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论语季氏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7 21:08:5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论语季氏》二则教学设计

《论语季氏》二则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已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学生通过学习《论语十则》已经对论语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论语》一书二十章、一万余言,非《论语十则》所能涵盖。故利用阅读课、选修课时间,给学生系统地讲了论语(共12课时,取题为《走近论语》)。下面选取其中的《论语季氏》教学设计,其中第二板块《诵读文本,理解内容》和第三板块《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均以积累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而进行的设计。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文本、理解本课所阐释内容。

2、能力目标:了解“三友、三乐”的内涵,感悟孔子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孔子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精华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二、教学重点:诵读文本、理解本课所阐释内容。

三、教学难点:了解“三友、三乐”的内涵,感悟孔子的智慧。

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教科书上学习了几篇文言文,功底较浅。在熟悉并掌握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有趣的故事;通过讨论、引导,加深对《论语》的理解;感悟一点处世、为人、交友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知人论事、话说孔子

1、导入语: 清史记载,雍正十三年,河南总督田文镜因为与当地读书人关系搞得不好,导致当年发生一件朝野震惊的事件:乡试罢考。田文镜于是率领百官、士兵前去捕拿闹事生员,剑拔弩张之际,身无长物、手无寸铁的众儒生是如何应对,甚至最后制服田文镜呢?

最终,他们是凭借手持的一块牌位‚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之位‛迫使在场所有官吏收敛,达到自己的目的。 小结:由此可见,孔子在历史上是有巨大的影响力,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季氏》两则。

板块二:诵读文本,理解内容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1 请学生读课文

2.2 老师订正字音 便(pian2) 礼乐(yue4)

2.3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2.4 老师读译文,学生对照

2.5 老师提问:本则讲了什么?——交有益的朋友——板书

2.6 老师讲解‚谅‛、‚便辟‛,‚善柔‛,‚便佞‛等词语。

2.7穿插问题:结合文本谈谈,历史有有哪些名人的友谊?管鲍之交、魏征、马恩、周毛、负荆请罪等。

-------------------------

每个人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如果反过来想,对方很好,那你值得交往吗?于是,孔子又给我们的自身修养或者说培养有益的爱好方面提出了三条建议:——板书

3、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3.1 老师泛读

3.2 学生读译文,其余对照原文。 3.3 大家齐读

3.4 老师讲解 ‚节礼乐‛、‚多‛、‚佚‛、‚宴乐‛

3.5 穿插问题 有人说:“快乐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一天呢?”

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明确:快乐固然能让人忘记痛苦、忧伤,但一味寻求而不加节制,则会对人有害!

小结:孔子用凝练的语言,把如何交友、如何培养爱好告诉了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消化它。

4、挑战自我,看谁背得又快有准确.板块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衔接语:刚才大家背得挺累了,休息一下,欣赏一组图画。

5、“快乐的十三个技巧”

5.1 老师列举的快乐比孔子都多,你怎么认为?

明确:老师列举的是十三个技巧,是在孔子“三乐”基础上延伸而来。“言约而意

丰”正是论语的特点,也是孔子的智慧!

6、古人言‘择友须胜己,似己不如无。’你如何理解?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分小组辩论:

具体做法是: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正反方:各自陈述观点并通过交流来得出结论。

正方:择友须胜己 反方:择友勿须胜己

教师归纳:本句源自“无友不如己者” 《学而》是孔子跟弟子谈论如何学习知识的、

而不是如何交朋友的。

衔接语,你们表现的很优秀,很聪明,这让老师想起一个人,据说他是孔子最聪明的弟子,一次,他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最终,他找到了答案“恕”。学完本文,你们有没有找到一个字概括本课?——仁(仁者爱人)

7、小结: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集会时做了这样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8、本课学习即将结束,但对论语的学习我们才刚刚开始, 你们的人生长路也才刚刚开始。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怀着悲天悯人的人生态度,心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用爱来面对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一定会很幸福、很快乐!

作业 不仅有生活中的贤友,而且时空隧道的另一端也有贤友。房龙著的《与世界伟人谈心》你不妨买来读一读。你能否经常与古往今来的伟人谈谈心?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四则之1则)

目标定向: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观点;

3 能结合实际,对孔子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同学们谁知道“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孔子内心根本就不想去见阳货,所以故意选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种行为本身是不诚实,是一种虚伪。“邦无道则不仕”是孔子学术的一个重大原则,可是面对阳货对这一原则的批判,孔子居然被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声称是,可见,孔子主张的这一原则是多么软弱无力。事实上,从孔子为管仲的行为辩护,以及孔子面对弟子的反对和质疑还要坚持去为谋反的公山弗扰的手下去做官,都可以看出孔子对“邦无道则不仕”这一原则,是自相矛盾的。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由孔子的观点我们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的思想则可,要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许以前曾经有效过,但是在今天,是已经完全落伍和不适用了。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诗礼传家》讲了“庭训”的来历。后来,“庭训”专指父亲的教诲。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有时也泛指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你读过知道哪些关于庭训家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耳熟能详

推荐第2篇:《论语季氏》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论语季氏》

教学内容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教案背景: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已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学生通过学习《论语十则》已经对论语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论语》一书二十章、一万余言,非《论语十则》所能涵盖。故利用阅读课、选修课时间,给学生系统地讲了论语(共12课时,取题为《走近论语》)。下面选取其中的《论语季氏》教学设计,其中第二板块《诵读文本,理解内容》和第三板块《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均以积累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而进行的设计。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文本、理解本课所阐释内容。

2、能力目标:了解“三友、三乐”的内涵,感悟孔子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孔子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精华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点:诵读文本、理解本课所阐释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三友、三乐”的内涵,感悟孔子的智慧。 学情分析:

小学生没有学习过文言文,功底较浅。在熟悉并掌握文本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有趣的故事;通过讨论、引导,加深对《论语》的理解;感悟一点处世、为人、交友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知人论事、话说孔子

1、导入语: 清史记载,雍正十三年,河南总督田文镜因为与当地读书人关系搞得不好,导致当年发生一件朝野震惊的事件:乡试罢考。田文镜于是率领百官、士兵前去捕拿闹事生员,剑拔弩张之际,身无长物、手无寸铁的众儒生是如何应对,甚至最后制服田文镜呢?

最终,他们是凭借手持的一块牌位‚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之位‛迫使在场所有官吏收敛,达到自己的目的。 小结:由此可见,孔子在历史上是有巨大的影响力,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季氏》两则。

板块二:诵读文本,理解内容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1 请学生读课文

2.2 老师订正字音 便(pian2) 礼乐(yue4)

2.3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2.4 老师读译文,学生对照

2.5 老师提问:本则讲了什么?——交有益的朋友——板书

2.6 老师讲解‚谅‛、‚便辟‛,‚善柔‛,‚便佞‛等词语。

2.7穿插问题:结合文本谈谈,历史有有哪些名人的友谊?管鲍之交、魏征、马恩、周毛、负荆请罪等。

-------------------------

每个人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如果反过来想,对方很好,那你值得交往吗?于是,孔子又给我们的自身修养或者说培养有益的爱好方面提出了三条建议:——板书

3、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3.1 老师泛读

3.2 学生读译文,其余对照原文。 3.3 大家齐读

3.4 老师讲解 ‚节礼乐‛、‚多‛、‚佚‛、‚宴乐‛

3.5 穿插问题 有人说:“快乐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快乐的一天呢?”

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明确:快乐固然能让人忘记痛苦、忧伤,但一味寻求而不加节制,则会对人有害!

小结:孔子用凝练的语言,把如何交友、如何培养爱好告诉了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消化它。

4、挑战自我,看谁背得又快有准确.板块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衔接语:刚才大家背得挺累了,休息一下,欣赏一组图画。

5、“快乐的十三个技巧”

5.1 老师列举的快乐比孔子都多,你怎么认为?

明确:老师列举的是十三个技巧,是在孔子“三乐”基础上延伸而来。“言约而意

丰”正是论语的特点,也是孔子的智慧!

6、古人言‘择友须胜己,似己不如无。’你如何理解?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分小组辩论:

具体做法是: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正反方:各自陈述观点并通过交流来得出结论。

正方:择友须胜己 反方:择友勿须胜己

教师归纳:本句源自“无友不如己者” 《学而》是孔子跟弟子谈论如何学习知识的、

而不是如何交朋友的。

衔接语,你们表现的很优秀,很聪明,这让老师想起一个人,据说他是孔子最聪明的弟子,一次,他问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最终,他找到了答案“恕”。学完本文,你们有没有找到一个字概括本课?——仁(仁者爱人)

7、小结: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集会时做了这样的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8、本课学习即将结束,但对论语的学习我们才刚刚开始, 你们的人生长路也才刚刚开始。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怀着悲天悯人的人生态度,心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用爱来面对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一定会很幸福、很快乐!

