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21 18:07:26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就业工作总结

艺术学院2015年就业工作总结

一直以来,毕业生就业工作都是我院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动员多方力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全院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就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果。现将2015年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15年共有毕业生303人,其中艺术设计专业68人,绘画专业43人,音乐学专业86人,音乐表演52人。截止2015年12月18日,我院初次就业率为96.37%,其中,教育事业单位有22人,其他事业单位3人,特岗教师8人,村官1人,升学4人,自主创业4人,其余261人在私企。由此可看出我院学生就业的特点:灵活就业率较高。

二、具体工作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机构设置健全,师生加强认识。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为此,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我院学生的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到学院稳定和发展的大事来抓。学院专门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工作,建章立制,健全体制,规范管理,号召全院上下统一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要求全院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并在学校招生就业处

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了机构、经费、人员“三到位”,逐步实施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做到就业工作书记院长牵头抓,党总支副书记认真抓,各毕业班班主任、学生办具体抓,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三级联动互动管理体系,将工作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渗入各个工作环节。

2、就业工作队伍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将毕业生就业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围绕我院下发的“毕业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2015年,我院共开展了7场就业指导讲座,3场小型招聘会,开展了三期“艺享成长”学堂活动,举办了艺术学院第一届模拟招聘大赛,同学反响强烈,教育效果良好。同时,开展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活动,动员全体教师,强化任务分解,实行分片包干,压力层层传递,做到每位领导、教师人人头上顶任务、个个肩上扛指标,主动联系落实自己“认购”的毕业生的工作,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使就业教育指导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力度,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落实好毕业生的帮扶帮困工作,2015年我院共发放了学生创业补助1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补助20人,贫困毕业生求职困难补助49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补助59人,毕业生基层就业补助9人。

3、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基础。

一是把专业教学和就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就业教育的渗透,使所学专业围绕就业目标展开,边学边干,做到学有所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开设了扎染、金属工艺、木雕、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等多门具有实用性、本土化和民族化特色的课程,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方法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设想,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激发自己的潜能,为走出校门后就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验积累。

二是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种展演活动。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鼓励我院学生在艺术楼音乐厅、美术展厅举行专场音乐会、美术作品展、设计作品展等活动,以此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邀请学校各部门领导以及各地州有关用人单位参加,通过毕业生作品展充分展示我院毕业生的专业功底,让用人单位更加直观的了解了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水平,以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

三是学院各系认真挑选优秀毕业生随导师做项目,既培养了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充分发挥了毕业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

四是认真组织学生下乡采风实践活动。在专业实践中,学生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实践中,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专业自信心,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国情、乡情、民情了解,感受了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脉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适应性。

4、加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就业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强化社会沟通的重要平台,是满足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掌握生产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的劳动素质和自身的竞争力;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是实现“招聘”与“就业”有效对接的媒介。为此,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多方联系、积极筹划,并亲自带领各专业教师前往实地进行考察,详谈有关合作事宜,最终与 “西双版纳橄榄坝傣族园”、“腾冲县民族完全中学”、“大理州室内装饰协会”“大理州南涧县教育局”、“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家具厂”、“剑川县浉河金达木器木雕有限公司”、“剑川沙溪镇党委镇政府”、“大理州云龙县文体局”、“楚雄元谋土林旅游管理局”等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这一举措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学生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学院专职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服务人员的工作水平,以推进各项就业工作的稳步开展。

2、进一步加强与就业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合作,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3、继续强化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完备的就业服务,并加大投入力度,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工作。

4、积极联络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建立一定规模的用人单位信息资料库。并与之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树立我院毕业生工作的良好形象,形成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

艺术学院 2015年12月11日

推荐第2篇: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就业工作面向基层,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平均就业率95%以上。这与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密切相关。

一、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1.针对市场灵活设置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学校根据周边经济发展和卫生服务需求,主动调整办学方向,将办学定位于更好地培养基层农村需要的医药卫生人才;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专业设置和调整,重点做好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康复、检验专业、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精准的办学方向及办学定位,为毕业生就业取得竞争优势。

2.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就业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的就业工作基本方针是:全员参与、全程教育、开拓市场、引导创业,促进就业。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方面适应毕业生岗位需求,将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等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就业指导课由就业工作人员,县区卫生局、乡镇卫生院等专家承担。

学生第一学年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同时接受 1 专业前景、行业需求、就业状况教育,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素质,明确学习方向,举办职业规划大赛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第二学年完成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除理论课程学习外,增加见习和实践技能课,同时培训自荐材料的撰写与准备、面试的技巧、求职的途径与方法等,举办模拟招聘大赛,并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医院人力资源部、乡镇卫生院院长、行业代表、优秀毕业生来校举办专场讲座等。

第三学年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开展就业创业培训,让毕业生进一步了解国家有关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政策,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先谋业、后创业、再事业”的就业观。市场开拓,举办双选会,搭建就业平台,指导创业孵化,引导毕业生到行业、乡镇卫生院、社区,充实行业、农村社区基层卫生服务队伍。

就业、创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3.以质量工程项目为抓手,狠抓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为抓手,狠抓内涵,凝练特色,效果显著。已建成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口腔医学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省级学术科技带头人,27名市级学术科技带头人。在

2 特色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教学名师、学术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及辐射下,积极推动了我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4.针对岗位制定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在充分进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岗位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一线教师及行业专家修订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素质结构)制定了106门课程标准。

制定课程标准时先邀请一定的行业专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将工作过程分解为详细的工作任务,其中每一项目都提出具体的能力及素质需求;一线教师及岗位工作人员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分析其知识需求,然后重组与优化课程内容,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化、仿真临床等教学方法及手段,设置具体的教学过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推行,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其就业能力。

5.加强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及“订单培养(培训)”。重点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改

3 革与探索。采用该模式教学,学生在校学习1年,在医院学习2年,其中到乡镇社区实习1个月(month,简写“m”),简称(1+2m)人才培养模式。

第1年在学校学习,主要学习人文社科、医学基础等课程,另外开设医学导论和农村医学教育课程,安排学生到社区进行调查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基层现在的医疗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早期接触临床,为临床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年为临床学习阶段,时间为1年,学生在医院学习专业课。此阶段以执业资格考试标准为依据,结合岗位能力需求,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见习—讲授、床边教学-示教室讲授、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三种方式。此阶段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见习和实际训练中得以巩固,有充足的接触临床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年为临床实习阶段,时间为10个月,其中1个月乡镇卫生院实习。此阶段学生主要在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使学生对临床疾病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具有对常见急、重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熟悉预防医学及全科医学的基本知识,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进行初步指导;了解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出科时要对学生进行规范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1个月的乡镇卫生院实习,既可以

4 了解疾病的初始状态,又可以熟悉基层医疗卫生环境,利于学生就业双选。

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学校积极进行集团化办学,建有我省唯一的“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召开了两届集团工作会议,推进了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进一步推进药学、食品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依托集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校院合作、共育人才的目标得到了落实,加大了“校院(企)合作”促进就业力度,深化就业基地双选工作,与企业合作加强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建设,目前已与44家综合性医院、14家专科医院及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实习就业培养协议,搭建了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平台,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

二、加强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为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监控制度及队伍建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与学生评教制度,加强反馈环节建设,多渠道获取反馈信息。建立健全以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教务处处长、系部主任为主的教学管理队伍,成立校、系二级督导,对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督导,提

5 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与执行力。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及时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形成校、系教学部门齐抓共管的教学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建设,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运行。

2依托课程标准,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 依据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对课堂目标的制定、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的养成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方式上,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有后续课程授课教师、行业专家、学生(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参与;在评价对象上,要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做到评价目的人本化、评价内容整体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通过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课程标准偏差,改进教学,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校、系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学档案检查等。对学生的评价结合课程目标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执业考试要求等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采取笔试、技能操作考核、模拟临床考核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10%。课程结业考核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理论成绩占总成绩70%,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

6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率逐年提高,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县、乡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骨干。学校以提高人才质量为核心,紧贴农村、基层办学的开拓性实践,先后被《河南日报》、《大河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2007年以来,乌兰察布医专、泉州医专、安庆医专、平凉医专、南阳医专、商丘医专等到校交流。漯河医专的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

推荐第3篇:就业工作总结

2016年就业工作总结

2016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2016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16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1117人。 截止至2016年12月3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9.19%。其中出国和升学44人,国有企事业单位120人,其他企业925人。

二、推进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本学院把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并贯穿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规划其职业生涯。对大一学生,着重引导其根据自身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选择,重点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就业形势;对大二学生,着重结合能力培养,进一步确认职业目标;对大三学生,着重实习和锻炼,培养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大四学生,针对择业期间的问题,在就业形势、信息服务、政策咨询、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就业办针对我院毕业生多年来在“自荐书”、“协议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不同角度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推荐表》、《就业协议书》的作用、特点、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分别从专业、理想、兴趣、收入、潜力、地点等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如何选择就业取向的问题,为我院2016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向提供了建议与指导。同时缓解在找工作中的焦虑,同学们能够感到学院的领导、老师时刻的关怀和重视。2016年,学院对毕业生进行择业意向调查,对用人单位用人取向和用人变化进行调查。并对各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进行了部分回访,收集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宣传和就业指导,较好的服务于学生就业。

2、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努力促进充分就业

11月低,学院针对暂不就业和待就业的学生进行了梳理摸底,并专门召开了班主任、相关负责人会议,具体分析原因、督促跟踪未就业学生情况,要求班主任工作细致、及时掌握未就业学生的电话、信息、未就业原因,并更进一步传递用人单位信息,让未就业学生尽快选择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学在等待事业单位考试结果导致他们尚未签约,有的同学是手握多家单位可选而拿不定主意,有放弃就业等待明年考研的同学,有未拿到毕业证无法找工作的同学等。

针对以上情况,学院要求各班主任继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多关心未就业学生,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就业指导,调整心态,调整角色,坚持到年底达到学生未就业人数为0的目标。

3、积极组织小规模的专场招聘会,促进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针对性强,而且都是企业急切想招聘的岗位。并且通过企业的宣讲,也使同学对该企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跟企业的交流的时间也长,企业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学生也可以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各方面的效果来看,相对来说比大规模的招聘会要好。

4、积极搭建校企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2016年商学院新增立就业实习基地2个,现有27个优质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其中不乏中国工商银行常州分行、今创集团、常发集团、毗陵驿集团、易天集团、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常州营业部等知名企业。

5、积极联系人才市场、派遣公司、优质企业,为学生推荐就业岗位,特别是一些优质就业基地,要保持良好的关系。人才市场、派遣公司他们掌握的用人单位信息多,推荐的就业岗位多,让商学院成为他们招聘经管类人才的首选。

6、整合校内资源,联合其他学院共同做好经管类学生的就业。现全校有毕业生的学院共有12个,每个学院都有自身的优质就业基地和优质就业企业,而每个企业经管类人才是必须的。积极联合其他学院,利用他们跟优质就业企业建立的良好关系,把这些企业也作为商学院的优质就业基地,在他们招聘经管类人才时把商学院作为首选,积极推进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

推荐第4篇:就业工作总结

人文学院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2013年,在学校党委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人文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学生就业工作。现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2013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58人。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2人,社会工作专业28人,公共事业管理(文秘)专业98人。截止2014年1月,我院共联系20家用人单位来我校参加双选会、为12家用人单位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共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岗位二百余个。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协议就业率为99.37%,全校排名第一。其中录用村官5人、考取研究生2人、苏北计划西部计划1人。

人文学院2013毕业生结构图120100806040200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文秘)人数专业

二. 我院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1、工作责任明确、派遣耐心细致——让学校满意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员参与工程,是“一把手”工程,要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党政联席会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7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根据实际对就业工作做出调整。早在2009年我们修订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就业工作在我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就业工作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关系。2012年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为由张元华、华学成共同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加强了就业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几年来,该《意见》已成为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确保了我院就业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工作的有效延续。

在毕业生离校的最后阶段,我们做到耐心、深入、细致的完成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作用,严谨办理毕业生的档案装寄,就业单位及毕业生信息核对,派遣证及派遣费的发放等离校工作,努力做到按时保质保量,使毕业生能够满意离校。我院毕业生离校期间,秩序井然,无一例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全程就业指导、调整就业心态——让学生满意

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涯导航工程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举办“大学生学(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大奖赛”,填写“大学生生涯导航手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具备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理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特殊的形势下,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衡,有悲观的,也有盲目乐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就业情况摸底,及时平衡学生就业心态。对那些立志考研或考公务员的同学,学院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学习、生活条件,多方联系学校的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兄弟学院,克服困难专门商借,安排了考研教室,为学生考研、考公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的个人能力,采取个别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平衡就业心态。

另一方面,学院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专栏、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全面细致的指导。邀请校友回校作创业励志报告,邀请专家教授作成长成才报告,邀请知名企业老总做教育指导报告。学院还通过召开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以及对个别学生谈心等方式,介绍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政策和方针,让每一位毕业生知晓与当年的就业情况有关的信息,改善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的现状,使每个毕业生做到居安思危。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开设专场就业指导讲座4次。由于我们实施了全程就业指导,充分重视对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形势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学生求职面试的方式和技巧进行适时而正确的指导,我院的就业工作进步显著,取得较高就业率。

