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季氏将伐颛臾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7: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季氏将伐颛臾》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我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本单元课文所属的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本单元的学习应该包括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对课文中涉及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人生体验及追求,都要有所理解,对有的地方还可做出自己的判断。

《季氏将伐颛臾》表现了孔子反对穷兵黩武、主张教化怀民的政见,课文的这一基本内容应使学生明确。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孔子义正辞严的批评、鲜明有力的观点、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政治经验,从而了解孔子形象。在语录体的《论语》中,有如此生动的人物形象的篇章是应该充分利用的。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语录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对冉有和季路助季氏将伐颛臾的一场对话,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1、新时期我们如何看待孔子的仁的政治思想——

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对外: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明确:肯定其“均、和、安、修文德”思想。至于不患寡和贫,则值得商榷。财物和人才少了,仅凭均、和、安是不够的,发展还是必要的。

2、补充学者观点供学生参考:

平心而论,孔子的立论还是有问题的。他说“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还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前提就错了,推论更错。社会分配的合理(“均”),当然重要,但怎么能说只要“均”了,就不担心“贫”了呢?“均”是财富分配方式,“贫”是财富的多少,这两者,谁能说,只要“均”了,就不“贫”了?一个馒头均分成5份,5个人吃,“均”是均了,但能说吃得饱吗?

恰恰相反,如果“贫”了,最终结果便是强者恃强凌弱,全部占有而后快。所以,贫则不均,不均则不和,最终社会混乱,国家倾覆。

儒家文化片面强调“稳定”而忽视“发展”,他们总以为可以不“发展”而“稳定”,甚至认为“发展”就会破坏“稳定”。一潭死水式的社会固然有利于统治阶级,有利于既得利益者,但人民则往往生活在缺衣少食之中,最终便只能是揭竿而起,打破统治者所谓的“安”,所谓的“稳定”。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是的,只有发展才能真正“安”,真正稳定。——鲍鹏山《新读》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本文言知识点;

2、

理解师生对话的背景及过程;

3、

深入理解孔子的治国理念。 【教学重点】理解师生对话的背景及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孔子为什么要反对攻打颛臾,从而理解孔子的治国理念。 【教学方法】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详见预习资料。

二、课堂导入

1、孔子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97),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

《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属于语录体。它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当代,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第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就是文中的季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理清文章的人物关系

冉有、季路是孔子的两个学生,又是季孙氏的家臣。冉有,即冉求;季路,即子路。孔子与冉有、季路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冉有、季路与季孙氏是主子与家臣的关系。

2

研讨课文

1、当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有事于”:对……采取军事行动。对于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

明确:孔子的反应很激烈,情绪很激动。从“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和“求!”加感叹号两句话中,可见孔子对他们的指责和呵斥,语气很强烈,孔子反对战争的态度很鲜明。

2、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来告诉孔子?(学生讨论)

教师准备:按常理,这样重大的军事机密不应该向局外人孔子泄密的。但是,孔子是他们的老师,更是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般的崇敬所以会告诉孔子。另外,作为季氏的家臣,他们不会不知道季氏吞并颛臾的野心,告诉孔子是为了试探一下老师的看法。

3、孔子为什么要反对攻打颛臾?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有三条:颛臾是先王封国 ,不可伐;在邦域之中 ,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这三点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地位角度讲的。因为颛臾这个国家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伐,也不必伐,季氏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伐!

4、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我们那主公要攻打它,我们两人都不主张这样做呀!),孔子又是怎么批驳的?孔子的话有几层意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两层:第一层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拿一份钱做一份事。

第二层 用 了 一个类比“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而不扶持,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两个比喻“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

3

的过失呢?”(显然,这是管理者的过失)来批驳两个学生没有尽到一个谋臣辅佐主人的职责,批评他们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尸位素餐。

5、冉有讲的第三句话是什么?孔子又是什么态度?