作业 不仅有生活中的贤友,而且时空隧道的另一端也有贤友。房龙著的《与世界伟人谈心》你不妨买来读一读。你能否经常与古往今来的伟人谈谈心?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四则之1则)

目标定向: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观点;

3 能结合实际,对孔子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同学们谁知道“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孔子内心根本就不想去见阳货,所以故意选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种行为本身是不诚实,是一种虚伪。“邦无道则不仕”是孔子学术的一个重大原则,可是面对阳货对这一原则的批判,孔子居然被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声称是,可见,孔子主张的这一原则是多么软弱无力。事实上,从孔子为管仲的行为辩护,以及孔子面对弟子的反对和质疑还要坚持去为谋反的公山弗扰的手下去做官,都可以看出孔子对“邦无道则不仕”这一原则,是自相矛盾的。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由孔子的观点我们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的思想则可,要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许以前曾经有效过,但是在今天,是已经完全落伍和不适用了。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诗礼传家》讲了“庭训”的来历。后来,“庭训”专指父亲的教诲。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有时也泛指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你读过知道哪些关于庭训家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等故事至今耳熟能详

推荐第3篇:季氏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

2.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3.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对孔子提倡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抄检大观园”的一个片段,当时探春说了这么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老先生说季康子的担忧,是在萧墙之内,也就是说在鲁国内部,换句话说就是乱自内生,如果这样,那么一个国家或一个家族走向倾覆的厄运也就不远了。

那么我们就走进《季氏将伐颛臾》一文,看看我们先人的仁义与智慧。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三、简介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把不熟悉的字标注读音。

①论语

(

)

②颛臾

(

)③社稷

(

)

④虎兕

(

)⑤ 出于柙(

)

⑥焉用彼相矣(

)⑦干戈

(

)

⑧冉有

(

)⑨椟

(

)

1 2.全班齐读。

3.要求学生各自结合课文注释朗读,大致疏通文意。4.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来。 5.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作业 1.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2.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3.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 A.危险 颠簸 辅助

B.不稳定 跌倒 辅助

C.不稳定 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4.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5.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 .③虎兕出于柙

于: .④龟玉毁于椟

于: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 . 6.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____ _____________。

⑵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____ __,二是__ 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 ,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 。

⑷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D.以上都是

2 E.以上都不是

⑸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冉有季路违背了先生的政治主张的行为是(多选)

( ) A.相夫子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D.谋动干戈于邦内

⑹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______ ______。 答案:

1.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2.A 3.D 4.①作为 ②语气助词 ③成为 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5.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对,对于,介词 ③从,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6.⑴季氏将伐颛臾⑵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⑶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 ⑷D ⑸bcd ⑹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二、合作、思考、讨论

1、说说你对孔子的印象(可以穿插讲孔子“三怒”)

2、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 义正词严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不能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全班同学集体朗读第一段 )

3、提问:孔子与自己的弟子的第二次谈话中,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请画出来。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类比:“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类比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4、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

5.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学生个别朗读、集体背诵。 )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三、归纳、整理

1.教师板书课堂要点

2.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

3.全班同学诵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本文是典型的孔子和学生的“攻防演习”,学

4 生三次陈述,步步设防;老师三次反驳,针针见血。学生陈述得闪烁退让,振振有辞,孔子驳斥得有理有据,切中肯綮,让人心悦诚服。这都是围绕“仁”字做文章。

孟子曰“仁者无敌”,古人也经常讲“战胜于朝廷”,讲“不战而屈人之兵”,和我们国家当今奉行的对内实行韬光养晦,对外奉行睦邻友好的政策也是一脉相承的。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真是:仁哉,孔子!大哉,孔子!伟哉,孔子!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第二教材练习。

推荐第4篇:《论语》孝篇

孝篇

第一课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第二课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

——出自《论语·学而》

【译文】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拓展阅读】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人,是江夏人。年纪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懂得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的夏日到来时,黄香就用扇子对着父母的帐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并使蚊虫远远地避开双亲的帐子,让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好让父母睡起来时觉得暖和。

因此,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第三课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第四课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注释】

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拓展阅读】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 “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你要这个干什么?”元觉说:“这是现成的东西,等您年老时,我还用得着。”父亲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父亲想想,就没敢按以前的想法做。

第五课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这里采用第三种说法。

第六课

子曰:“孝哉(zāi),闵(mǐn)子骞。人不间(jiàn)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先进》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孝呀!他的父母兄弟都说他孝,别人听了,也从没有什么非议。” 【拓展阅读】

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一次,子骞及二弟随父坐牛车出门探亲,行至一山村旁,风雪突起,车上的二弟喜眉笑眼,子骞则冻得瑟瑟发抖。其父见状,怒用鞭打,刹时间子骞的袄烂而芦花飞,骞父发现幼子棉衣则裹着丝绒,始明真相。其父立即赶车返家,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又有诗称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推荐第5篇:论语孝篇

论语《孝》篇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4、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做事勤勉,说话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这就是好学的人。)

5、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为子女的疾病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6、

担忧,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7、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到事情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好吃的,让父母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顺了吗?

论语《孝》篇

其实还不够。)

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1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去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多年不改变忘记父远方求学或工作,如果必需要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去的具体地方)

11、

亲的教诲,就可以说尽孝了)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们的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推荐第6篇:《论语》德行篇

《论语》德行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季氏)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微子)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子张)

推荐第7篇:季氏将伐教案

季氏将伐颛臾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的思想;学习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其用法;背诵课文;体会文章反复辩难的对话方式和富有雄辩力的论证方法。 指导学生熟读全诗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熟读课文来感知课文内容

2、研读法、点拨法 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文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形象的艺术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读乃至背诵课文,感受、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人生态度。 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你一定还记得出自《论语》的一些名句,比一比,看谁记得更牢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文章背景

1、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2、《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3、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二、整体感知

1、重要字音:

颛臾(zhuānyú)

冉(rán)有

社稷(shèjì)

彼相(xiàng)矣

虎兕(sì)出于柙(xiá)

椟(dú)近于费(bì)

相(xiàng)夫子

2、播放音频,分角色朗读朗读,强调语气、音调、感情。问题:冉有的三句话: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三、讲析第一段

(一)朗读和疏通文意

问题:1、文章共写了孔子与冉有的三次对话。阅读第一段,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季氏将伐颛臾这个消息时: (1) 他的态度是什么?

他的态度是反对讨伐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

相当于“恐怕……吧”

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过:动词,责备 以为:即“以之为”,把他封为(省略)

(2)

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理由有三:

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不当伐 语气:义正辞严 不容置辩

(二)重点解释:

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 见:拜见、谒见 有事:采取军事行动

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 “恐怕……吧” 过:责备。

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 为:让、做

(三)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

1:请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

交代谈话的背景。 2:孔子为何先责备冉有?

既显师生之情,又现政见不合。

3:孔子认为不可攻打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矣,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不当伐。

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

(四)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

2.细读第

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段背诵

二、讲析第二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

陈力就列: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止,不就职。 危:不稳定。 颠;跌倒。

相: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过:错。

注意辨析:

过:是谁之过与? 过错

过: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 问1: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孔子责备冉有、季路。

问2:孔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他们的错误做法?

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问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中的比喻本体及意义有哪些?又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

虎兕

龟玉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玉器在木匣子里被毁掉,这是看护人的责任。

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

三、讲析第三段

1.朗读和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 今:如今。 固:坚固 取:攻取

必为:一定成为 忧:担忧 疾:憎恨 舍曰:回避说

辞:托词、辩解之词 寡:少 均;平均 注意辨析: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

安: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

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 倾:倾覆

修:整治、治理,意为施行 来:使动用法,使……来 安:使动用法 相:辅佐 干戈:军事

萧墙:指鲁国内部

2、问1: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孔子阐述治国思想。

问2: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对内: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仁、德)

对外:修文德。(礼) 教师点拨: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治国原则,“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问3.从孔子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季氏“谋动干戈于邦内”非常不满,请同学思考,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教师点拨: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只是漂亮的托辞,季氏之“忧”在于惧怕于鲁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萧墙之内也”。

3、再朗读第三段,根据以下思路,试作背诵。

冉有为季氏辩护→孔子提出安邦原则→冉有季路有背原则→孔子指出季氏之忧

四、教学小结:

可以从孔子对学生的称呼和说话时采用的语气两方面加以比较。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冉有、季路违反了他的政治原则,因此孔子激昂、慷慨地批评了他们,《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写出了孔子对学说认真执著、对弟子爱深言切的一面,而《侍坐》写出了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一面。

(一)重点字词:有事、无乃…与、以为、是、何以…为

有事于颛臾:《左传·成公十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一种表示

委婉推测的句式。“与”为语气词,“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以为东盟主:即“以之为”,把他封为(省略句) 是社稷之臣:这,代词。

何(以)伐为:为什么讨伐它呢?(省略句) 成语:①既来之,则安之

②分崩离析 ③祸起萧墙 一词多义:夫

夫颛臾:代词,那,句中位置。

今夫颛臾:夫,放在句中,那,代词。 夫如是:夫,放在句首,发语词。

课文中哪里能体现出孔子的”仁”的政治思想? 反对攻打颛臾,说明孔子反对武力(板书:反对武力)。

引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引用两个比喻,说明孔子提倡做事要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要自知、自醒。(板书:尽职尽则、忠于职守、自知、自醒)。 批评冉有强词夺理,说明孔子提倡为人真诚(板书:为人真诚)。

提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说明,孔子提倡以国家为重(板书:以国为重)。 结尾指出季氏之忧在萧墙,说明孔子提倡要有忧患意识(板书:忧患意识)

五、布置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字词句。

2.认真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背诵:全文

推荐第8篇:演讲稿_毕氏篇

先写一点:

与其说这次作为@#¥ 系 @#¥ 流 @#¥ 班的代表发言,不如说这是赤裸裸对毕某灰常一般的文字功底滴挑战,这是一种裸奔式的挑战。因为众亲听完我滴演讲后,你们会有各种感慨,比如“神马大学生活,都是浮云嘛!”,“姐还是早点找个经济适用男回家种地吧!”“哥就是传说中的那个传说,美女你就跟我交往吧……不成?看我两眼也行哇!”等等等等。正是因为这一句句感慨,一遭遭故事,一件件无聊琐事,才使得大学生活注定是你们毕业后终身难以磨灭的珍贵回忆。

开学了,报名了,拖着大包小包到学校。各种脸型,各种陌生,各种迎新,各种社团,各种造次,各种酱油。移动电信广告满天飞,学哥学妹齐齐成双对。我当年的感触就三字“奔放啊!”这不是我想说的,我想说,在高中,爱情是奢侈品,少数人拥有的起,在大学,爱情是日常用品,木有会很寒酸。当然,我不是纵勇大家上了大学就抓紧恋爱,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还想说,恋爱,是重新配置你们俩生活费的支出结构,所以,为了你们每个月的那点钱,慎重选择你滴交往对象。

一个建议,大学里,一定要和自己的同学、老师处好关系,传说中有4种人关系最铁: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一起扛过枪。现在的社会多个朋友就多条出路,以后不管你是创业也好,找工作也好,出国深造也好,甚至回家种地也好,你会发现,没有关系网,想啥啥不顺,做啥啥不成。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学校搞活动,如果有一个相对牛X的人物在旁边帮忙或找关系,你绝对会事半功倍!

