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KPI与BSC、MBO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3-02 15:55: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KPI与BSC、MBO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明白的是:BSC(The Balanced Scorecard)即平衡记分卡;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

最近查到一些关于‘BSC与KPI的区别’的讨论,感觉说的很有道理。最先看有关BSC的文章时觉得它的核心就是KPI,BSC就是站在了更高的高度上去考虑问题。要说到两者之间的区别确实总结不出来,我觉得下面的3点说的是很正确的:

区别一:BSC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的最根本目标是战略,而不是人或人的行为。即使在绩效管理方面,也是从企业/组织绩效(战略目标)为重,员工绩效管理只是其功能的延伸。BSC应用于员工绩效管理要求企业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来制订企业战略,最后才分解为员工绩效指标,员工绩效是组织绩效的反映/侧面;

区别二:平衡计分卡强调"抓大放小",主次分得很清楚,精力集中于主要矛盾,即公司的战略。不是什么都要考核,或不分轻重,在信息时代这一点很重要;

区别三:平衡计分卡系统是高度结构化的系统,并不是KPI的堆砌,KPI指标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钻石、石墨和木炭一样,虽然都是炭原子组织,却因结构不同,其效用与价值有着天壤之别。

不少人误将KPI设计视为核心,其实,真正的关键是制订战略;战略是核心,是本质,KPI只是现象,没有战略,KPI就没有意义;而不同企业的KPI及其数量和数值都因战略而有很大差别。以为有了KPI就解决了问题,或套用其他企业的KPI都是误区。

所以说BSC会考核KPI,但KPI并不是BSC的全部。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考 核是通过对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提炼出的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的模式。KPI必须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 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包干与一票否决的绩效管理法,可以视 为KPI考核的极端的例子。

KPI考核体现了量化和突出主要矛盾的管理思想。KPI考核的一个重要的管理假设就是一句管理名言:“如果你不能度量它,你就不能管理它。”所以,KPI 一定要抓住那些能有效量化的指标或者将之有效量化。而且,在实践中,可以“要什么,考什么”,应抓住那些亟需改进的指标,提高绩效考核的灵活性。KPI一 定要抓住关键而不能片面与空泛。当然,KPI的关键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应抓住绩效特征的根本。平衡记分卡(The Balance Score-Card,BSC)是由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 Norton于1992年合作发明的方法,平衡记分卡(BSC)引发了一次绩效管理革命。

BSC 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和公司的战略、远景结合,并反映了平衡的思想,强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间的平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间的平衡,也强调结果的趋动因素。 BSC分析哪些是完成企业使命的关键成功因素以及评价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的项目,并不断检查审核这一过程,以把握绩效评价促使企业完成目标。它是一种多维管 理体系,以战略目标为核心,通过四个层面:财务、顾客、内部运作流程及员工学习能力来实施策略管理,这四个方面分别用一系列的指标来描述,各个指标与企业 的信息系统集成,四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因果关系联系,构成一个完成的评价考核的整体。充分地把公司的长期战略与公司的短期行动联系起来,把远景目标转化为一 套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

BSC 是以信息为基础、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工具,它不仅是绩效考核工具,也是绩效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具,更是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中心工作是开发关键成功因素(CSF)和关键绩效指标(KPI),分别反映了定性和定量的思想。

平衡计分卡要求企业从四个不同维度来衡量绩效。其中,财务维度告诉企业管理者他们的努力是否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 们”这一类问题,是其他三个维度的出发点和归宿;顾客维度体现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反映,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从时间(交货周期)、质量、性能、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关注市场份额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内部流程维度是企业改善其经营业绩的重点,该维度的目标是解决“我们擅长什么”这 一类问题,报告企业内部效率,关注导致企业整体绩效更好的过程、决策和行动,特别是对顾客满意度有重要影响的生产率、生产周期、成本、合格品率、新产品开 发速度、出勤率等指标;创新与学习维度的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在进步吗”这一类问题,将注意力引向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指标涉及员工的能力、信息系统的能 力、激励、授权与相互配合等。

应用平衡记分卡的成功企业包括苹果公司、AMD等,从目前应用的情况来看,企业对四项维度各有偏重,并不是简单求“平”,比如苹果公司就更注重财务维度。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由管理大师彼得·得鲁克(Peter Druck)在1957年提出,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管理理念和应用成熟的绩效考核模式,迄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简 单而言,目标管理就是让管理人员和被管理者共同参加工作目标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制度。它是根据注重结果绩效和任务管 理的思想,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 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标管理的实质是“目标绩效导向的自我管理”,目标体系、有效的授权、双向的沟通、自我激励是其构成要素。单纯的目标管理,强调目标的完成,而不以其中的完成过程、完成原因为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MBO还有一种解释是Management Buy-Out,管理层收购)。 BSC的成功关键是勾勒出战略地图。战略地图做好了,战略主题就能清晰地体现出来,然后才是关键成功因素和关键绩效指标。这应该是BSC发展到今天的一种表述。