3、通畅信息渠道、搭建校企桥梁——让用人单位满意

在新形势下我院主动出击,不断开拓新市场。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学院领导班子利用各种机会、场合,调动全院教职员工,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影响力,向有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他们取得多方位联系,通过校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宣传、推荐工作。2013年,学院共邀请了20家单位来校参加双选会、12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在原有16家固定就业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就业基地1个,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在2013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注重企业回访工作。通过回访一方面了解毕业生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双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建议工作,使招聘单位和学生都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并提高了招聘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为确保信息的畅通,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有专人浏览校招生就业网公布的毕业生详细信息,同时利用教职工个人社会关系,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并通过飞信等方式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将有关就业政策及相关规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贯彻落实。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公布需求岗位数二百多个。同时,对于在外实习的毕业生,我们也通过网络、电话等可行渠道在第一时间内将就业信息传递给他们,既使实习生的就业工作不受影响,又保证其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人文学院2013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统计人力资源中介10%学校招聘会获得38%报纸招聘信班主任推荐息9%1%学校发布招聘信息10%亲戚推荐1%浏览公司网页8%

论文导师推荐23%

4、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双困”家庭——让家长满意

学院针对不同毕业生的面试、就业协议签署等工作开展个性化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提高录用率。注重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帮助促成就业意向。对于那些因就业能力低、成绩不理想,特别是那些在就业过程中信心不足、与多家用人单位有过面试而未被录用的同学,学院及时跟踪,在帮助减缓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树立必胜的信心的同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落实工作。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毕业生就业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虽然全院上下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个人信息,力争将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高位。但就业的困难依然存在,不少毕业生对此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准备升学的同学对面对考研的困难仍准备不足,一旦落榜就不适应,再去谋职就很困难,很容易丧失就业机会。部分同学不能客观的看待就业单位的性质、规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仍会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2、就业指导还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力量分散的情况。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技术、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部分老师对待就业指导工作在思想上仍未足够重视。在部分老师中还存在认为学生就业工作就是学工人员的事情,与教学无关的想法,需要学院进一步动员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思路和举措。

1、坚持生涯规划指导与创业创新教育相耦合。

2、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扩大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甄别、筛选,加强校园招聘管理,提高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就 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求职信、个人简历等求职材料的撰写能力,加强求职笔试、面试的能力和技巧训练。创新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等,提升就业指导和教育的效果。

成绩属于过去,关键还要把握未来。在2014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学院将坚定不移的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坚持过去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更加贴近学生、更加高效实务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就业率领先的前提下,狠抓就业质量,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就业满意度。

人文学院 2014年2月28日

推荐第5篇:就业工作总结

2014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2014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14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14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14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14年9月至2014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推荐第6篇:就业工作总结

定襄县再就业服务中心 二O一一年就业工作总结

二O一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县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再就业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156”工作目标和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以促进就业保稳定为目标,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党和国家“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不折不扣使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为实现县委政府提出转型跨越,加速赶队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年底市级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如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5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441人的12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3.3%,低于全市控制失业率4.2%的0.9个百分点;创业带动就业35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4人的115.5%;失业人员再就业1189人,完成全年任务1026人的115.9%;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人数39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08人的127.6%;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301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573人的11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58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人的117.8%;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66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00人的111%;创业培训61人,完成全年任务60人的101.7%。

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

1、充分用足用活政策,切实做好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工作。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单亲职工和复转军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采取公益性岗位安置。截止年底公益性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9名就业,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60.3万元;安置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106名就业,发放岗位补贴59.1万元;

2、2月份与市局联手共同培训失业职工97人,就吹响了职业培训的“冲锋号”,到年底共培训下岗失业职工589人;

3、依托劳动行政部门确定的职业培训基地黄嘴农中、河边职中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666人;南王技校6月1日始培训新成长劳动力200人;

4、10—11月份与市局培训科联手共同开设创业培训班两期,培训人员61人。

三、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晋财社(2009)117条”文件和“晋财社(2011)188号文件”规定管理使用就业专项资金。2011年支出就业专项资金236.59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206.84万元,社保补贴14.7万元,特定就业政策补助5.9万元,创业培训补贴9.15万元。全年需求就业专项资金在1000万元左右,而下拨资金加上历年结余仅258万元,正因缺口较大,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迄今均未缴纳,严重制约着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衔接。

四、就业再就业工作计划

1、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巩固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地位。

2、大力宣传创业扶持优惠政策,鼓励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以及退役复转军人中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自强自立、自主创业。

3、强化职业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城乡各类劳动力的就业技能。

4、发挥职业介绍功能,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缓减我县就业压力。

5、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人员。

6、积极向省市申请就业专项资金,确保就业政策的全面落实与衔接。

过去的一年,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做出的成绩令人鼓舞。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继续解放思想、推动跨越发展、稳定就业局势、促进社会稳定,谱写全县就业工作新篇章。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推荐第7篇:就业工作总结

2009年美术学院 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09年,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美术学院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就业信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完成了2009年就业计划内的就业指标。

一、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09年,我院有毕业生119名,119人当中签约人数113人,其中电脑艺术设计31人,美术教育50人,视觉传达32人;一人考取社区民生工作者,三人升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截止6月30日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比去年同期96%的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

(二)实现目标 落实责任

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到达98%,在保持去年就业率基础上稳中有升,就业质量有所提高,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为了达到目标,学院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就业联系制度和就业率月报制度。

(三)强化就业教育 转变择业观念

根据各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实际,我院邀请白亚丽老师,在我院多媒体教师举办了一次毕业生就业心理与《劳动法》的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在继续做好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校友于6月份在百年讲坛举行“毕业生如何就业创业”的专题讲座,往届毕业生白静、张鑫慧、郝晟就自己就业与创业的过程,以切身体验给大家传授了宝贵经验,使毕业生加强了求职自信心和就业的主动性。

—1—

(四)加强网络平台建设 促进就业工作信息化

09年,学院招生就业处建立了就业工作QQ群,为就业工作提供了信息服务,使本院的就业工作有了网络平台,很好的促进了就业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使本年度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日常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认真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召开3次就业教研室会议,召开4次院就业工作会议。二是成功对119名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三是顺利为113名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协议,并且有一名毕业生考取了社区民生工作者,三名毕业生考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四是接待用人单位来人和学生个别咨询106人次。五是审核就业信息网毕业生简历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357份。

二、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不足

2009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专业对口、单位性质、薪资待遇的期望依然较高,与社会需求、国家要求、政策导向还有一定距离。二是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有待完善。三是工作条件薄弱、人员力量有限、经费投入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三、201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工作思路

(一)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

正确的思路来自对形势的研判。2010年,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的影响,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影响更加明显。目前趋紧的宏观就业形势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二是从就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继续增大。2010

—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创历史新高。

当然,在不利因素影响的同时,我们也还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是学院领导重视。二是就业工作有一定基础;

三、毕业生数量不是太多。我们有信心做好明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做实四个关键”。

1、“一个中心”,就是以提高初次就业率为中心。按照教育厅要求,力争初次就业率不下滑,并力争实现稳步增长。

2、“做实四个关键”,就是“改革、创新、服务、帮扶”。

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研究,广泛探讨,制定进一步推进、改革、调整和加强的措施,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切实从根本上、源头上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二是拓展渠道,创新模式。下一步要通过合作或联合的方式,和一些有信誉、有实力的人才机构合作、,推进就业;通过校企联合,促进学生就业。

三是靠前指挥,强化服务。学院领导要靠前指挥,院领导深入到班,辅导员深入到人,把服务覆盖到每一个毕业生,把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毕业生。争取更多的用人单位来院招聘,争取更多的毕业生主动走出去,早日实现就业理想。

四是关心爱护,重点帮扶。“双困”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我们将会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愿望。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动员,主动出击,调动全院力量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的力量,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责任重

—3—

大。我们将结合学院实际,认真落实教育厅和学院的要求,力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4—

美术学院 〇〇九年七月五日

推荐第8篇:就业工作总结

2009机械工程学院就业工作汇报

我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学院党政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领导下,我院毕业生工作在就业率、毕业生文明教育、毕业生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群策群力

根据学校就业工作的相关精神,我院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为主要负责人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的成员融进了我院各教研室主任。领导小组成立后,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我院毕业生的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总体要求,在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方面就本专业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与措施。学院领导还多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号召教师关心、支持毕业生工作,很多老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都很支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校友、与工作上有来往的单位联系,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工作。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有力地推动了我院毕业生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就业率作用显著。

二、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具体由学生办公室组织实施,为学生作好各项服务工作。

首先,认真贯彻国家及江苏省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规定,及时传达学校有关就业的精神,并且迅速准确地传达就业信息。

其次,切实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我们热情周到的接待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推荐介绍毕业生情况。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来校招聘的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我们主动出击,积极与机械行业的新老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同时,学院领导及时调整毕业设计环节理念,鼓励毕业生到工厂实习、找设计课题,为企业服务,提高学院在企业的知名度,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院的就业率。

再者,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我们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行就业形式与政策分析,介绍毕业生个人材料的制作,介绍就业面试的技巧和突发情况的处理以及毕业生诚信教育等。此外还邀请校友回校作相关就业与创业讲座。对毕业生充分地关怀,精心地指导。

三、加强毕业生教育,帮助和指导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

为了使毕业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我们抓好对毕业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我们首先抓好就业指导,在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中,侧重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值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鼓励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到最能使自己快速成材的地方去。邀请用人单位的领导到我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企业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有什么样的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应培养那些方面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降低他们的就业期望值,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抓紧在校的短暂时光,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还给每位毕业生家长发了一封信,让学生家长也对就业形势和政策有所了解,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促进就业。另外考虑到现在就业压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我们积极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

四、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文明离校

我们一方面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为毕业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做好毕业生安全、纪律教育工作。首先在班团干部、学生党支部会议上反复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特别强调抓好党员的形象建设,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在同学中影响极大,我们非常重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毕业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很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此外,我们认真按照学生档案目录整理、寄送学生档案,如体检表、奖惩材料、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卡、党团材料等,认真规范、无一遗漏,再按照不同情况分类寄送档案,并对学生留校的档案按班级保管。

五、工作成绩 努力方向

经过我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院毕业生322人,其中有28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8.7%,签约率73%,初次就业率达99.38%,总就业率达到100%。我们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在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生处的指导与帮助下,进一步做好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机械工程学院

2010年4月

推荐第9篇:就业工作总结

2010年个人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来,我在招生就业处主要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各级领导正确指导和支持下,围绕学校提出的“夯实基础,提高质量,稳步发展,再上台阶”工作方针和学校《2010年工作重点》提出的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98%、体面就业率90%的奋斗目标,根据今年我国经济形势好转,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企业层次,确保毕业生专业对口、体面就业”工作思路,坚持“专业对口”、“校企见面”、“公开招聘”、“签订协议”四项安置原则,正确分析形势,认真考察筛选企业,巩固就业基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全年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学校各项工作决策,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与学校的工作思路保持一致,团结带领全处同志加强工作作风和工作责任感,建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和广大教职工服务的意识,调动每位同志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自我加压、团结务实,任劳任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二、精心挑选用人单位,提高就业质量

就业工作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我校制定了一整套完整全面的毕业生就业方案,挑选企业和企业招聘等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正式启动开始,招生就业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通过电话、传真、Email、短信等各种渠道,发布毕业生信息,根据单位反馈信息,精心挑选规模大、效益好、福利待遇优厚、专业对口、综合实力强的用人单位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全年共计接待68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其中新增单位27家,地域遍及8个省区3个直辖市,顺利在校组织60余场毕业生现场招聘会,为全年1320名毕业生全部落实了就业单位,而且各专业毕业生均可对口选择8~10个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真正做到了用人单位省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赢得了用人单位领导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应聘质量

毕业生就业工作力争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招生就业处利用各种机会对临近毕业的在校生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教育,普及就业知识,传授就业技巧,增强临场应变能力。

为了毕业生招聘工作的有序进行,我和就业处同志组织召开了上下半年两次就业形势报告会,介绍应聘过程中注意事项,每班指定了2名就业信息员负责招聘报名和联系工作,我还多次深入到各毕业班,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了解毕业生们的就业意向和想法,做好就业指导和应聘参谋,还为毕业生搭建QQ群、飞信群等网络平台,利用毕业生信息发布栏、短信平台、电话、QQ群、飞信群等形式及时向各毕业班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确保每一位毕业生不遗漏每一场招聘信息,引导大家更好的抓住时机,及时报名,提高应聘成功率。