一个怪现象,刚来学校的童鞋们都是激情澎湃,兢兢业业,满腔热血,恨不得飞到天上抱一把白云把学校裹得严严实实,然后再飞到A搂的顶楼大声咆哮:“我好牛啊!”1个月,只要一个月,该蜗居的蜗居,该恋爱的恋爱,该打酱油的打酱油,当年满眼血丝的眼球现在只剩眼白了,怎么了?变淡定了,死寂一般的淡定。所以大家保持兴奋的同时一定要淡定,想做的事情就坚持做完,不要半途而废。

一个忠告。高中顿顿鸡鸭鱼肉依然消瘦,大学顿顿白水清汤难挡发福,为啥子?没了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没了晚自习班主任站在教室后窗口凶煞的眼神,没了三更睡觉凌晨起床的睡眠问题,没了高考在即来自亲朋好友的各种压力……电脑是导致各位少男少女皮表以下脂肪剧增的直接原因。我想对男生们说,为了以后有能力赚钱找个漂亮的妹子,为了考试不挂科,珍爱生命,远离网络游戏;我想对所有学妹妹说:珍爱身材,远离韩剧,特别是中国式韩剧。

一个祝福。新城市,新环境,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你们一定希望开始一个新的生活,一洗高中屡考屡败的学习成绩,一洗高考后一颓不正的状态,一洗被自己经营得一塌糊涂的社交圈子,那就好好干吧!可能我们学校确实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让有些人非常不爽,但是我们既然选择来了就应该好好适应它,选择学校和交女朋友是一样一样的,处久了自然就有感情了,祝愿所有童鞋们在siso学业有成,生活快乐。

弦外本无音,听者自闻之,此弦本有音,你,听见了没?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毕伟

推荐第9篇:论语为政篇感想

论语为政篇有感

物理学院

2011213611

朱健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为政篇包括了二十四章,涉及到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在对为政篇进行了阅读之后,我对此有了一些感受。作为一个师范生,想到以后会走上教师的岗位教书育人,我对为政篇中的一些教导人如何学习的章节由更特别的感受,这些篇章给了我一些启示。

为政篇第十一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我最有感受的一句话,不仅仅是对以后教导学生,同时也是我自己学习时有的一些感受。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可以得到新的知识,在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温习时,总是会有新的体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总是活跃的,我们的思维会在这个过程中与我们已有的知识发生碰撞,让我们不断有新的收获。在我们的世界中,新的知识的获得总是建立在就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温故而知新”不仅在封建社会,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是孔子对我国教育的一个巨大的贡献。这让我想到在今后的教育岗位上也要强调这一点,不仅教导学生书本上的新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温习学过的知识,在温习过程中思考,以获得新的体会。学习知识不仅可以学没有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温故知新,这样得来的知识不仅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在为政篇中的关于学习的另一个观点是关于学习和思考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应该并重。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学习了却没有收获;只知道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内心充满疑惑却得不到解答。学习和思考应该同时拥有,同时进行,只有将学习和思考一起进行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智慧。在我看来,学习和思考就像鸟儿的两只翅膀,共同支撑着鸟儿飞翔,缺一不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决不能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引导学生,不仅学习新的知识,同样要思考知识的内涵,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习和思考一起出现,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的人才。 在为政篇中孔子还提出了一个学习上很重要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我们的学习中,保持谦虚务实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虚心的向他人求教,不以不知为耻,以虚心求学为荣。人一旦有了自我膨胀、对待学习不能实事求是的心,那么就再难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在教育中尤其重要,教导学生有一个谦虚求学的态度是我们老师的重要责任,学生一旦有了装作知道的心思,那他就会在学习上举步维艰,再难有进步了,在生活中也难与人相处。

《论语》为政篇对我的感触有许多,但只有关于学习、教育的才让我有了切身的感受,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也会尽量努力做到。

推荐第10篇: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一)

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几个句子是真正正面谈到政治外,其他说的似乎都是与政治没有关系的东西。

为此,我也专门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这里是不是孔子还是在讲做人?讲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过很快我认为这样解释是很牵强的。其实为政就是讲如何来当政,很明白不过。不过南怀谨先生的一句注释也值得我们注意:《论语》中讲的是为政,不是政治。孔子没有系统地去提出政治相关的概念。根据这句注释去理解为政篇的句子,似乎开始有了一些头绪。

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讲的是为政的最高境界,然后用诗经的思无邪说明为政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再后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说明为政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接下来,用了好几句的篇幅讲孝,然后讲了一个为政者的修为问题,最后用一句话总结:为政者要有见义而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胸怀。这样一看,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当然,这个思路是南怀谨先生的《论语别裁》中间理出来的。我也曾试着去怀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释,所以我还是比较认可这个解释的。为政篇有好几句话都是讲孝的,似乎与为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我国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这里讲孝是有它的意义的。这点在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证实: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在这一句中,孔子就明确说到:推行孝就是为政。所以该篇中间出现了很多人问孝的情况,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还讲到了一个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说要全面发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学且思,还不能钻牛角尖,等等。

不过,虽然为政不能翻译成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这点在后面的章节中也有体现。所以我个人认为,《论语》总体讲的还是做人,还是学而篇说的学问。不管是讲为政也好,还是后面讲礼、仁也好,孔子的主张都是从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讲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这也应该是学而篇作为开篇的原因吧。

整体来说,为政篇给我的启发不如学而篇多,可能是为政这个话题对我们这些一般人来说,没有如何做人更贴近。不过在专家的解释中,我还是体会到了《论语》文章布局的特点,对中间的一些话也还是有一些体会。我想,只要能学到一点东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二)

众所周知,论语每篇的标题是以文章的前二个字来命名的,当然除去子曰,因为,这两字出现的频率太高。

为政篇,初步看去,好像比较乱,好像并不是在说为政,而是在讲孝,讲君子,将信用。其实,都是在围绕为政这个主题展开的,第一句是主旨,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接着,孔子从思无邪,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孝无违、孝敬,从君子不器,先行言后从之,周而不比,

以上这些说都是在围绕一个字展开——德,德代表着礼,代表着孝,代表着君子。曾国藩曾说过,德者,若水之源,树之本;才若水之流,树之叶,大概是这个意思,大概也是受我们伟大孔子的思想影响。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有两句关于谈论学习的经典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能很多人会以为这两句出自学而篇,没想到却是在为政篇,乍看,我也是颇觉新鲜,过后,我觉得也很正常,无论从政,为学,都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肯定要注意学与思的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才,有时候,某个专业的问题跟他所研究的专业无直接的相关性,但却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玄妙之门也!

最后,有一点对现在为政者都颇具借鉴意义的是: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段话我觉得现在有志于从政而又摸不着门道的人,可以用心慢慢去琢磨,去悟,在中国的政治里,这绝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比马克思的资本论都更厉害。对于刚从大学毕业长期处于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而言,更是值得谨记!

当然,学而篇谈到与朋友交很重要的一点——信用,其实,为政也一样,这不,孔子就说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像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前提,所以,无论你是从政,还是为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论语为政篇读后感(三)

《论语》为政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学习之初要有美德,学习运用中,美德之用也是无法或缺的。如开篇第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才会使自己像北极星一样,别的星辰都围绕它。就说明了,德的重要性,这也说明为政之人同样也需要有诸多的美德才可达到,此种效果。

围绕德这个主题,《论语》为政篇讲到何为孝,讲君子不器,讲信之重要性,德是为政之源,使看似散乱的为政篇,主题鲜明,条理清晰。

在德的主题下,又穿插了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谈论学习的名言,很难和为政相联系,但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都是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再实践,在思考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学与思的结合就没有愚蠢的人。孔子言传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受益终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七十岁能随心所欲,有任何念头不会越出规矩。

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学与思是达到成事目的的必经之路。

第11篇:论语为政篇教案

《论语》为政篇第二

教案设计及执教者: 广利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学习《论语》第二篇为政,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大意,明白道理。

2、结合自己实际,反思过去的不足,努力自我完善,用实际行动回报亲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古文的韵味,做到知行一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在这些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当中,有这么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它照耀着、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这个人就是(点击课件)说出他的名字?对,这个人就是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概括了孔子的一生。(点击课件)孔子是一位有才而得不到重用的闲人,是一位周游列国、四方游学的忙人,是一位为理想奋斗了一生的强人。

2.而那本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书就是(点击课件)一起说。对,画面左边的就是《论语》的原件。(点击课件)《论语》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里面记录的都是关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行。宋代的朱熹把《论语》列入“四书”之中(点击课件)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之书。《论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二是关于思德修养方面的。全文共有20篇。每篇都是用第一则开头的前两三个字作为题目的。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论语》,学习《论语》的第二篇为政。请同学们齐读题目。

二、诵读经典

1.为政篇共有24则,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前八则,请同学们翻开书本23页,边听课文录音,边划出节奏停顿,并留意读音,请做好准备,开始。(点击课件)

2.请看屏幕。在这八则论语中,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要留意一下。(点击课件)(老师指出读音不正确的字。)

3.请同学们按划好的节奏停顿练习朗读。

4.看屏幕检查学生朗读的情况。(点击课件)先读前四则,再读后四句。注意及时纠正和作出评价。

5.指导读出古文的韵律美。6.师生配乐朗读。(点击课件)

三、略知文义

1.我们学习经典只是会读是不够的,还要理解它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一起来了解这八则论语的意思。(点击课件)

2.现在,你们对这八则论语的意思有些了解了吗?那么,在这八则论语当中,提到最多的是关于什么方面的呢?对,5到8则都是讲关于孝道的。也有两则讲为政方面的。(点击课件)我们可以从“为政以德”和“道之以德”这两个地方,看出孔子是主张要以德治理天下的。

3.那么,在孝道方面孔子又是怎么说的呢?读!(点击课件)(生读)

在这里孔子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孝。(点击课件)孝就是要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不要对父母做出那些有违礼仪规矩的事。这两点孔子是明确告诉世人的。同时,孔子也向世人提出质疑(点击课件),齐读(生读)!孔子向我们提出的质疑是(点击课件)孝敬父母只是为他们提供吃、喝、穿、住就够了吗?

