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家解读两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稳物价:压力较大 决心更大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马晓河)

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4%

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但不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马晓河说,这个目标是在全面科学分析宏观经济运行和物价走势,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意味着今年物价上涨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也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决心。今年物价上涨压力要大于2010年,但总体上看,不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马晓河说,从目前形势研判,2011年物价上涨总体水平要高于去年,但与去年相比,将呈现不同的走势。2010年1月CPI增速为1.5%,6月为2.9%,12月达到4.6%,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今年1月CPI增速已经达到4.9%,预计今年物价走势将是高开低走的趋势。

马晓河认为,今年物价上涨面临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从国内看,去冬今春北方大面积持续干旱,威胁夏粮产量,造成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国内能源、原材料,以及劳动工资上涨带来成本推动压力上升;依然充沛的流动性对物价上涨也是种压力。从国际看,近期国际能源、粮食、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国继续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国际热钱的流入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物价上涨,增大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

我国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粮食库存充裕,外汇储备较多

尽管今年物价上涨面临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但稳定物价总水平也有不少的有利条件,马晓河说。

首先,当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库存量大、供给较为充裕,主要工业品总体供给依然供大于求,由于这二者是控制物价总水平的物质基础,基于上述判断,物价暴涨的基础并不存在。

其次,我国外汇储备充沛,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2.8万亿美元。充沛的外汇储备可以使过多的购买力流出,使增加有效供给的优质资源流入国内,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治通货膨胀。

第三,为应对通货膨胀,国家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2010年以来,政府先后8次上调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力地化解流动性压力,为控制价格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针对房价大幅上涨问题,从供给、需求两方面连续出台多项措施,平抑过高房价。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稳定市场物价,去年国家向市场安排销售政策性粮食1620多亿斤,今年又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农业生产。高度关注民生,加大了对低收入群体的救助,推出各种保生活的短期应急措施。

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应与物价上涨联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马晓河认为,两个同步表明未来5年我国将从追求“国富”向更多地追求“民富”转变,其核心意味着让百姓收入不断增长,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标准,让其与物价上涨联系起来,绝不能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正常生活。同时应完善补贴制度,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让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享受到政府的阳光政策。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前提是要有较为充分的就业,今后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要把增加就业放在重要位臵,通过加快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以达到千方百计增加就业的目的。

强基础:稳住农业 赢得主动

(解读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农办主任 陈锡文)

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大兴水利

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陈锡文认为,这表明新的一年国家将集中精力解决水利建设滞后这个制约“三农”发展的突出短板。

陈锡文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规模兴修水利,集中力量系统整治大江大河,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显著提升。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现有灌区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工程配套差、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与此同时,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主要支流防洪能力弱,小型水库病险隐患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陈锡文说,加快推进水利建设将有助于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消除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从第一年开始就要毫不放松、扎实推进。

只有保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政府工作报告把确保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臵加以强调,提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非常必要。”陈锡文认为,这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作出的科学判断。

从经济形势看,流动性过剩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陈锡文说,从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看,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必须首先稳住农业。“只有保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从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看,保持粮食生产好势头难度同样不小。一方面,粮食要在“七连增”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要实现新的增长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连续增产使得部分地方滋生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情绪,抓粮积极性有所减弱。越是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越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越要夯实农业基础,抓好农业生产,才能赢得新一年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三个“确保”为支农投入增长设定了“硬约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陈锡文认为,这向农民释放了积极信号,表明新的一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取向不会改变,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

陈锡文表示,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开始进入高投入、高成本时期。面对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耕地难以增加的背景下,要想追求农产品总量增加,只能提高单产,这势必会带来投入和成本的同时增加,因此,要想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确保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国家的大规模投入和增加对农业生产补贴势在必行。

“以前报告提到‘三农’投入增加,更多时候用的是继续增加、大幅增加等表述,今年则明确提出了三个‘确保’。”陈锡文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未完全过去、粮食生产难度加大的背景下提出三个“确保”将产生深远影响。“这等于为未来支农投入增长设定了‘硬约束’。”

