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5: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学习方式的

研究》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第五小学 何瑛姝

尊敬的课题组专家、教研中心的领导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代表第五小学《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组中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实践创新学习方式的研究》做一下总结汇报,恳请各位专家给予知道。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听了会忘记,看了能记住,做了才理解。”这话非常深刻地揭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在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在“做”中求发展,在“做”中求创新。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十分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相并列的学习领域。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了,能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深刻地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增强了他们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纷纷表示,现在的数学“有意思多了”,比以前“好学多了”??

一、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体验。

在学习活动中,孩子们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伴其一生,受用一生。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经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发展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时,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首先告诉学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1平方分米这么大物体。然后,让学生制作1平方分米的纸片,并用这纸片去量一量课桌的面和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学生跃跃欲试,不一会儿,量出了课桌的面积大概是30平方分米,当他们再用这张纸蹲下身去量教室时,发现这纸太小了,太费事了,就这样在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中得出了要找一个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和研究“平方米”的欲望。最后,在地面上画了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正方形,请学生们上来站一站,能站几个同学,进一步体验和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整个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活动的全过程,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因为体验而真实,因为体验而美妙,因为体验而智慧,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价值。

二:学生在回归生活中享受快乐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小学数学教育应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真正去关注儿童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发现了什么?也就是用一个整体浸入儿童生活的视野,去充分关注儿童的整个生活的、精神的和科学的世界,将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求、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以后,学生们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圆,并通过不同大小的车轱辘计算圆的周长,并且还有学

生会问,骑车子还能测量出从学校到家的距离。

三:学生在不断创造中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并不神秘,是人在灵感激活的瞬间产生的思维冲动和奇思异想,创造不是天生就有,只不过被狭窄的生活空间、机械重复的模仿训练给扼杀了。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他们的思维会产生出很多创造的火花。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烧水,发明蒸汽机。可以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发明,都是发明者在实践中,因一些无意识的刺激激活了灵感所发生的。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参加“用数学”的活动,让学生到大千世界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原型,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和非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完了有关圆的面积计算后,我让学生设计并参加应用性的实践活动。学生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其中较多的是户外测量和计算面积的。通过测量,同学们有的算出篮球场的面积15×28=420(平方米);有的算出了铅球投掷圈(圆形)的面积大约是3.14×1×1=3.14(平方米);有的算出了篮球场罚球区(半圆+梯形)的面积3.14×1.8×1.8÷2+(3.6+6)×5.8÷2≈33(平方米);有的算出了篮球场三分线所围成的圈(近似于半圆)的面积大约是3.14×6.3×6.3÷2≈62 (平方米);有的还估算出了学校内三个花坛的总面积大约是36平方米;有的还估算了整个校园的面积大概是600平方米?? 当各小组交流的气氛非常热烈时,有一名学生突然问:“我想估算我们赤峰市的面积,有什么办法呢?”这一问把大家给难住了,大家都在静静地沉思。不久,一只小手举起来了:“我想,我们可以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看本市的地图来估算。”“可是,地图上我们市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呀!”刚才提问的同学站起来反驳道。“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割补的方法很麻烦,也不精确!”同学们在教

室里争论了起来。这时我让每个同学回去思考这个问题。两天后有位同学兴奋地介绍说:“我们可以用厚纸板剪成本市地图的形状,先在硬纸板地图的中间刻一个长和宽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这块纸板放回原处,称出整个赤峰市这块纸板地图的重量,最后算出整块纸板重量是10厘米正方形纸板重量的几倍,就算出整个地图的面积是了。”真是绝妙!这位同学从算面积想到估面积,再想到“称面积”,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实践和交流交往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总之,面对数学实践活动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我们应该敞开胸怀,还学生一个自主参与的空间,让他自己去体验;还学生一个回归生活的乐园,让他自己去生活;还学生一个创造的天地,让他自己去成长。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地步,我们都在实践都在探索,我们不一定成功,但一定会成长!我们将认真总结这轮课题研究的成败得失,以期今后取得更大的成果。

谢谢大家!篇2: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摘要 2005年九月我校低年级组向区课题组申请了题为《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实践》并于05年十月份在区级立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应关注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传统作业出现的种种弊端,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等方面去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几种弊端分析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从05年十月到06年七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总体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创设一定的条件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改变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并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业方式。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作业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作业形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其作业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发现,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阶段,学会创造性学习。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规划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教学策略的实践操作阶段。第四阶段:结题推广阶段。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在教学班中实行“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业。