四、明理导行

1.你们认为这些就足够了吗?远远不够,孝敬父母不仅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快乐。现在在我国越来越多的独居老人和留守老人,他们都无法承欢膝下,过着十分孤独、寂寞的生活。对于这些老人来讲,想与子女见见面、说说话都成了一种奢望。所以才会有人建议,把“常回家看看”纳入到法律

中。什么是孝?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孝”字吧!(点击课件)“孝”字的上面是一个老字的一半,表示老人、长辈,下面是一个子字,表示子女、晚辈。那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创造这个“孝”字的时候已经诠释了孝的真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小的时候,上面的“老”字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幸福快乐地成长;当我们长大了,下面的“子”字支撑着上面的“老”,把“老”字整个儿背了起来。那就是孝,相依相伴,相依为命。孝的本质是对亲情的回报。我们每个人都要回报那份浓浓的亲情。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该用怎样的方式回报父母的恩情,表达自己的孝心呢?围绕着这个话题,请同学们进行一次讨论(点击课件)同桌之间、四人小组之内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交流环节) 2.学生说自己的看法。老师随机引导小结。

3.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作为一名小学生向父母表达孝心的方式。老师把它概括起来就是(点击课件)一起读!(生读屏幕的内容)

4.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中的有些做法时至今日已经不可取了,但是他们的孝道精神代代相传。在北京也有一位孝子,他的故事感动了身边每一个人,中央电视台特意把他的故事拍成了电视专题片,让全国的人都来学习。他就是„„请看屏幕。(点击课件)

5.看完这个电视专题片,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6.孙茂芳伯伯用一片真心践行着人间的至善、至孝。这种孝超越了一般的孝。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生呼应),这是大孝,是真正的孝行天下。

五、身体力行

1.孝是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情感,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孝的真意不会改变。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只有弘扬这种美德,才会迎来人和、家美、国盛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都来(点击课件)读!再读!(生读屏幕内容,师贴板书)

2.“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行动。下面请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拿起你的笔,写一写课后反思。(点击课件,生写我的反思)

六、结束语

同学们,“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从小诵中华经典(生呼应),立志做有德之人(生呼应)。让经典伴随我们成长,收获智慧人生。

板书:《论语》

为政篇第二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

第12篇:季氏将伐颛谀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够归纳出“是、疾、止、见、过”五个词语的义项;了解两个句式:“无乃„„与”“何以„„为”

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孔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影响;了解孔子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的重点] 了解孔子的主张和思想;掌握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的难点] 了解孔子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广东教育出版社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请大家详看课文注释①。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劝伐 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广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当冉有再一次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广东教育出版社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做阅读训练,总结文言知识,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背诵。抽查2~3名同学背诵。

二、阅读训练

提供下列材料给学生,教师适当解释其中难懂的词句,让学生拿课文和材料比较阅读,从而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突破本文的难点。

材料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材料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1:注释 北辰:北极星。 共:同“拱”,环抱,环绕。

[译文]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材料2:注释 道:引导。 格:亲近归附之义。

[译文]用政法来导引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要求结合课文比较,进一步明确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课文和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可归纳出孔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修文德,以德报人,反对法治,主张礼治,反对武力征伐。

三、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广东教育出版社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并说明活用的情况。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答案:来、安,使动用法 2.特殊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并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①无乃尔是过与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答案:①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①是

例句 出处 释义

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正确,与“非”相对

.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判断词,是 .②疾

例句 出处 释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 病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厌恶、痛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快、急速

.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 疾苦、痛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 强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妒忌

.③止

例句 出处 释义

广东教育出版社 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 停止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禁止、阻止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只是、仅仅

.④见

例句 出处 释义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看见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 召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 拜见、偈见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被动,相当于“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xiàn,出现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 见解、见识

.⑤过

例句 出处 释义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超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过分、过于

.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错误、过失(名)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责备

.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错(形) .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 拜访、访问

三、布置作业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13篇:季氏将伐颛臾

1、季氏将伐颛臾(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 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对孔子的礼治、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学生按课文内容表演,理清思路,理解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二、学生表演,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1、学生表演(让三位同学再现孔子当时与两位学生对话的情景)。

2、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的几次对话。试概括这几次对话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理由 第二次对话:批评两学生没有尽责 第三次对话: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问题探究 一辩: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

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

不可伐 义正词严 讨伐

②颛臾在鲁国境内

不必伐 不容置辩 理由

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 无当伐

二辩: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三辩:

当冉有再一次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孔子说服了两个学生吗?冉有、季路说服了季孙氏吗? (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总结: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表现了他的仁政思想和敏锐的政治观察力。

本文的语言特点:对话体;以理服人的辩驳艺术。语言含蓄、简练

四、拓展训练

中学生能否带手机上学一直以来争议很大,以下两点是赞同能带手机上学的观点,试反驳以下的观点。

1、同学有我也得有。

2、便于和家长联系。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六、布置作业 做阅读训练。

2、《季氏将伐颛臾》第二课时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 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

对孔子的礼治、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14篇:季氏将伐颛臾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A.课时安排:2教时。 B.教学目的: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理清本文在谈话中的层次;学习引用成语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初步学会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C.教学重点和难点: 1.指导理清课文的层次,在此基础上熟读、背诵全文。

2.组织辩论形式的课堂活动,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D.教学方法:辩论活动课。 E.教具使用: F.教学设想

1.传统的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重点高中学生的需求。重点高中的学生学文言文的目的不仅仅是打牢语言基础,更在于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开拓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史的了解,增加文化底蕴;高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积累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所以,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本文是中学生在教材中第二次接触到的选自《论语》的文言文,又是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第一篇。由于《论语》以言论为主要体现样式,言论又涉及政治、文化、哲学及教育思想问题,少有故事情节,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会觉得枯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对孔子的“圣人”、“伟大的教育家”提出质疑,力求还孔子一个更具体生动的形象,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来正确认识孔子和把握本文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感性理性互动式”。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准备(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3.本文的语言对重点中学的学生来说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障碍。《论语》的语言比较简短。本文中有些常见虚词如“而”、“之”、“以”等用法已为学生所掌握,一些实词的意义也可根据上下文推测和课文注解来理解。文中特别需要指导掌握的是两个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因此,本文适宜学生在课堂上自行翻译。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领悟词、语、句的含义。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4.教参的编写者虽然建议本文的教学重点宜放在学生的熟读背诵上,但在本教案的安排中,学生为了尽可能自如地进行辩论,势必会将文中主要内容或语句记住;并且经过辩论之后,学生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有机了解,此后指导背诵,易如反掌,同时反复诵读,对增强语感极为有利。

5.本文拟用2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介绍作者及《论语》,指导学生自译全文,布置辩论题目并指导预习准备。 第2课时:组织辩论活动并总结;指导背诵全文。 G.预习安排

◎(第一课时前)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并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冉(rǎn)有

颛臾(zhuān yú)

社稷(jì)

焉用彼相(xiàng)

虎兕(sì)出于柙(xiá)

龟玉毁于椟(dú)中 固而近于费(bì)

萧墙(xiāo)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思考:

文中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事出何因?孔子对此持何态度?他的弟子们呢? F.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教师问:这几则关于“论学”的言论表明了言论者怎样的身份?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则》中的其中四则,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表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

2.在简介孔子及《论语》后,教师指出:

根据注解提示,《论语》内容既然首先提及“政治”一词 ,为何后人不给孔子冠以“伟大的政治家”称号?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成败之处(此处为学生质疑孔子埋下伏笔)。

二、初解全文。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学生试读课文,教师正音。2.结合课文注释,自译全文。注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1)本文语言简短,难度不大,要求基本上能自行翻译,必要时允许四人小组轻声讨论。

(2)有疑问的词语做好记号,通过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解惑。 (3)真正困难的可以随时举手要求老师解疑。

(4)提示:注意文中的两种句式,即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注意文中“是”的不同用法,“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是”是提宾助词,“是社稷之臣也”中的“是”是指示代词。

3.学生分段朗读译文,教师指正。 4.指导理清课文的大致层次。

教师问:课文共分三段,主要谈了那几个问题?请概括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孔子指责季氏讨伐颛臾有错; (2)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此事有责任; (3)孔子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三、辩论准备。

1.分发有关资料,布置辩论题目。(资料详见附件一)

课文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孔子用长篇大论来教育弟子,弟子接受了吗?课文没有交代。有人说孔子层层反驳,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冉有、季路自会服从;有人说孔子之说得势不得理,弟子们不一定会听。冉有、季路受了孔子的教育后将会怎样呢?

给出辩题(展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正方)/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反方)。请以课文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可结合一定的史料或其它理论依据,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从而支持自己的观点。

教师提示:可从这几个问题入手进行准备(也可自行另辟捷径)。(展示) (1)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成立吗? (2)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任吗?

(3)孔子安邦治国的原则适合于评判季孙氏将伐颛臾一事吗?

