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2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4: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进行的第八次大规模改革,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教育领域进行的一次重要创新与探索。这次新课改是历次以来,参与人员最多,决策程序最民主、最科学,准备最充分,态度最谨慎的一次大规模课程改革。新课改决不是小修小补,增删一点教材内容,调整一下教学大纲;其改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程改革无法比拟的。它带来的将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托,它肩负着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

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而在新课改中,教师始终是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只有教师理解了、参与了、执行了,新课改才能够取得成功。可见,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加强学习,转变自己落后的、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观念,尽快适应当前的改革形势,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勇做新世纪的智慧型老师。下面我就有关主题谈以下四点认识。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眼下有一种很流行、是乎已得到教育界内部甚至全社会公认的说法:“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意思说现在的学校,特别是普通中学,形式上搞的是素质教育,而实质上依然搞的是分数就是一切、升学率就是办学成绩的应试教育。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目前由于教育评价机制比较单一,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对于学校的评价,社会上又偏重看升学率。所以很多学校不得不扎扎实实地抓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流于形式。但从实质上看,这种观点我认为并不正确。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课改将课程评价与选拔性考试区分开来。新教材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通常所谓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将逐渐摆脱经常面对帮助学生考试的烦恼,从而放开手脚、满怀信心地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方法,全面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充满了乐趣,对知识点真正理解到“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层次,而不是机械记忆、反复训练的低层次认识水平。那么,他们在选拔性考试中的成绩(即应试教育的分数)也肯定会是优秀的。正如众多的教育专家所言:“你素质真正提高了,考试的分数肯定是优秀的,这是规律的必然嘛!”

因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高层次与低层次的关系。应试教育搞好了,学生的素质并不一定高,高分低能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素质教育搞好了,学生将会终身受益无穷,其现实意义、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又岂是区区分数所能衡量的。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勇敢地借新课改的东风,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领域;我们的学校要旗帜鲜明、大刀阔斧、扎扎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的家庭、社会要热情洋溢、欢欣鼓舞地支持素质教育。

我坚信,伴随着素质教育快速前进的步伐,中国教育一定能够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最伟大的复兴!

二、转变观念

新课改要求转变很多传统的、落后的、不适应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陈旧教育观念。这里我想主要就教师个人的观念转变谈一些认识。

1、克服小人物的自卑感。

也许众多的老师,包括我自己都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平民百姓,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甚至连小人物都算不上。因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天生的自卑。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事实。但从老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角度看,从老师的历史使命角度看,从老师职业的政治意义角度看,这种自卑感就只能是一种必须克服的旧观念了。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能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又岂是“小人物”所为?何况,有哪一位“大人物”又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呢?更何况,“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呢?所以,老师们不必自卑、不必低看自己。也许有老师会笑我是阿Q,自己安慰自己。但儒家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认为,教师应坚守“独善其身”的底线,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兼善天下”。

2、克服习惯的惰性。

懒惰,是人类的天敌,而懒惰往往由习惯养成。

涪陵教育界元老,百岁老人李净生老师总结出三句话:“行动的坚持形成习惯,习惯的坚持形成性格,性格的坚持铸就人生。”我听了深以为然。想想,古往今来,凡有一番作为者,谁不是终生奋斗、坚持不懈才成功的?可我们又有多少时间在闲聊中、牌桌上、电视机前浪费啦!自己想来,真是感到惭愧、感到可惜啊。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克服懒惰的习惯,借新课改的契机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认识层次。

3、克服得过且过的心态。

像我们这样年龄的老师,不老也不少。教学上有一定的经验,更多的是教学习惯。而一成不变的习惯是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的。如果总是抱着“任你千变万变,我以不变应万变”的得过且过得心态,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如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考试、阅卷、排名次、接受各种检查、考核等等,这些事情成为每天的全部工作,而不去抽时间继续学习、思考,我想,这种“维持型”教师是会被新教育淘汰的。

4、转变只顾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作风。

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曾经是人们学习的典范。这类老师的敬业精神值得发扬。但如果只顾埋头苦干,认为“时间+汗水=成绩”,而成绩就是一些,那就与新课改不相适应了,也与信息化的全球经济时代不合节拍。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探索出适应新课改的新课堂,贯穿“效率+方法=素质”的新理念,以适应新世纪新教育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我认为:我们应该“苦干加巧干”,提倡“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

5、转变老师对学生“架子”观念。

教育一直提倡师生平等。但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师一直是以神圣的、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把老师和学生距离拉开了,把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异化了,老师绝对高学生一等。在这种前提下的教育就少了美国式教育的人文精神和平等、自由意识。当然,我认为不能全盘否定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积极作用,但关键是形式上的尊重还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实质上的尊重,我想,大家都愿意学生真心诚意尊重老师。因此,我们老师要牢固树立“教育服务”的观念,放下自己的“架子”,俯下身来接受学生的平等。

三、探索课堂

新课改要求用全新的方法来生成课程、整合课程和实践课程。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探索出适应学生学习的全新课堂。根据我不成熟的理解,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加强学习,苦练教学“内功”。