明确:“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现在不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患)“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气很严厉,孔子最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人。(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七、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冉有、季路反复辩论的对话。朗读中感受孔子语言的说服力和雄辩色彩。

冉有季路在季氏伐颛臾这件事上,说了三句话,孔子逐一进行了驳斥,从论证的方式来看,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

明确:孔子把冉有的言论作为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语言犀利,态度鲜明,具有雄辩的力量。回顾我们前段时间学过的《拿来主义》也是先批驳了错误的观点,再立自己的观点。所以这篇文章属于驳论文。

八、驳斥之后,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孔子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学生翻译孔子的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处学生不难找出)

明确: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治国原则,“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无贫”、“无寡”、“无倾”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

2、还有一处——“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何以伐 4

为?”(这一处学生较难看出)

明确:这一处是从反面提出的。孔子为什么反对攻打颛臾,这和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关系。 教师介绍背景及孔子的政治思想:鲁国鲁庄公有弟三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强大以后,常犯上作乱,先是在鲁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后来,随着季氏家族势力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是鲁君的势力范围。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攻打颛臾的真实意图在“萧墙之内”,矛头所向是鲁君。季氏攻打颛臾可扩大地盘,从而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孔子是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的。其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的礼治社会,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此是原因一。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是:王是朝廷,下面是诸侯(国),再其次才是大夫(家)。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违背了孔子所维护的封建等级制的正名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是原因二。所以孔子认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更是对他的政治信念的挑战,因此坚决反对。

九、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为什么在这件事上,态度严厉,当面指责冉有呢?

明确: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当他的学生违背了自己的政治原则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孔子对学说的认真执著、对弟子爱深言切的一面,领会教育家的教育魅力。 背景介绍。

这出戏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间的对话,对话的起因是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伐”,攻打,季氏将攻打颛臾。“有事”,指用兵。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冉有、季路向孔子汇报了这件事。)季氏是谁呢?(季孙氏,鲁国贵族季友之后,这里指季康子。)颛臾是什么地方呢?(鲁国的附属国)季氏为什么要攻打颛臾呢?(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权势,所以抢先攻打颛臾。)冉有、季路又是谁呢?(孔子的学生,当时都担任季氏的家臣。冉有,即冉求,有是他的字,求是他的名。季路,即子路。有必要补充的是冉有是季氏的主要谋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季氏智囊团的核

5

心成员,首席顾问,参谋长。)

2、第一次责备

孔子在听了弟子的汇报后什么态度?(责备)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求!无乃而是过与?)为什么责备?(因为孔子反对攻打颛臾,而冉有是季氏的首席顾问,在这件事情上肯定负有责任。)能翻译一下这句话吗?(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吧。)“尔”什么意思呢?(你)“过”什么意思呢?(责备)因此,“尔是过”就是“过尔”的意思。“是”是什么意思呢?(课下注释:“是”是“尔”的复指;另一种解释,“尔”作为“过”的宾语提前,因此这个“是”是提宾的标志。记上去。)“无乃……与”又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吧,表示推测语气)

那么这句台词可以怎么念呢?能试试看吗?(指导:这是一句责备的话,但是语气上带有推测,可以稍微轻一点。重音放在“求”和“过”上。)

3、第二次责备

冉有在老师责备之后有没有认错?(没有)他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是那个季康子想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人都不想呢。这其实是在推卸责任。孔子原本以为自己的责备应当会起到效果,不想冉有并未信服,所以这段话在语气上和第一段相比有没有变化呢?(有,语气比前一次更严厉。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给大家时间揣摩这段台词,我建议把我们课前发下的参考译文利用起来,原文和译文各读一遍,然后将不懂的字词圈点出来,等下我们可以来交流。

有理解不了的字词吗?(重点引导到这么几个字词上。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展现;力,才能;就,担任;列,职务。展现才能担任职务,不能胜任就辞职。孔子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呢?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冉有,你和季路身为季康子谋臣,他犯了过错,就是你们的责任,应该辞职。

2、“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相”和冉有、季路有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类比呢?“相”的责任是搀扶盲人走路,冉有和季路的责任是辅助季氏,别让他走上歪路。在孔子看来做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他用“虎兕”比喻谁?(季氏)对,季氏本来就像虎狼一样,很有野心,我让你们去做他的家臣,原本是想让你们看住他,别让他跑出来祸害人间,现在你们看不住,当然是你们的责任。他用“龟玉”来比喻什么呢?(颛臾)颛臾即将像龟甲玉器一样碎裂了,这是谁的责任呢?

有同学愿意来尝试下这段台词吗?(朗读指导:关键两个反问句,“则将焉用彼相矣”和“是谁之过与?”重音放在“相”和“谁”上)

4、

第三次责备

冉有听了老师孔子的责备后信服了吗?(没有)他第二次狡辩,推卸责任: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氏的封地,担忧它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权势,所以先发制人。

因此孔子第三次责备他,怎么责备的?(“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什么意思呢?(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因此这句话断句可以怎么断?中间该如何停顿?(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气应该怎样把握呢?