(4)你掌握有其它关于孔子和对本文进行评论的资料吗?尽可能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包括对《语文读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的利用。

2.学生自学材料,分析课文,逐步确立自己的立场。教师巡视指导,留意学生的倾向,并根据学生所持正方或反方观点的已有数量,有意引导使其势力均衡,同时默认部分学生持弃权态度。

3.初步分出辩论双方的阵营,设置弃权同学为评委。公布辩论活动的大致规则(多媒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体展示):

(1)正反双方各推举一名陈辞辩手,一名总结辩手,其余同学都可作自由辩手。 (2)正方先陈述己方观点,然后是反方陈述。双方陈述时限各为三分钟。 (3)双方自由辩论,正方先发言。时限各为五分钟。 (4)反方先总结,然后是正方总结。时限各为两分钟。

(5)评委同学判定胜出的一方,选出一名最佳辩手,需要集体讨论,民主投票,并推举一名点评员准备评判陈述。

要求辩论双方紧扣观点,论据充足,做到有理有礼有节;能基本脱稿辩论者可加分。

四、布置作业。

1. 课外补充准备并整理辩论材料。建议双方可以就各个问题分小组准备。 2. 评委们每人粗拟一份关于辩题本身价值怎样的意见预析稿。 3. 可以向我求助或聘请其他的老师作课外辅导员。

第二课时

(课前布置好教室的辩论活动场面)

一、辩论活动。

1.教师主持,再一次公布辩论规则。 2.辩论过程(概括备录)。

(1)双方陈述观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外已自制好多媒体展示资料,一边演说,一边轮换操作。)

◎正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劝阻季孙氏伐颛臾。

首先,我方认为孔子言论合情合理,所持观点非常正确。孔子反对季孙氏伐颛臾的理由非常充足:

一、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二、颛臾已是鲁国附庸,不必伐;

三、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孔子的政治主张非常鲜明,他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的这种“均、和、安”以及“重教化,省刑罚,薄赋税,厚施予”的“仁政”思想,可以使所有人都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能成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社会,对国家和人民都有极大的好处,因此是进步的。冉有和季路是“七十二贤”中的佼佼者,经由孔子这般说理,自然知服。

其次,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善用教育方法。他首先用大义凛然的气势压住冉有和季路;然后引用名人成语和运用形象比喻的方法批评他们,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使冉有和季路无法辩解;最后孔子重申自己的政治主张,批评冉有和季路的行为违背了“仁政”的政治原则,同时敏锐地指出季孙氏伐颛臾的实质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孔子用正义之词来教育弟子,弟子焉能不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三,从文中可知,冉有和季路明显地处于服从的地位。冉有、季路把季孙氏伐颛臾的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一是尊重老师,二是本无确定攻伐与否,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后再作定夺。受批评后,冉有、季路关于“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显得非常虚弱,接着冉有替季氏的开脱又显得闪烁其辞,自相矛盾,遭到了孔子的有力辩驳。既然冉有理屈词穷,毫无招架之力,当然会听从教诲。

综上所说,我方认为冉有、季路会接受孔子的教诲,会将此番道理转说给季孙氏知晓,劝阻其讨伐颛臾。

◎反方:

我方认为,冉有、季路在孔子的教育之后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我们把理由陈述如下:

第一,我们认为季孙氏伐颛臾没有错。“优胜劣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既然鲁国公室日趋衰微,鲁桓公的后代中季孙家族逐渐强大,季孙氏执掌鲁国政权也是顺应时代潮流,讨伐颛臾夺其土地来增强自己的势力也无可厚非;再说,鲁国国君在经历“三分公室”和“四分公室”之后必然明白季康子的最终意图,季康子对鲁国国君会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犄角之势从而不利于自己的担心也并非多余。所以,采取讨伐颛臾的决断应是明智之举。冉有、季路辅佐季孙氏伐颛臾当然也是正确的做法;既然正确,何必软了耳朵更改立场呢? 第二,孔子的言论并不能站住脚。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理由和依据不能成立。孔子所提的三条理由并不能阻拦季氏伐颛臾,因为这些不符合实情,并且其仅仅是依据周朝的礼制和春秋大义来评判,而这些已是历史。再者,冉有、季路根本谈不上要不要对季氏伐颛臾一事负责。孔子将季孙家族比作“盲人”、“虎兕”之“柙”、毁损“龟玉”之“椟”,把冉有、季路比作是“扶相”者、看守“柙”和“椟”的人,实是大大地贬低了季孙氏的能力和为人,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这样就破坏了公正评判的法则。最主要的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虽然孔子提出“均、和、安”的主张,但“安之”的前提是“来之”,根本上不能解放人民,只能是一种帮助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改良主义;而且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和重建西周的社会秩序,显然不切合实际。不要说季氏根本不予理睬,就是冉有、季路也不会傻乎乎地拿这个理论去劝说季氏。

第三,冉有、季路虽然在文中显得很被动,但这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作为弟子,毕竟难负师恩,且又是老师让他们去从政的,把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告诉老师,只是一种礼节而已。冉有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但他后来又替季氏开脱,显然表明他是赞成季氏伐颛臾一事的,前者之所以这样辩说是为了委婉地应付老师而已。骨子里既然早有了自己的主意,面上便懒得多说。所以,他们是不会真正听从孔子的。

由此可见,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的,将会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 (2)双方自由辩论。(由于辩论激烈,论争纷纭,此处只是概括录列双方所用的部分观点和材料。另有部分准备好的投影资料见附录二。)

◎正方:

a\\ 请问对方辩友,尧、舜、禹三代禅让之事可否算英明之举?西周初期的“敬德保民”的治国方针是否是周朝的强国之策?既然这些有利于社会发展,为何不能借鉴?孔子的政治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主张正是汲取了历史的精华,怎么能说是过时了呢?

b\\孔子的主张没有被各国诸侯采纳并不能说明冉有、季路会对孔子的教育置之不理而继续支持季孙氏伐颛臾。《论语·颜渊》记录季康子多次向孔子“问政”,可见他有信服孔子之处。熟悉孔子和季康子的冉有、季路自然知道此事,当然会把孔子的言论传与季康子听,从而劝阻其讨伐颛臾。

c\\孔子主张用礼仪治国,而非法治或武力。他的弟子乐于接受他的这种观点,其中就有季路。“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方”即懂得礼仪,懂得做人的道理。 d\\对方辩友认为冉有、季路的被动正是他们的聪明之处显然是臆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这样描绘:“子路率尔而对曰„„” 《论语·子路》中子路当面反驳孔子说:“是这样吗?您真是迂腐啊,名分正不正有什么关系呢?”可见季路是个率直自信的人,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他肯定会辩驳孔子。而文中的季路一声不吭,说明他默认孔子的教诲。

e\\对方辩友先说孔子“抬高了自己的弟子的水平”,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并不强,这正好说明了我方的观点,即冉有、季路需要征询老师的意见;对方辩友后又说“骨子里早有了自己的主意”,是说冉有、季路的实际能力已超出了孔子的判断,前后矛盾。事实上,冉有在《论语·雍也》中自我评价说“力不足也”,更说明他还需要受恩师的教诲。 f\\对方辩友说了,孔子从事教育,是让他的学生能去各国从政,继续推行它的政治主张。而子路是位忠诚的继承者,他在《论语·微子》中有言论记录:“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子路做官,就是奉行孔子主张的“大义”。

g\\孔子在言论时显得慷慨激昂,是因为在原则面前当仁不让,具有难能可贵的人格精神。冉有口是心非,遮遮掩掩,人格卑微。卑微在伟大面前,能不服吗?

◎反方:

a\\孔子的“礼治”主张盲目。《论语·学而》记录:“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周礼岂能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b\\孔子的主张被各国诸侯采纳了吗?没有。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辛苦奔波毫无所获,说明孔子的言论也影响不了季康子。

c\\冉有和孔子的师徒关系很不好,冉有有不会听从孔子的可能。《论语·先进》中记录:“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同时也说明孔子与季氏的关系紧张,季氏又怎会听从孔子的言论?冉有、季路又怎会用孔子的言论去劝阻季氏呢?

d\\冉有、季路并没有继承孔子关于 “礼治”的主张,因此不会受其太大的影响。冉有曾说:“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是说他不能胜任礼乐教化之事。而孔子有这样评价季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可见季路也没有用心去接受孔子的教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e\\子路不言,是因为他知道孔子的理论行不通的,他在出仕之前就说过:“不仕无义。„„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f\\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是因为他教诲人的时候胸有成竹。而文中对冉有的称呼省去了表示舒缓而亲切语调的“也”,三次直呼“求”,语气急促,紧张严肃,显然是色厉内荏,只靠气势压人,不足以服人。

(3)双方总结陈辞。(因内容取决于辩论双方的临场发挥,允许辩手随机应变,教师不作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自由度,故此处省略具体内容。)

(4)A\\评委评定。

B\\点评员点评(结合辩论过程及已拟预评稿作简要评论)。要点如下:

a\\论题的结论意义不大,但要论证所选定的结论则必须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人物的思想、个性等,即要立足于读懂本文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论辩。 b\\辩论双方准备充分,材料丰富,阅读面广;论证时能紧扣观点,据理力争;正方立足课文内容,反方强调历史事实;双方善抓对方漏洞,同时力固己方观点。

c\\自由辩论时双方争论激烈,但过程都缺乏系统性和推理的连贯性,如所引用的资料显得零碎,不过终究给人以不少启示。

C\\教师公布获胜方和最佳辩手名单。表示祝贺。 3.教师总结简评。

辩论场面激烈活跃,非常精彩。活动不注重结果如何,而在于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同学们熟悉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并能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会了查询相关资料,结合了《读本》,并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拓展,初步学会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所以,同学们的准备和活动是成功的。

二、诵读全文。

1.结合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有声色地朗读全文。(利用多媒体轻放古典音乐《平沙落雁》) 2.对照课文练习一或联系辩论过程,背诵全文。(教师可视具体情况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地背诵。)

3.课堂抽查背诵情况。

三、布置作业。1.翻译下面短文。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和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2.请以“我眼中的孔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 自行立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2) 自拟题目。 (3) 文体不限。 (4) 不少于800字。 (5) 写作时限为两星期。

附录一

《季氏将伐颛臾》补充资料 1.谈话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之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

另附:

