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第三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这个问题始终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没有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并不否认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在支配人们行为中的作用,而是顺藤摸瓜,探究出了产生精神现象背后的物质根源,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自始至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全过程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受这一根本动力制约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无条件性,无论在自然界、认识领域还是人类社会,矛盾都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类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而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有大小主次之分,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基本矛盾制约着非基本矛盾的发展,即所谓“动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是指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并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制约着人类社会矛盾体系中其它矛盾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迄今为止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还是封闭低效的自然经济或者是开放高效的商品经济都始终贯穿着这两对矛盾,决定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所以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还在于它们涉及人类社会的基本领域,涵盖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汇总了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囊括了社会基本结构的经济、政治和观念等基本内容,即社会有机体的骨骼和肌肉。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生产力是最为活跃、最不稳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作为制度化的经济交往关系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引起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最终使得在旧制度下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解放,使人类社会发展从整体上跃上更高的层面,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最终源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首先是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推动着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网,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地位是不一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没有前一对矛盾则后一对矛盾就会化为乌有,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呼唤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交往形式,而特定的经济交往形式又会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交往方式,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间的层层决定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仅需要变革经济基础,也需要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是消极被动的因素,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提出在社会发展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均衡的科学理念。

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要通过一定社会的阶层或阶级的矛盾表现出来,社会矛盾尖锐化,意味着代表不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的阶级冲突白热化,其结果必然引发声势浩大摧枯拉朽的社会革命,导致社会形态的质变。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兴利除弊的社会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推动社会量变。总之,无论是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革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自从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以来,其历史从阶级存在的角度就可以说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离开了阶级斗争这条主线索就很难理解阶级社会的发展。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如同一切其它社会历史现象的出现根源于社会物质因素,阶级的产生也缘起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剩余产品的出现使阶级的产生有了可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阶级是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物。

阶级在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革命导师列宁给阶级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列宁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在阶级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一般都是统治阶级,无论哪个阶级只要掌握了生产资料,就会控制社会经济命脉,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并且在政治上执掌政权。而一个集团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则构成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区别。在这里,是否掌控生产资料是决定经济地位从而也决定政治地位高低的关键所在,也才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极其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对抗的实质是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历史上,经济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而不断奋起反抗,阶级斗争绵延数千年。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全部发展过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是通过人的活动来推动的,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存在形态。由于阶级是具有深刻经济基础的大的社会集团,它比任何个人或其他人群都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深刻的社会代表性,因而阶级的利益、阶级的目的、阶级的行动能够最直接、最有力地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先进的、革命的阶级的活动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

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压迫阶级为了争取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反抗剥削和压迫,无论是奴隶阶级的砸毁农具、消极怠工、逃亡还是农民阶级的大规模的起义和战争,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迫使他们做出某种调整和让步,减轻剥削和压迫的程度,从而过多或少地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都是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打击之下,统治阶级被迫采取了“与民休息”政策,扶助农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更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各阶级之间的斗争便空前地激化起来,旧的生产关系的代表—腐朽的统治阶级不可能拱手交出政权,俯首帖耳地听凭社会变革,相反,他们会进行殊死的较量,他们不仅运用暴力,而且还要动用全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维护旧制度,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只有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阵营,同样运用暴力,以暴抗暴,才能打败没落阶级的反抗,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借助于新政权的力量促进新的生产方式的建立,把被束缚着的生产力解放出来,把社会推向前进。例如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期间,曾经经历了数次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马拉、罗波斯比尔等或被旧势力暗杀或被封建势力绞死,经过长时期血雨腥风的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才最终宣告胜利,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进行阶级分析,一是要了解各阶级的客观经济、政治情况,二是要了解各阶级的现实关系,三是要了解各阶级的历史变化和动向。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阶级分析的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里,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发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是维护一定生产关系的最直接的力量。只有通过先进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国家政权,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全面提升。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要对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即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根本性的改造,实现的是整个社会形态的质变,而不是量变或局部的变化。一切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某一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变化,都不能算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条件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只有当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引起的种种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形成了全国性的危机,即被统治阶级不愿照旧生活下去,而统治阶级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革命才能爆发,并取得胜利。社会革命的主观条件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已经形成足以摧毁反动政权的强大革命力量。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其主观条件集中地表现在无产阶级政党是否成熟。比较而言,客观条件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前提,但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时,革命能否发生和取得胜利,则取决于主观条件是否成熟。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即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同腐朽的上层建筑矛盾的尖锐化。

