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红与黑》读书报告(正文)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部作品,一段人生

——浅议司汤达《红与黑》的心理描写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即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作品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

小说发表后,当时的社会流传\"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而本书则被许多国家列为禁书。《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它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后来者竞相仿效这种“司汤达文体”,使小说创作“向内转”,发展到重心理刻画、重情绪抒发的现代形态。人们因此称司汤达为“现代小说之父”。《红与黑》在今天仍被公认为欧洲文学皇冠上一枚最为璀璨精致的艺术宝石,是文学史上描写政治黑暗最经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并被多次改编为戏剧、电影。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将于连等人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致的刻

画,其描写之精微,分析之深刻,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书中人物的恋爱心理被区分为“心坎里的爱”和“脑袋里的爱”,这是其爱情理论的具体应用。德〃瑞那夫人的爱属于心坎里的爱,也就是激情之爱;德〃拉木尔小姐的爱是脑袋里的爱,也就是虚荣之爱。

司汤达善于展现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清楚,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的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被公认为“心理描写的巨匠”。他观察深刻,思想敏锐,善于掌握人物思想感情的起伏,捕捉人物内心的矛盾变化,心理描写成为他塑造人物、刻划性格最有成就的艺术手法。例如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是令人拍案叫绝。

司汤达运用心理描写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他的笔下,人物的特定心理状态,总是和人物的特定环境和处境联系在一起,很少有脱离人物的具体环境和处境的孤立的心理分析,这样就真实、自然、可信,富有现实主义艺术的说服力。

例如:于连到德〃瑞纳那市长家,臵身于歧视他平民身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家庭里家庭教师的地位等同仆人,市长市长举行宴会,总是让他和孩子坐在桌子的末端。于连因受歧视而产生强烈的激愤不平的心理状态和急于寻找机会进行报复的念头。有一天晚上,于连陪德〃瑞纳那市长夫人再花园里纳凉,他硬是要握住市长夫人的手,将它“占为己有”,以此报复市长加予他的轻蔑。于连粗暴地握住市长夫人手的这个动作,以及采取这个行动

前后的考虑,把这个抱有个人野心,渴望出头露面,但是因为出身卑贱,处处受到轻蔑,思想变得非常敏感。态度傲慢不逊,随时寻找机会进行报复性反抗的青年性格,被刻划得活灵活现。他充满着无限矛盾与反差的各种思想和行为,更足以让每位读者看得目瞪口呆却又如痴如醉,足以让每一位研究者分析成千次上万次。

再如:于连在神学院,对教士们的虚伪自私又憎恨又恶心,但是要在这个环境里出露头角,就必须按照这个社会环境所奉行的虚伪自私原则行事。他思想感情上的激烈矛盾,以及由此形成的两重人格,都可以在他的主客观世界找到解释。

还有:在木尔候爵府上,于连博得主子赏识,一时踌躇满志,及至最后被送上断头台,在绝望中有迸发出反抗的火花,这中间思想感情的变化,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前因后果。

《红与黑》的全部故事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然而斯丹达尔给出的时间参照却相当模糊,粗算一下,从于连的出场到被处决,大约只有四年的时间。这四年中,于连唯一的念头是“发迹”,是“飞黄腾达”,进军队还是进教会,只是机缘问题。于连的方针已定:“在有利的条件下,按照那时法国实行的风尚,当兵或当教士。”在当时,两者都不失为一种好出路,例如:德〃莱纳先生就打算让他的三个儿子,“老大进军队,老二进法院,老三进教会”。因此,“红”与“黑”,对于连来说,不过是熊掌和鱼罢了,得到哪个都行。实际上,于连自打“很小的时候”看见几个从意大利归来的威风凛凛的龙骑兵,从而“发疯般地爱上了军人的职业”,后来在“十四岁时”又眼看着一个儿女成行的治安法官败于一个三十岁的副本堂神甫,就绝口不谈拿破仑了,立志要“当教士”。此后八九年当中,他实际上一直在士兵和教士之间游移徘徊。用他的话说,就是:“在拿破仑治下,我可能当个副官;而在这些

未来的本堂神甫中,我则要当代理主教。”总之,于连是要“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

其实换个角度看《红与黑》,是一个自恋者命运的演示版: 于连:

1、自恋者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中始终装满自己,对自己深信不疑,是自得其乐的孤独者。