鲁国三桓犯上,是春秋时代各国贵族中以下犯上的普通例证。鲁庄公有弟三人:长庆父,次叔牙,次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三桓既强,其为乱之时便多了。最大的一次叛乱,据《史记》称,当时季孙氏因与郈氏斗鸡生隙,引起冲突,昭公大概对季孙氏的跋扈不满,故站在郈氏一边,助之攻季孙氏。这时叔孙氏、孟孙氏恐季孙失败后自己的势力发生动摇,乃相与救季孙氏,结果把昭公之军大败,并杀郈昭伯,逼昭公奔齐。三桓的势力,至此已登峰造极。(周谷城《中国通史》)

鲁宣公十五年(前594)的鲁国“初税亩”,表示公私斗争的导火线已经点燃了。鲁襄公十一年(前562),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对公室进行反击,“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把公室瓜分了。到了鲁昭公五年(前531),,三家调整了互相的分地,“四分公室”,季氏独得二份,其他二家各得一份。

昭公企图翦除三家的势力,结果失败,被三家赶跑了。(郭沫若《中国史稿》) 2.孔子生平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炼,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的影响。

3.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治国和为政之道。孔子主张,以道德和礼法治理国家,通过教育和感化引导百姓。为政者要努力学习,学思并重,事实就是,言行如一;要贫而不怨,富而不骄;要忠君而不欺君,敢于犯颜直谏;要恪守孝道,言行谨慎,为人师表,从而影响他人,达到天下大治。作为统治者,要推行“仁政”,要本着“仁”的思想取信于民,减少赋税,维护“君臣父子”之间等级的尊严,并且要做到正直无私,避免杀戮。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其具体内容。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4.课文旁注

孔子平时称呼学生,一般是直呼其名,如“回也”、“求也”、“冉也”、“赐也”„„在名字后面加语气词“也”,语调显得舒缓而亲切。

5.当代作家评论

鲍鹏山语:孔子驾着他的马车,虽然经常奔波于野外,但总是直通城市,直通诸侯的官邸的。孔子是没落贵族中流落到市井中去的、不谙世情、一片天真的子弟,他有着贵族的爱好与教养:音乐、艺术、射、御、《书》、《诗》、《易》„„但他不得不在市井中厮混,并建立了对下层人民有利的“仁者爱人”思想,但骨子里仍是盼着回到他祖辈曾在的圈子里去。他叹息,流泪,凄凉,严肃,恭敬,„„可以这样想象他:在深夜里,飙风四起,风声鹤唳,四野一片漆黑,他从他的复辟梦中醒过来,极不甘心地用那苍老的双手,小心地围拢一枚烛光,使它不致熄灭 „„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15篇: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我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本单元课文所属的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本单元的学习应该包括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认识和了解,对课文中涉及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人生体验及追求,都要有所理解,对有的地方还可做出自己的判断。

《季氏将伐颛臾》表现了孔子反对穷兵黩武、主张教化怀民的政见,课文的这一基本内容应使学生明确。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孔子义正辞严的批评、鲜明有力的观点、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政治经验,从而了解孔子形象。在语录体的《论语》中,有如此生动的人物形象的篇章是应该充分利用的。

《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语录之一。它记录了孔子对冉有和季路助季氏将伐颛臾的一场对话,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1、新时期我们如何看待孔子的仁的政治思想——

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对外: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明确:肯定其“均、和、安、修文德”思想。至于不患寡和贫,则值得商榷。财物和人才少了,仅凭均、和、安是不够的,发展还是必要的。

2、补充学者观点供学生参考:

平心而论,孔子的立论还是有问题的。他说“不患寡(贫)而患不均,不患贫(寡)而患不安”,还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前提就错了,推论更错。社会分配的合理(“均”),当然重要,但怎么能说只要“均”了,就不担心“贫”了呢?“均”是财富分配方式,“贫”是财富的多少,这两者,谁能说,只要“均”了,就不“贫”了?一个馒头均分成5份,5个人吃,“均”是均了,但能说吃得饱吗?

恰恰相反,如果“贫”了,最终结果便是强者恃强凌弱,全部占有而后快。所以,贫则不均,不均则不和,最终社会混乱,国家倾覆。

儒家文化片面强调“稳定”而忽视“发展”,他们总以为可以不“发展”而“稳定”,甚至认为“发展”就会破坏“稳定”。一潭死水式的社会固然有利于统治阶级,有利于既得利益者,但人民则往往生活在缺衣少食之中,最终便只能是揭竿而起,打破统治者所谓的“安”,所谓的“稳定”。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智慧。是的,只有发展才能真正“安”,真正稳定。——鲍鹏山《新读》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本文言知识点;

2、

理解师生对话的背景及过程;

3、

深入理解孔子的治国理念。 【教学重点】理解师生对话的背景及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孔子为什么要反对攻打颛臾,从而理解孔子的治国理念。 【教学方法】诵读法

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详见预习资料。

二、课堂导入

1、孔子和《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97),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

《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属于语录体。它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当代,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第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就是文中的季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理清文章的人物关系

冉有、季路是孔子的两个学生,又是季孙氏的家臣。冉有,即冉求;季路,即子路。孔子与冉有、季路是老师与弟子的关系。冉有、季路与季孙氏是主子与家臣的关系。

2

研讨课文

1、当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有事于”:对……采取军事行动。对于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

明确:孔子的反应很激烈,情绪很激动。从“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和“求!”加感叹号两句话中,可见孔子对他们的指责和呵斥,语气很强烈,孔子反对战争的态度很鲜明。

2、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来告诉孔子?(学生讨论)

教师准备:按常理,这样重大的军事机密不应该向局外人孔子泄密的。但是,孔子是他们的老师,更是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般的崇敬所以会告诉孔子。另外,作为季氏的家臣,他们不会不知道季氏吞并颛臾的野心,告诉孔子是为了试探一下老师的看法。

3、孔子为什么要反对攻打颛臾?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有三条:颛臾是先王封国 ,不可伐;在邦域之中 ,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当伐。这三点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地位角度讲的。因为颛臾这个国家是周天子分封诸侯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怎么可以伐,也不必伐,季氏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伐!

4、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我们那主公要攻打它,我们两人都不主张这样做呀!),孔子又是怎么批驳的?孔子的话有几层意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两层:第一层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拿一份钱做一份事。

第二层 用 了 一个类比“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而不扶持,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两个比喻“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

3

的过失呢?”(显然,这是管理者的过失)来批驳两个学生没有尽到一个谋臣辅佐主人的职责,批评他们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尸位素餐。

5、冉有讲的第三句话是什么?孔子又是什么态度?

明确:“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现在不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患)“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气很严厉,孔子最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人。(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七、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冉有、季路反复辩论的对话。朗读中感受孔子语言的说服力和雄辩色彩。

冉有季路在季氏伐颛臾这件事上,说了三句话,孔子逐一进行了驳斥,从论证的方式来看,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

明确:孔子把冉有的言论作为自己的驳论点,层层推进,步步紧逼,先驳后立,语言犀利,态度鲜明,具有雄辩的力量。回顾我们前段时间学过的《拿来主义》也是先批驳了错误的观点,再立自己的观点。所以这篇文章属于驳论文。

八、驳斥之后,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见解。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孔子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学生翻译孔子的一段话:“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一处学生不难找出)

明确: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治国原则,“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无贫”、“无寡”、“无倾”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

2、还有一处——“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何以伐 4

为?”(这一处学生较难看出)

明确:这一处是从反面提出的。孔子为什么反对攻打颛臾,这和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关系。 教师介绍背景及孔子的政治思想:鲁国鲁庄公有弟三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强大以后,常犯上作乱,先是在鲁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后来,随着季氏家族势力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是鲁君的势力范围。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攻打颛臾的真实意图在“萧墙之内”,矛头所向是鲁君。季氏攻打颛臾可扩大地盘,从而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这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因为孔子是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的。其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的礼治社会,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此是原因一。

春秋时期等级制度是:王是朝廷,下面是诸侯(国),再其次才是大夫(家)。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违背了孔子所维护的封建等级制的正名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是原因二。所以孔子认为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更是对他的政治信念的挑战,因此坚决反对。

九、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为什么在这件事上,态度严厉,当面指责冉有呢?

明确: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当他的学生违背了自己的政治原则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孔子对学说的认真执著、对弟子爱深言切的一面,领会教育家的教育魅力。 背景介绍。

这出戏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间的对话,对话的起因是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伐”,攻打,季氏将攻打颛臾。“有事”,指用兵。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冉有、季路向孔子汇报了这件事。)季氏是谁呢?(季孙氏,鲁国贵族季友之后,这里指季康子。)颛臾是什么地方呢?(鲁国的附属国)季氏为什么要攻打颛臾呢?(当时季氏专制国政,与鲁哀公矛盾很大。他担忧颛臾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权势,所以抢先攻打颛臾。)冉有、季路又是谁呢?(孔子的学生,当时都担任季氏的家臣。冉有,即冉求,有是他的字,求是他的名。季路,即子路。有必要补充的是冉有是季氏的主要谋臣,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季氏智囊团的核

5

心成员,首席顾问,参谋长。)

2、第一次责备

孔子在听了弟子的汇报后什么态度?(责备)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求!无乃而是过与?)为什么责备?(因为孔子反对攻打颛臾,而冉有是季氏的首席顾问,在这件事情上肯定负有责任。)能翻译一下这句话吗?(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吧。)“尔”什么意思呢?(你)“过”什么意思呢?(责备)因此,“尔是过”就是“过尔”的意思。“是”是什么意思呢?(课下注释:“是”是“尔”的复指;另一种解释,“尔”作为“过”的宾语提前,因此这个“是”是提宾的标志。记上去。)“无乃……与”又是什么意思呢?(恐怕……吧,表示推测语气)

那么这句台词可以怎么念呢?能试试看吗?(指导:这是一句责备的话,但是语气上带有推测,可以稍微轻一点。重音放在“求”和“过”上。)

3、第二次责备

冉有在老师责备之后有没有认错?(没有)他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是那个季康子想要这么做的,我们两人都不想呢。这其实是在推卸责任。孔子原本以为自己的责备应当会起到效果,不想冉有并未信服,所以这段话在语气上和第一段相比有没有变化呢?(有,语气比前一次更严厉。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给大家时间揣摩这段台词,我建议把我们课前发下的参考译文利用起来,原文和译文各读一遍,然后将不懂的字词圈点出来,等下我们可以来交流。

有理解不了的字词吗?(重点引导到这么几个字词上。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展现;力,才能;就,担任;列,职务。展现才能担任职务,不能胜任就辞职。孔子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呢?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冉有,你和季路身为季康子谋臣,他犯了过错,就是你们的责任,应该辞职。

2、“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相”和冉有、季路有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类比呢?“相”的责任是搀扶盲人走路,冉有和季路的责任是辅助季氏,别让他走上歪路。在孔子看来做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打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他用“虎兕”比喻谁?(季氏)对,季氏本来就像虎狼一样,很有野心,我让你们去做他的家臣,原本是想让你们看住他,别让他跑出来祸害人间,现在你们看不住,当然是你们的责任。他用“龟玉”来比喻什么呢?(颛臾)颛臾即将像龟甲玉器一样碎裂了,这是谁的责任呢?