陈锡文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尽管农业产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但其作用却越发重要。”

扩内需:增加消费 优化投资

(解读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宏观室主任 张晓晶)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内外均衡

扩大内需是转变增长动力、提高百姓福利的根本途径

张晓晶认为,如果说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称得上是“全球化的黄金时代”,那么经历了本轮危机之后,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扩大内需有了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张晓晶认为,扩大内需是内外均衡发展的需要。外部不平衡与内部不平衡紧密相连,中国目前存在大量贸易顺差,不仅与中国产业发展阶段相关,也与国内储蓄率过高、消费不足有很大关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将会适度降低储蓄水平,从而有利于实现内外平衡。从长远看,扩大内需则是转变增长动力、提高百姓福利的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减少百姓后顾之忧,使其有钱敢花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目前中国消费占全球消费的比重已大幅提高,但依然不到美国的1/6。未来,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有巨大增长空间。

扩大消费,收入是基础。张晓晶说,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制约了消费增长。今后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政府方面,要进行结构性减税,适度降低宏观税负水平;企业方面,要适度提高国有企业上缴红利的比例;居民方面,提高个税起征点,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此外,还要加大政府转移支付,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很大。城镇化会带动消费上升,但现在的问题是“半城镇化”——即有土地城镇化,却没有人口城镇化。广大农民工进了城,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但不能享受相应的基本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城镇化,才能扩大居民的消费能力。此外,政府还要增加用于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减少百姓后顾之忧,使其有钱敢花。

改变“GDP至上”的政绩观,更加关注百姓福利的增进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张晓晶认为,首先要进行投资行业的优化,特别是向基础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倾斜。这些薄弱环节,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如科学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等领域,以及“三农”、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

其次,要进行投资主体的优化,即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核心是要落实“新非公三十六条”,打破行政垄断,放宽准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与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医疗等现代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张晓晶说,推进要素价格与财税改革,只有资源、能源价格合理了,资源税、环境税到位了,才真正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保产业发展;只有劳动力、资金成本不再被压低,才会激励企业注重研发和技术创新。

“无论扩大消费需求,还是优化投资结构,关键在于改变‘GDP至上’的政绩观,更加关注百姓福利的增进。”

调结构:速度平稳 质量提升

(解读人: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贺铿)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8%

为转方式、调结构留下足够的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七年把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设为8%左右。

“虽然还是8%这个数字,但意义不同。”贺铿说,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8%的预期目标是为了保增长;2010年,8%的预期目标则是巩固经济向好趋势。今年的8%则是要让速度稳下来,质量提上去,为转方式、调结构留下足够的空间。

“十一五”期间,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然而,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中国有13亿人口,发展的速度不能太慢。这个8%承上启下,既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又与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更在强调质量与效益上,释放了明确的信号。”贺铿说。

满足13亿人口的需求,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就是最佳轨道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在开局之年,强调转方式、调结构,实际上是要求地方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别再一味追求GDP有多高,而是比GDP的含金量有多高!”贺铿说。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加快转变迫在眉睫:过分依赖投资保增长,会带来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资金流动性过剩等问题,造成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的风险;而过分依赖消耗能源资源保增长,其成本正在提升,约束正在强化,已不可持续。

“满足中国13亿人口的需求,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就是最佳轨道。企业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完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贺铿认为,路径选对了,关键还要发挥经济、法律手段,要加快转变关键要理顺体制机制。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这就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报告提出要“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各类电价定价机制”,这就理顺了资源产品价格机制。

关键词:分配结构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向好,但复苏的基础不牢,我国出口形势依然严峻,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只有立足于拉动内需,才能让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更协调地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是重中之重,这既是稳增长的途径,也是让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的手段。发展为了人民,只有分享了发展的成果,发展才有意义,也才能持续。”贺铿说,要扩大内需,首先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样人民的购买力才能提升。同时,还要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积极满足和扩大消费需求。“报告反映了‘十二五’规划草案一个基本的主导思想,即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生为本发展经济。”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社会和谐惠民生