我们还利用用人单位招聘时机,邀请用人单位领导走上讲台,10月18日,特别邀请温州长江汽车电气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侯巨鹏经理,为09级学生做了《自我认知,规划自我》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形势报告,让学生早日认识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生产制度、管理方法,做好职业规划,启发他们在校期间练好各项技能,做好就业准备。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今年全面完善了招生报名信息系统,把2007年以来所有新生信息合并,保证所有新生的查询、专业统计、区域统计、部门统计、年度统计、联系人统计和查询等工作更加系统全面,极大提高招生管理的效率,还进一步促进招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根据以往的经验,毕业生信息管理也更加全面和方便,招聘报名、应聘管理、毕业生信息查询、去向查询和统计、招聘信息发布等功能都做了较大更改和完善,就业处的老师彻底摆脱了原来繁琐的纸上记录,完全实现了无纸化业务处理,各类资料的统计查询以及报表的生成,鼠标一点就可轻松完成,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搞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工作做实做细

今年就业形势好于往年,再加上多年来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我校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体系,

整个就业过程快捷高效,上下半年我们发布的毕业生信息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积极回应,在精心挑选用人单位的基础上,还对往年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让毕业生对所在用人单位作出评价,这也作为筛选用人单位的依据,通过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在宁波乐惠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总共只有16个车间小组里,有7个车间组长是我校毕业生生,占了二分之一,今年安排乐惠集团到校招聘55名毕业生。

由于我校近年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大高中生比例,毕业生尤其是高级工班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招聘过程中,我校毕业生良好的素质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印象,有些用人单位临时决定增加用人数量,或者推荐其他用人单位与我校联系,所有企业均表达了与我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愿望,这也预示着未来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存在问题:

就业指导的程度不够,虽然毕业生离校前会对各专业进行有针对的就业指导,但一两次就业指导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触动不大,建议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中。

展望2010年工作,无论招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招生工作竞争激烈、任重道远,我将和招生就业处全体同志一道,在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招生宣传各项基础工作,配合各县设报名站,采取灵活机动、务实有效的招生举措,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生源信息,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我校优势,扩大我校在基层的影响力。再接再厉,迎难而上,为实现我校“质量立校,科学发展”的奋斗目标作出了应有贡献!

推荐第10篇:就业工作总结

电气工程学院2017年度就业工作总结

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始终坚持以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努力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双增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毕业生总体情况

我院共有2017届毕业生307人,涉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3个专业。截至2017年6月20日,落实就业单位297人,其中:公务员2人、考国网16人、考研12人、专升本15人、应征入伍1人、自主创业2人,截止6月22日,就业率96.74 %。目前,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15.094%,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44.94%,总就业率为28.718%。

二、主要工作和做法

总体原则:党政协作,把就业率作为专业发展和人才质量培养的生命线。 前期:以学生辅导员为主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班会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包括自荐书、就业礼仪等;建立就业信息群。各班指定就业联系人,及时刷新就业信息;收集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如职业选择、地区选择、薪资选择等方面的困惑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谈话,对学业困难的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以完成学业为主。

中期:

针对当年的就业形势做更多的精准数据分析,帮助毕业生尽快确定就业目标,对就业期许做一些调整。通过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在就业中的专业和职业困惑做一些针对性解惑。进一步摸清毕业生就业意向,对考研、考国网、考公务员、升本、直接工作等不同选择的学生做一些更加准确的分析,再加以指导。

后期: 调动全系资源,寻找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信心缺乏的学生加强指导,进一步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有效分配好毕业设计,工作实习,寻找岗位的时间。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就业责任制

根据学校就业工作的相关精神,我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继续成立了以张晓维副书记(主持工作)、霍平院长为主要领导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的成员包含了我院党政主要领导及负责人、学院就业干事、毕业班专兼职辅导员、学业导师和各教研室主任。其中院领导对就业工作进行统筹,建立了就业工作责任制度,对就业工作进行布置、监督和促进。学院就业干事为就业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完成日常具体就业工作,对毕业协议的返回、就业率的统计、就业单位的联院等负责,学院各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毕业生工作当中,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就业单位,联系工作实习岗位。

领导小组成立后,每月召集不同责任人定期召开会议,掌握不同时期的毕业生就业现状,讨论、研究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存在问题及我院毕业生的思想状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要求,在就业工作的方向上进行指导,在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方面就本专业学生提出意见与措施。院长和书记均多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号召教师关心、支持毕业生工作,很多老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都很支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校友、以及工作上有来往的单位进行联络,积极为毕业生推荐工作。

(二)制定就业工作计划,形成就业工作体系

结合学校整体就业工作计划拟订本年度学院就业工作计划以及就业工作推进表,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学年结束认真对本部门就业工作进行总结。

(三)做好学习成绩统计,督促帮扶制度落实

在保证百分百毕业的前提下,开展百分百就业工作,学期初全面清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针对性地进行谈话和指导,出现两门及以上补考情况的及时告知家长。更合理设置学习小组,形成“一帮一”学习帮扶制度,以形成班级的特色和优势并引领班级良性发展,从整体上带动班级学习气氛。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渠道与家长保持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培养。

(四)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动员工作

学院具有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老师,要深入地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帮助学生做好自我定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理念。发现苗头问题及时解决,对盲目乐观,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脚踏两只船的学生,我们引导他们认清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告诫他们盲目乐观和挑挑拣拣是会坐失良机的。在就业经验分享中,对于一些就业有困难或有困惑的学生,辅导员注意一方面为他们积极寻找就业途径,一方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面试技巧和技能。

(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 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院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毕业生就业存在跟风和茫然现象;毕业生不愿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有待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有待于加强等。

一是提高就业指导精准度。继续开展毕业生毕业跟踪并撰写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进行就业总结和分析。依托院班两级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员队伍,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学生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积极回访招聘单位和毕业生,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就业指导人员与招聘单位互动机制,利用企业来校招聘,组织专业课教师以及学院就业干事与用人单位座谈交流或聆听企业宣讲,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二是强化就业体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机制和以就业为导向的顶岗实习机制,通过实践或实习,提高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认知,引导毕业生到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加强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优惠政策宣传,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三是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将网络视频招聘常态化,实现人岗精准对接。畅通就业信息推送渠道,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向毕业生点对点推送就业信息。

四是强化“双创”实践。积极组织开展培训、讲座、论坛等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创业比赛、项目路演、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验。面向创新创业学生开放实训室,加强校政、校企创新创业合作,为大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第11篇:就业工作总结

篇一: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人数

化学工程学院2015年共有毕业生998人,其中本科生618人,专科生380人。

(二)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院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43%,高于省、校的平均水平;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8%;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98.86%。

(三)毕业生签约的就业单位性质流向分类

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大学等,专科毕业生的升学高校主要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院。

二、存在问题

我院2015年的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在这些光环的背后,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我院的就业工作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只有不断查找问题和工作难点,深刻认识问题的原因,才能找出对策,突破我院就业工作的瓶颈。

(一)虽然学院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动和宣传,“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理念已成为师生共识,但是我院在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观念方面的细节问题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1、个别教职工对“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观念理解还不够深刻,特别是个别专业老师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只需要专心于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则事不关己,对学院的就业工作投入积极性仍待进一步

的提升。实际上,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我院全体毕业学生的切身利益,与我院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一项影响学院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工作。

2、某些毕业生就业观念太狭隘,定位不明确,在求职过程中过多关注眼前的薪资待遇,地域以及企业性质,忽略了岗位和企业的发展空间,造成某些岗位和企业无人投简历、空缺现象严重。在针对我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意向就业的地域集中在广东省内,特别是省内发达地区。在调查的人群中,希望在广东省内工作的人占51%,愿意到外省工作的人只有13.1%,愿意到西部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0.45%。另外,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的意向分布也严重失调。在调查的人群中,最希望到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占62.6%,最希望到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占21.3%,把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排在意向首位的分别是6.1%和8.5%,首选自主创业的占

1.1%,首选私、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更加少,只有0.4%,大部分毕业生把私、民营企业排在意向单位的倒数位置,多数原因是认为私、民营企业不稳定的因素太多。

3、毕业生就业诚信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院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课中多次强调加强就业诚信教育,但由于毕业生基数大,2015年我院毕业生违约人数在学校比例中仍比较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试着从多方面寻找原因,从学生角度分析主观原因,有些毕业生不仅出现一次毁约行为,还出现了二次,甚至三次,

对于这部分学生,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确实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定位,存在骑驴找马心理,在就业压力下,就先签订一份工作以防万一,等有更好的机会时再换;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一开始对公司情况了解不够,等实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与自己的目标相差甚远,选择终止协议。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有原因导致毕业生违约行为,有一部分用人单位签约行为仓促,不给学生充分时间了解公司和与家人商讨,对公司自身情况和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的介绍含糊不清,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招聘会场上混杂了一些不诚信的用人单位。

(二)我院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仍有所欠缺,这包括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就业资金的投入、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设施设备投入。

1、我院学生人数位居全校首位,学生的人数和个性的多样性对我院就业指导服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更细、更高的要求,我院应重视加强对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以及其他辅导员的培训,比如就业指导课统一备课,有效指导学生就业和离校办理的相关手续。同时动员全院教职工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逐渐形成我院就业指导服务的梯度队伍,提高我院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其次,逐步强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深度,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上,逐步实现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从三个层面系统有序地开展教育和指导:第一个层面是开展成才教育指导,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树立

良好学风,打好专业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各方面才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就业创造基本条件;第二个层面是进行择业理念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事业意识,为择业做好心理准备;第三个层面是进行求职素质和技巧指导,为就业做最后冲刺。

2、我院一直秉着专款专用的原则,在就业经费的投入使用中尽量做到合理、科学。由于我院接待用人单位的任务繁重,大部分就业经费都用于接待事务上,在就业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我院在开创毕业生思想教育品牌活动方面受到了限制。另外,我院在“双困生”的求职资金补助方面的政策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一部分“双困生”正因为没有求职路费而放弃了很多外出面试机会。

3、老师缺乏与毕业生沟通联系。由于教师忙于教学科研工作,辅导员忙于日常繁琐工作,与学生沟通互动较少,学生与老师没有较深的感情基础,毕业后对母校和老师感情淡薄。在跟踪就业信息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棘手的问题是:有些学生很反感母校,反感老师,每次打电话跟踪就业信息时,他们看到茂名电话不接电话,或者关机,发信息也不回。更有甚者,对工作人员恶言恶语,“我就业了,就是不告诉你!”、“我在家搬砖头!”、“你以后不要打电话来骚扰我了”诸如此类现象。

化学工程学院 2015年11月26日 篇二: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下,在各系部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各项工作进行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我院2011年就业工作简述如下: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1、基本数据

我院2011届毕业生共有35个专业1973人。计算机网络技术(北大青鸟网络工程师)73人;电脑艺术设计27人;电气自动化技术70人;电子商务44人;动物医学14人;工程测量技术36人;广告设计与制作32人;会计(注册会计师)85;会计电算化38人;机电一体化技术221人;金融保险18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21人;旅游管理25人;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62人;汽车电子技术25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33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6人;软件技术17人;商务日语212人;商务英语40人;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23人;生物技术及应用39人;生物制药技术142人;食品加工技术42;物流管理60人;畜牧兽医46人;畜牧兽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17人;畜牧兽医(饲料与动物营养)14人;应用俄语78人;园林工程技术85人;园林技术(园林花卉)54人;园艺技术37人;植物保护52人;作物生产技术65人。截止到2011年8月1日我院2011年毕业生签订协议并落实就业单位的1874人(含出国77人,专升本63人、预征入伍88人),签约率为95%。

2、就业去向分布情况

二、主要工作情况

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院的整体工作部署。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学院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践行“三个代表”的实际步骤来抓,当作提高我院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的大事来抓,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招生工作放到一样位置来抓。2008年,经学院党委会研究决定,真正落实院系二级就业管理,这一做法在全省高校中走在了前面。二是投入到位。为更好地发挥就业的作用,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学院在实践中加强人、财、物的投入,学院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充足的就业经费,并逐年递增,有效的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进行。这也正是我院就业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学院为2011届毕业生投入就业经费35万元。三是工作到位。学院就业部门和各系部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工作人员,就业工作起步早、有计划、做得细、抓得实,本着对学院和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2011年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和择业是大学生重要人生转折,是他们迈向社会的关键阶段。我们就业部门为毕业生提供了真诚关怀、科学指导、周到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迈好人生关键一步。一是贴近学生实际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毕业教育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多渠道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状况,针对毕业生思想上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教育和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5]18号)文件精神,开展“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创业主题教育”活动。动员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开辟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市场,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和“预征入伍”的宣传组织工作。支持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采取灵活形式就业,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成才之路。引导毕业生参加“预征入伍”报名和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思想。二是提供周到细致的就业指导。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努力开拓就业空间;让所有的毕业生都了解国家关于毕业生的各项政策;了解每个毕业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设身处地地帮助毕业生尽