(二)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首先,社会革命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新兴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些革命都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之时,革命的结果则是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实现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飞跃。其次,社会革命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奋起摧毁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由于社会革命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聪明才智,同时还教育、锻炼了人民群众,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在历史上,社会革命越是深刻,人民群众的发动就越是广泛;人民群众的发动越是广泛,社会变革也就越深刻。历史上的一切革命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发挥了他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如果没有社会革命把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就不可能摧毁腐朽的旧制度。在中国近代,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就是维新变法派人士孤军奋战,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敌我双方力量悬殊,革命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断送。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启蒙派人士在民众中广泛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唤起民众,革命思想深入人心,革命成为千百万民众参加的事业 ,我强敌弱,革命终获成功。最后,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社会革命的形式通常是多样的,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社会革命往往采取暴力的形式。反动统治阶级不肯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会利用掌控在他们手中的庞大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来镇压被统治阶级,逼迫被统治阶级以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除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逐渐进入,没经过暴力革命,其它社会形态的更替基本上都是以暴力为手段,通过战争夺取政权,只是这种暴力有时表现的极端激烈,有时表现得相对缓和一些罢了。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社会改革同社会革命的区别在于:社会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进行的,是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调整,不改变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而变更具体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社会革命则是以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较低级的社会制度,完成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社会形态的新陈代谢,使社会发展出现划时代的转变。社会改革发生于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的时候,它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由统治阶级发动和组织的,借以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其原因或者是由于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给统治阶级施加了极大的压力,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做出某种让步,被迫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以缓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矛盾。或者是因为内忧外患,社会陷入危机之中,统治阶级内部一些锐意进取人士出于对短期或长远目标的考虑而自觉地革故鼎新,以变法图存自救。统治阶级有统治经验可以借鉴,又有经济、政治实力做坚实的后盾,所以有能力进行社会改革。改革的幅度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既有推动社会全面转型,涵盖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变革,也有拯救危局的局部调整。无论如何,改革就是兴利除弊,改良社会,改善民生,富国强兵。而社会革命则发生在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时候。它是自下而上进行的,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和组织的席卷全国、摧枯拉朽的社会大革命,在社会革命期间,整个社会风起云涌,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常常会出现史诗般的战争场面,被统治阶级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表现出极高的政治热情。平时处于默默无闻的劳动群众如梦中苏醒的雄狮,腾挪跳跃,势不可挡。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相当普遍性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不同时期的统治阶级都曾经采取过一定的改革措施,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秦国起初不过是一个弱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最终由弱而强,成为诸侯国中的霸主,为秦灭六国,建立全国统一的秦王朝夯实了基础。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带来了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唐朝初期的改革促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一举把中国封建社会推上最鼎盛的时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改革往往也带来了太平盛世:经济发展、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使当时的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西方,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最高统治者伯里克利,在经济政策、政治体制、军事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创了民主体制,商业繁荣,城市自治,法律隆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长久的影响。在近代,彼得一世面对西欧国家的崛起,侠天皇之威以令天下,进行“西化”式的改革,使俄国走上强国之路,成为后起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典范。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历史已经昭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我国自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思想观念上长期受僵化的教条主义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捆住了人们的手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开始拉大,因此改革成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抉择。正如邓小平所言:“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除了走改革的道路,中国没有别的道路,因为只有改革才能导致中国的发达。”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起新的政治体制、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活动方式、新的运行机制、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还是这方水土这方百姓,已经是前后两重天,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发展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飞跃和发展,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和进步,都离不开科学的重大发现与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的,体现为多种学科门类相互交织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三大门类。技术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是一种精神性活动;技术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辨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融为一体。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历史并非全是充满着血与火的杀伐征战和险象丛生的政略谋算,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迄今为止,在生产力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中,大体上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这三个历史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作用下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科学技术不仅把人类从蒙昧无知中解放出来,而且为人类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人类文明与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到了近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历史的车轮。在近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三项成就被西方新兴资产阶级所掌握,确保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成为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重要催生剂。从近代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发生过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70年代,它以蒸汽机的发明为重要标志,推动了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迅速过渡到机器大生产,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第四次科技革命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它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的出现为标志,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过渡。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且由此及彼地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智能革命,以电子技术武装的自动控制系统已成为生产的枢纽,人的劳动主要是脑力的付出而非体力的付出,劳动者的智能迅速提高,造就出更高素质的劳动者。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工具不断升级换代,机器设备由机械自动化升级为智能自动化,由局部自动化扩展为全局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加连续、精密、高速和自动化。全部社会生产都将成为科学化的生产,产品质量更优,功能更全。其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对象变得日益广泛和多样化。过去劳动对象主要为“自然物质”,现在劳动对象则更多的是“人工物质”,如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材料革命方兴未艾。其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传统的农业,工业因为科学技术的大量介入固然面目一新,其比重也在逐步下降,而一些新兴产业如第三产业属于知识集约型产业或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这类产业不需要大量的能源或者不需要大量的材料,而主要是需要一定数量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就可以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与之相伴随的就是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比例迅速增加,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比例日益增长,造就出日益发展壮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掌握科学知识成为现代社会劳动者的必要条件。这一切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新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打破了地域阻隔,实现了信息共享,使人们虽远隔天涯却仿佛咫尺相连,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替代或延伸人脑的部分智能,是一场智力革命,电子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手段,这是人脑的一次解放,使人类将精力投入到更加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中去,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原创力。伴随着科技迅速发展而带来的是“知识爆炸”,要求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成为人们谋求自身发展须臾不能缺乏的重要内容。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意味着给人们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开辟了更大的自由天地,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人的价值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的思维更趋开放性。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更趋系统性,整体性,灵活变通性。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具有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二)对科学技术的一点思考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革故鼎新,但对它使用不当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高精尖的武器可以增强一国的国防力量,但假如这种武器控制在军事黩武主义手中,世界上就没有太平。不是吗,在科学技术高歌猛进的二十世纪却爆发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的物质充裕,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社会的道德沦丧,信仰危机,情感失衡,犯罪猖獗,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等也是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并非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单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繁荣,人类社会的发展要获得普遍的繁荣必须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伴随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马克思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论(第三章)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第三章
《马克思第三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