二、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该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视眼下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对于学生,好的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有益的补充,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二)课题的提出及背景分析:

优化作业设计,实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意识。《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指明了方向,也引领和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但综观目前作业设计现状:传统作业设计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大量课堂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

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充分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背景2:教师对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困惑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快下课了,教师在学生的叫喊声中慌慌张张地进教室布置作业,教师的声音常常淹没在下课的铃声以及学生的喧嚣声中;上完课后让小老师将作业抄在教室的小黑板上,满满一黑板,学生下课急着抄,中午趴着抄,互相传着抄„„

为系统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本课题组拟定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将结果加以归纳,反馈如下:

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有心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师反应:

1、批改新课程下的作业加大了他们的批改难度:此类作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思辫能力以及新视点的把握等具有很大的挑战。

2、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面对学生的层次如何一刀切的实行只有部分优等生能掌握的作业,却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刻意拔高作业难度。

3、批改作业所需的大量时间造成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背景3:学生对优化作业设计的渴望

我们课题组拟定了一份低年级学生作业调查表(详见附页)对全校低年级1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作业形式单

一、没有选择的自由,成了压抑学生成长的工具。他们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另外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觉性再加上教师对作业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使得作业的有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一种形式。

总之在实践中,仍然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片面理解和低效操作,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本课题在分析这些低效作业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和验证。从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角度摸索出可推广的对策。

(三)文献综述:

“任务学习”认为:学生是作业的主体,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应该围绕学生具体的、个性的学习活动展开,而不应是整齐划一的。作业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需要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它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有效性特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有效”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作业设计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将作业进行最优化设计,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本课题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阶段研究。

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

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

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

作业评价构建人性化

作业方式力求兼容性 另外,国内外教学论研究中对作业问题也相当重视如: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

我们课题组成员吸取了任务学习理论的精髓所在,将它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改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及依据。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扬长避短。针对目前作业设计现状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基础,对调查的弊端反思出相应对策并进行研究,实现作业的优化设计。

(四)研究基础

我们课题组的区级课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研究》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在结题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促进其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等。这即是“识字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又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宗旨,是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为优化作业设计的“生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作业设计,在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重要的契机。学校、家庭、社会已为优化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将会为此创造更佳的条件。

三、研究构想

(一) 研究内容 1.调查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现状,从学生作业有效性出发,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寻找

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生活化作业等。 2.探寻保持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当学生的作业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完成作业效果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竞赛、交流等方法。 3.挖掘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

(二)研究对象

在《作业设计有效性》预试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将年级组的几个教学班的学生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和材料

准备阶段:本课题以调查分析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 等。调查对象以海门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落脚点,分布到各个班的课内外作业设计中去。

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跟踪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外的作业设计中。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对比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保证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

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这阶段教师将以论文,结题报告等形式对这一研究作总结,同时展示学生作业实践、比赛活动等照片。

调查及对策的研究时:为了保证调查现象的确实性和对策形成的稳定性,遵循“周而复始”的研究过程(详见下图) 有效性研 究

现象

调查

反思

分析

对策

验证篇3:课题结题汇报材料(黎琼)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西乡县金牛小学 黎琼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 !

我是来自西乡县金牛小学的教师黎琼,我们申报的2013年汉中市基础教育教学科研规划课题《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策略探究》,于2013年10月批准立项,历时一年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在我就该课题研究情况作以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古诗文,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 2.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寻求古诗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教学策略。

3、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改变诵读形式,对诵读与课堂教学整合进行积极探索,摸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2、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调查法:此方法使用于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对学生的古诗文占有情况进行摸底,并做好统计工作,并使用于研究的后期,对学生的古诗文情况进行统计并作对比分析。

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了解。

总结法:对研究的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六、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