量达成他们的就业愿望。三是满腔热情地帮助困难群体(女生)就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对那些就业压力比较大的部分女生、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的关心帮助,使他们能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2、抓好两个市场,搞好两个服务,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认真抓好校内校外两个就业市场,即在学校内形成请进来的用人市场,在校外市场,能够积极走出去,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我院毕业生就业单位已遍布全国,学院知名度也随之逐年上升,很多用人单位主动到学院选用人才,供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有了进一步增加;同时搞好两个服务,热情接待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为用人单位服务,为学生服务。积极构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交流的平台,并建立就业基地,使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3、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多方搜集需求信息

4、召开供需洽谈会,搭建就业平台

采用请进班级的双选会呈现出用人单位和提供的岗位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多、用人单位的层次和类型更加全面以及签约收效显著等三个特点。双选会上,许多

用人单位现场选中了满意的毕业生并果断签约;许多用人单位对初步达成意向的毕业生当即安排了面试,并与通过考核的毕业生当场签约。据统计,有近80%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或达成了签约意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为了把企业请进来,招生就业处和各系部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工作:积极多渠道邀请用人单位到班级进行供需双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连续开设多场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应聘技巧,增强就业竞争力;认真总结往届洽谈会的成功经验,并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双选会筹备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我院2011届毕业生供需双选会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会

除组织好本院的供需见面活动之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其他兄弟学校(东北农大、八一农大、鸡西大学、佳大等)和哈尔滨人才中心、佳木斯市人才中心等省内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招聘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人才市场中激烈的竞争气氛,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素质、仪表等全方位考核的现实。有针对性的参加有关招聘会,既能增加就业机会,又有利于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今年全年共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省内招聘会15场(次)。

6、加强信息服务,搭建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化、规模化、网络化已经是必由之路。我院在组织举办就业讲座、专题报告、咨询活动等就业指导活动的同时,注重发挥网络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已经和全国规模较大的就业网站“百大网”联合建成了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设立了就业指导专栏,在网上进行毕业生的宣传和推广,及时发布学院的就业广告、资讯、现场招聘通知、企业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低成本、高效率、信息化服务的人才就业新平台。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网上招聘活动,与用人单位通过“远程可视系统”进行网上交流、网上面试、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7、建立了毕业生跟踪制度,广泛收集毕业生信息反馈与社会评价

学校是为社会、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所以要不断根据社会需要和要求,培养适销对路人合格人才。毕业生就业作为学校与社会的“结合部”,对学校确定办

学规模、制定招生计划、调整层次结构、完善课程设置、修订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具有其他信息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2011年我们向300余家有我院毕业生的企业发出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 内容涵盖对我校毕业生的称职状况的调查和对学院教学及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就业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从而调整学院所设学科、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院的办学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紧跟经济、社会和教育市场的发展形势,同时把优秀毕业生的经验带回学院,开阔在校生的眼界,为提高在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打下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

由于我院很多专业社会需求较为旺盛 ,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希望好中选优,迟迟不肯签约。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从而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2、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甚至有些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3、毕业生有违约的情况。

在就业工作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毕业生与这些单位的纠纷问题也日趋增多,这显然是不同于统包统分模式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在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4、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需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抓住机会,及早决断;全面撒网,重点抓鱼;高也成,低也就;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唯专业,适时转向;基层天地宽,就业有空间;自主创业苦,其乐也融融;淡化精英意识,接受社会选择。

5、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

6、就业指导工作尚缺乏系统性,个别指导的广泛性不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7、个别学生过分自卑,惧怕就业。篇三:就业工作总结

人文学院2013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 2013年,在学校党委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人文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圆满完成学生就业工作。现将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体情况

2013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58人。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32人,社会工作专业28人,公共事业管理(文秘)专业98人。截止2014年1月,我院共联系20家用人单位来我校参加双选会、为12家用人单位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共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招聘岗位二百余个。我院2013届毕业生总协议就业率为99.37%,全校排名第一。其中录用村官5人、考取研究生2人、苏北计划西部计划1人。 二. 我院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1、工作责任明确、派遣耐心细致——让学校满意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全员参与工程,是“一把手”工程,要把就业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党政联席会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7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根据实际对就业工作做出调整。早在2009年我们修订了《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就业工作在我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就业工作和专业学科建设的关系。2012年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为由张元华、华学成共同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辅导员、专业教师共同指导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加强了就业工作的评估和考核。几年来,该《意见》已成为人文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确保了我院就业工作指导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工作的有效延续。

在毕业生离校的最后阶段,我们做到耐心、深入、细致的完成毕业生的派遣工作,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作用,严谨办理毕业生的档案装寄,就业单位及毕业生信息核对,派遣证及派遣费的发放等离校工作,努力做到按时保质保量,使毕业生能够满意离校。我院毕业生离校期间,秩序井然,无一例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2、全程就业指导、调整就业心态——让学生满意

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涯导航工程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辅导报告、举办“大学生学(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大奖赛”,填写“大学生生涯导航手册”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具备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理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院毕业生的就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特殊的形势下,不少学生产生了心理失衡,有悲观的,也有盲目乐观的。针对这种情况,我

们进行就业情况摸底,及时平衡学生就业心态。对那些立志考研或考公务员的同学,学院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学习、生活条件,多方联系学校的有关领导、职能部门、兄弟学院,克服困难专门商借,安排了考研教室,为学生考研、考公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的个人能力,采取个别谈话等形式,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平衡就业心态。

另一方面,学院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指导专栏、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全面细致的指导。邀请校友回校作创业励志报告,邀请专家教授作成长成才报告,邀请知名企业老总做教育指导报告。学院还通过召开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以及对个别学生谈心等方式,介绍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政策和方针,让每一位毕业生知晓与当年的就业情况有关的信息,改善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认识的现状,使每个毕业生做到居安思危。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开设专场就业指导讲座4次。由于我们实施了全程就业指导,充分重视对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形势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对学生求职面试的方式和技巧进行适时而正确的指导,我院的就业工作进步显著,取得较高就业率。

3、通畅信息渠道、搭建校企桥梁——让用人单位满意

在新形势下我院主动出击,不断开拓新市场。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学院领导班子利用各种机会、场合,调动全院教职员工,发挥他们在相关专业、行业的影响力,向有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他们取得多方位联系,通过校友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宣传、推荐工作。2013年,学院共邀请了20家单位来校参加双选会、12家用人单位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并在原有16家固定就业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就业基地1个,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同时在2013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注重企业回访工作。通过回访一方面了解毕业生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更准确的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双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建议工作,使招聘单位和学生都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并提高了招聘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为确保信息的畅通,我院建立了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供求信息发布制度。有专人浏览校招生就业网公布的毕业生详细信息,同时利用教职工个人社会

关系,全方位、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及时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并通过飞信等方式及时向毕业生传达,将有关就业政策及相关规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贯彻落实。2013年,我院为毕业生公布需求岗位数二百多个。同时,对于在外实习的毕业生,我们也通过网络、电话等可行渠道在第一时间内将就业信息传递给他们,既使实习生的就业工作不受影响,又保证其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4、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双困”家庭——让家长满意

学院针对不同毕业生的面试、就业协议签署等工作开展个性化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提高录用率。注重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帮助促成就业意向。对于那些因就业能力低、成绩不理想,特别是那些在就业过程中信心不足、与多家用人单位有过面试而未被录用的同学,学院及时跟踪,在帮助减缓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树立必胜的信心的同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做好协调工作,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落实工作。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毕业生就业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我院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虽然全院上下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及时掌握个人信息,力争将我院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高位。但就业的困难依然存在,不少毕业生对此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准备升学的同学对面对考研的困难仍准备不足,一旦落榜就不适应,再去谋职就很困难,很容易丧失就业机会。部分同学不能客观的看待就业单位的性质、规模,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仍会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2、就业指导还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力量分散的情况。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技术、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3、部分老师对待就业指导工作在思想上仍未足够重视。在部分老师中还存在认为学生就业工作就是学工人员的事情,与教学无关的

想法,需要学院进一步动员和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

四、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思路和举措。

1、坚持生涯规划指导与创业创新教育相耦合。

2、提升就业服务的水平与质量,扩大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渠道,加强就业信息甄别、筛选,加强校园招聘管理,提高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就 业教育和指导工作,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求职信、个人简历等求职材料的撰写能力,加强求职笔试、面试的能力和技巧训练。创新形式,开设就业指导讲座、报告会等,提升就业指导和教育的效果。

成绩属于过去,关键还要把握未来。在2014年的就业工作中,我们学院将坚定不移的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坚持过去工作中形成和积累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更加贴近学生、更加高效实务的工作方法,在确保就业率领先的前提下,狠抓就业质量,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就业满意度。

第12篇:就业工作总结

2015年就业工作总结

1、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20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20XX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2、2015年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我校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改革与创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走向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今年较好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因此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成立了由黄副校长直接领导的“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确保了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其次是转变思想观念。一是强调各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否具有一技之长、是否受社会欢迎。把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加强了校企合作,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二是转变对学生评价标准的认识。过去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优秀与否。现在我们认识到,用人单位在录用学生的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更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此,我校改革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增加了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因素,更真正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革评价体系,为我校的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矗

另外我校着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走产教结合的路子,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与富士康集团、广州万宝集团、TCL集团、美的集团、长城计算机集团、海吉星物流管理公司、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凱迪海运有限公司、梅州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梅县线艺厂等几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幼教集团签订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仅为专业建设带来先进的理念,使学校培养目标更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力保障。

今年我校就业率达到99%,96%以上学生对就业岗位感到满意,接着我们将继续做好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努力把就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3、2015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我院在自治区教育厅及兴安盟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特色上下功夫”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确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工作思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到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20XX年全院共有大专毕业生有1389名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

灵活就业474人、事业单位就业182人、事业单位聘用330人、企业17人、个体215人、部队1人、升学72人、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社区民生6人,总就业人数1297人,就业率93.38%,创业培训162人,并且都获得了创业培训合格证书(SYB合格证)。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1.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主要议题予以研究部署,要求院、系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并组织到位。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设施、调整招生计划。为了加快学院的发展,是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学院就业指导部门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结合我院的实际,及时向学院提出建议,学院也本着立足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全区、面向全国的服务理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旅游管理和高级护理就业情况好的两个专业作为学院的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来建设。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的同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大力加强实践实习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工作的条件保障

1.就业专职队伍建设。我院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处下设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3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并定期参加教育厅组织的专职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0月份裴利清、张丽两位老师参加了全区首期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并获得了技能鉴定证书。

2.就业经费投入。我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

3.办公室设施配备。今年我院为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设置了小型就业洽谈室、新配备了两台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

1.我院继续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成功举办了多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来校招聘企事业包括:兴安盟交警支队、内蒙古福锐百货集团、盛屯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1家用人单位,签约122人。另外,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计划。为使毕业生充分就业,我院动员了各方面力量,挖掘用人信息,寻找用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就业洽谈会。今年5月份我院20XX届毕业生全部参加了西部区对口支援兴安盟5000个援建岗位的招聘活动,并签约200余人,对我院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每年12月份我院都开展“毕业生就业活动月”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不断加强就业推荐服务工作,努力拓展就业渠道,为广大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择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就业生毕业率。活动月期间邀请区内外大中型企业领导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和专场招聘会。此外,我们利用各种手段广泛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宣传,通过媒体、到用人单位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学院就业网站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学院,扩大学院的影响,向社会推荐就业生。

2.全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20XX年度,我院在体育馆与兴安盟人才服务局共同举办了20XX年度兴安盟大、中专毕业洽谈会,邀请参会企事业单位51家。我院共有3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设专人负责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在每个教学系指定一名就业信息员,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对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展就业工作。我们将就业工作程序、就业工作进程、毕业生就业流程和就业指导中心职责等制成图表上墙,规范有序的开展就业工作,也为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了快捷的就业服务。做好生源统计和就业方案编制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通知要求,我们认真进行毕业生信息核查工作。通过与毕业生档案和新生录取底册表核对,掌握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及家庭住址的变动情况,并与本人核对相关信息,并于20XX年12月将数据系统上报自制剧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此外,我们依据生源分布情况和就业协议签订情况,分别按照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两种类型,编制就业方案,做好数据库,上报到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另外,我们还及时的完成了毕业生派遣证的审核办理,认真撰写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文字材料,定期上报就业率等。

5.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我院于20XX年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并配备了两名专职教师,并多次派出就业指导教师外出培训,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就已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学院教学计划,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把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度(课时数36学时)。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就业与创业。我们还通过就业知识讲座、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择业观的教育,使广大毕业生转变了就业思想、更新了就业观念。

6.开展“薪火相传”奖学金及困难毕业生“一助一”帮助与服务活动。根据香港惩教社教育基金在我院设立的奖学金发放办法,有计划的资助贫困生,并安排对口就业,解决了贫困生的困难。

三、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尚需拓宽和加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院只与十几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多元化选择的客观要求。

2.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改进,尤其在学生的择业观念上急需转变。主要是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并且缺乏就业的技巧。

3.毕业生就业缺乏诚信,很多毕业生在已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仍然单方面私自毁约。

4.就业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学习考察活动不能参加,失去了向先进院校学习的机会,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措施