讲协调: 以人为本平衡发展

(解读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陆学艺)

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民生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事业取得很大进步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

陆学艺认为,这一概括实实在在。各地方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报告中的这些表述振奋人心,在会场上多次激起掌声。这既是“十一五”的经验总结,也是政府的铿锵承诺。

不能以牺牲社会建设、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这两个7%,意义重大,对国计民生都有好处。和‘十一五’比起来,‘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的目标,是比较高的。如果达到7.2%,十年就会翻一番,也就是居民收入十年增加一倍,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陆学艺说。

他说,这两个7%,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个例证。

以往有些地区、有些部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曲解为GDP挂帅,以致以牺牲社会建设、农村发展、资源环境为代价而片面追求GDP。两个7%明确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分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陆学艺说,这可以解决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对广大农民工来讲是一件大喜事。

他认为,“十二五”期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促进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这两个支出比例之高,是我国从来没有过的,在发展中国家里是比较高的,体现了政府对社会建设的日益重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这有助于建立新型的社会管理体系,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创造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陆学艺说,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平衡、协调发展。这一转变,将给中国社会建设带来巨大活力和机遇,同时也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重公平:就业优先 健全社保

(解读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郑功成)

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就业优先

“十一五”期间就业优先政策成效巨大,周期性失业问题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郑功成表示,“十一五”期间就业优先政策成效巨大,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周期性失业问题已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就业成就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对积极就业政策的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实施效果的提升。尽管2010年的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国依然面临着就业形势严峻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就业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即就业难与用工紧张并存的现象已经从局部地区扩展到全国,并将持续相当一段时期。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仍然是最主要的就业压力群体,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又得不到满足。这种状况表明,就业结构性矛盾已经取代了以往的周期性矛盾,成为就业问题的主要方面。它较之以往更难解决,因为它不仅要求就业岗位数量上升,而且要求制度环境公平和就业质量提升。

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将公平就业摆到重要位臵

郑功成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是要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将公平就业摆到重要位臵,实质上使就业优先战略跃上新台阶。

一方面,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提高城镇化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公共服务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将能够实现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并强化劳动执法,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就业质量。同时,让农民工安居乐业,将有力促进就业公平。还需要推进以同工同酬、稳定就业为目标的新一轮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在化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实现就业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社保全覆盖

未来几年内我国社保体系将迅速覆盖城乡居民,并朝公平、普惠的方向迈进

郑功成说,2010年是我国社保体系建设在各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社保制度覆盖面快速扩大,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我国社保体系正在向普惠全民的方面快速推进,社保体系建设从长期试验性状态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迈进。

但是也要看到,当前的社保体系仍存在制度缺漏、水平偏低、差距巨大等问题。基本保障制度普惠全民的目标尚未实现,低保、医保及社会养老保险水平仍然偏低,不同群体之间的保障待遇差距偏大等迫切需要深化改革。

继续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是2011年的重要工作目标。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保的财政补助标准要从120元提高到200元,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连续第七次提高10%,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展到40%,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为1000万套等,再加上在其他社保方面的投入,全国社保水平在今年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同时,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民的目标,如果再加上已经覆盖城乡居民的低保制度的完善,可以肯定,未来几年内我国社保体系将迅速覆盖城乡居民,并朝着公平、普惠的方向

控楼市:保障安居 稳定价格

(解读人: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 朱中一)

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改善

许多低收入家庭圆了安居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十分务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房价问题没有回避,并提出加快解决住房问题的三方面措施,抓住了核心。”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

他认为,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心。过去五年,是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的五年。主要表现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日趋完善。更多无力购买商品房、甚至租不起房子的低收入家庭,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越来越多家庭购买了商品房,搬进新家,住房条件得以改善。截至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30平方米,家庭住房自有率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尽管老百姓对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意见很大,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政府解决住房问题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应该客观评价。”朱中一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意味着要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坚持一手抓住房保障,一手抓市场调控。” 十二五”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000万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将增加到1030亿元。5年将总共建设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全部建成后,保障房覆盖率将达到约20%。