6

(稍许停顿)当中的一个词可以给我们启示,哪个词(“疾”,痛恨,讨厌)能来读一下吗?(指导:重音放在“疾”上。)

五、文化提升

(一)问题探究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反对攻打颛臾,你能总结一下原因吗?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第一段中他提出“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这些理由从三个层次来阐述,一是从历史上讲的,先王册封,不可伐;第二是从地理上讲的,在邦域之中,不必伐;第三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是社稷之臣,已经臣服于你,是你的附属国了,不当伐。

2、最后一段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对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要以德服人,“来”,使动用法。然而,现在他的弟子冉有和季路却无法做到,搞得国内鸡飞狗跳,混乱不堪,对外也不能使别人归顺。最后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指出:“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萧墙之内”即鲁国国君,季康子想通过攻打颛臾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地位,最后取代鲁国国君。

3、孔子是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呢?本文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的第一段,在这段文字背后紧接着有这么一句话: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意思是:天下清明,那么制礼作乐和出兵征伐都由天子做主;天下昏乱,那么制礼作乐和出兵征伐都由诸侯做主。

能不能结合这一段资料思考下这个问题呢? 【明确】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周代的礼乐社会,所谓“礼”就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他强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各自有各自的地位和责任,不可僭越。

在孔子看来,如果真到了有必要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么只能由天子来决定,而季康子仅仅是一个鲁国大夫,连诸侯都算不上,没有资格攻打颛臾。

(二)分角色朗读。(机动)

(三)课外延伸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孔子的思想,甚至把他拍成电影,搬上银屏呢?

7

孔子的思想对现今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呢?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关现实的思考:

孔子所竭力维持的等级制度在当今社会仍旧适用吗?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是否有其先进性呢?“修文德以来之”是否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借鉴意义呢?“均无贫”是否等同于“均贫富”?“和”的概念和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有区别吗?

这些问题我们还须不断探索,一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因此,我给大家列了一个书单,推荐大家阅读,希望通过阅读让孔子的形象逐渐清晰和丰满起来。只有走进了孔子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演好孔子。

1、《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普通读者的入门功夫,上下几千年尽在其中,百看不厌;

2、《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钱老夫子的毕生心血;

3、《鼓吹》金刚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敲击论语的砖头。

4、《论语心得》于丹著,中华书局。美丽的心得;

5、论语别裁》(明)张居正讲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皇家读本; 最后请允许我用伏尔泰评价孔子的话作为本堂课的结尾: 他探索思想,一点也不狂妄, 并为人类揭露了理性之光; 他是作为哲人而立言,不是先知, 但也奇怪,他的国家奉他为祖师。 【教学反思】

“有效性”的落脚点在哪里?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是学生。这是我在课后的最大感悟。因此,我在充分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之后,对照课前定下的三个标准——扎实(文字)、清晰(文章)、到位(文化),对本堂课进行了反思总结。

首先是文字落实不够扎实。学生能基本读懂文章大意,但对具体字词等文言知识点的理解就显得较为吃力,这反映在句段翻译的不流畅上。显然,我在文字的落实上做的还不够。我想,或许可以从四方面弥补:一是课前就提供参考译文,二是在文章梳理中强调字词落实,三是课后习题的巩固练习,四是加强朗读和背诵。

其次是文章解读清晰明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都认为文章梳理的清晰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从关键句“求!无乃尔是过与”入手带动对全文的理解,问题的层层推进催化思维的运动,同时,整堂课都由一条主线贯穿——孔子为什么态度如此强硬地反对季康子攻打颛臾?或许,这可以成为文言文文章梳理的一个模式。

最后是文化拓展定位准确。学生在文字落实和文章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提供的课外资料,

8

基本上能把握孔子的政治理想及人物形象,并通过课堂结尾的一系列带有启发式的问题(孔子所竭力维持的等级制度在当今社会仍旧适用吗?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是否有其先进性呢?“修文德以来之”是否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借鉴意义呢?“均无贫”是否等同于“均贫富”?“和”的概念和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有区别吗?),对孔子及《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的书单也成为课外阅读的热门书目。

我想,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在课内读懂,在课外研究,是否可以说达到了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否也适用于除了文言文之外的其他文本呢?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默写

季氏将伐颛臾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