1.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人才库。每年毕业生离校并不意味着就业工作的完成,其实广大毕业生是学院就业工作的宝贵财富,是潜在的就业资源,进行良好的跟踪关系,既可以使校企合作关系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宽了下届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2.完善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社会用人的需求,重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求信息制度,多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实现订单培养。

3.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4.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对就业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

总之,我院就业工作在20XX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会在新一届院党委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争取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4、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XX年**共有***四个专业*个班级的毕业生***名;***专业*个班毕业生**名,合计***名毕业生。在我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顺利完成了20XX年就业目标任务。

一、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学院,20XX届毕业生中共有四个师范毕业班,师范类毕业生共***人,占毕业生总数的***%;非师范类专业**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截止20XX年8月31日,全院一次性就业率达到***%,比去年略有上升。其中,考取研究生**人,创业**人。师范毕业生中有***名同学考上公办教师编制,占师范毕业生总数的***%。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公办率***。******专业两个班**名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

二、就业工作举措与经验

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体制。

学院实行院系领导分管班级、系主任联系专业的领导体制。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班班主任会议、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专题会议等。认真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学院充分调动毕业班班主任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激发班主任责任心和积极性。20XX年我院就业工作的重心是:稳步推进我院就业各项工作,提高我院优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2、创新就业宣传体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

学院依托学校校园助手微信、******职业指导与就业信息网等平台不断推送最新的就业政策解读、就业信息播报、就业心理疏导等内容。了解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需求,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整合了以往很多就业工作的案例和经验,了解到很多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没有很明确的就业目标。学院邀请多名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毕业生开设有关就业应聘技巧、就业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就业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讲座,开展全面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从众,明确就业目标。

3、充分发挥班级主要干部对就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学院选拨毕业生中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就业联络员,负责传达学校、学院有关就业信息及文件、通知等,从而确保就业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位同学;通过QQ群、飞信、学院就业信息网、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媒介,以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为抓手,及时了解班级每位同学的就业动态,从而为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就业服务。发挥班干部中坚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以及社会举办的各种招聘活动。

三、就业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1、学校通过有效渠道,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

学校应该通过有效渠道,为我校毕业生谋求更多的就业资源和优惠政策。以我院为例,我院是以师范生为主的学院,据调查,很多师范毕业生报名当地教师编制考试时,要求省优、校优。以今年为例,师范班级省优和校优人数总共为6-7人(杭州、宁波等地某些高校校优名额几乎达到了半数)。很多师范生不具备当地报名、考试资格。为后续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保证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增加对师范班级校优名额。我校地处***,相对来说就业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能否联系更多的企业、事业单位来校招聘,组织好校园招聘会,有针对性的增加专业性比较强的招聘会,从而为毕业生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

2、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辅导

对毕业生中有就业心理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关注,注重就业心理的疏导。求职对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学校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就业困难或就业能力比较差的毕业生,应该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重点推荐,采取针对性的就业辅导。

3、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提高就业工作办事效率

学校需要研发或者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相关工作的系统,方便毕业生网上求职、网上办事、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如:依托我校就业网实现师范毕业生上传授课视频、进行网上视频面试;搭建非师范生投送求职简历的平台等。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4、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

学校提供更多的平台对学生就业手续如何办理、如何进行求职面试、我校有什么就业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简化就业办事程序,想办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模式,疏通任何一个可能会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环节,切实保障我校就业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20XX年是我院就业工作颇有压力的一年,也是我们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的正确指引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渐渐落下帷幕,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又要启程,机遇与挑战并存,拼搏与辉煌同在。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总结经验,蓄势待发,全力以赴迎接新的挑战。

5、2015年就业工作总结

20XX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高度关注和各院系的积极努力下,我处坚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就业市场”的工作思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巩固并拓展就业市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有了新的突破,完成了目标管理指标。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方面,在就业工作校院两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校院两级领导就业工作包保责任制,实行特殊群体毕业生(学业困难、心理困难、家庭贫困、残疾毕业生)“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完善了院系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继续实行就业状况月报制度,按上级要求实行就业统计核查制度和就业统计联动奖惩制度,继续将院系就业工作尤其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目标管理指标进行年度考核,与院系年终业绩津贴挂钩。学校实施的“一联两进”工作方案和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明确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以此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进程。学校上半年给机关各单位和各院系下达联系用人单位数,激励广大教职工共同关注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方面,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依托,加强对就业创业规律的研究,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编辑出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教材,提高了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一年来,举办各类就业指导讲座50余场次,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毕业生求职争霸赛等赛事。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信息库,对近百人次毕业生在心理解困方面进行了就业援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课程任课教师已实施执证上岗;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导师引导制”,专业教师及资深教师引导新进教师成长;组织教研室28名教师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两门课程的集体备课,3个教研项目获批校级教研项目立项。

就业工作事务方面,我校20XX届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共3644人,涉及17个学院34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其中本科生30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3.53%;专科生59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6.47%。一年来,我处在人手紧张、经费短缺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围绕毕业生生源统计、就业状况调研、就业方案编制、毕业生离校事务统筹、就业派遣、毕业生档案转递、院系就业工作评估等就业事务做了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截至9月1日,3644名毕业生中已就业人数(含协议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选调生、公务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村官计划、考研、专升本、应征入伍、出国留学等)3312人,初次就业率为90.97%(其中本科生为90.87%、专科生为91.49%),其中协议就业1313人,灵活就业1425人,选调生14人,公务员29人,支教312人,西部计划8人,村官9人,考研426人,专升本110人,入伍预征18人,出国37人。

就业市场拓展方面,本着“巩固传统市场、做好基层项目、培育新兴市场、广泛结交朋友”的思路,我处广泛联系省内外中小学和中小企业来校选聘或推荐毕业生应聘,巩固了长期以来占据的就业市场。认真落实教育部及教育厅有关基层就业项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动员毕业生参加“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特岗计划”、“资教行动计划”、“西部计划”、“村官计划”及公务员选拔,协同学工处动员毕业生应征入伍。招生与就业工作处采用多种方式与途径,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起来。尝试开拓中介市场,打开应用型专业就业渠道。经过多方努力,招聘单位及招聘岗位数的总量都有大幅地增加、岗位质量与薪酬待遇也有一定的提升。据统计,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共有6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168场,共邀请用人单位近800家来校招聘,提供岗位12554个,是20XX届毕业生人数3644的

3.44倍。同时,与黄石市个私协会、黄石市人才市场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2场,为20XX届毕业生举办冬季校园供需见面会1场。

就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要求我们创新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促进就业工作,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我校是“湖北省高校就业信息化试点院校”,经过3年建设,我校就业工作信息接收与发布平台已形成了平面纸质、有声广播、短信飞信、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元化途径相结合的立体化格局。能及时准确地将毕业生需求的择业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送到毕业生手中。建立了远程面试室,成功进行了网络远程面试。此外,我们也积极、主动、创新地利用和开发电子、电信、网络后台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各种平台的优势作用,为毕业生做好舆论宣传、氛围营造、信息传递等工作。

二、特色与创新

无论招生工作,或是就业工作,都要凝聚大量必须严谨、细致的事务来构筑。今年,我们弘扬招就处良好的工作传统,本着高度负责、创新思路的原则,招生就业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亮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招生计划增幅较大,生源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本部实际录取4453人,比上年实际录取4183人增长

6.45%;实际报到新生4220人,比上年到校总数3941人增长了7.08%。录取新生优秀率较高,文史理工类本科考生超过批次线30分以上的有752人;艺术类本科考生超过批次线30分以上者有565人。二是招生宣传形式多样,招生工作社会效益明显。今年我处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扩大学校知名度,尽可能地到省内中学吸引生源,没有发生任何虚假广告、违规招生行为,学校声誉得到广泛认可。三是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就业工作在严峻形势下柳暗花明。四是就业工作机制及制度更为完善,就业工作“全员化”进程得到制度保障。

同时,我处在以下工作中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一是通过举办中学校长联谊会和校园开放日活动推动招生宣传的深入开展。这两项活动既沟通了高校与生源基地的联系,又增进了中学、社会对学校的进一步了解。二是开展院系就业工作评估,进一步推动院系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占主体地位和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的落实。我们制定了就业工作评估方案及评分细则,完善了就业考评体系,必将有效推动院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三是大力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就业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建成“毕业生网络远程面试室”、电子信息屏和短信平台后,实现了学校与毕业生之间信息传递的零距离。

第13篇: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

2009年,在局领导正确、支持和言传身教下,本人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专研,紧紧围绕劳动就业工作的重点,服从大局需要,服务业务工作,积极参与局安排的各项政务和事务管理活动,工作中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与同事关系较为融洽,生活中廉洁自律。本人分管培训、宣传、信访、失业、统计、计划生育。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和工作业务学习方面

加强政治理论工作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一年来,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认真专研业务知识和参加各种就业培训班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工作起来感觉轻松了许多,眼界也开阔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得心应手了。

二、工作方面

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我按照“突出政务,管好事务,搞好服务”的要求及“文明高效、督促检查、综合协调”的作用。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服务于劳动保障事业,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我主要分管培训、宣传、信访、失业、统计和计划生育等工作。

(一)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我始终把强化政务服务放在突出位置,较好地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时常注重在“参”字上下功夫,在“谋”字上花力气,力求参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一是在工作上能够区分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积极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年度工作,应抓哪些重点,有哪些困难,上级部署的工作如何结合我局实际抓好落实,都能及早考虑,提出建议,做到未雨绸缪,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积极为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信息服务。实行了信息工作通报制度,信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能够及时围绕工作重点、难点、热点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注重做到了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把工作的主动性与参谋助手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领导科学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注重实效,做到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督促检查工作是保证重大决策得到落实的重要手段,一年来,把督促检查作为一项工作制度来抓,坚持日常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督促检查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提高了督促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坚持和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考核制度,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季度报告和年度考核制度,以制度管人,进一步改善用人单位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在人事管理中的关系;二是坚持行之有效的督查手段,有力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狠抓业务工作的落实。从2009年5月份到局工作以来,按照工作的安排,在工作中我积极履行工作职责。一是在培训工作中分别创办创业培训班、服务行业培训班等六种行业的培训班六期共426人;二是主动与县党委、政府办公室加强联系,积极协助领导和机关各单位搞好协调工作,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加大对我局业务的宣传。五月份以来,我局在县城和各乡镇进行业务宣传共3次;协助机关各单位共同举办的宣传活动9次;共举办招聘会4期。特别是2010年春节期间进行的招聘会,由于宣传得力,到场前来参加招聘的单位和人数爆满;三是查办件的办结质量进一步提高,对领导和上级批办、批转的查办事项,做到了“有批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报”。今年来,收到的信访件共12份,我在有关股室初步答复的基础上,经过查阅大量的政策资料和对上访人的情况调查,去伪存真,结合实际修改、反复提炼,确定答复意见后,屡次和上访人沟通了解后,以我局正式文件予以答复并上报主管局。做到限时内如期办结。

三、存在的不足的日后努力的方向。一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组下,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微弱环节。如:在综合协调上,遇事协调多,预先协调少;在为领导参谋建议上,一般性参谋建议多,想大事,出大主意少;在信息宣传上,反映动态多,宣传典型少;在法制建设依法行政上,掌握法律法规上不够全面,开展信访工作经验欠缺,准备不足等等,所有这些还远远不能适应劳动就业工作发展的需要,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高昂的斗志、时刻铭记责任、永葆工作热情、谦虚谨慎、廉洁奉公、勇于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各项各项工作中去,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劳动就业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第14篇:就业工作总结

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就业工作总结

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整个社会广泛关注、广大毕业生深切关心,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1届毕业生工作启动以来,土木与建筑根据日益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就业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系土木专业的实际,深入贯彻“五个一”和“六个到位”的指导方针,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坚持转变观念、强化创新,真抓实干,多措并举,扎扎实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土木系2011届毕业生共221人,截止2011年9月3日,考取研究生30人,考研率为13.57%;签约就业166人,全部为专业性就业,专业性就业率为75.11%;考取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共4人,大学生村官2人,各类灵活就业9人,全系总就业率95.86%。圆满的完成了学院的就业任务。

二、2011届土木与建筑工程系毕业生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系级毕业生工作班子

为了进一步做好2011届毕业生工作,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多次召开毕业生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学校和有关部门的会议和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毕业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真总结往年毕业生工作的经验,认真学习各兄弟院系做好毕业生的好办法、好经验,仔细查找本系往年毕业生工作中的问题和差距。成立了由熊丹安教授为组长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为做好毕业生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领导小组实行例会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

2、深入宣传发动,切实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我系坚持把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的大好机遇。切实调动毕业生在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毕业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尊重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关注毕业生的合理要求,认真解决毕业生的各类实际问题。在就业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先后多次与未就业同学深入恳谈,逐一做面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帮助同学们客观理性分析和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大家做出理性选择,树立到基层艰苦奋斗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就业、勇于就业、尽早就业。