“国务院已经与各地政府签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责任书,保障房建设是硬任务,必须完成。”朱中一表示。

朱中一认为,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继续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加快建设进度还要保证地方政府的土地、资金投入到位。其中,关键是要严格落实土地出让净收益不低于10%投入保障房建设。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毛收益达到2.7万亿元,但真正投入保障房建设的仅数百亿元。要加强监督和问责,严格落实资金,保证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5年以后,当保障房覆盖范围达到20%左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朱中一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发展公共租赁房,有利于扩大保障房覆盖面,缓解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难,意义重大。

政府将把调控进行到底

朱中一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把增加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建设和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放在重要位臵提出,实际上是明确了住房市场“调结构”的目标,就是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用于满足居住需求的住房。

“我们一直在提倡先租后买、先小后大的理性住房消费观,提倡租售并举,这需要政府通过调控来引导。”朱中一说,不仅要大力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租赁房,更要盘活市场上的闲臵住房,增加供应量。要达到这一目标,要加大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房产税试点,对个人出租房屋给予税收优惠等。房地产市场“调结构”如果做得好,将极大缓解市场供求压力,缓解住房难。

政府工作报告把建立健全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问责机制提到了重要位臵,提出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

“报告强调这一点的措辞比较严厉,体现了政府把调控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朱中一说,尽管地方政府有难处,但只要把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臵,就能克服困难。要把改善民生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加快实现“住有所居”。

促医改:攻坚克难 回归公益

(解读人: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 饶克勤)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医改惠民

过去两年三大医改惠民举措取得显著成就

政府工作报告肯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饶克勤认为,过去两年,我国在探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尤其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新农合,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农民。”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城乡居民看病更方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我国是首次提出,实现基本免费或减费,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突破。

“这些都是重大的惠民政策。短短两年时间,取得如此大的进展,可见国家惠民为民的决心。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医改的主线依然是围绕解决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注重提高百姓的满意度,增强幸福感。”饶克勤说。

加大实施力度,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在基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体系,加强药品监督,确保用药安全,切实降低药价。

饶克勤说,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60%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药价平均下降30%左右。报告明确提出,今后我国还将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合理药价,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改革前,全国基层医疗机构主要靠药品加成率来维持生存和发展。改革后,药品加成率取消,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存成为问题。”饶克勤说,目前,国家明确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同时推行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和绩效工资,一些地方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但是,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制度有联系,更有区别。”饶克勤说,比如粮食本身是商品,但国家的粮食政策是公共政策,保证城乡居民人人有饭吃。基本药物也是一样,药品本身是商品,但是基本药物制度是公共政策,保证人们生病有药吃,不至于买不起药。“基本药物的价格要保持合理价位,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

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改革目标是回归公益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各地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

公立医院是城乡居民反映看病问题最集中的地方。“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将进入体制机制的攻坚阶段。”饶克勤说,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是回归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改革其筹资体制、支付制度等。

第一,明确举办主体。举办主体既是公立医院出资人,又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责任主体,而医院是实现公益性的载体。打个比方,公共汽车具有公益性(公用性),公共汽车出资人出多少钱贴补成本,决定其公益性大小。同时公共汽车公司必须讲经营和成本。因此,筹资体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之一。

第二,加快公立医院支付制度改革。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的是按项目付费、按药品加成付费。如果不改革,医生收入还是与开多少检查、开多少药品挂钩,必然造成医疗费用持续上涨。这项工作目前正在推进。

第三,加快卫生系统的组织变革。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呈畸形的“倒三角”,即越到大医院越综合,越到基层越专科,没有形成规范的就医流程和转诊制度。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使医疗服务体系变为“正三角”,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良方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解读《两会》

两会解读

解读两会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专家解读皮肤过敏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营养专家解读

两会热点解读

专家解读两会
《专家解读两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全国两会感受 两会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