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5: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内容提要:

人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可以说,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听障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是实施这一目标的主要阵地。笔者从“注重发音技能和语言器官的训练,尽量补偿听力缺陷;养成言语习惯,发展听障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积累,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间断地习作,进一步提高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点滴感悟,呈现了一种生活化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听障学生 语言能力 提高 生活 活动

语言有两大功能:一是思维的工具,二是交际的工具。聋人要在主流社会中生存,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就必须学习并掌握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交际工具。从这一点来看,听障教育的根本是语言教育,没有语言教育,听障教育的一切目的都难以实现。因此,面对我们的学生——听障儿童,无论其聋的程度如何,都应该运用一切手段,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主要是书面语)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呢?

一、注重发音技能和语言器官的训练,尽量补偿听力缺陷

对我地区的大部分听障儿童来说,失听之后,没有很好的补偿措施,也没有专业的语训康复机构,在七八岁,甚至更大才进入聋哑学校,此时,他们的发音器官已经僵硬退化,对语言的理解几乎为零,笔者认为就此情况,作为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对听障学生发音器官和呼吸器官的训练,促进他们语基技能的发展,使其能够正确、大胆、自觉的去发音。为此,笔者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都进行相应的常规训练,如,唇操、唇齿操、舌操、拟声„„促进学生发音器官的灵活性;吹气球、闻花香、打哈欠„„增加肺活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协调性;吊单韵母、发复韵母、交替练习清浊音„„提高学生的发音技能;看口型发音或写话,促进学生看话能力的提高。这些常规训练不只是在低年级进行,而是贯穿于整个听障教育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二、养成言语习惯,发展听障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语言能力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一定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要形成和发展并进一步提高听障学生的语 1 言能力,是需要在完整的情景、真实的实践中完成的,即语言经验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交际工具,毫无疑问,生活便是养成听障学生言语习惯,促进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源头和广阔天地。于是,笔者形成了生活化的教学风格。

1、体验生活,给听障学生必要的语言刺激,激发他们言语的欲望。 孔子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只有积极的参与,才有可能吸取精华,获得滋补。我校听障学生绝大部分寄宿,生活面较窄,生活体验、语言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要设法给他们创造各种体验生活的机会。

(1)创设语言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名人名句,在板报上抄写妙语佳句,在“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作业中比较好的组词、造句、作文,在常见物品上随进度张贴词句,如针对刚入学的听障学生,可在教室的电视机上贴上“电视机”一词,适时的教学生朗读并打手语,使他们形成概念,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随后可出现一些句子,如“这是电视机。”“我们的电视机是银灰色的。”“我喜欢看电视。”“昨天晚上,我们收看了电视直播的乒乓球赛。”„„使听障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语言的存在,并且适时指导朗读,促使他们产生说话的欲望,建立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信心。

(2)丰富日常生活。经常组织一些活动,拓展听障学生的生活面。如,每天的兴趣活动,每周一次去超市购物,每月一次去郊游„„老师须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并随时引导他们观察、认识周围的一切,告诉他们如何用语言表达所接触的事物,如针对刚入学的学生,告诉他们事物的名称、特点、功能等,出现词卡和手语,随后则根据实际情况出现短句、句群„„呈现后要求学生跟读,进而朗读,这也就是学生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促使听障学生形成恰当的语感和运用语言思维并表达的习惯。

2、创设情景,给听障学生提供理解语言的机会,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技能。 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不细致,对语言的感知和记忆能力不高。所以在生活体验中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零星的片段,对与老师的交谈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于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极为不利。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生活的片段,语言的情景进行逼真的再现,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全面把握,准确运用语言表达,并把口语表达记录下来,促使其书面语能力逐步发展。

(1)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老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运用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等把生活的片段保留下来,必要的时候在课堂中再现。如针对刚入学的听障学生,他们见男人就说是爸爸,见女人就说是妈妈,这时就拿出班上学 2 生各自父母的照片,配合词卡下意识的去训练,使学生不仅会读、会认、会写“爸爸”“妈妈”两个词,而且意会词的具体含义,形成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又如,录下课间的操场、大扫除时的教室、星期天的公园等场面,在学习“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听障学生口语表述,并在各自的小黑板上书写自己表述的内容,老师及时指导,促使学生进行语言(尤其是书面语)训练,提高语言能力。(注:在指导时运用手势汉语,这样有利于听障学生形成主流社会语言思维的方式,不能让聋人手语影响正常的汉语语序。)