KPI是关键业绩指标 BSC是平衡计分卡

大致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是BSC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平衡计分卡的 最根本目标是战略,而不是人或人的行为。即使在绩效管理方面,也是从企业/组织绩效(战略目标)为重,员工绩效管理只是其功能的延伸。BSC应用于员工绩 效管理要求企业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来制订企业战略,最后才分解为员工绩效指标,员工绩效是组织绩效的反映/侧面;

二是,平衡计分卡强调"抓大放小",主次分得很清楚,精力集中于主要矛盾,即公司的战略。不是什么都要考核,或不分轻重,在信息时代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平衡计分卡系统是高度结构化的系统,并不是KPI的堆砌,KPI指标之间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钻石、石墨和木炭一样,虽然都是炭原子组织,却因结构不同,其效用与价值有着天壤之别。

不少人误将KPI设计视为核心,其实,真正的关键是制订战略;战略是核心,是本质,KPI只是现象,没有战略,KPI就没有意义;而不同企业的KPI及其数量和数值都因战略而有很大差别。以为有了KPI就解决了问题,或套用其他企业的KPI都是误区。

所以说BSC会考核KPI,但KPI并不是BSC的全部关键业绩指标(KPI)同样是基于战略的,它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是企业战略,是在公司高层领导对企业战略达成共识之后,通过价值树或者任务树或者鱼骨分析 来分解成关键成功因素(KSC),再分解为关键业绩指标(KPI),再把KPI按部门和岗位向下分解,是自上而下的。可以说KPI指标体系能够良好的突出 公司发展的要点,并且实施成果导向的考核。但是在部门之间的平衡作用上效果不明显,忽视了部门间的关系与权重。而BSC是以总体战略为核心,分层次、分部 门不同设置的。与BSC相比,KPI的要素基本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体现彼此的联系,在时间的维度上也没有超前与滞后之分。它的分解与落实都是以既定目标为 核心的,因而不能突出部门或个人的特色及职能。比较而言,使用KPI绩效考核的落实层面没有得到战略管理意义的深化。对应平衡计分卡中的四方面,KPI最 适用的应该是财务指标与任务指标,但对于能力指标、学习指标之类,就很难应用KPI来进行分解。

BSC根本上说是一种管理思想;所谓平衡或者均衡是指长、短期目标的均衡与协调,以及各职能、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均衡与协调。

如何才算“均衡”了呢?评判的标准是什么?“战略”! “战略”是什么东西?战略是使今天的努力具有中长期价

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后,粤美的的总股本没有变,各类股份的比重也没有变,没有涉及控制权稀释、收益摊薄等问题,只是股权在两个法人实体之间的交换,这种转变的好处: 这里面的“法人股”非别样的“法人股”可比,它们中的很大部分是由粤美的管理层控制的,这标志着政府淡出粤美的,经营者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管理层在实质上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两次收购之后,尽管从表面上看股权转让的结果只是股权在两法人实体之间的变换,尽管看起来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是作为一个法人实体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的,但美托投资实际上是由粤美的的管理层和工会控制的,所以最终管理层确立了对粤美的的所有权。粤美的管理层通过美托投资间接持有了粤美的17.3%(78%×22.19%)的法人股,粤美的的工会则间接持有粤美的4.88%(22%×22.19%)的法人股。这时的法人股已经从简单的为一个经济实体所控制的股份,变为控制在管理层人员的手中。在粤美的的管理层中,法人代表何享健通过美托持有了粤美的5.5%的股权(25%×22.19%),持股2690万股,按照2001年1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每星期五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13.02元)来计,市值达到3.5亿余元。虽然目前我国的法人股不允许上市流通,但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必然是一个发展趋势。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减少了代理成本。管理层收购实现以后,以何享健为代表的粤美的管理层具有了双重角色:从性质上来说变原来的代理人为现在的委托人,但同时他们又在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类信息。虽然其他中小股东对粤美的的一些信息不是十分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但第一大股东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对整个股东集体来说已经比原来进步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在很大程度上重合了,代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MBO、KPI与BSC联系区别

上级KPI与下级KPI之间的关系

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国有企业改制与MBO

目标管理(MBO)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竞争关系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

采购部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KPI与BSC、MBO之间的关系
《KPI与BSC、MBO之间的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kpi与mbo的联系 关系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