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延安整风对知识分子的消极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2 02:41: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延安整风对知识分子的消极影响

延安整风作为中共史上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我们对一切事物都必须一分为二,对任何问题都应采取两点论。在认识事物分析矛盾的时候,既要肯定成绩,又要看到缺点,既总结成功的经验,又总结失败的教训。但对这两方面不能同等看待,而应分清主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主流和次流。对待历史事件尤其如此,不能因为成绩是主要的就只看到成绩,而忽视了作为次要矛盾的教训。既然对一切事物都要一分为二,那么对延安整风运动自然也必须是一分为二。鉴于总结教训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试图从作为整风主要对象的知识分子角度出发,来探讨整风对知识分子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延安整风作为全党范围内的教育运动,其对象当然不仅仅是党内的知识分子,但从破除教条主义的角度以及整风中对知识分子的改造来看,知识分子自然称得上是这一运动中的主要对象。从当时的形势来看,知识分子的一些弱点诸如自由散漫、脱离实际等对于融入革命队伍确实是不适应的,尤其是延安时期后来到的知识分子。通过对他们的改造,加强革命精神,锻炼革命队伍,并得以统一思想、培养出大批的干部,这对于我们党的建设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同时对知识分子的改造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或短暂或深远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延安整风彻底破除了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同时也限制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主观主义、宗派主义这些伪马列主义的思想作风在党内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都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其中尤以教条主义为甚。通过延安整风,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教育,教条主义才得以彻底清算,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必要的。相应地,作为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思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并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在战争年代里对于统一思想认识、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决定意义。

然而,在整风中建立起来的统一思想、舆论一律的形势下,知识分子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限制。教条虽然被打破了,但随着统一思想的建立,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得普遍贫乏。以马克思主义为例,“从整风以后,实际上很少有什么创造性的研究,要研究就要是毛主席说过的,没有说过的,没有人敢研究。”这也在客观上长期造成了党的马列理论水平不高的结果。在文艺方面,作品要为现实政治服务,与工农兵相结合。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很有必要的,但长期以来恪守这一原则无异于给知识分子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我们保证了思想上的阶级性也一定程度限制了文艺的发展。例如,丁玲、王实味、萧军等在运动中都受到批判,以丁玲为例,通过整风的洗礼,她从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作家转向为一个一切为无产阶级革命政治需要的作家,此前她所接受的个性解放的文学价值观念当然也就被抛弃了。当然,丁玲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个性长期受到压制、独立人格的缺失这无疑对文艺工作的发展是不小的损失。其他方面也是如此,科学文化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知识分子群体成了一个独立人格缺失的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被无情的抹杀了。因此,在延安整风形成的这种思想管理体制下,知识分子是很难在各自的领域成长为真正大师级的专家,这一影响也较为深远。

另一方面, 延安整风使得知识和知识分子受到轻视。

众所周知,延安整风运动改造并教育了广大知识分子,同时也摒除了首当其冲的教条主义。同时整风中采用群众运动的方法客观上使得知识分子受到轻视,加深了党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和偏见,进而造成对知识的轻视。知识分子在批判和冲击中减弱以至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对日后的科学文化发展都有所影响。

破除教条主义是整风的重要内容,而教条很容易地就会和书本知识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实践中很容易给人造成知识即教条的感觉。实际上,在整风中我们在批判教条主义的同时确实客观上贬低了知识的作用。例如“书斋中不能发展理论”,“学生们的书本知识”对他们是“倒转的、逆行的、片面的”,“学这种知识,比大师傅煮饭容易得多”等,诸多此类论断对教条主义可以说是当头棒喝,同时虽然强调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但理论的作用与实际相较实在是显得无关紧要,似乎大家都已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方法,而只是缺少正确的应用罢了。与前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这也成为了此后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长期不高的原因之一。 前面说过知识分子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弱点,在延安发生了王实味事件后,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上的改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变,同时也使他们落到了被动的地位。如《整顿党的作风》中,在批评教条主义的同时,就把批评的目标转向了知识分子, “许多所谓知识分子,其实是比较地最无知识的,工农分子的知识有时倒比他们多一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知识分子有这样的评价:“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与工农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但精神有很多不干净处,就是身体也不干净,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大小资产阶级都干净。这就叫感情起了变化,由一个阶级变到了另一个阶级。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格不入的。”从这些论断看来,知识分子并没有被看成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群体,一层薄纱似乎总是把他们与工农大众隔离开来。从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来讲,以上一些说法有可能是出于政治需要不得已而为之,但事实上却造成了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局面。而且,从现实中的干部路线来看,更倾向于重用工农老干部,而忽视了知识分子新干部就是其现实体现。以七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为例,即便是在候补委员中,也很难见到知识界的代表。轻视知识分子、领导结构的不协调不仅对知识分子,对党本身的发展也是不尽合理的。

以上所分析的整风给知识分子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许有所偏颇,也并不是旨在否定延安整风及整风的成果,而是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对整风进行思考,总结整风中的一些教训,无论是当时的还是深远的消极影响,我们都应当深刻的总结、研究。处理好知识分子问题对于党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应该从整风乃至其后的历史中总结更多的经验教训,以期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

延安整风

延安整风讲稿

“延安整风”的启示

延安整风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启示

延安整风与反三风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

延安整风时期如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延安整风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漫谈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的待遇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消极影响

延安整风对知识分子的消极影响
《延安整风对知识分子的消极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