3、转变观念,树立毕业生工作新理念

面对学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任务和要求,面对三本学生找工作的严峻形势,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工作的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对此,我系一直保持清醒认识和冷静头脑。在就业工作中,我系始终坚持思想上实事求是、作风上求真务实,特别是把查找和解决学院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贯穿工作始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坚持把学校对就业的部署和要求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制度化,真抓实干、勤奋肯干、埋头苦干,努力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土木就业工作的新贡献。

4、真抓实干,“三个到位”构建毕业生工作新机制 (1)工作落实到位

我系坚持把做好毕业生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转变作风、改进学风、树立良好系风的具体行动,一直把就业工作作为我系的“一把手工程”。建立了“系领导、学生辅导员、专职教师、学生,齐抓共管”的“四位一体”就业工作新体制,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主抓就业工作,专职教师协助就业、学生参与促进就业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新格局;并且我系还对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能否做好就业工作的表现与成绩作为系领导和辅导员的考核、奖励、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推荐)、职工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2)信息发布到位

我系每学期都派出由系领导带队、学生工作有关人员组成的就业工作调研组,分赴各个建筑相关的单位,及时了解工民建专业的人才需求信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搜集、统计就业供求信息,并及时向学生发布和反馈,随时调度就业工作。对于搜集到的就业信息,采用一个“六位一体”的办法向毕业生发布,得到就业信息以后:一是向全体毕业生发“飞信”,二是在学生公寓张贴,三是在班级QQ群里动员,四是在校园网上发布,告诉同学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将要有什么单位来学院招聘人才,要求大家互相转告,提醒大家做好准备、莫失良机,五是在招聘现场的门外,张贴说明招聘时间、地点、招聘单位等信息的资料,以免毕业生记错时间、走错地点、耽误就业机会,六是在毕业班事务工作小组例会上(有学生党员组成),向学生干部发布,要求学生干部组织好招聘活动,确保招聘信息毕业生的100%覆盖。学院细致、周密的服务,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较为为感动。

(3)企业联系到位

主动走出校门,实施开门办学,建立既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不等不靠,主动并集中搞好“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改变了过去单纯由学生到用人单位联系工作的“单打一”做法。处理好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目前,着眼长远,一方面给用人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处理好工作关系,另一方面给用人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和人力资源负责人处理好个人关系,与他们培养感情、建立友谊,与他们做生活中的朋友,事业上的伙伴。

5、开展主题活动,为毕业生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提供载体 召开由全系毕业生参加的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分析我系毕业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联系实际阐述毕业生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活动的特殊性和具体内涵。希望全体毕业生要以对自己、对家长、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工作部署上来。要求全体毕业生党员干部要带着对广大同学的深厚的感情,带着对母校培育的诚挚感恩,坚持不懈的站好在校期间的最后一班岗,以争当就业创业的急先锋,争做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的新楷模的实际行动,体现思想政治讲党性、道德情操重品行、行为规范做表率,体现“知荣辱、明方向、树新风”,向全院同学展示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风采,接受组织对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检阅。要通过全体毕业生同学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大力倡导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理念,大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快乐氛围,为毕业生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努力使今年的毕业生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活动更加符合学校要求、更加体现学院广大毕业生愿望。大会一致通过了土木系2011届全体毕业生致全校毕业同学们的倡议书,毕业班的各位班长、团支部书记分别代表本班同学就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活动作了表态发言。实践证明,在毕业生中开展的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很丰富、形式很新颖、效果很显著,是221名毕业生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的有效载体。

6、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党组织在毕业生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本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以来,我系召开了第二届校友会暨“党员校友会,流动服务站”成立,坚持把学生党组织作为推动就业工作的有效抓手,把就业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载体;用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为就业工作营造政治氛围,提供政治动力,用就业工作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更加贴近学生、更加富有成效。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困难较多、任务繁重、情况复杂的形势,我系各级党组织将加强毕业生党员就业观教育作为就业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毕业生党员中开展争当积极就业、主动就业、理性就业、基层就业、先就业后创业的急先锋,争做安全文明和谐快乐离校的新楷模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亮明学生党员身份,展示学生党员风采,树立学生党员形象,让广大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学生党员就是标杆、标尺,就是可信、可学的实实在在的典型,使就业工作与党建工作实现“两促进”,达到“双提高”。 在我系2011届毕业生中,共有学生党员50人,其中有考取研究生15人,考取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共4人,大学生村官的2人,签约就业29人,学生党员的一次性签约就业率为100%。

7、全面做好毕业生中特殊群体的工作

毕业生中特殊群体虽然是少数,但全面做好其工作有特殊的重要性。一是做好欠费毕业生的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克服经济困难的信心,教育享受助学贷款的同学按时归还助学贷款。二是做好因学分不够导致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帮助他们客观分析学分不够的原因,尽量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三是做好未就业学生的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选择,尽快就业。四是做好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的工作,帮助他们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五是在学生党员、干部中设立了专人及时把握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千方百计防患于未然。六是对省外的毕业生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足与建议 1.部分单位要见到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后才签约;作为建筑企业,个别单位只接收学生工作,但无论如何都都不给学生签约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就业率进度。

2.就业观念教育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依然需要转变。在我系的教育与引导下,学生就业观念逐渐转变,能够接收到中小城市以及县区、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显著增加,但仍有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依然存在过于传统、期望值过高的问题,片面追求到经济发到地区、大城市、高待遇岗位就业,造成就业的高不成低不就,错失就业良机。部分学生过于依赖所谓各类社会关系对自己就业的作用,一直以不同形式等、靠、要。

3.应逐步探索招生就业工作的多元评价体系,促使招生就业的各项具体工作更加和谐,力争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做出新贡献。

土木系2011届毕业生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这是一个牢固树立与践行抓就业就是服务科学发展、就是实干兴校的工作理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中心”和“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的过程,更是一个让我系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认识不足、查找问题、看到差距的过程。我系将一如既往的切实根据学校的部署和要求,紧密联系学校学院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不懈的把毕业生工作抓深、抓紧、抓细、抓实、抓好,不断开创土木系毕业生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

第15篇:就业工作总结

四年艰辛勤培育,今朝硕果香满园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考研就业工作总结

2009年,是我院收获丰硕的一年。在院党委领导下,在张国军院长的具体指导下、在招生就业处各位领导的帮助下,生命科学学院的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考研升本,都取得了好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9届毕业生总数166人。其中06级生物技术专业专科毕业生70人,05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96人。到目前为止,06级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是,签约13人,合同就业24人,灵活就业5人,专升本13人,考取公务员1人,暂时未就业15人。05级生物科学专业考上研究生31人,二学历升学5人,签约16人,合同就业32人,暂时未就业17人。我院总体就业率80.72%。

二、主要做法

我院就业工作,采取的是一个目标,两条路线的做法。一个目标,就是确保就业率不低于学校要求达到的目标。两条路线,一条是扎实做好就业工作,一把手负总责,全院齐努力,绝不动摇;一条是狠抓学风建设,指导升学,促进考研。

扎实做好就业工做,我们采取如下做法: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基础扎实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坚定地把就业工作作为影响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专门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和辅导员为组员的就业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协调和毕业生就业的日常事务工作。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就业工作,每位教职工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2、做好毕业生前期思想准备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保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有总支书记亲自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前途,就业压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做好自己的社会定位,同时处理好寻找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上岗,再发展”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鼓励毕业生从被动转向积极就业。

对一部分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对就业有担忧心理的学生,总支书记亲自逐一与他们谈心,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沟通思想,打消顾虑。针对个人的想法,进行选择职业分析,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指导,及时协助毕业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正确定位,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学生进行择业技巧指导,根据每个毕业生不同的特点帮助他们准备资料,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

为了让学生增强就业意识,系统掌握就业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我们除了多次进行就业指导,还请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孔主任与学生谈心,现场解答学生就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就业技巧和就业方法,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还邀请了康麦斯药业有限公司的行政总监朱秀华女士、大庆乳品厂人力资源部部长李颖到学校作报告,重点讲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定位、选用职工技能标准、品格要求。还邀请在企业工作出色的往届毕业生,做大学生怎样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如何满足企业要求的报告。 这样,就加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学生明白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怎样适应企业需要。

3、全面了解毕业生情况,做好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广泛收集用人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择业动态;通过个别谈心,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就业需求,选岗位的愿望,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桥。

4、广泛收集用人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我们动员院就业工作者、全体教师、在校学生、往届毕业生,广泛收集就业信息。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用人数量和要求,定期汇总信息,并及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毕业生手中,使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毕业生有充分的时间来针对不同用人单位的特点做好充足的准备。

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双选会、兄弟院校的招聘会,我们将毕业生分成小组,分别参加不同的招聘会,互相推荐,信息共享,降低了成本,推动了就业。

06级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是,签约13人,签约率18.6%。合同就业24人,合同就业率34.3%。专升本13人,升学率18.6%。其他形式就业6人,8.6%。暂时未就业15人,占21.4%。06级总就业率78.57%

05级生物科学专业签约16人,签约率16.7%;合同就业32人,合同就业率33.3%;暂时未就业17人,占17.7%。05级总就业率82.29%。

促进升学考研,我们的做法是:

一、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为学生搭建成才平台

学校在六届二次教代会上明确提出实现考研率达到8%的目标。这是学校党委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对我们管理、教学、学生工作的综合考评。我们学院高度重视考研工作,始终认为考研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院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的直接体现。我们班子多次开会研究考研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如介绍生命科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指导到学生选择专业方向;组织考研辅导、为考研的学生提供辅导教室、与住宿中心联系解决学生因复习备考而晚归寝的问题、学生考研奖励办法等等。

院班子高度重视考研工作,我们的教师自然也将考研指导当成了分内的工作,大家毫无怨言的付出着:没有工作量,没有待遇,只有为学生购买资料的付出,为学生联系导师的付出,为学生介绍参加辅导班住处的付出。

学院从领导班子到每一名教师都十分注重对学生考研的引导、鼓励和帮助。全院上下形成了浓厚的考研氛围。

二、真抓专业教育,明确学习奋斗目标

在我校招生中,第一志愿报考我们生命科学学院的考生并不多,多数是调剂过来的。学生不了解、不喜欢、不愿意学习生物学。为了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我们举办了一些列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活动主要有张虹院长亲自做的专业思想教育动员、博士做的生物学发展前沿讲座、参观标本馆实验室等。参观本系的专业实验室,通过教师的介绍和简单的演示实验,实验现象的分析,增强了新生对实验实训环节的直观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入学教育,学生明确了21世纪是生命科学时代,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将在生命科学中保持主导地位;细胞生物学还将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继续发展;脑科学将代表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将带来农业、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革命,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使生物产业成为全社会的产业支柱。

教学副院长为新生作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知识讲座,通过对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专业教学计划、主干课程、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介绍,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了一个总体的认识,也使他们对今后所开设的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加深了全体新生对专业的了解。

在专业思想教育同时,我们适时提出,生命科学前景如此美好,我们大学生要投身到时代潮流中去,做时代的弄潮儿,而不能落后于生命科学发展形势。为了赶超时代潮流,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提高自己的起点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淘汰。我们从学生自身发展、社会需要、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分析了考研的必要性、可能性,鼓励学生以学习为主,立大志、成大才,立志考研,提升个人在社会的竞争力,志存高远,争当时代的先锋。

三、注重活动实效,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

明确了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我们又开始了学习和考研指导工作。总支书记将指导考研的经验带了过来,2006年3月,从兄弟学院请来了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介绍考研经验。以后每年都坚持邀请参加考研的学生介绍考研的经验和教训,鼓舞生命科学系学生考研的信心。

在实际工作中,学院始终注意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和制度,把管变为导,把堵变为防,把简单说教变为亲身示范。书记带头,从辅导员老师抓起,从学生党员、学生骨干抓起,多措并举着重解决学生学习态度问题和学习方法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重视学风建设,探索特色培养模式

学生考研工作是学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推动良好学风建设的动力。学院明确“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龙头,考研为带动”的良好学风建设指导思想,深入开展良好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以“早抓动员,早定目标,早做准备“的原则,扎实做好学生考研的思想工作。坚持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程始末。学院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学生大会、专题报告、学生座谈、毕业教育、学生骨干培训等一切机会,对学生反复进行报效祖国、自身成才和感恩家庭等多个层面的教育,经常性地引导和激励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上来,使学生学习有目标、有动力。

徐书记多次从学生自身发展、社会需要、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分析考研的必要性,鼓励学生以学习为主,立志成才,立志考研,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前,我们都例行地召开考前动员会。总支书记主持会议,院长张虹教授亲自作动员,进行考前宣传、警示教育。考前进行诚信签名,考中加强巡视,严格督查。考后及时总结,严惩违纪现象等措施加强考风建设。学生明确了为谁学、为什么学,怎样学以后,违纪和作弊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抓学风建设致力于抓好基础环节。学院领导亲自上课,还带领有经验的老师经常深入一线做好上课、实践、课下学习和考试每一个环节的指导。扎实抓好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进行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还通过开展学风建设月、知识竞赛、主题辩论、科技创新等活动,有力地加强了学风建设。此外,我们还开展优秀学风班级、学习标兵评选活动。对于评选上的标兵楷模,披红挂彩,拍照宣传,召开学生大会,表彰先进,宣传典型,为青年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五、加强宣传引导,支持鼓励学生考研

