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远程教育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5: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远程教育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示例

上 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3、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理解上下,培养空间观念。

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对比自己的生活情境,观察图像上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卡车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二、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 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再看看小明的书架,说说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前 后 教案示例 前后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小动物赛跑

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牛跑第几?你能把上面的问号位置填上吗?

下面这副图你能说说吗?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左 右 教案示例 左 右

【教学要求】

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一.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同学们,你能说说左右两只手都可以做什么吗?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二.说说自己的左右边都有什么?理解左边和右边

1.握一握

想一想,你们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的手会交叉在一起吗?体验“相对”,加强理解。

2.说一说

3.摆一摆

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口令,一个摆,看看对左右掌握了吗?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预测:有的可能会说:我左右手、有左右腿、有左右眼、有左右脚„„

位 置 教案示例 位置

【教学要求】

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介绍自己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有谁?怎样让别班的同学一下就找到自己?

小朋友自我介绍,教师给予鼓励。

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

1、找小动物游戏

2、看图回答问题。

三、练习反馈

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1)展示第8页的第4题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

(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

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

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

(3)全班汇报。

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下面是小蚂蚁给我们出的难题!出示课件:

(4)情景导入

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

(5)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找到其它好吃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十几减9的减法

教案示例

十几减9的减法 十几减几 用数学

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出示录像)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

师:(出示套圈图)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1)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出示录像:同学们仔细听故事,兔妈妈把几个苹果给了小羊,你能帮助小兔算出剩下的苹果数目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五、游戏(出示课件)小猴回家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三只小猴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十几减几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描述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演示图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7.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继续出示课件,完成后面的练习。

用数学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教师出示录像:小刺猬采果子,采了15个果子,走一路,掉了一路,总共掉了7个果子,你知道现在小刺猬还有几个果子吗?

1.师:从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3.出示课件,通过童童帮妈妈给熊伯伯、狐狸叔叔送衣挂和夹子,体会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学习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学生观察:

问:

(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数学小故事帮助童童完成妈妈给的任务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计算出结果后,演示课件,帮助童童完成任务。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出示课件“小动物喜欢吃什么?”

图形的拼组 教案示例

图形的拼组

(一) 图形的拼组

(二) 图形的拼组

(三)

图形的拼组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 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 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

(3) 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

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做风车。

(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录像展示:

图形的拼组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三角形、正方形等各图形的特征,分析图上的机器人由什么图形组成,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把图形个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长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圆

( )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小组间讨论。

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

二、新授。

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

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

演示录像: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

4.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你能用一个圆剪成一个正方形吗?(通过对圆的折剪,进一步加深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了解)

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练习题,学生独立拼摆,再进行汇报,教师应对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给予肯定。

(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图形的拼组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

3.口答。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

2.完成教科书P29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29第四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4.完成教科书P29第五题。

观察:

(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

(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

(4)你发现了什么?

(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完成教科书P29第六题。

先观察熊猫图,找出图中熊猫的脸部特征,再结合拼图想一想,怎样才能拼出一个正确的熊猫脸。

6.完成教科书P29第七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

数数,数的组成

教案示例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个一组成17

2.出示课件。提出问题:

问题:估一估图上有几只兔子?

让学生发言,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比20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兔子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10是一百。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出示课件:完成题目

读数、写数 教案示例 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重点】读数与写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1.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木棍 ?

(1)一个一个地数。

(2)十个十个地数。

2.学习整十数和非整十数

(1)出示课件,学习整十数,完成相关练习

(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2)出示课件,学习非整十数。

一个十和2个一组成( )。十和5个一组成( )。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

25、50、68.

二、活动二,通过计数器加深认识数的读写。

1.出示计数器。十位、个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

3.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案示例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出下列各数。

35、7

6、8

9、90、9

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

九、九十

三、八

十、三

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提出的两个问题。

教师提问: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

1、

2、

3、

4、

5、

6、

7、

8、

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

1、

2、

3、

4、

5、

6、

7、

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5行第6个数是多少?77前面的数是几?