这里的“内功”指的是教学基本功,但它与传统的教学基本功不同。它必须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总结出的一些适应新世纪、新教育的教学“绝招”。它们不但要有极强的实用价值,还应有较好理论价值,最佳效果是上升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总结,接近或达到教育专家的水平。

2、注重教育个性的发展。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的合理发展,即要因材施教。而我认为,仅仅做到发展学生的个性还不够,还必须注意发展老师的教学个性,即要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应该努力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新人格,要有标新立异和发表与众不同见解的勇气;学校领导要善于接受一些开拓意识较强的老师的一些看起来不合常理,但在教学中却有良好效果的标新立异的方法。对他们要给予鼓励、帮助、支持和引导,使之能够逐渐成熟并加以推广,直至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体系。

3、以与学生交朋友的姿态引导学生学习。

朱永新教授2000年在其轰动教育界的专著《我的教育理想》中指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朱教授的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深,它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等等。所以,我觉得老师真的不能再高高在上了,要俯下身来和你的学生交心、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学生喜欢、亲近、信任的老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此,你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4、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

肖川博士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指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对新时代教师的全面要求。我觉得重点在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上。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完善自己。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5、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始终贯穿着人本主义思想,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以教代学”,只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论语·雍也篇》中有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通俗地理解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就是这种学习理念的具体体现。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学习模式或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条件允许前提下的一种高品质、高成效、高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等特点。

探究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是新课程特别注重的一种学习方法。其本质特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有关学习内容的结果、结论、以及方法等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 形成假设 整理资料 做出结论 验证结论。新课程强调探究学习,是为了使学生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凭想当然得出结论,必须调查、搜集数据,用科学的方法、实验来证明,培养的是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探究学习也重视结论,但它更重视结论的获取过程,重视对于知识的运用。这对学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还特别强调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一种互动性学习模式。合作与竞争是相对应的,竞争中不是你赢就是我赢,而合作讲究的是双赢,大家一起赢,体会成功的快乐,利他又利己。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合作学习包括“混合编组、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或叫团体反思)”等五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内在品质,它是针对被动学习而言的。凡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强调地是学习的手段、途径,它是针对接受性学习来说的。自主学习既可以是探究的,也可以是接受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是针对于个体学习、竞争学习来说的。探究学习既可以是合作的,也可以是独立的、竞争的。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它们都与素质教育保持着高度的协调统一。完全可以说,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他未来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如此重要,如此事关大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四、做智慧型老师

吴志宏先生在其《呼唤有智慧的教育》一文中说:“我觉得,要评估一种教育是否真正有价值,我们最终要考察的,不在于其知识、课程、作业、考试,也不在于其教师数和学生数,甚至不在于其名校数。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什么时候,当我们的教育具备了上述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狂喜地向世人宣布:我们终于有了智慧的教育!让我们共同祈盼这一天早日到来吧!”现在,令人欣喜地是,伴随着我们的祁盼,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来到我们的身边。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理想的教育目标和丰富的教育智慧。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应如何做呢?

成浩先生在《走向智慧型教师》一文中将教师的归纳为“维持型、技能型、科研型、专家型、智慧型”等五种类型。同时指出:新课改的实施,需要一大批“智慧型”教师。文中说:“教师的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遍历国内外富有智慧的教师,我们发现,就教师个体来说,教师的智慧来自敬业、来自高效、来自底蕴、来自好学、来自实践、来自研究、来自体验、来自明辨、来自胆识、来自创造……”所以,我认为在面临新课改时,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大胆探索,勇做适应时代需要的智慧型老师。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充满智慧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认清自我,扬长避短。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在内心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一个真实的评估,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同时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多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充满智慧。

2、既做“千里马”,又做“伯乐”。

人们常将人才比喻为“千里马”,而将发现人才的人比喻为擅于相马的“伯乐”。我们每个老师要尽最大努力争做“千里马”,但我认为我们老师更应该做擅于发现人才的“伯乐”。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我们老师如果能够独具慧眼,较早地发现学生的才能,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学习,健康发展,则将会为国家、为民族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胚子。那么,你就是功德无量的当代“伯乐”了。

3、实事求是,敢讲真话。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河北一位网名“三糊涂”的历史老师在《我说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东西,首先是“真”。我深有同感。老师面对的是不谙世事、天真无邪的学生。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勇于在学生面前讲真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想,老师大都是平民,无官无职,讲真话不怕得罪什么人;老师大都没有钱,与别人没有利益冲突,讲真话不怕说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我们应该无所顾忌,不怕困难地在学生面前袒露真实的自我,少一些圆滑与世故。老师是学生心灵的镜子,我们不能讲假话,也不应讲假话,不要让学生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蒙上社会上尔虞我诈的阴影。

4、终身学习,自成体系。 有一段格言:“要让学生好学,首先必须老师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座右铭。老师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更要坚持不懈地实施,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信息来源,博采众长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并且要不断总结,形成理念,上升到理论高度,接近或达到教育家的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自成体系,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一代名师。

老师们,让我们齐心协力携起手来,乘着新课改、新课堂的东风勇往直前,大胆探索,奋力拼搏,为实现振兴教育的百年大计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心得体会

转变观念 厚积薄发(心得体会)专题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1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定稿)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1

教师转变观念心得体会1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2
《转变观念心得体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