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评书体节目的现状分析(李晓峰)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评书体节目的现状分析

[关键词] 电视节目

评书体

[关键词释义]

本文所指的评书体节目,是指借助评书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电视手段所形成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评书和评书体节目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对“评书体”这种节目形态进行界定,进行理论化研究。

一、从评书到评书体节目

1、评书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大约形成于清朝初年,民国是评书中兴的时期。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具有其独特的讲述内容和表现形式。 (1)评书的讲述内容。

评书在选材方面具有其独特性,评书节目所说演的内容多为历史朝代更迭及英雄征战和侠义故事。代表作品有《薛刚反唐》、《封神演义》、《水泊梁山》、《长坂雄风》、《金钱镖》、《三国演义》、《红岩魂》、《赤胆忠心》、《烈火金刚》、《西楚霸王》、《暴风骤雨》等等。故事性是评书其在选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评书的外在表现特征。

传统的评书表演形式,为一人坐于桌子后面,身着传统长衫,说演讲评故事。“讲故事、仿神情、指手划脚不消停”。评书艺人往往会以折扇和醒木为道具,用来提醒听众安静、或者制造某种表演气氛,以达到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效果。长衫、折扇和醒木等道具就是评书的典型外在特征。

(3)评书的语言特征。

评书脚本的最大特征是语言口语化,既生动又形象。评书的脚本必须能做到“案头能阅读,场上能表演”,这样,说起来才能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在表演过程中,评书以北方语音为基础,使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的普通话。在语言运用上,要避免讹音、错觉或含混不清。 (4)评书的叙述技巧。

评书在叙述方式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且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比如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是:先念一段“定场诗”,或说段小故事,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时,以叙述故事并讲评故事中的人情事理为主,如果介绍新出现的人物,就要说“开脸儿”,即将人物的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作一描述或交代;讲述故事的场景,称作“摆砌末”;而如果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又往往会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称作“赋赞”,富有音乐性和语言的美感;说演到紧要处或精彩处,常常又会使用“垛句”或曰“串口”,即使用排比重迭的句式以强化说演效果。在故事的说演上,为了吸引听众,把制造悬念,以及使用“关子”和“扣子”作为根本的结构手法。从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2、评书与电视的结合

(1)电视评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评书与电视的第一次结合。

1985年,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以一部长篇评书《杨家将》登上电视荧屏,开电视评书艺术之先河,在社会和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此后,中央电视台和很多地方电视台相继开办电视评书栏目,每年有数十部长篇评书在电视中播出。

电视评书的出现扩大了评书的传播范围,但是它的表演特点和传统评书并没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把传统的说书场搬进了演播室,它并没有增加其他的电视表现手段。观众们

看到的仍然只是一个指手划脚的说书人。相比于广播评书而言,电视评书反而局限了受众的想象空间。

(2)评书体节目的出现,可以说是评书与电视的第二次结合。 评书体节目是在各种电视专题节目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长期以来,大量的电视专题节目中存在着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既要讲述透彻一个问题,又不能做枯燥的论述、资料的堆砌;既要保证电视节目内容的厚度,又要避免观众的流失。对此,电视人采取的办法就是“讲故事”,希望通过故事达到深入浅出,引人关注的效果。于是,讲述成了电视节目中常用的一个表现手段。在这种发展趋势之下,很多电视制作机构借鉴了评书的表现手法,将其移植到电视节目中。于是,评书体节目就诞生了。

二、评书体节目的现状

1、评书体节目分类。

目前,很多电视制作机构都借鉴了评书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大量的评书体节目。本文根据这些评书体节目所讲述的内容,将其分为民生类、财经类、体育类三类。在这些节目中,讲述民生类内容的评书体节目占多数。 (1)民生类。

最典型的民生类的评书体节目可以说是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该节目是江西卫视自办的最有特色的一档节目,每晚为观众讲述一个涉及真善美、德义理的社会故事,用故事反映社会民生百态。

《传奇故事》的素材主要来自全国各地传媒所采编的优秀节目,它通过对这些节目的再度整理、挖掘、加工,使之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魅力呈现在荧屏上。其最独特之处就在于:栏目的叙述风格借鉴了评书讲述的技巧。 (2)财经类。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商道》节目,前身名称叫做《财富故事会》,是一档典型的关于财经内容的评书体节目。它秉承“说商界传奇,解财富之道”的理念,以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讲述由财富而引发的各类中外传奇故事,关注主人公追逐财富梦想过程中的命运转折和心灵体验,传达健康的财富观。 (3)体育类。

