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07:20: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法制建设,所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主要表现为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薄弱,法律思维方式尚没有形成。推进素质教育、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都要求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 法制观念 法制教育

引言:法制观念,一是泛指对法律制度的看法和态度;二是指人们重视、遵守和自觉地执行法律的思想意识。一般认为,法制观念是指人们关于法现象的思想、知识、心理的统称,是人们认识、遵守和自觉维护法制的思想意识。它直接决定人们的法律态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法律行为。 对每一个公民来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都非常必要且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加强法制,从根本上要从强化人的法制观念入手。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其法制观念的水平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形成有着特殊意义。所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阶段是广大青年青春勃发、奋发图强的黄金时期 ,正是在这一时期 ,一部分同学不注意个人修养 ,凡事利益与实惠至上 ,什么高尚与正直、理想与信念、文明与道德都被抛至一边 ,以致价值错位、道德失衡。一些被人们视为高智商、高层次、高素质的大学生也相继涉足犯罪 ,成为世人唾弃的囚犯 ,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这类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这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正文:

大学生法制观念之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法律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法制观念淡薄且有偏差

从总体上看,现代大学生都接受过高校的法律基础教育,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有所提高,也知晓很多法律术语,但在面对现实法律问题时,他们却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不仅不会用法制观念作为守法的行为指导,甚至还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另外,部分大学生只想行使权利,不想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或在享有权利时,不愿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由此见,大学生们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制观念,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对法治的诉求有所提高,却缺乏应有的法律信仰

由于受我国数千年的政治传统和法律文化中权力至上、专制传统、义务本位等消极的法制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民众没能培养起信任法律、崇敬法律的法律信仰。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大学生仍不能树立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即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在广大的大学生中还存在“权大于法”,“人情大于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没有对社会主义法治真正实现的要求与渴望,也没能形成法律信仰。

(三)对法律现象关心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被动守法状态

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社会上的法律现象,在对社会问题尤其是身边的涉法问题出现时,能够考虑到运用法律手段去解决。但是这样的法律意识却还停留在被动守法的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法律的唯一作用就是惩戒“坏人坏事”。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途径

(一)高校应注重对《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体制改革

1、培养法制观念需要对法制教育重新定位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法律基础》课是始于1986年,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指导理念,其性质定位具有“双重性”,即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的课程。2006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文件,将“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求组织开展“法律进学校”主题活动;并强调“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将法制教育列入课程,落实法制教育教材、课时和师资,积极并辟第二课堂,推进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2、培养法制观念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法制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还需要规范的内容和接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师队伍。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组织起以具有专业水平的专职教师为主,聘请部分长期从事司法实务或法学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为补充的高质量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3、培养法制观念需要符合知识吸收特点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不仅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还应有法制观念以及法律信仰的培养的内容。结合不同专业,开设一些与各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以培养学生守法的自觉意识以及用法的知识技能。依靠传统的枯燥无味的“课堂说教”事实上很难奏效,所以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打破原有的纯理论知识的单一教学方式。可以将原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变成师生互相交流、学生充分参与的平等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彻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转变大学生某些错误观念,也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

思想道德水平,特别要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就为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主观要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并把法律素质作为现代人素质的主要方面。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就不适应时代需要。因此,我们应努力提高法学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一批具有全面法律意识的大学生。

核心观点: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必须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离不开社会法律意识的影响,离不开法律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法律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家庭影响向大学生直接或间接的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首先承认自己的法律观念还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这需要学校

与个人双方面的努力。学校方面:⑴开设法律课程,传播法律知识,提供专业性师资队伍。⑵强化案例教学,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法制观念。⑶突破课堂,将法律渗透到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中,如举行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自身:⑴首先要学好法律,知法、懂法、守法。⑵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提高个人法制素养。学会勇敢的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⑶积极参与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强化自己的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那时记忆`

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优秀)

大学生法制观念

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

大学生犯罪 法制观念 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问卷总结报告

3、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问卷

大学生法制观念行为调查分析

大学生法制观念调查问卷总结报告

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优秀)
《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