2.教学例2

(1)出示鸡蛋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个鸡蛋?右边有多少个鸡蛋?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鸡蛋,哪边的多?(左边少)24和34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24和34相比较,34大,24小,我们用“

(2)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演示课件:48○45,又问:“48和4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完成后续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1.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教师说明:要把几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先要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把最小的数排在最左边,最大的数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反过来,如果要把这几个数从大到小排,就先找出最大的排在最左边,最小的排在最右边,再把其他各数按顺序排。

四、应用

1. 数一数、比一比:

数一数黑棋、白棋的数目,比较哪个多?(黑棋和白棋各52个,一样多)。

2.说一说、写一写:

(1)根据花的枝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2)枝数少于30枝的花有几束?多于30枝的有几束?

(3)根据画面,写出两个满足条件的数。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案示例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

1.3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5个十和7个一是( )。

3.65里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课件演示:妈妈买来很多酸奶,桌子上有30瓶,小刚拿了2瓶,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

追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2)从32瓶中拿走2瓶

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

(3)2个一加3个十一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4)练习: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教师巡视,个别学生如果有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1)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判断小青蛙大概吃了多少只害虫?

(2)按照数的顺序把空白处写上正确的答案: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30+7,60+9,20+8

6+50,7+30,9+60,8+20

(2)90+8,20+3,50+9,70+6

98-8,23-3,59-9,76-6

说明:卡片正面写50+6,背面写6+50,口算时先让一名学生看正面的题目并口算得数,再让另一名学生说出背面的题目并口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翻到背面让学生看一看口算。

2.做练习八的第5题。

教师把题目抄在卡片上,指名口算得数,再全班学生一齐看卡片口算得数,然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

出示课件,观察场景,帮助童童完成妈妈布置的任务。

《认识人民币》

典型例题

例1.在○里填上“>”、“<”或“=”.

(1)3角○9分 (2)4角8分○5角

(3)99分○1元 (4)2元○20角

分析:这是一组元、角、分单位比较的填空题.我们不能单纯根据数字的大小来辨别它们的大小,而应该带着单位进行比较,如果所比较的两个数的单位相同,那么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所比较的两个数单位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进行比较.如3角和9分比较,它们的单位不同,先应把3角换成30分,然后把30分与9分相比较,由于30分大于9分,所以应在○里填“>”;4角8分和5角相比较,应先把4角8分化成48分,5角化成50分,然后比较48分和50分的大小.同样的道理比较99分和1元、2元和20角.

解:(1)3角>9分 (2)4角8分<5角 (3)99分<1元 (4)2元=20角

例2.你能用几种方法把1分、2分、5分的人民币组成1角钱?

分析:题目要求把1分、2分、5分的人民币组成1角钱,而1角钱等于10分,10个1分是1角,5个2分是1角,2个5分也是1角,1个1分,2个2分和1个5分同样也是1角,所以组成的方法较多.

解:方法一:用10个1分组成1角.

方法二:用8个1分和1个2分组成1角.

方法三:用6个1分和2个2分组咸1角.

方法四:用5个1分和1个5分组成1角.

方法五:用4个1分和3个2分组成1角.

方法六:用3个1分、1个2分和1个5分组成1角.

方法七:用2个1分、4个2分组成1角.

方法八:用1个1个、2个2分和1个5分组成1角.

方法九:用5个2分组成1角.

方法十:用2个5分组成1角.

例3.用1张2角的纸币,可以换哪些分币?

分析与解:2角等于20分,分币又有1分、2分、5分这3种,所以换的分币情况较多,只列举以下4种情况:

①可以换4个5分币.

②可以换3个5分币、2个2分币、1个1分币.

③可以换2个5分币、5个2分币.

④可以换1个5分币、15个1分币.

例4.7角+3角= 1元-8角=

分析:(1)7角+3角 这题两个数的单位都是角,可以直接相加得10角,写成1元.

(2)1元-8角 这题两个数单位不同,要把1元化成10角后再相减.