有同学愿意来尝试下这段台词吗?(朗读指导:关键两个反问句,“则将焉用彼相矣”和“是谁之过与?”重音放在“相”和“谁”上)

4、

第三次责备

冉有听了老师孔子的责备后信服了吗?(没有)他第二次狡辩,推卸责任: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氏的封地,担忧它会帮助鲁哀公削弱自己的权势,所以先发制人。

因此孔子第三次责备他,怎么责备的?(“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什么意思呢?(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因此这句话断句可以怎么断?中间该如何停顿?(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气应该怎样把握呢?

6

(稍许停顿)当中的一个词可以给我们启示,哪个词(“疾”,痛恨,讨厌)能来读一下吗?(指导:重音放在“疾”上。)

五、文化提升

(一)问题探究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反对攻打颛臾,你能总结一下原因吗?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第一段中他提出“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这些理由从三个层次来阐述,一是从历史上讲的,先王册封,不可伐;第二是从地理上讲的,在邦域之中,不必伐;第三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是社稷之臣,已经臣服于你,是你的附属国了,不当伐。

2、最后一段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对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对外“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要以德服人,“来”,使动用法。然而,现在他的弟子冉有和季路却无法做到,搞得国内鸡飞狗跳,混乱不堪,对外也不能使别人归顺。最后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指出:“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萧墙之内”即鲁国国君,季康子想通过攻打颛臾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地位,最后取代鲁国国君。

3、孔子是不是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呢?本文选自《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的第一段,在这段文字背后紧接着有这么一句话: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意思是:天下清明,那么制礼作乐和出兵征伐都由天子做主;天下昏乱,那么制礼作乐和出兵征伐都由诸侯做主。

能不能结合这一段资料思考下这个问题呢? 【明确】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复周代的礼乐社会,所谓“礼”就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他强调: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各自有各自的地位和责任,不可僭越。

在孔子看来,如果真到了有必要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么只能由天子来决定,而季康子仅仅是一个鲁国大夫,连诸侯都算不上,没有资格攻打颛臾。

(二)分角色朗读。(机动)

(三)课外延伸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孔子的思想,甚至把他拍成电影,搬上银屏呢?

7

孔子的思想对现今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呢?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关现实的思考:

孔子所竭力维持的等级制度在当今社会仍旧适用吗?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是否有其先进性呢?“修文德以来之”是否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借鉴意义呢?“均无贫”是否等同于“均贫富”?“和”的概念和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有区别吗?

这些问题我们还须不断探索,一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季氏将伐颛臾》中体现的孔子的思想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因此,我给大家列了一个书单,推荐大家阅读,希望通过阅读让孔子的形象逐渐清晰和丰满起来。只有走进了孔子的心灵世界,才能真正演好孔子。

1、《论语别裁》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普通读者的入门功夫,上下几千年尽在其中,百看不厌;

2、《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钱老夫子的毕生心血;

3、《鼓吹》金刚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敲击论语的砖头。

4、《论语心得》于丹著,中华书局。美丽的心得;

5、论语别裁》(明)张居正讲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皇家读本; 最后请允许我用伏尔泰评价孔子的话作为本堂课的结尾: 他探索思想,一点也不狂妄, 并为人类揭露了理性之光; 他是作为哲人而立言,不是先知, 但也奇怪,他的国家奉他为祖师。 【教学反思】

“有效性”的落脚点在哪里?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脚点是学生。这是我在课后的最大感悟。因此,我在充分听取学生反馈意见之后,对照课前定下的三个标准——扎实(文字)、清晰(文章)、到位(文化),对本堂课进行了反思总结。

首先是文字落实不够扎实。学生能基本读懂文章大意,但对具体字词等文言知识点的理解就显得较为吃力,这反映在句段翻译的不流畅上。显然,我在文字的落实上做的还不够。我想,或许可以从四方面弥补:一是课前就提供参考译文,二是在文章梳理中强调字词落实,三是课后习题的巩固练习,四是加强朗读和背诵。

其次是文章解读清晰明了。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都认为文章梳理的清晰是本堂课的亮点之一:从关键句“求!无乃尔是过与”入手带动对全文的理解,问题的层层推进催化思维的运动,同时,整堂课都由一条主线贯穿——孔子为什么态度如此强硬地反对季康子攻打颛臾?或许,这可以成为文言文文章梳理的一个模式。

最后是文化拓展定位准确。学生在文字落实和文章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提供的课外资料,

8

基本上能把握孔子的政治理想及人物形象,并通过课堂结尾的一系列带有启发式的问题(孔子所竭力维持的等级制度在当今社会仍旧适用吗?这种等级制度在当时是否有其先进性呢?“修文德以来之”是否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借鉴意义呢?“均无贫”是否等同于“均贫富”?“和”的概念和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有区别吗?),对孔子及《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的书单也成为课外阅读的热门书目。

我想,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在课内读懂,在课外研究,是否可以说达到了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是否也适用于除了文言文之外的其他文本呢?

第16篇:人物经典语录――季如风篇.

季如风篇(爱情睡醒了)

1.有我在你身边,所有的伤痕都会消失不见

2.在心裏的话 ,怎麼做都感觉得到你的存在,不在的话,怎麼做都没用。

3.当你关注一个人的时候,你总能猜到她在哪里。

季如风

4.在所有的颜色当中,哪一种是最美丽的呢,苔藓的灰,天空的蓝,岩石的褐,沙尘的黄,树叶的绿,黄昏时岛屿漂浮在海面的金色以及里面的珍珠色,山影的紫色,月亮被云陪衬时的淡白,星星在天空闪烁,在我看来,没有一样比得上沐之晴眼眸中因为欢喜而发出的光芒,为了留住这道光,我宁愿离开人间、离开天堂。

5.曾经不止一次地幻想就这样把你带走,虽然知道,你可能会怪我,但是这一次,就请让我做你的骑士把你从恶魔手中救走吧。

6.有时候,退一步还可能有生机,把自己的路给堵绝了,到时候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7.你到底懂不懂我的意思,我不要你在这里自我折磨,我不要你装的这么强大,你留在这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软弱一点,哭一声,喊一声,说一声我害怕行不行。

8.我还要说!之晴,你不需要害怕,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别以为没了项天骐你的人生就进入低谷,其实不是,正因为这样你才需要变得更强大!

9.是我赖着你总行了吧,我就是想跟着沐总监你离开了你我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我只能回到你身边啊,豪俪也好,地狱也好,只要你在我身边啊,我就当是天堂,你呢,就是我的天使。能看到你天天这样笑,我做什么都可以。之晴,你听懂我的真心了吗?

10.如果每天都能见到你啊,我住在公司都没问题。

11.之晴并不是一个人她还有我,我和之晴现在是人情人身份在交往,我们的利益是一体的

12.放心地把一切都交给我,也把你自己交给我。

13.我能从一千个从我身边经过的人中听出你的脚步,因为那九百九十九个人的脚步踏在地上,只有你的脚步踏在我的心上,所以无论你走的多麼远,走到哪裏,我都不会遗失你,但希望你哪裏都不要去,请永远留在我身边,同我一起走过剩下的所有岁月。沐之晴,我爱你,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到未来,直到我死的那一秒 ,请你嫁给我。

14.什麼都不用去想,只听从自己心中的想法,而我永远在你一回头就见到的地方。我们之间如果你觉得好就让它站在原点,什麼都不用去改变,如果有一天你的心改变了记得告诉我。

15.季如风永远不会牵错沐之晴的手。.

16.他的错过就是我的遇见。

17.之晴,是我错了,你不要哭了好不好,我该怎麼做你才能高兴,之晴,我愿意为你做你想要的一切。

18.之晴,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心裏的那个项天琪给你带回来的,为了你。.