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 (1)进行前期调查,我们课题组4位成员担任五年级4个班语文教学工作,确定了四个班的学生为课题实施对象,我们下发了学生问卷200余份,教师问卷20份,家长问卷50份,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我们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制定了实施方案。 (2)加强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培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查找大量文献资料并进行去粗取精的归纳整理,掌握有关经典诵读理论和案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诵读经典的思路。课题组安排了专项学习时间,通过观看名师录像课,听古诗、文言文等教学研究课,自修、同伴互助等方式,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我们课题组老师从诵读古诗文,提高语文素养出发,将课题研究的美好前景广为宣传,每周定时间播放古诗配乐朗诵,抽一节课时间诵读经典古诗文。实验班级的师生们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精心布置教室,营造出浓郁的班级诵经文化氛围。诵读经典班级安排每天晨读10分钟,午读10分钟,课前5分钟,阅读课、口语交际课、班会课进行诵读经典诗文。为减轻学生背诵经典诗文的负担,教师见缝插针,积少成多充分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时间,课后五分钟开展“课前一吟、课后一吟”活动,并精心挑选了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歌集及作品推荐给学生,学校也为了配合课题组开展活动在走廊、过道挂出经典诗文,做到了“书香校园”飘书香。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诵读氛围。

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8月)

(1)以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开展主题诗会活动,利用班队会课的时间来举办擂台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班级开设“古诗词”园地,组织学生开展作诗绘画、改写古诗、活用古诗、欣赏古诗、创作儿童诗等活动。在欢庆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时,各个诵读班级都开展了以“诵读经典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有相

声、情景剧、诗歌表演唱、古诗句对对碰等。

(2)我们制定了“古诗文诵读”考核办法,每学期对实验班级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古诗方面的竞赛,出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方面的题目,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在语文教师的组织下,每班每学期考核一次,对背诵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授予“小诗仙”、“小诗圣”等荣誉称号,还制作了诵读卡,并评选了班级诵读之星等。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校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学生登台献艺,邀请家长一同观看学生的才艺展示。此举不但鼓励了学生,也取得了家长对我校古诗文诵读工作的大力支持。

总结阶段:(2014年8月---9月)

汇总课题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推广。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总结出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古诗文教学诵读策略。 1.激发兴趣鼓励“读”

(1)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

一是引入故事激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在诵读前,讲一些跟古诗词相关的故事,既能激趣,又能帮助理解意思。二是创设优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美,从而使诗中的景物在学生心中“活”了起来,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2)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

范读是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动情的范读,使学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情感产生共鸣,所以都自觉尽力去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表情、节奏去读。 (3)灵活多变的方式训练

诵读古诗词时,我们变换朗读形式,如师生、生生对诗;小组诵读;生单独诵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体会朗读的快乐,由此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

(4)自由生动的表演舞台

一是配乐朗读。教师事先准备好与朗读作品情调、节奏相和谐的音乐,营造音响氛围,诱发情感体验,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二是表演朗读。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情境表演朗读的时间,学生也就摇头晃脑,闭眼陶醉地诵读起古诗文。还有的编成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兴趣十足。三是绘画朗读。在教学时,根据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用笔画下来,朗读时,便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吟诵。 2.创造条件促进“读”

(1)保证时间。我们除了利用早读、课前三分钟指导学生诵读,每周还专门用一节课进行诵读指导。

(2)营造氛围。学校的宣传橱窗、教室里的墙报都经常刊录优秀的古诗文;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古诗大王”擂台赛;古诗配画和书法以及一年一度的诗文诵读表演大赛;让古诗文的吟诵声充满校园,成为学生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3)推荐篇目。我们老师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诵读的篇目。例如:《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唐诗三百首》等,好的学生已有了一定量的积累。 3.介绍方法引导“读”

我们对学生进行学习古诗方法的指导:

(1)选读法。即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读有关的古诗文或诗文中的有关部分。

(2)摘读法。即在诵读过程中摘抄有关内容或名言佳句。学生利用阅读卡、古诗卡摘抄好词佳句和喜欢的古诗文。

(3)创作法。根据所学诗文内容,让学生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写一写,都是一种创作。

4、分类积累指导“读”

根据内容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来背诵。比如友情难忘,友谊天长地久一类的送别诗:《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根据古诗词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春晓》《忆江南》等。

5、开展活动强化“读”

小学生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例如,在“汉字文化周”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古诗对句大赛;进行诗文接龙游戏;举办“诗文交流会”、举行“诗词书法绘画大赛”、接对联比赛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学生诵读古诗文。

(二)通过研究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经典诵读、国学精粹进校园这一活动在我们校园里常态化、持久化进行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的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语文成绩也在逐步提升。