《体育评书》节目的前身名称叫做《奥运评书》,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了迎接奥运而专门设置的一档节目,于2008年3月9日开播。节目采取了评书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剖析最新的体育赛事,揭密奥运奇闻轶事。在奥运结束后,节目正式改名为“体育评书”,将节目的取材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体育行业。

2、评书体节目中对于评书手段的借鉴。 (1)节目外在形态的借鉴。

无论是主持人的服装还是演播室的布置,评书体节目都在借鉴评书的形态。

《商道》栏目的主持人总是手持砂壶,一身中式服装出场,俨然一副说书人的打扮;演播室的布置也是遵循中式风格,主持人面前的话筒桌也换成了条几,整个演播室很有几分说书场的感觉。

《体育评书》栏目不光借鉴了以上的这些内容,就连节目的名称也直接冠上了“评书”二字,这足以看出节目创办者的良苦用心。 (2)讲述风格的借鉴。

如果说在服装和演播室方面,评书体节目只是借鉴了评书的“形”。那么,评书体节目的讲述方式,则是借鉴了评书的“神”。

无论是民生类的《传奇故事》、财经类的《商道》、还是体育类的《体育评书》,其实质都是一种“画面”+“评书”的结构。可以说,评书体节目就是一种“带有现场画面的电视评书”。

传统的专题类节目,主持人段落和小片段落是分开录制的。主持人段落是在演播室录制的,而小片部分是先配音,然后进行后期制作,包括编辑画面、插入现场同期声等。最后将演播室部分与小片部分合成,并进行包装。

而评书体节目则没有主持人段落和小片段落之分,全片浑然成一体。都是在演播室为主持人录制完成全片内容,即“评书”部分。然后,再对“评书”进行“深加工”:在需要的部分铺上画面,以及插入现场同期声或者现场采访。

三、评书体节目为何流行

评书体节目受到一些电视制作机构的追捧,是因为它自身具有的表现优势和它能够节约节目制作成本的优势。

1、评书体节目的表现优势

(1)与传统的专题片相比,主持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这让评书体节目的故事线更加紧凑、完整。

录制方式的变化不仅仅改变了节目的制作流程,更颠覆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在传统的电视专题片中,主持人的话实质上是一种导语性质的串场词,只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在评书体节目中,主持人更像是一个说书人,是故事的讲述者,是整个故事的灵魂。现场画面以及现场采访只是对讲述的“深加工”,是为了配合主持人的讲述。

(2)与电视评书相比,评书体节目的表现元素更加丰富。它更像是一个“立体化的电视评书”,不仅增加了电视画面,而且插入了现场采访、现场同期声,使节目更加生动,节奏感更强。

2、评书体节目的成本优势

“评书体”突出的是一种体裁,讲究的是讲述技巧。所以,同样的题材和内容通过“评书体”的加工,就可以形成评书体节目。这就为节目制作机构省掉前期采访环节,通过购买或者交流的方式获得节目内容提供了可行性。

而通常情况下,购买节目比自己采访制作节目要节省经费。因为,很多的地方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节目,只局限在本地播出,播出后的节目就成了一种闲置资源。所以,购买节目所需要的费用并不是很高。

在购买了节目之后,节目制作机构需要做的只是对节目进行再加工。包括,重新设计文稿、录制演播室、进行后期编辑(包括铺画面,插入现场同期声、现场采访等)。

四、评书体节目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1、在节目选题方面:

(1)要确立故事性优先的原则。

与其他节目体裁相比,“评书体”的最大特色是讲述,最适合讲述的是故事。评书体节目与其他节目竞争,靠的不是时效性,而是故事性。因此在选材的时候,故事性优先于时效性。

(2)故事内容要有强大的背景支撑。即故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够见微知著,通过故事的讲述反映民生百态。

(3)要避免一味求奇、追求收视率,忽视节目的社会引导作用。

2、在节目制作技巧方面:

(1)要设计故事线。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用顺叙法、倒叙法和平行叙述法等。

(2)要重点设计开场。其中,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将最有吸引力、最有悬念的内容放在开场叙述。

(3)要设计悬念。在故事叙述过程中,应该多用设问,“抖包袱”、“卖关子”,让故事环环相扣,让节目引人入胜。

(4)要处理节奏感。在制作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各种电视元素(比如画面、现场采访、现场同期声),处理讲述节奏。

(5)要有服务点。在故事叙述过程中,在必要的地方可以适当的介绍相关知识。

李晓慧——党性分析报告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李晓莉)

《探秘侯晓峰》

李晓红

李晓红

李晓玉

李晓鹏

李晓玉

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导师李晓峰

金晓峰个人发展规划

评书体节目的现状分析(李晓峰)
《评书体节目的现状分析(李晓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