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谈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谈我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姓名:李晨阳学号:2011210841

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使人有能力创造美好的人生,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只不过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的办法。

不同于德、智、体等教育,美术教育是通过艺术等美感活动来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也就是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崇高情操与富有实践能力的人。美育的任务在于鼓舞儿童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儿童能够发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通过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儿童树立美的理想,形成美的人格,当儿童有了美好的人格与心灵,在生活中他们就能够用正确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同时,也能用正确的审美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此外,由于有了正确的审美观,才会不断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并不断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因为这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也必将把与人的和谐交往作为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美术教育对幼儿的人际关系交往和社会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

美术教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有助于培养儿童好的性格,美术中的形、色、质等都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人们也喜欢通过美术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情感性是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质,这也是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动力。不仅如此,美术课程本身就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和态度。美术课程不仅使儿童的不良情绪得以适当的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而且有益于情感的不断升华。所以在对儿童的教育中,美术教育用其无形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是一种形态相对比较自由的教育,它可以没有固定的形式和内容,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且能够轻松渗透到其他形式和种类的教育中去。不仅如此,美育还具有全方位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要能够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其他科目的知识。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活动,尤其是美术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所以美术课程不仅能帮助儿童有效地丰富形象储存,而且能训练形象思维的能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密切相关,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

心灵着手,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身心的全方面健全发展,所以,美育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

学前儿童对一切事物都有独特的好奇心和发现力,他们会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认识和观察这个世界,也喜欢并善于去发现一些美好的事物,而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所透露出来的则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他们内心的情感,所以幼儿作品中往往包含了丰富想象、大胆构思以及奇特的造型,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赞赏并加以适当引导的。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会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去判断画的像不像,过于强调方法技巧,但是儿童的能力有限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绘画教学中幼儿可能会表现出为难和无从下笔;还有一种则是让孩子过分自由发挥结果孩子过于天马行空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在画什么。这两种思想都没有使儿童的个性和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美术方面能力的发展应该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一般在四岁左右已经结束了无意识涂鸦时期,开始有意识的表现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但是因为儿童的年龄尚小,思维较简单,绘画技能也有所欠缺,所以在绘画中表现出来的形象通常是较为单一和幼稚的,对于自己喜欢的部分,他们往往会加以夸张强调,其他部分则会比较淡化,所以在儿童绘画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主题夸张、人物比例失调的现象,但这也正是儿童最纯真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想正确的引导儿童绘画,必须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约束儿童,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含义,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通过观察幼儿和与幼儿的交流,找出幼儿的兴趣之所在。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的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以及和谐感等,形成幼儿对这些特征的敏锐的选择能力,防止幼儿对生活中的一些东西视而不见或者走马观花,使幼儿不断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最终达到提高观察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融入对幼儿审美方面能力的熏陶,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该给幼儿提供相对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美术活动环境的创设应当加强游戏性,以此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幼儿在自己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中去学习和感受绘画所带来的乐趣。幼儿只有在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才能放松身心,更加投入的充分感受美、表现美,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虽然幼儿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

的,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却是幼儿顺利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不应该单一的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幼儿通过探索和尝试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涂色、粘贴、泥塑、折纸、雕刻、编织等加强幼儿的兴趣,不断地提高幼儿的作画能力和在色彩形状上的分辨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和协调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的画编成小故事将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将语言教育和美术教育相结合,使美术活动更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如此,美术教育还可以结合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活动来开展,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灵活的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提高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中为了充分鼓励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可以对幼儿进行一些奖励,可以是口头的表扬或者是在其他的幼儿面前展示他的作品,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将大家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中。通过这些强化创造行为的方法,并与适当的技能练习有效结合会使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确立起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能够更乐于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和其他艺术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艺术作品的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作品,每个孩子表现在作品中的想象都是很丰富的,其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教师应当欣赏这种美并鼓励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好的绘画作品,让孩子们真正的在美术教育的活动中爱上绘画、爱上美术。这种热爱不仅仅是在现阶段幼儿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在幼儿以后的人生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美术教育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直观的特点,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着特有的优势,但是如何才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却需要教师的能力,教师要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使他们感到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和负担,把美术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和娱乐。使他们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幼儿在有趣味的活动中吸收知识和掌握技能,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从而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对幼儿成长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以便于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学习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成长和教育的相关知识,对美术教育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将这些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去,通

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儿童培养美术方面的能力和知识,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让美术在儿童的未来成长和生活中发挥到更多积极的作用,要能够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幼儿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我对美术教育的看法

对美术教育的看法

谈谈我对曾国藩的看法

谈谈我对同性恋的看法

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看法

谈谈我对中国模式的看法

谈谈我对校本研修的看法

我谈谈对选购钢琴的看法

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一点看法

谈谈对国学的看法

谈谈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
《谈谈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看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