(三)通过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打造高效课堂。

1、课题负责人黎琼获县级教学能手,她的论文《让学生在诗海中徜徉》获

得全国教育学会成果评选的一等奖,并发表在教育刊物《学校教育研究》上。

2、侯小静同志获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名师,她的论文《浅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获得县级二等奖,教学课例《乡村四月》获县高效课堂优秀课例,获县级高效课堂先进个人。

3、屈瑛同志的论文《创设话题情景 激发诵读兴趣》获省级三等奖。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我们认为以后应该在这三方面努力: 1.一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在更高的领域开展诗词研究活动,使诗文诵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自己对所教学的古诗文要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3.由于教师的古诗文阅读量有限,经典诵读内容的质和量都有待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大多是在教师的影响下被动地诵读。如何使学生乐诵、勤诵、多诵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最后,我想说:不管我们的课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会继续实践、探索,扎扎实实搞教学,认认真真搞研究,在课题中成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谢谢大家!篇4: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 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

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标题二号宋体加粗居中,名称统一为《xxxx》课题结题报告

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三号楷体居中 (一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用“

一、

二、三”标示;二级标题四号黑体,用“

(一)

(二)

(三)”标示;三级标题四号宋体加粗,用“1. 2.3.”标示;四级标题四号宋体,用“①②③”标示。)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或问题的提出):

要从背景、现状、基础等三个方面去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这一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当然还必须考虑到教育形势的发展和观念、方法、理念、手段的更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可能性等方面去思考。

(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部分)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对课题名称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内涵,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等作简单阐述。所应用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只能选最精辟、最适用的摘录,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切忌全文照搬。依据理论的支撑,说明自己的主要研究思想。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通过这些学说、观点、使本课题研究得到理论的支撑。

四、课题研究的达成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目标的确定不能过于空泛,要扣紧课题。还要注意其结构的内在联系,所确定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成果中去。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陈述课题研究的范畴、立足点。表述须紧扣研究目标,简洁,准确、中肯。也可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的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验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将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

也可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检测分析法、跟踪比较法等等,还可用观察法、追因法、归因法、实验法等不同的表述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这部分的陈述比较简单。一般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也有的分成四个、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简要陈述做了几项工作,简明扼要,不必详细陈述。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这部分,可以花较多的笔墨来陈述。通过回顾、归纳、提炼,具体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可分写成以下几个部分。

(一) 准备阶段: 1. 2. 3.

(二) 实施阶段: 1. 2. 3. (三) 总结阶段: 1. 2. 3. (这部分也可以与“课题研究步骤”合在一起陈述,在每一个阶段中具体陈述所做的几项工作,所采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这个部分是结题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得以推广和借鉴,就看这部分。篇幅也可适当长些。

要从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两方面去陈述。不能笼统地谈。理论成果可以是我们研究所得到的新观点、新认识,包括课题研究结的题报告、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论文集等等。实践成果包括优秀教案或活动设计汇编、个案汇编、实验课、示范课、观摩课(课件)的获奖情况、学生作品集、情况汇总等等。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鉴和参考的价值。同时也应注意研究成果必须体现所确定的研究目标。

十、研究中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这个部分内容陈述要求比较简单。但要求所找的主要问题要准确、中肯。今后的设想,主要陈述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

一、问题的提出

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还是使儿童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之说,“乐德之教,乐语之教,乐舞之教”(西周)也充分提示了音乐对人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

音乐教育符合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江总书记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幼儿期能否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将决定其一生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富有人文内涵的艺术教育。西方有识人士认为“音乐是比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中 来的”。这说明音乐教育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因此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音乐是促进脑发育的最好途径。人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可说是宇宙中最复杂、神奇的构造,它由一万亿脑细胞组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大脑的左半球视为优势半球,近期研究则注重强调两个半球功能上的互补。《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形象地称左右半脑为“学术性左脑”和“创造性右脑”,左右脑均衡发展、功能互补,才是人脑发挥其最大潜能的要点。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常造成学生左脑超负荷、右脑则呈睡眠状态。音乐活动的开展则能够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音乐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作用。活动时手脑并用,既可使幼儿的观察、记忆、想像等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又有利于幼儿大脑的整体协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二)我国幼儿教育现状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幼儿音乐教育在经历了照搬前人——模仿国外的漫长阶段后,虽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横向考察,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缺乏宏观意识、不能从全面发展的整体思路来实施音乐教育。