19.傻瓜,这有什麼好难过的,只要你幸福,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我永远在你一回头就能见到的地方。

20.沐之晴,你什麼时候才能看到我,你心裏那座山爬了那麼久、那麼久、那麼久、那麼久、那麼久、那麼久,什麼时候才能爬到山顶,让你看到我。再见,沐之晴。

21.“你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吗?” “是什么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死相隔,也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站在你身边而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第17篇:【中国传统文化】季氏将伐颛臾》与《论语》的魅力测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季氏将伐颛臾》与《论语》的魅力测试题

[标准化测试]

 o

1、

(单选)孔子之所以伟大有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o A

“儒”到孔子这里成为一个学派——儒家,并且这个学派代代传承,逐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底色。

o B

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o C

孔子是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论的,提出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都是孔子提出来,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的教学理论。

o D

孔子编纂了大量历史文献

 o

2、

(多选)塑造了中国文化的有以下哪几个?

o A 儒家 o B 佛教

o C 基督教

o D 伊斯兰教

 o

3、

(多选)出自《季氏将伐颛臾》的后世常用语有:

o A

“既来之,则安之”

o B “学富五车”

o C “萧墙之内”

o D “祸起萧墙”

第18篇:论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论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广大英语教师所追求的,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从语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掌握一些技能技巧。

【关键词】有效 语篇 自主 积极

一、明确目的 语篇教学的前提

语篇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对教学目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才能使教学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教学之前,教师通过认真备课,确定语篇教学的重难点,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综合技能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哪些阅读活动等。只有这样,教师在实施语篇教学前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在课堂中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语篇教学。

二、有效预习语篇教学的保障

1.有效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尝试让学生预习,但收效甚微。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会认为英语预习就等于没有作业;有的学生也是有预习形式而无预习实质,他们认为预习只是听听磁带,读读单词,仅此而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地指导。为了确保预习的有效性,教师要细化预习任务,如了解语言知识点;弄清语篇中时间,地点,人物,初步掌握语篇中的主要线索等。学生通过对语篇的预习,查阅资料解决语篇中语言知识点,对语篇有大概的了解和感知。

2.采用多种方式,及时检测预习。许多教师在布置了预习任务后,并没有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学生的预习渐渐就会失去意义,时间一长,缺乏自觉性的学生就会“偷懒”,这样不利于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对学生预习情况做及时检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填表格,填空,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以及让学生介绍跟课文有关的知识背景等。

三、以趣导读。语篇教学的润滑剂

教师在语篇教学前给学生做必要的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学习上的必要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语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文章的基本故事形象,也可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把整个故事梗概及重点语言点呈现出来,并作适当的板书,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语篇奠定了基础。

1.动画导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现有关人和物,这时学生对形象生动的动画颇感兴趣,教师顺势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阅读。

2.谈话导读。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也是引出话题的一种好方法,它不仅能引出话题,激发学生去阅读,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设悬导读。语篇内容如果故事性较强的话,教师可以将故事的一部分讲给学生听,然后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4.提问导读。教师还可以直接揭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发挥想象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将这些问题罗列到黑板上,学生带着好奇心主动积极地去阅读。

四、吃透教材 语篇教学的关键

1.整体呈现,感知语篇。感知语篇是学生理解语篇的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看等形式整体感知语篇,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两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听完后,核对答案,阅读语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不同的要求。

2.自主阅读,理解语篇。语篇教学中,教师充分体现“读”字,尽量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阅读,大胆思维,大胆提出问题,大胆解决问题。阅读的形式有听音阅读、自由阅读、小组讨论阅读等等。阅读过程中关键在于让学生有目的地读, 有目的就是有任务,教师要设计一些任务,这样让学生在任务中阅读,阅读中思维,思维中逐步深入理解语篇。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提高记忆能力。另外,还应提醒学生注意语气、神态,要通过读做到心领神会。

3.积极参与,运用语篇。阅读语篇不是单纯地解决某个语言知识或是回答几个问题,最终目的是利用所获取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为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在语篇教学中应尝试让学生视图复述,即学生根据简笔画或挂图将课文内容简明扼要表达出来,通过复述对所学语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语篇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视图复述法、列表复述法、问题复述法、概要复述法、缩扩复述法、变更复述法等,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不断交换复述方式;多种形式混合交替使用,不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增强课堂教学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情景表演,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其用英语快速思维。

五、活化教材 语篇教学的最高境界

在语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篇开展与之相关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篇内涵,联系社会挖掘出文本中一些人文精神,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开发思维、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例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 Ben’s birthday》 ,学生除了解有关Ben等人物的生日情况,教师还可以通过补充阅读或者开展采访活动,鼓励学生记住彼此的生日,每逢某个学生过生日的那天,全班同学应向该学生祝贺,并唱《Happy birthday to you》 这首歌。这样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又能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总之,在语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体。在教师积极有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阅读、深入理解,综合能力在各项任务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19篇:论语学而篇心得

生命的信仰

——《论语·学而篇》学习心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时的吟诵这是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开来。索性用这吟诵做一个开篇,开始我《学而篇》学习心得的叙写。

全篇16章,内容涉及仁、孝、信等道德的各个方面。在现在看来也远不会过时。忽然想起上星期在听学长学姐答辩的时候,老师根据北村的文章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没有信仰的,你认为基督教不能在中国扎根、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熟不知,那时我多想说,中国人怎么会没有信仰,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中积淀了多少智慧与圣明。我们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是五千年凝结成的智慧,我们信仰的是源源而来理性,我们信仰“仁”与“礼”。我们不会在做错事的时候忏悔,也会少了期望得到时的祈祷,我们有一套礼法去约束我们,一直做一位君子,在自救中救赎。学而篇里的章节就让我看到了这些,看到了促成人们内心强大的理性武器,看到了君子之身的感召力。

先说我最喜欢的一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曰:“人总是不断地在反省,在反省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反省中修正自己的行为。于是人一步一步从猿进化为万物之灵。反省不仅仅是反思。反省是积极主动的对过去行为的自我论定,是在社会共同认知的是非标准下进行自我修正。省,又有省悟的意思。由省查而省悟,由省悟而不断修正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就会逐步进入‘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界。” 我对此深表赞同,同时,我更想表达对于本章提到的三个方面表示喝彩。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此处三句应是他提出的修养方法。那么曾子为什么强调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反省?疑问刚一出老师就做出了详细的解说。陈祥道《论语全解》卷一说:“谋贵忠,言贵信,传贵习。谋、交、传者,施诸人;忠、信、习者,存诸已。先忠信而后习,与《易》言‘忠信’、‘进德,继之以‘修辞,立其诚’,《礼》言‘尊德性’而继之以‘道问学’同意。” 也就是说,曾子的“三省”讲的是进德修业的大事情。进德以“忠”“信”为本,修业以“习传”为基。忠本于心,《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补 “尽心曰忠”以足其义。也就是说一个人谋事要尽心竭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岗敬业。信本于言,《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说话要诚实。你说话不诚实,净说假话骗人,你最终没有一个朋友,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上司信任你。做到了为人谋而忠,与人交而信,再把老师传授的学业反复练习,使之成为安身立命的本钱,那么你就会成为有德有才的人而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你的生活道路就会平坦许多。

生活道路开始平坦,是非常诱惑人的一种境况,而我则更想说,曾子是在用一种信仰在约束自己,也在传播这一信仰的同时,反作用于世人也能这样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信仰是在君子的光环,是触手可得的神的光芒。每天都反省:做错的事,没做好的事,做好的事,不幸的事,幸福的事。每天都会有一堆故事能够串成五彩的珠子。想想自己对朋友有没有不真诚,有没有不信任,在一个阳光的午后,一种坦然也便油然而生。若是有所汗颜,那必定会有积极的行动去补救,美好的友情也就这样愈加滋生曼妙。想想工作中有没有谋私,有没有忠于这个组织,也许就在这个时候,心凝地更紧了一些,对于这个组织拥有了更多想要实现的梦想,把自己的梦与组织相连,在瞬间也变得坦然起来,试想是否可以理解成一种信仰的力量呢?想一想,学到的东西有没有复习有没有再做深一步的探究,是不是顿时就会生出一股动力,去发散思维,那样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颓废的日子,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又精彩的演出。

再回到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说:学习与实践是快乐的!和朋友交流沟通是快乐的!不轻易生气有修养的人是快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快乐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是快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大家天天见见面说说话,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交流沟通才是快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也不生气,因为有修养才是快乐的。没有修养的人,天天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老干仗,老生气能快乐吗?不快乐能健康吗?

其实人的快乐按照告子“食色性也”的论断,人在得到食物维持了生命时是快乐的;在得到交配欢爱对象时是快乐的。这是生理层面上得到满足时的快乐。孔子认为,人的快乐的获得,还有精神层面的快乐,就是通过学习与交往和修养的宽容而获得的。

简短的两句话,16章里的两章内容,俨然不失为我们平常生活的乐道,一方面告诉我们去修正、提升自身,一方面告诉我们懂得欣赏、懂得宽恕。生命的信仰亦应是如此。

第20篇: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仍觉对于在教育岗位上的自己有许多益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段,集中反映了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系和重点,即德育和智育。而且是德育为先、德育为重。“孝、悌、谨、信、爱众”都是德育的内容和范畴;而且这段话由内到外,由小到大,由对自己到对别人,讲了一个德育的顺序。这个顺序,先讲纵的血缘关系——孝;再讲横的血缘关系——悌;然后发展到普遍的社会关系——爱众人。试想,如果连至亲的血缘关系都不能爱,怎么可能爱众人?对于如何要求自己,这里又讲了两点:一是谨,二是信。细细推究,这两点也是爱的表现形式,小心谨慎、言行诚信不正是对众人的爱吗?这说明“谨慎”和“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的重点。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倡导的“仁”,而“仁”又以孝悌为本。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仍具很多的借鉴价值。

时代已进入21世纪,我们要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艰巨性,从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从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便是进入了“三化”时期,即“经济全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各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也为腐朽意识形态的传播制造提供了机会。电脑的应用和互联网的开通,使人们能够摄取的信息量之大、之快,之广泛无法估计,无可阻挡。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的各种社会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为错综复杂。最近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系列恶性事件,都与我们忽视德育教育,德育实效性不大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确是新世纪学校的首要工作。

从课时的要求和各种德育活动的安排,到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政府象我们这样重视德育教育,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固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长期忽视养成教育,德育工作高、大、空。目标太高、内容空洞,体系太庞大,成人化,搞一刀切,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21世纪的德育工作,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养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没有养成教育,德育教育是空洞的。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一方面需要现代德育把人类在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必须引导人们自觉地加强德育养成。这就需要继续倡导“孝、悌、谨、信、爱众”等德育内容。

孔子的德育教育,没有校园的局限,家庭、学校、社会、对己、对人融为一个整体。联系今天的教育工作来看,这段话仍具有鲜明的生命力和鲜明的针对性,可谓亘古常新。

论语季氏篇
《论语季氏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