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2: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研究

【摘 要】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灵活运用各种手段,适应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动手能力,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这就是本文要阐述的观点。【关键词】物理

创新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创新教学,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同时又是要提高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为了探索物理创新教学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尝试。

1.让学生抢答练习题,增强竞争意识

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回答简单的物理问题,可以形成应用知识的技能,探究新知的基石,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讲完后,可把学生分成几组,教师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让全班同学抢答,看哪组的同学抢的多,答的对,并表扬冠军或冠军组,对抢答不理想的组或个人提出希望,迎头赶上,不要失去信心。这种形式既能抓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1 2.设置开放性问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再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指出每个正确做法的优、缺点及错误做法的原由,还可以改变一下题设条件再让学生思考解决。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深刻、灵活、流畅,从而探究和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例如,现有天平(带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足量的水,小刀,刻度尺,细线,土豆。请你从上述器材中分别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出三种测定土豆密度的方法,并完成下表。要求所选器材必须是你所采取的方法中要用到的,即用你所选器材测出相关物理量,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土豆密度的表达方式。

答题方法较多,方法一:根据公式ρ= m/v ,可以考虑直接用天平测出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就可以得出土豆的密度,实际做时还要考虑用小刀切下一块来才好量;方法二: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可否不用量筒来测体积,用小刀把土豆切成正方体,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它的边长,再算出体积;方法三: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土豆的重力后就可以算出质量,再考虑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f浮=G-f示),然后利用公式f浮=ρ水gv排算出体积,就可以得出密度ρ=m/v。开放性题目的教学注重物理基础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精心设计小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中学生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实验

2 现象的能力较差。为了增强动手实验的意识,提高动手实验探索新知的能力,物理教学一定要重视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实验鸣锣开道,而且还用实验收拾战场。学生刚学完新概念,新规律,教师演示一个实验,或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东西做一个小实验,并要求说出实验原理或解释实验现象,或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并用现有器材探索新知,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眼、动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养成动手实验观察的好习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动手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如:讲完八年级物理上册,“摩擦起电”一节后,让同学们各自拿自己的塑料笔杆或塑料米尺在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去吸预先撕好的碎纸片,当同学们看到碎纸片被摩擦过的笔杆或者尺子吸起来时,个个兴奋不已,这个时候老师乘热打铁提出新问题:“纸片会被吸住不掉下来吗?”学生又接着探究,发现纸片不会被吸住不掉下来,而是吸起来后就又掉下去了。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学生踊跃回答。这样什么是物体带电和接触带电就不解自破了。从而使学生不仅在兴奋之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大大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信念,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又如:在讲完八年级物理下册“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一节后,教师可演示短路对电池的危害实验,因为电源短路在电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讲起来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交待清楚,只有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自体验一下,难点才能迎刃而解。这个实验可以这样做:将电池固定在电池盒里,用夹子将导线直接与电

3 池正负极连接起来,几秒时间,只听见“噗”的一声,电池一端严重变形并伴有一股焦味,请学生摸一下电池,会有很烫的感觉,由于短时间内放电,电流很强,有可能造成火灾。学生亲眼目睹了电源短路的严重破坏十分惊奇,个个找原因,争先恐后地解释,有的觉得不可思议,并从中深刻体会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想弄明白个中原由,就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物理的潜能,兴奋地渡过了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4.大胆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培养和充分发展。例如:在讲授“大气压”时,可以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盖住并倒放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没有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位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到有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可以在扬声器上放几个用彩色做的小球,扬声器不发声时,彩色球不跳动,扬声器发声时,小彩球就跳动起来。这说明声音是由物质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演示,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以上就是我在物理教学中使用过的教学方法,长期坚持事半功倍,学生学的舒心,教师教的放心,成绩斐然。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2]唐国安:《中学物理课程研究》,上海百家出版社,1999 [3]宓子宏:《物理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4]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5]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定稿)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科学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物理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设计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