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辽宁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03-03 15:25: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3、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4、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5、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7、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8、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9、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10、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1、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3、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14、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15、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16、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17、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18、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19、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0、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1、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2、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23、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24、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5、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26、气质的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指向性。

27、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28、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

29、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

30、学习:广义上:是人和动物凭借经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的相对持久性的变化过程。狭义上,是人类的学习。

31、成熟:是指个体生理方面的发展,包括个体的各种生理组织结构和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的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32、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33、知识的巩固: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的过程。即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34、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35、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36、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37、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38、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39、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的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40、逆向迁移:是指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影响。

41、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42、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43、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的。

44、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的策略。

45、规则的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的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的学习方式。

46、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

47、道行认识:是对关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48、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肯定的或否定的内心体验。

49、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言论、举止和行动。 50、道德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51、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识倾向。

52、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

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园--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

53、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54、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55、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的许多心理和语言功能发展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和衍生性缺陷。

56、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57、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58、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同时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59、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60、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61、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62、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的方法。

63、松弛法:指在暗示的作用下,使人的全身的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的方法。 6

4、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的刺激源。

65、分题计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

6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67、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68、快乐学习: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边的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的情感投入。

69、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的综合反映

70、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7

1、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72、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73、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4、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7

5、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76、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 7

7、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7

8、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

79、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 80、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81、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

82、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83、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8

4、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8

5、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86、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8

7、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88、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8

9、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90、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91、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9

2、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9

3、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9

4、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9

5、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9

6、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97、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9

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9

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10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0

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10

2、幻想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想象。 10

3、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叫动作思维.10

4、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为支柱的思维叫形象思维.10

5、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叫抽象思维.10

6、发散思维——朝着多个方向,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叫发散思维.10

7、集中思维——朝着一个方向,导出单一正确答案的思维,叫集中思维.10

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 10

9、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110、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

11、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1

12、道德感——道德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1

13、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

14、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1

15、意志行动——在意志支配下进行地行动叫。

1

16、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具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地意志品质。

1

17、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种善于明辩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积极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1

18、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不屈不挠地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

1

19、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协调自己行动的意志品质。

120、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地心理特点。 1

21、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1

22、一般能力——是人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

1

23、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有目的的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与产品的能力。

1

24、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1

25、意义学习——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叫意义学习1

36、机械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1

27、接受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1

28、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1

29、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130、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1

31、概念——是指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1

32、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纳入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有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1

33、创造性——是产生独特非凡而具有一定人类价值产品的能力。也称创造力,或创造心理。

1

34、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

35、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1

36、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现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1

37、顺从——是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1

3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深入一层.1

39、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40、学校心理健康指导——是指在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即心理学专家及教育工作者,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有认知缺陷、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1

41、健康——不仅是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1

42、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心理活动中,由挫折而形成的轻度创伤。

1

43、学习障碍——是学生某种学习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活动的明显困难。 1

44、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专门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来访者的良好人际交流,帮助来访者自强、自主、独立,客观分析所面临的困扰并加以克服,增进心理健康,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4、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5、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6、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0、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1、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3、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4、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5、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6、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7、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见74)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

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

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8、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9、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

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7

2、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7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

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

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

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

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7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8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8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8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8

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8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8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8

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8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8

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9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

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

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

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

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8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8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8

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9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

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

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

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

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辽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辽宁特岗教师招聘真题

特岗教师名词解释整理(整理)

特岗教师招聘

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教育学易考点

体育特岗教师考试名词解释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含特岗教师)

昆明市特岗教师招聘

特岗教师招聘细则

辽宁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名词解释
《辽宁特岗教师招聘心理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