人们从音乐有利于早期智力开发的角度考虑较多,而思考音乐与道德、身体、审美及劳动之间关系的人较少;有不少虽考虑到音乐专门教育的早期培养价值,但又往往陷入形成上学的思考怪圈。

在教育观念上,常常看重音乐教材,而忽视幼儿发现、创造、表现等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习惯以唱歌教学代替整个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内容,忽视音乐欣赏、打击乐器演奏等内容;在教育方法上,过多地使用灌输式、填鸭式,忽视幼儿对音乐的自由探索、主动感受、大胆实践、充分表现等。

鉴于此,我们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在对幼儿音乐教育进行小规模试点和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多方面准备,并经过可行性论证,于2001年向市教科所早报了《实施大音乐教育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课题,并由市教科所推荐,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我们力求通过研究,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变原本割裂的、单一的学科教学为“以音乐为载体,一日活动中渗透”的大音乐教育模式,突破原来单一的学科教育机制,把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渗透到各种活动中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各类知识,锻炼其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关键概念的界定

大音乐教育——是指突破单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据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把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通过一日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合作等,把原本割裂的学科式教育变为以音乐为载体的整合式教育,促进幼儿注意、感知、思维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教学——是指能够使学习发生的教育技巧和策略,它涉及师幼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包括学习环境的某些准备。

有效学习——是根据幼儿认知和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测查结果来确定的样本。

1、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创新的研究。

2、音乐教育是在其他教育活动中渗透的研究(途径及方法)。

3、把音乐贯穿于一日活动中的有效途径、方法及具体措施。

4、家园合作开展音乐教育的研究。

5、大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即指对幼儿素质提高及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对对象与方法篇5: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一)

一、项目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

二、项目简介(500字左右)

三、项目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500~800字左右)

五、项目理论研究和探索(5000~8000字左右)

六、项目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2000~5000字左右)

七、项目终结成果目录

八、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二)

1、报告标题:项目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项目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摘要:主要观点、内容。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参考他人的成果。要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上述第4至8部分是结题报告的正文部分。

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之三)

一、报告正文

1、摘要、关键词

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出项目的精华,如背景、方向、主要内容、重要结果、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等。关键词不超过5个,并用分号隔开。

2、研究计划要点及执行情况概述

是否按计划进行,哪些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变动,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进行,原因何在。

3、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

本部分内容是《结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也是科研项目中最有学术价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要求项目负责人和承担者实事求是地认真撰写,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绍,说明其水平和影响,并简要阐述其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等。视情提供必要的国内外动态和研究成果的比较,必要的参考文献出处等。对重要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尽可能“一事一议”,分段撰写,以便今后成果展示或管理汇报时可以整段地剪贴引用。对在后面成果目录表及统计数据表中的一些内容,如学术奖、数据库、软件等,应在本部分中具体地描述。

4、经费使用情况的说明

主要针对资助的经费,给出必要的说明。

5、存在的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包括项目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和经验,本项目研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未达到,请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设想。

二、研究成果目录和数据统计表

为了规范管理,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如实反映研究成果,要求数据必须准确并保证几个表的数据相对应、一致。成果类型分为“获奖、专利、专著、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其他”六大类,请归类集中填写,逐类单独编号;无正式录用证明的论文暂不列入;成果名称栏目填写论文题目或专利或奖励名称;主要完成人根据作者或获奖人实际情况按顺序填写,并在论文通讯作者后加*标注;成果说明栏目分别按以下格式填写:

1、期刊论文按“作者﹒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卷(期),起-止页码。

2、会议论文按“国际/国内,特邀报告/口头报告/墙报展示,会议名称、时间”格式填写说明。

3、专著按“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字数,发行量”格式填写说明。

4、专利按“获准专利国别,类别,专利号,获专利时间”格式填写说明。

5、获奖按“授奖单位,授奖时间,奖励名称,等级”格式填写说明。

6、其他,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做必要的说明。

三、附件材料(随结题报告提供的材料)

1、提供论文或论著的封面、目录页和正文权属页的复印件。

2、大会特邀报告须提供特邀报告通知书和会议论文集的封面、目录页、正文权属页的复印件。

3、提供研究成果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如:科学技术鉴定证明书、奖励证书、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装订顺序须与研究成果目录中的排序一致。

4、研究者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课题结题鉴定汇报

课题研究结题汇报

课题结题

课题结题

课题结题

课题结题

课题结题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题结题汇报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黎琼)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
《课题结题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