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邓三考研笔记 第十章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7: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

一是从最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二是从与上述比较相对狭义上讲,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内容的总和。

三是从更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精神生活内容中的科学、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内容,即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所说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之一的文化建设。

四是指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例如“四有”公民之一的“有文化”。 这里讲的文化主要是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文化。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是基础,对社会发展起着最终决定作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1)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他论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文化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2)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创造性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

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重要思想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4)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其意义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营造稳定的社会氛围与良好的环境和提供智力支持。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根本上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内容。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一般由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的力量组成。既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前者是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后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其核心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只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应对来自文化方面的严峻挑战。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8页。)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文化具有凝聚社会共识、保持社会认同、促进社会统一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第三,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

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引导和教育人们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去认识社会主义;引导人们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第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

一、相辅相成的。

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在现阶段,加强文化建设就是要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逐步使全体公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的纪律观念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使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不断向着更高的层次提升。

第三、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服务,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方向,也决定着文化的性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要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既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和不竭源泉,也是检验文化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4、坚持立足当代与国情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要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推成出新;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本精神依托。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话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这四个方面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撑,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只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第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性质决定的。

第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意识形态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突出的价值性、相对的独立性、历史的继承性等特点。任何社会都有处于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起指导作用的、具有统治功能的社会意识。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只能是一元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起指导作用的、具有统治功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苏东剧变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旗之所以仍然鲜艳夺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坚持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

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繁荣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积极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的挑战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不会改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高新科技和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他们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其目的就是要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乱人们的思想,进而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国内改革深化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决定了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必然趋于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带来历史进步与文化活力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会有所滋长,小生产的思想观念、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观念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更加突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将会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还会是尖锐的。



4、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最具先进性的文化,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灵魂。江泽民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3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5、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作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人民群众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概括,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实践特色;

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色;

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更好地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理想是人们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

2、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 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第三、理想是有层次的。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同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

第四、共同理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为之奋斗。

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第 25 次课 2 学时

教 师 教 案

授课章节: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授课方式: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重要性。C 第

二、掌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A 第

三、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B 课堂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 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1、如何正确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2、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阅读资料: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江泽民文选》第l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人民日报》2006年9月14日。 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指出:“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l页。)

(2)时代精神

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铸就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发扬和光大,时代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又为民族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涵。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必须把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2、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利于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图谋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奋发图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

伟大的时代需要和孕育伟大的精神。

在新世纪新阶段,尤其要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有利于改革开放的环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塑造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丰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1、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和走向现代文明的思想道德标准。

2、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内涵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第

一、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我们每个人都应坚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自觉把个人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

二、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社会主义公民的主人翁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承担服务他人与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要坚持以服务、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是非荣辱的标准。

第

三、崇尚科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公民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树立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

四、热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劳动者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

五、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求同存异、同舟共济,把各种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 第

六、诚实是立身之基,守信是兴业之本,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经济组织与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立身之本,是对公民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第

七、树立法纪意识,强化法纪观念,培养法纪精神,建立协调统一的道德秩序和法律秩序,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

八、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艰苦奋斗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中,不畏艰难困苦、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发有为,大力提倡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作风,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



3、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

一、它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于凝聚人心、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激发人们的精神活力,提供了基本途径。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第二、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鼓舞人们积极向上,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一个改革开放充满活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

4、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

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2)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第一、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

第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三、引导人们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行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3)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4)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1、科学是代表一个国家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1)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2)科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3)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研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4)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2、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出大批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基。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2)教育事业必须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继续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子女就学困难问题。

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 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

(1)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新局面。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迅速增长;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新技术正在进入文化领域。

第二、我国现行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高度集中;高度封闭;微观机制缺乏活力。

(2)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观念更新

第一、文化具有产业属性。长期以来,我们只看到文化的公益性,强调它的政治动员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而忽视了它的产业属性和产出功能。

第二、文化具有商品属性。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把它仅仅作为宣传舆论的工具,而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它的商品属性。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

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开放文化产业;市场配置资源;市场主体独立;实行经济核算。

(3)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和原则要求 第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

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国有文化单位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统筹兼顾”工作方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要坚持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2)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

作家艺术家应该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把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感统一起来,努力创作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 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第十章 毛邓三

毛邓第十章

毛邓三整理笔记

毛邓三终极笔记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考研笔记 第十章
《毛邓三考研笔记 第十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邓三笔记 第十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