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3: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漉湖中学

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实施情况自评报告

一、现状分析

漉湖中学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学校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初步达到一定的标准。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建设,完善了信息化的规章制度,逐渐将信息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学校的日程工作中,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把各门学科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促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校领导深刻体会到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对于教育教学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认真巩固已有的成果,在反思中总结实践经验,并将之运用、发挥在下一步的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工作中,加速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环境建设和应用建设,聚焦管理、课堂,加快学校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的步伐,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为学校发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成长、学生学习服务。

二、项目管理 项目负责人:夏研科

项目组成员:毛学文 尹志峰 李学文 梁向阳 李献春

三、项目建设开展情况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的建设:

1、成立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夏研科

副组长:毛学文 组员:尹志峰 李学文 梁向阳 李献春

2、在学校中进行多媒体知识及教育教学应用的宣传学习:目前,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作为新一代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它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这项建设对我校而言,是一个新兴事物,对我校的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所以要让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在我校开展,让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前期要做大量的宣传工作。学校开设专题研讨,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做专门的宣传。

3、学校教育资源网的建设: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教师信息技术培养: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40岁以下教师会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逐步实现教师电子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础;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研究;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了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5、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学习信息;高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网页制作知识;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有效的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积极、更生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

6、进行运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四、项目收效及存在问题

1、全体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认识到位,积极配合学校进行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2、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学科内自制课件,网络下载课件,自制教案,下载教案,自编习题,下载习题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3、教师平台的初步成立:教师博客、教师网上投稿、在泰山区教育信息网上发表文章等利用网络手段促进教师成长,教师熟练制作课件,利用电子备课室书写教案,利用多媒体上课等教育信息化手段也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4、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网络的学习资源以及网络交互空间,根据个人的学习个性、能力等,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合作伙伴,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学习、协作学习、多元学习。利用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间通过网络的充分互动完成创新性学习任务,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班级网页和个人网页的制作,提高学生运用互联网的能力。

存在问题:在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建设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老化,我校一共有95台计算机,其中有65台使用年限超过5年,这些台式机大多运行缓慢,内存、硬盘容量小,对于存储资料、资源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二)许多软件平台过时;

(三)资源库的共享资源缺乏,而且这些共享资源的利用率太低,同时这些资源的层次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信息化建设对教育教学长期的促进作用。

五、下一步项目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措施:

现有设备正常运行,完成多功能报告厅设备、网络建设安装工作,远程教育平台的安装使用。80%教师学会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课,其中1/3教师能熟练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20%以上;2008年度教师用计算机达3:1,配置部分校园应用技术,学校管理开始形成电子化网络;100%教师学会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率达到30%以上;部分备课组实现电子备课,已能独立完成信息化的教学设计。校园内部网站开通,建成2—3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资料库初具建成。增建一个多功能学生电子阅览网络教室。校园网的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学校管理功能、资源信息功能、内外交流功能已初步形成。创建学校网站。 80%的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信息化技术使用率达60%以上。

信息化自评报告

新城学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武功县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评报告

学校信息化自评报告

信息化规划自评报告

学校信息化自评报告

三岔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小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自评报告

教育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
《教育信息化建设自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