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就业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8: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09年就业指导处工作总结

2009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就业指导处全力以赴,

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度工作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09年我院共有毕业生3855人,是历年来毕业人数最多、就业形势最为严

峻的一年,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7.64%;我院2010届

毕业生共4308人,截止2009年12月20日,就业人数为 3016人,就业率达70%。

(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构建并实施“双线全程”就业指导模式,将课堂授课与课外指导相结合。就

业指导课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2009年安排并开设就业指导课4个内容,424学时,参加学生7000余名。同时,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广大毕业生热情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对毕业生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各年级学生不同需求,举办多场高水平的就业、创业专题讲座与报告,2009年全年共举办“校友大讲堂”、“企业经理人讲座”、“校友报告会”18场、创业培训班4期。通过印发《就业知识问答》、编制《用人单位简介》、创办《就业与创业》报、建立就业信息栏和企业文化长廊等,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三)就业市场开拓及校园招聘工作

为充分了解就业市场,考察全球金融危机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2009年暑

期,由就业指导处牵头组织,各系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共26人组成七个考察小组,奔赴长三角、珠三角、四川重庆地区、宁夏内蒙地区、福建地区进行市场考察和调研。此次考察共涉及18个城市,走访用人单位百余家,并对327名毕业生做了质量跟踪调查。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本年度共接待用人单位165家,组织专场招聘108场。2009年10月31日——11月1日,成功举办了2010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参会单位达72家,现场签约459人,创历史新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并和有关人才机构联合,为学生寻求就业机会,探索新 1

的就业模式。目前已与6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固的供需合作关系,就业面覆盖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就业地域扩展到全国31个省市,就业范围从国企延伸到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

(四)制度建设和创新工作

起草并实施我院与中介公司合作协议;修订并完善就业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对各系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考评和奖励。就业指导处在统筹安排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实行“三三工作制”,即: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工作先进经验的学习调研;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三分之一的时间、精力用于为毕业生和其他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测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和就业市场建设。在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人才素质要求等方面的信息,为学校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完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参考,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年来,就业指导处工作人员走遍省内外各大用人单位,对450名毕业生进行了质量跟踪调查、搜集了上千条用人需求信息,保持了我院连续几年的高就业率,同时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专业调整和招生计划的制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五)校企合作工作

以示范性建设为契机,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截止2009年12月,学院与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协议涉及“订单班”、顶岗实习、企业员工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为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西安安松工程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设立“订单班”,校外设立90多个就业实习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组织500余名学生赴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顶岗实习,30%的学生在实习结束时被正式录用。2009年7月,由我院牵头联合省内11所职业院校、4家科研院所和1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共同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将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整合和提高行业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发挥优势。2009年10月,职教集团第一届理事会成

功召开,新增成员单位4家。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就业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否则将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后的工作将难以开展。

2、就业指导处职能转变不到位

目前,就业指导处的工作只停留在对于日常事务的处理,在市场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及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方面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3.就业工作考评办法需不断完善

自2007年实行就业工作考评以来,在考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今后将在各系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4.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不够

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对外宣传的信息化程度不够,虽然就业信息网站已经开通,但对于就业的日常工作来讲,还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毕业生的招聘报名、毕业生推荐表、协议书的审核、毕业生基本信息的收集、毕业生就业方案的校对还不能通过网络来实现,日常工作烦琐、工作量大。

6、就业宣传力度不大。就业工作是学校对外宣传的要点,本学期我们虽然做了一些特色工作,但宣传力度仍不够,未在省市级媒体发表过文章。

7、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就业指导处及各系相关人员专业培训,逐步把取得“职业指导师”证书作为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条件。

三、2010年工作设想

在今后就业工作中,将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扬长避短、力求完善,计划从以下九个方面做好工作:

1、围绕学院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完成相关工作安排,及早研究制定部门工作要点及工作计划,用科学决策指导实践,实现就业工作有方向、有重点、有步骤。

2、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激励与考核。针对《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在各系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在实施过程

中进一步完善。

3、加强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增强面对困难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大毕业生职业素质培养力度,完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努力打造精品课程。

4、充分挖掘校友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建立校友信息库,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促进学生就业;坚持做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定期回访企业,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争取建立新的就业基地。

5、加强信息化建设,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化的条件,建立毕业生就业QQ群,开通企信通或飞信,实现毕业生短信群发,确保就业信息传递畅通。

6、建立贫困学生就业资助制度,通过直接补助、报销车费等途径,激励贫困学生主动外出求职,顺利就业。

7、热心帮助就业能力困难的毕业生,实行教师与学生的“一对一”就业援助和帮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查找亮点,提升能力,树立自信,并通过各种途径和社会资源,为他们推荐、介绍合适的岗位,尽快帮助他们顺利走向社会。

8、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做到大型活动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报道,争取在校外媒体上发表文章,提升我院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9、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拓宽校企合作领域,争取与更多企业建立长期作关系,搭建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

就业指导处

2009年12月24日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