答:7角+3角=10角=1元 1元-8角=2角

例5.玩具汽车大削价,汽车的价格如图所示.小林用10元钱买了几辆汽车,他买的是哪几辆?用数学式子表示.

分析与参考答案:

根据上面的汽车价格,最便宜的是每辆2元,用10元钱最多可以买五辆;最贵的每辆8元,如果8元的买一辆,2元的买一辆,那么10元钱最少可以买两辆车子,由此可见,10元钱可能买的车子数是2,3,4,5.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要根据上面的车子价格,把10分解成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数的和.如 10=5+5就表示5元钱一辆的车子买两辆,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示法:

(1)把10分成两个数的和:

10=8+2,10=7+3,10=6+4,10=5+5;

(2)把10分成三个数的和:

10=6+2+2,10=5+2+3,10=4+4+2,10=4+3+3;

(3)把10分成四个或五个数的和:

10=4+2+2+2,10=3+3+2+2,10=2+2+2+2+2.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思维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六一快到了,很多小朋友都想了很多的方式来庆祝,有的小朋友想去公园,有的小朋友想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去买玩具呢,我们也和他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玩具店的货架和玩具的标价。)

二、自主探索,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提出问题

师:看货架上都有哪些玩具?你喜欢什么玩具?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后指名回答。)

师:货架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怎样才知道左边的小朋友买大象玩具后还剩多少元?右边的小朋友还差多少元呢?(用减法算)

师:你知道这么列式吗?(师根据生回答板书算式)

师:大家会算上面的算式吗?先在小组里摆一摆,算一算。

2.分组操作,形成思维。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操作。

3.信息反馈,抽象算法。

师:大家摆出了上面两道题的得数吗?谁来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师:谁来说一说35-20又是怎样摆出来的呢?

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

4.小结算法。

师:你能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吗?

师: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是在个位上去减还是在十位上去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8的做一做的第一题

要求:

1、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独立完成P69练习十二的1—3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退位减法与生活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二、引入新课,探索规律

1.引入

师:上面有多少根木棍?现在拿走8根木棍,还剩多少根?

让学生讨论,5比8根少,不够了,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会算吗?

2.下面我们看看小乌龟是怎样算这样的题目的:

出示录像:

师:看过小乌龟计算34-6,你学到了什么,你在计算45-8的时候是不是也用这种方法呢?如果不是,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思考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师总结: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三、自主探索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课件出示:第67页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

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

师:图上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才够,你知道怎么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钱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算式:36-8=?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指导学生摆小棒。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计算的方法。

师总结算法: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出了几种算法,真不错。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二的第5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订正时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和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看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

六、课堂小结

1.小结计算方法。

7-1 认识时间 教案示例 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会正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根据时间拨出时针和分针。

2.让学生自己探索看时间的方法,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1时=60分,理解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

4.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会拨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比较快速地说出几分。

【教学过程】

(一)生活质疑,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会看几时和几时半,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的时间,例如,我们每天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什么时候下课休息的等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课件,认识60小格

师:要正确读出时间,我们必须了解钟面。(教师出示图例或实物)请你说一说,你在这个钟面上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出:

(1)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教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说一格一格数的。

(2)共有60个小格,教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快速的说出。

教师出示课件进行验证。

2.认识几分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问1:再仔细看看时针,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候,分针走了多少呢?

问2:那么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你能算出来吗?(写在练习纸上)想想怎么能很快记住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几分。

3.继续认识1时=60分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分针走一圈,时针会走一大格?那分针走一圈是几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板书:1时=60分)

小结:我们知道了1时=60分,也知道了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了。

4、学习时间

问:现在你能读出时钟上的时间吗?

教师小结: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小朋友很能干,下面我们看看这些小朋友的作息时间是怎么样的?你能填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吗?

(三)巩固练习

1.看看小斌是怎样按时上学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2.做一做

问:你觉得一分钟长吗?让学生体会珍惜一分钟的思想感情。

现代远程教育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

现代远程教育教案六年级数学下册

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示范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捉迷藏》教案

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
《现代远程教育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