地测定大气压的值呢?同学们先想一想,实验 ② 中硬纸片的受力情况如何?

教师:如果能使水不与水杯底接触,而且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为零,那么纸片的受力情况是怎么样的?

教师:究竟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

换用比杯子长的各种不同长度的试管(或容器)进行“覆杯”实验(例如可以用矿泉水瓶、一端封住的日光灯管等)。

教师利用图片向学生讲解,大气压可以支持的水柱高达 10m 以上。

教师提出问题:

① 这个实验测大气压的原理是什么?

② 怎样能使液柱高度降低?

教师:什么液体的密度比较大呢?

用多媒体播放托里拆利实验录像(课件),教师进行讲解。

教师: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计算大气压强的大小。

引导学生讨论:

① 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

② 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

教师利用水银气压计的实物,向学生解释其工作原理。

三、大气压与高度、天气的关系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图(课本上的图10-4-8),向学生讲解: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

教师利用图10-4-9,给学生简单介绍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提出问题:当大气压降低时,常伴有多云天气,这是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2)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的大小。

五、课堂练习

根据需要布置。

五、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内容。 【 实践活动 】

(1)让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写出调查报告。

(2)设计一个给鸡自动饮水的装置,并解释其原理。 【 教学反馈 】

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生活中存在很多大气压的现象,教学时,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多做实验,加强学生对大气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在讲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得出与托里拆利实验相似的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测大气压的原理,再引入托里拆利实验的录像,对学生进行讲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对一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数学前三章

八年级下地理教案

八年级美术下教案

八年级(下)音乐教案

八年级下unit6教案

八年级下思想品德教案

八年级下家长会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教案

水力学教案(前三章为稿)

美术八年级下教案(推荐)

八年级下前三章教案
《八年级下前三章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