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考研,提高录取率,我们抓了三早:早动员,早定目标,早备考。使同学们从一入学便了解考研,积极准备考研。学院经常邀请专家为学生考研、选择院校和如何应试作专题报告。在全院开展以“把考研作为第二次高考”、“与考研零距离接触”、“考研进行时”为主题的考研系列活动,设立考研光荣榜、奖学金,介绍考研知识、组织班级考研情况分析会等,倡导、鼓励本科学生积极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现在已经在全院形成了一种考研的传统和风气,为调动全院学生考研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考研指导与服务

我们学院的教师,都是硕士以上学历,专业素养都较高。授课时都能认真备课,做到了“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教师的硕士或博士学历,对学生是巨大的号召。我们拥有一个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教风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每一堂课,同时对学生高标准、严格要求,营造了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考研,帮助学生解决在考前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在心理上为他们减压,让学生们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复习,抓紧考研的每一分钟。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考研的指导和帮助,学院积极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让考研的的同学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考研注意事项等。年轻的硕士们刚毕业不久,也通过各种渠道搜寻母校研究生招生信息,使同学们有的放矢地选择院校、专业和应对考试。

此外,他们还积极为同学开辟学习场所,缓解自习室紧张的局面,积极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由于本校没有考点,需要去一个小时车程外的考点考试。考试前一天,书记向学校申请了一辆通勤车送学生去考试,临行前张院长讲话鼓舞同学们的士气,徐书记亲自带车送学生去考场,在学生们上战场之前,给了同学们最后一次让他们难忘的帮助。

考研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我院一直都在大力推行实验室开放政策,实践证明,实验室开放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现在多数师范院校都因为高额费用未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我院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让每个同学都能亲手实践。这对学生顺利通过对实验技能的有苛刻要求的考研面试是很有帮助的。

七、创新工作思路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考研的学生是脆弱的,尤其是紧张备考期间。书记和辅导员的关心帮助是考研成功的保障。我们学生考研成功,与学院的引导、鼓励分不开,同时也与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分不开。在学生考研的每个阶段,我们都热情地关心,积极地鼓励、耐心地帮助他们。当学生因专业课辅导头疼时、当学生考研有为难情绪时、当学生因调剂志愿孤助无援时,都有老师默默的无私的关心和帮助。考试后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的开展调剂指导。张虹院长和徐书记主动协助需调剂志愿的学生,为他们联系学校。组织有调剂经验的硕士帮助学生,指导上网调剂和联系各B类、C类院校,宛如一个陪考的亲人在默默地帮助他们向理想的港湾起航。

正是在我院师生共同奋斗下,09年考研工作才结出了丰收的果实。

05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班,共有 96名毕业生,其中统招40人,联合办学39人,专升本17人。共有有48名学生报考研究生,有32名进入分数线,31人被录取,1人不服从调剂,没有录取。

统招班40名毕业生,考取22人,占55%;联合办学班39人,考取8人,占20.5%;专升本17人,考取1人,占5.88%。全部毕业生96人,考取31人,考研率为33.29%。

在参加第二学历考试中,有6名考上了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庆石油学院等不同院校的第二学历。

另外,在专升本考试中,05生物技术专科班共有76名毕业生,其中18人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达到省规定录取分数线的有14人。一人考取了林甸县的公务员。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学生择业观的引导工作仍有待深入。

有部分学生无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过于理想主义,无法面对现实,拒绝择业;学生有较高的就业期望,一般不愿意到待遇差的单位就业。学生向往在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就业是一次性正式签约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2、学生正式签约率仍旧较低。

许多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综合素质。大部分单位招聘条件中,对专业成绩已不做太高的要求,但对各种证书、学生干部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选才的重要条件之一。

3、我院的就业工作还不够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就业过程中,有部分毕业生采取的是消积等待的心态,在遇到合适自己的单位时,总是抱着后面可能还会有更好的单位的心态而错过机会,在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就业工作人员少,难以走出去,市场开拓力度不大。日常工作缠身,导致就业工作用人临时现抓现象,没有稳定性和联系性。

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我们都面临着具体工作人员不足的困难。现在的就业工作,已经不是毕业前的阶段性工作,而是需要大量日常积累的常规工作。没有专职就业工作干事,很多时候我们是疲于奔命的。导致工作跑粗也是难免的。

5、就业指导仍需加强针对性,少将大理论,多讲讲具体应聘、面试、就业报到、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针对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毕业生的支持。加大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认真组织参加培训考试,鼓励学生毕业时持有多种技能证书。比如外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等各种上岗等级证书等,这样使学生就业有更大的砝码。

2、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工作,邀请专家进行就业专题讲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及时了解就业时的相关政策。

3、充分调动学校教师推销毕业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使相关的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4、组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5、加强与以前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馈毕业生出现的问题,并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革,使今后的毕业生更具就业竞争力。

6、多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学生实习基地,以保持高就业率。

7、努力帮助毕业生找准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根据专业特点,通过就业讲座、逐一谈话等形式,指导毕业生在择业中准确定位。如果指导毕业生选择志愿适当,就能够把握人才市场的变化,抓住就业机遇。

8、就业经费不要等到年初下拨,能否采取跨年度下拨或预支使用,这样启动新一轮就业工作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9、就业工作已经是学生工作的一个常态内容,国家、省、学校都高度重视,大力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可是各系配备的人员少,日常事务多。应该配备就业工作干事。

五、2010届毕业生工作思路

为了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我决定在下半年继续在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1、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落实“一把手”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继续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考研工作、将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维持社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全面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作用,切实开展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

2、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作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教思政厅[2009]1号)和我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并且将其落实到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之中。

3、继续采取集中辅导、通过QQ群、公共信箱、电话等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高招生信息服务与心理咨询,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以及社会举办的各种招生会议与招聘活动。

4、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面相去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创业,主动为学生提供国家为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5、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拼搏务实的就业态度,及时疏导因就业挫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毕业离校时文明稳定。

6、及时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信息记录归档,并对各阶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改进与纠正。

7、继续做好06级学生的考研动员工作、辅导工作,为学生考研提供便利。同时做好不考研学生参加的公务员考试、第二学历考试等。

以上就是我们引导学生考研的一些粗浅做法,有很多感人的事例没有收集进来,有一些做法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还有一些做法也许还有争议,这留待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为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考研率、为提高就业率作出贡献。不足之处,恳请提出批评指正。

谢谢!

徐长君 2009年9月12日) (生命科学学院

第16篇:就业工作总结

2011年

获嘉职专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办

2011年12月

获嘉职专就业办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11年即将过去,回顾本科室一年来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职业指导方面。为了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课堂、讲座、咨询、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我们根据几年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一些具体的案例,自编有针对性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和讲座稿。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帮助学生做好自我定位,要学生思考:“我能做什么”,“我做得了什么”,“我该怎样去做”,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理念。就业指导工作做到了介入早,功夫花在平时,学生入学就有就业指导讲座,每批学生出去都有一定时间集中教育,就业指导课进入课程表,平时有空就到教室与学生交流。我们凭着对学生的了解,凭着时间上的保证,当就业高峰来临时做到了举重若轻,

从容应对,在提高了就业率的同时,提高了巩固率,在对离校实行学生的管理中做到了少出事,直至不出事。

二. 与企业合作方面。学生就业往往集中在很短时段,虽说学校各方面做出来种种努力,但毕竟要将学生在短时间内落实工作岗位,客观上用工制度已完全市场化,哪怕一些单位预订了,但变数仍是很大。就业办与多家企业保持信息畅通(删除了一些用工不规范企业),根据学生实际与专业特点,组织招聘单位,使招工人数与就业学生比超过了1.6:1,在招工操作上,体现双向选择、适当引导、适当调整的原则,岗位未定下来前允许学生有所变化,我们注重把握好三者的平衡点,减少反复,减少碰撞,既有利于今后与招工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又有利于今后学生的管理,使就业工作走向良性循环。

三. 学生就业过程。几百名学生散落在十几个企业,几十个居住点,特别是离开学校头两个月,工作、生活都要适应,各种矛盾往往交织在一起,的确是一个多事之秋,我们保证学生处在有效监管之下,以学生不

出事,少出事,不出大事为分段管理目标,帮助学生过好生活关,自律、自尊不惹事,确保安安心心工作,工作时要求学生自主、自强,不留退路,站稳脚跟,踏实工作,后图发展。在管理上与班主任紧密配合,站在高处预先防范,做好交通警,不做消防队。我们建立了定期回访制度,对一般的学生有2次以上的回访,重大事情深度介入,对特殊学生重点访问,特殊事件代表学校介入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汇报,同时教会学生倾诉,相互沟通,力求做到与用工企业的矛盾不激化,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与企业的沟通工作,化解矛盾。千方百计让学生平安渡过初涉社会的困难期。例如:今年我校在暑期组织的100多名暑假工,不管是在本地企业还是在外地企业,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学生每天按时上下班,自觉遵守企业的纪律,与企业合作良好,受到了用工企业的一致好评,为今后我校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绩属于过去,同时也激励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我们坚信: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就业工作一定能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17篇:就业工作总结

子耳乡2017年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县就业局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下认真开展劳动就业、创业工作有序开展,通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劳动就业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一、劳动就业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我乡始终把劳动就业工作摆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学习紧紧围绕劳动就业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这一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劳动就业任务,全乡新增就业目标任务,通过县级相关部门的安排部署,有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草管员、防疫员、生态管护员、护林员、滑坡检测员35人就业,无组织转移劳动力就业200多人,对外出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进村入户登记调查300余人。

二、2017年工作安排

认真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交给的一切任务。把握形势、正视矛盾,深刻认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它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当前的形势我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此,我们应加强学习理论知识、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力争把2017年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更好成绩。为实现我乡社会经济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和构建“和谐子耳”、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子耳乡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26日

第18篇:就业工作总结

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的统一部署、系领导的正确领导、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辅导员老师的积极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在认真总结几年来就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协调,扎实工作,不断开拓新的就业市场,使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回顾2011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们做到了计划好,下手早,工作细,抓落实,讲服务。同时,我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各类证书情况,这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系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凸显成效。现将本年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毕业生基本就业情况统计

2012年,我系共有毕业生xxx人。截至目前,除去计划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学生xxx人外,已有xxx人已经通过系里就业指导办公室的推荐落实了就业岗位,经系里推荐就业的人数比例已达xx。在今年组织招聘中,我们土建类专业在面临中铁建“零”要人的情况下,我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把重点放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上,积极发掘地方单位,努

力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截止目前已来单位有:铁路局:成都、济南、乌鲁木齐、呼喝浩特、南宁、宁波地铁、山东鲁桥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十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华润集团;在民营企业中,我们组织了北京贝莱特空调销售有限公司、冠鲁集团有限公司、信邦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上企业招聘学生xxx多人。同去年相比,在人数多了十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我系就业率仍然同去年持平,经系推荐同学的就业率高达xx。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策略及成效

1、系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安排

系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一直把它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作为本系的重点工作来抓。系领导定期研究我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系的就业工作,成立了由系领导、招生就业办公室、三年级辅导员组成的系就业工作小组。不定期开展关于学生就业专题讨论会议,并且结合我系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力地保障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建立牢固的就业网络

在就业市场建设中,我们注重全方位,多渠道建立立体化的就业市场。一方面注重传统的就业市场建设,充分发动

广大教师,提供就业信息,利用外出培训、学习、开会的机会发放毕业生材料,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毕业生;同时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习,达到学生对行业和行业对学生的双向了解,如组织学生去山东高速、信邦房地产公司、山东鲁桥建设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样,使学生和企业在相互了解的情况下签约,避免了盲目性,使学生和企业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组织举办双向选择招聘会14场,其中包括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冠鲁集团有限公司、信邦房地产有限公司、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大型企业,为我系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这对于我系专业建设和就业市场的开拓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加强就业教育,认真做好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的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困难,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个案式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转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本学期开展就业讲座xx课时,就业专题讲座xx场,开展就业指导咨询xx多场次。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臵,准确定

位就业方向,适度调整期望值。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过高,以避免求职理想与现实出现的较大的反差,导致失去就业机会。在个案式指导中,我们针对就业统计表中未落实工作的学生,将名单打印成册,安排时间把学生召集到教室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通过个案式指导,又帮助35名学生推荐了工作。

4、强化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就业

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十分重视为学生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毕业生就业不是简单的把毕业生一分了之,而是要更多的考虑到人才的合理运用配臵,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毕业生能够人尽其用,各尽所长。