2、自恋者固执于自己的理想,把主观感觉或个人体验当作绝对真实强加给外部现实。

3、自恋者对外界和他人持清高和高傲态度,力图在自己与外界之间拉开距离,深怕被世界和他人同化。

4、自恋者顽固坚持自我,拒绝向现实认同,必然被他人和社会视为“攻击性”和“敌对行动”,受到他人攻击和社会放逐。

5、自恋者不惧怕他人的攻讦与谴责,甚至还希望如此。尽管他们带着演戏的夸张,痛苦于他人的不理解,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却因为这种不理解而感到骄傲。不理解恰恰说明了自己的特出或独异,这是自我能够从外部世界获得的最高确证和最大满足。自恋者正是从他人的攻讦与谴责中获得了个人价值的证据。

6、自恋者即使受到现实的打击,宁可忍受厄运,也不肯改弦易地放弃自己的追求。

7、自恋者固执的追求自我的完整性和个性感,从而缺乏甚至丧失去爱他人的能力,不愿或无法与自己之外的他人发生全心全意全身全体的结合关系。

8、自恋者用种种英雄主义来“合理化文饰”自己,以减缓个人与外界的敌对关系所引发的内心无意识焦虑。

9、自恋者无论如何也不愿像他人那样放弃自我,当冲突尖锐得不

可收拾的时候,将以自杀或发疯的极端的方式表面上放弃自我,实质仍固守了自己。

如此,就不难理解:于连不仅和复辟贵族是矛盾的,和反动教会是矛盾的,和资产阶级也是矛盾的,和社会是矛盾的,从根本上来说,他和人是矛盾的。他作为一个典型的自恋者注定了永远要被视为异类,要因与众不同而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这种悲剧乃是一切自恋者的悲剧,无论是在专制社会,还是在共和社会,还是在民主社会,都是如此。《红与黑》似乎要写一个年轻人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如何从迷误走向清醒,但其实于连没有悟出自恋之根本来。

于连的悲剧,突出地表现为他以自恋为核心,一方面对自我、人格与尊严高度敏感、坚决执着、公然张扬;另一方面他认同现实世界的“红与黑”,并竭力索取之。两者彼此冲突、势均力敌、无法协调,最后于连以放弃生命为代价使两者冲突得到消解。

从心理学上进一步推论,于连走出家乡迈上个人征程的时候,拿起了什么武器?他去跟谁斗争?谁是他的敌人?是封建制度?庸俗社会?贵族女人?自己?

于连拿起的武器是自尊,他的敌人是自卑。封建制度,庸俗社会,贵族女人,都是外显的敌人,于连有足够的才能去与之抗衡;于连斗不过的敌人是他自己,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卑。

如果说于连早就看到社会上存在“红”的军队与“黑”的宗教,并力图利用之而达到内部的人格尊严和外在的飞黄腾达。那么他还不清楚他的内心世界也有一个“红”与“黑”,“红”是他的人格和尊严,“黑”即他的奴性与自卑。

于连一走上社会,面向世人,就卷入了自尊与自卑的激烈内战,这场战争构成了《红与黑》的全部故事。换言之,《红与黑》

的精彩并不在历史社会的表现,于连的魅力不在于他是一个反制

度反社会的个人英雄。《红与黑》的看点在于,它用一个独特社会环境和一些独特的境遇突现出一种独特性格的独特心理体验。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还有简洁明快的特点。小说中关于于连的心理描写,总是随着故事的展开,和行动描写互相补充,互相穿插,落笔简洁明快,不求繁琐细致的分析,不做趁长的议论,各种形象手段配合得体,读来给人以不淄不塞,自然流畅之感。

阅读体会与感受

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红与黑》。忽然觉得,人的一

生如此短暂而起伏真真令人叹为观止!也许是生活在新中国吧,无法对那个时期的爱恋和情感有多少理解。因此,于连的行为就不那么容易被感同身受了。总也不明白他如何能将自己的真情伪饰成假意游离在两位女性中间,难道仅仅能用“野心”二字定义吗?说到底,于连是追求幸福的,却又不幸地走上了歧途。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年轻有为的青年于连表面上看是被毁于病态的爱情,实际上是被毁于当时病态的法国社会。其悲剧性的结局昭示了“个人反抗行不通” 的真理。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于连。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而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仅仅是感到“快乐至极”,“野心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于连却为了表象牺牲了本质。 别林斯基曾说: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幸福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茔枯冢和破碎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

《红与黑》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红与黑

红与黑 读书感悟

读书正文

读书报告封面及正文

报告正文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

《红与黑》读书报告(正文)
《《红与黑》读书报告(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