(2)积极发挥听障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生活的情景是适于表演的,听障学生的视觉优势使得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只要教师导演得法,他们就可以把生活搬上讲台,也可以把课文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课堂活动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或引导学生对表演的情景进行叙述,如在学习“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时,事先指导某位同学表演整理床铺的过程,寄读生都有整理床铺的经验,表演只是有重点的把生活重现。表演结束,引导学生准确地叙述这一过程,并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老师及时给予指导纠正。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表演更多的生活片段,并写出来。或针对一段话指导听障学生进行表演,如学完了《老山羊请客》、《小猴子下山》、《蒋小芸洗手帕》、《群鸟学艺》„„课文后,把课文排练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无论剧本是实际生活还是课文,都要重视直观的视觉感受与语言文字表达的密切关系,使他们能够在表演中领会语言表达的方法,形成并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3、实践活动,给听障学生运用语言的天地,养成他们言语的习惯。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语言在交往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巩固。我校学生大多数住校,日常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基本都使用聋人手语,与老师的交往则意味着聋健交往。只有老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利用各种机会,实施语言训练,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怎样说,怎样写,怎样用,才能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

(1)利用日常对话,“习得”语言。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交往让儿童学会语言。儿童学习语言是功能在先,技能在后的。对于对有声语言的认知几乎为零的听障学生来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与幼儿相仿,笔者以为针对听障学生的语言训练,应该在师生日常对话中抓住时机,下意识的、自然的、甚至是“拾遗”式的让学生逐渐理解有声语言的表达顺序和方式,启发其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意识,才能让听障学生在极少的聋健交往机会中获得语感,“习得”与主流社会正常沟通交流的语言经验。

很多常用的句子在教科书上并未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具体语境,多次呈 3 现,听障学生还是能够理解和运用的。如“明天谁值日?”“今天中午吃的哨子面。”“谁拿走了我的教参书?”“昨天晚上看的什么电视节目?”“我昨天晚上看了NBA篮球赛,我最喜欢科比。”„„这些日常对话都可以先用聋人手语联系具体情景和动作来演示,学生理解以后,再按主流社会的语序配合口语打出汉语手势语给他们看。经常这样做,听障学生不断得到语言刺激、强化,自然“习得”语言经验。

(2)随时书面交流,“学得”语言。

聋健沟通交流是聋人适应主流社会的具体行为,聋健交际中运用最多的方式是笔谈。笔谈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无疑是听障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笔者为班里的每位学生准备了小黑板和对话本。

课堂上,合理运用小黑板进行书面语表达和笔谈训练。例如每课的组词及句子练习,口语或手语表达后,请学生写在小黑板上,便于老师检查纠错,促使学生正确运用书面语。在对话教学中,小黑板的作用尤为重要,口语表述后,师生进行笔谈训练,学生把对话内容写在小黑板上,老师一目了然,节省了不少时间,增加了语言训练的容量。

对话本请学生随身携带,便于随时个别交流。鼓励学生与各位老师、保育员进行笔谈。这其实是很好的语言实践形式。一段时间下来,请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读一读,联系曾有的具体情景,学生会在实际操作中领会笔谈的技巧,提高聋健交流的能力。

笔谈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是对语言能力的巩固,也应成为听障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笔谈中,教师们应该互相协调,根据学生的已有语言基础选择恰当的谈话内容,使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

三、重视课外阅读,进行语言积累,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合适、正确的阅读,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语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规范的语言。

1、指导听障学生阅读,进一步提高他们理解语言的能力。

听障学生要完全读懂课外书并不容易,如果不进行指导,久而久之,便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我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左右,陪学生读书。基本上都是挑选相同的书给每人借一本,这样师生共读一本书,鼓励学生提问,为他们解释书上的语句,帮助他们读懂书中的文字。还常常利用班会时间,选定某一主题,组织小小故事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有声语言、手势汉语、手语、表演等)讲讲读过的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要用去老师不少的时间,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必须持之以恒,就如老子言:“慎终如始,则 4 无败事。”

2、引导听障学生积累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方法的引导至关重要。课外阅读中,适时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素材,学习更规范的书面语。因此,无论是摘抄还是体会,坚持写读书笔记都是课外阅读不可缺少的环节。

四、不间断地习作,进一步提高听障学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要真正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主要是书面语)表达能力,写作练习是极其重要的。从二年级开始笔者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开始是结合学生生活指导他们写一个词、一句话(这阶段进行了一年多),接着发展到写两到三句话,然后是一段有主要内容的话,进而写几段有主要意思,语句通顺的话。一开始,听障学生写的颠三倒四,很难看懂,只要坚持面批,慢慢就会理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渐渐提高。因此,为了听障学生真正掌握主流社会的语言,小练笔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必须得当面给学生批改的,无论批改有多么艰难,也不能懈怠。

总之,人的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无一不与语言能力相关,可以说,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听障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语文教学是实施这一目标的主要阵地,其它各科教学也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以便真正达到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目的。

听障语言训练

浅谈如何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听障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

听障学生教学论文

听障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谈如何培养听障生的语言能力论文

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听障儿童康复科

听障儿童教育(定稿)

浅谈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浅谈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