5、把专长招聘会重点放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上,同时积极发掘优秀的地方单位。

今年相对往年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铁路项目停建,中铁、中建各局不来我院招聘,而今年我系毕业生总人数又比去年的多十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巨大压力冲击下,我们只有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其他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以及地方企业上,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同用人单位携手为学生创造了很多实习以及就业机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通过以上各种做法与措施的实施,使我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少数毕业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对一些就业政策了解甚少,就业意识差,认识脱离实际,自身缺乏适应能力。对工资待遇期望值过高,应聘技巧及经验较为匮乏,选择单位时出现茫然和攀比现象,导致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

2、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要继续提高,有个别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认识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需加强。

3、部分学生对就业渠道缺乏了解,对自身定位不准,存在着过分自卑和过于盲目乐观等倾向,在择业中心理上准备不足,对于单位的设想过于理想,显得盲目。同时,大多数同学表示对于择业的技巧、政策不了解,缺乏应有的用人单位来源渠道,迫切的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并有部分学生在专升本考试与就业之间徘徊。应及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了解,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4、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难度大,一方面是用人单位的供不应求,这一矛盾已经凸显。但大部分满足不了用人需求的单位均为民营、私营企业和专业结合不是很紧密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在用人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的企业待遇较低,学生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证;有些企业存在人才使用的短期效应;这也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四、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1、就业指导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2、就业工作应有明确合理的定位,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研讨和科研工作,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探索一条符合我系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就业方法与途径。

3、应注重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将学院的专业设臵、课程设臵、实习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人材培养的目标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相结合。不闭门造车,各自为政。

4、加大就业工作的宣传力度。用各种方式宣传就业政策,沟通信息,扩大影响。

5、努力将我系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就业工作有机地结合,目标一致,和谐统一。

五、今后就业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提高就业服务功能。继续开办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帮助,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充分利用就业黄金期,树立“全员参与就业”的意识,以系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核心,发动系部教师为毕业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调动专业教师力量积极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发送邀请函、寄送贺年卡以及电话、电子邮件等

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实现我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的新突破。

结合我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特别是近三年接收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通过走访、参观、座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联系,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

2、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工作网络,争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在全系动员的基础上,进行层次推进,形成更加有效的就业工作体系。树立危机意识,提高推荐毕业生就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深入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洽谈,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3、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引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念。为推动我系“全过程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将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分阶段、分专业进行教育指导,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始终的同时,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使每名毕业生都清楚的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设计、就业技巧、就业途径等内容。

通过发放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对我系学生进行职业测评,让学生在认知自我、接受指导的过程中,更清晰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4、积极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为了准确及时地将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我院的就业信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我将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就业宣传工作。

5、通过建立移动飞信工作平台,将我系毕业生手机号码全部收集齐全并建立档案,以便将我系就业信息及时发送给毕业生,让毕业生及时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

6、创办就业信息简报,通过每月发行一期的形式及时向全系师生发布就业工作动态和就业信息。

7、通过展板、条幅以及学生活动等其他形式宣传就业工作,营造“关注就业、关注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8、其他工作

走出校园,学习先进理念。走进兄弟院校、走进企业,深入到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增长见识,开拓工作思路,转变观念,学以致用,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面对毕业生就业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职能、努力摆脱传统模式束缚,将毕业生顺利的输送到用人单位,这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维护高等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要各位同仁和我一起巩固已有成绩,与时俱进的积极探索,精心谋划,勤奋工作,扎实推进,一定能将我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得更好。

第19篇: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截止至20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20XX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党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部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书记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8篇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四篇。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主题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XX年9月至20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二)

我校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改革与创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走向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今年较好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因此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成立了由黄副校长直接领导的'招生就业领导小组',确保了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其次是转变思想观念。一是强调各专业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否具有一技之长、是否受社会欢迎。把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推进专业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加强了校企合作,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二是转变对学生评价标准的认识。过去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优秀与否。现在我们认识到,用人单位在录用学生的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更注重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为此,我校改革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增加了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等因素,更真正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革评价体系,为我校的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矗

另外我校着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走产教结合的路子,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我校与富士康集团、广州万宝集团、TCL集团、美的集团、长城计算机集团、海吉星>物流管理公司、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阳光>保险集团、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凱迪海运有限公司、梅州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梅县线艺厂等几十多家大中型企业和幼教集团签订稳定的实习、就业协作关系。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不仅为专业建设带来先进的理念,使学校培养目标更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力保障。

今年我校就业率达到99%,96%以上学生对就业岗位感到满意,接着我们将继续做好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努力把就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三)

20XX年我院在自治区教育厅及兴安盟盟委、行署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立足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在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特色上下功夫'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确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工作思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关系到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20XX年全院共有大专毕业生有1389名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下:

灵活就业474人、事业单位就业182人、事业单位聘用330人、企业17人、个体215人、部队1人、升学72人、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社区民生6人,总就业人数1297人,就业率93.38%,创业培训162人,并且都获得了创业培训合格证书(SYB合格证)。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1.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等重要会议主要议题予以研究部署,要求院、系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并组织到位。

2.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专业设施、调整招生计划。为了加快学院的发展,是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学院就业指导部门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结合我院的实际,及时向学院提出建议,学院也本着立足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全区、面向全国的服务理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旅游管理和高级护理就业情况好的两个专业作为学院的精品专业和重点专业来建设。在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的同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大力加强实践实习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工作的条件保障

1.就业专职队伍建设。我院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处下设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3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并定期参加教育厅组织的专职人员技能培训,今年10月份裴利清、张丽两位老师参加了全区首期TTT高校职业规划教学认证培训,并获得了技能鉴定证书。

2.就业经费投入。我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

3.办公室设施配备。今年我院为就业指导中心专门设置了小型就业洽谈室、新配备了两台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

1.我院继续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成功举办了多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来校招聘企事业包括:兴安盟交警支队、内蒙古福锐百货集团、盛屯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1家用人单位,签约122人。另外,根据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确实可行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计划。为使毕业生充分就业,我院动员了各方面力量,挖掘用人信息,寻找用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就业洽谈会。今年5月份我院20XX届毕业生全部参加了西部区对口支援兴安盟5000个援建岗位的招聘活动,并签约200余人,对我院毕业生就业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每年12月份我院都开展'毕业生就业活动月'专题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不断加强就业推荐服务工作,努力拓展就业渠道,为广大用人单位选才和毕业生择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就业生毕业率。活动月期间邀请区内外大中型企业领导来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和专场招聘会。此外,我们利用各种手段广泛进行毕业生就业信息宣传,通过媒体、到用人单位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学院就业网站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学院,扩大学院的影响,向社会推荐就业生。

2.全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20XX年度,我院在体育馆与兴安盟人才服务局共同举办了20XX年度兴安盟大、中专毕业洽谈会,邀请参会企事业单位51家。我院共有30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学院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设专人负责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工作,在每个教学系指定一名就业信息员,及时发布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对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展就业工作。我们将就业工作程序、就业工作进程、毕业生就业流程和就业指导中心职责等制成图表上墙,规范有序的开展就业工作,也为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了快捷的就业服务。做好生源统计和就业方案编制工作以及毕业生就业的日常管理工作。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通知要求,我们认真进行毕业生信息核查工作。通过与毕业生档案和新生录取底册表核对,掌握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及家庭住址的变动情况,并与本人核对相关信息,并于20XX年12月将数据系统上报自制剧教育厅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此外,我们依据生源分布情况和就业协议签订情况,分别按照五年制专科、三年制专科两种类型,编制就业方案,做好数据库,上报到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另外,我们还及时的完成了毕业生派遣证的审核办理,认真撰写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文字材料,定期上报就业率等。

5.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我院于20XX年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并配备了两名专职教师,并多次派出就业指导教师外出培训,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就已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学院教学计划,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把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度(课时数36学时)。在就业指导教学中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就业与创业。我们还通过就业知识讲座、广播等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择业观的教育,使广大毕业生转变了就业思想、更新了就业观念。

6.开展'薪火相传'奖学金及困难毕业生'一助一'帮助与服务活动。根据香港惩教社教育基金在我院设立的奖学金发放办法,有计划的资助贫困生,并安排对口就业,解决了贫困生的困难。

三、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尚需拓宽和加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院只与十几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多元化选择的客观要求。

2.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改进,尤其在学生的择业观念上急需转变。主要是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并且缺乏就业的技巧。

3.毕业生就业缺乏诚信,很多毕业生在已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仍然单方面私自毁约。

4.就业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一些学习考察活动不能参加,失去了向先进院校学习的机会,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措施

1.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人才库。每年毕业生离校并不意味着就业工作的完成,其实广大毕业生是学院就业工作的宝贵财富,是潜在的就业资源,进行良好的跟踪关系,既可以使校企合作关系得到巩固,同时也拓宽了下届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2.完善毕业生信息反馈系统。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社会用人的需求,重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求信息制度,多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实现订单培养。

3.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4.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希望学院进一步加强对就业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达到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

总之,我院就业工作在20XX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会在新一届院党委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争取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20篇:就业工作总结

*****系2011年就业工作总结

在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过程中,我系专门召开了多次会议,研究探讨毕业生就业工作,确定了“营造学生氛围、提升就业质量、提高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工作原则和思路,组建并完善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正确定位,全员参与,在扩大就业的目标导向下,注重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就业氛围,比较完满的完成了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系2011年共有毕业生班级3个,美术教育班27人,广告设计与制作班26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30人,共83人。截止到2011年8月31日,我系就业人数为81人,总就业率为97.59%。安班级分:其中08广告设计与制作班就业24人,08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班就业30人,08美术教育班就业27人。按就业类型分:其中1人到西部支教,1人参军,41人就业单位与专业相关,其余38人在其他各种其他行业就业。

二、工作经验。

(1)领导重视。就业工作关系我系发展大局,系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系部领导*书记、*主任一直把就业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并形成“紧紧围绕就业这条主线,努力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切实做好就业工作,系部黄书记多次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做专题研究和部署,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了各阶段的任务,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并落实负责人。领导的重视保证了2011届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每年学院供需见面会之前,系主任会带领各教研室主任深入就业市场一线,去邀请企业到学校选拨人才,在返校之前,系主任也会带领各教研室主任、专业老师、辅导员以及各班班主任到各实习基地看望学生工作生活情况,检查学生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报告的完成情况,真正做到了教学与学生工作联动,专业老师和辅导员共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信息跟踪、就业服务等工作,指导学生安全就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目标明确。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并结合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城市美化设计系提出了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在2011年8月31日之前高于90%的高质量就业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调动了全系上下狠抓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专业老师、辅导员以及各班班主任齐抓共管,三管齐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措施有力。系里多次聘请有关方面人员对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进行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进行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业务能力和素质。通过各项措施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他们及时为毕业生解疑答问、参谋分析,主动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和推荐工作,工作扎实、细致且富有成效。系里也根据自身专业针对性特点,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向相关单位推荐毕业生,增加就业信息来源,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4)指导积极。针对我系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的现象,系里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让毕业生全面详实的了解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从而把握就业机遇,有效提高择业成功率。系里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就业信息资料库,给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指导。同时,学校还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有关企业进系来招聘,并通知学生参加各地人才交流会、去相关企业应聘,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做法。

(1)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要求辅导员(班主任)随时掌握毕业就业动态。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关注毕业生就业,及时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2)认真组织开展系列讲座,认真做好毕业生档案的归档工作;注重对已就业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服务和调查工作。

(3)每年毕业生工作中,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是我们的重点工作,首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建档,了解学生情况,弄清楚这些学生的就业意向,最后根据他们的意愿推荐工作,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4)系部建立了一个QQ群,便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第一时间把各种就业信息传递给每位同学。让学生掌握各种就业信息,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专业技能不强。 (2)部分同学好高骛远,对于到基层工作不甘心。

(3)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也有待加强,以适应企业的面试要求。 (4)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还不是很通畅 (5)毕业生就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五、2012年就业工作设想

2012年我系就业工作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健全城市美化设计系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管理体系,就业率不低于2011年水平,总就业率确保90%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以下意见:

(1)全员关心,充分调动全系师生做好就业工作的积极性。要做好就业工作,就必须营造全员关心就业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全系师生的积极性。要构建以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为主,其他教职员工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参与的就业指导氛围。要加强对班主任开展就业工作的监督,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有关就业工作的规定;要调动专业教师对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影响力,积极推荐毕业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要发动其他教职员工关心就业工作,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保证我系毕业生充分就业。

(2)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开展“学业、创业、就业”系列教育和指导,从而调整毕业生就业心态,使毕业生充分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充分了解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开放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要改变思路,加强与社会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合作与交流,借鉴经验,利用资源,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内涵。要利用信息化的工作手段,建立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和管理的网站,并积极与各类人才网络链接,形成开放就业信息网络,加快信息流通,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能及时、充分、全面的进行交流。

(3)加大投入,建设一支专业指导队伍。建立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的就业指导队伍,系里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开展工作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使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逐步向“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4)计划周全,落实到位。毕业生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工作计划的周全十分重要。在工作中,要制定能涵盖全学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合理分配,做到重点突出、落实到位,并及时进行总结和完善。

**********系 2012年2月

就业工作总结
《就业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