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年级小组合作模式计划安排(阳)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一年级小组合作模式计划安排

高一

阳志鹏

一、课改核心:

1.将学生分成学习合作小组,通过激励评价、奖励和惩罚,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兵教兵”,实现学生间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3.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内的讨论与交流、课堂的展示,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二、指导思想:

对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学期不断的教学尝试,我认为小组的管理才是核心,而且必须要“严”,但“严”中带“情”,这样教学才能做到收放自如。现在的学生自我个性比较突出,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比较随意,动作拖拉或者不服从老师的安排,这会给小组合作的进行带来很多问题。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必须给学生定立自己的课堂制度,严格并坚持执行下去。但严的同时,“情”才是收服学生的关键。或许很多老师都遇到过不少“极品”学生,他们隔三差五的地给你搞点事情出来,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地教育他,虽然他意见是接受,但态度照旧,最后你又吹他不胀,怎么办?老师也是人啊,也有忍耐的底线啊。或者我们放平心态想想,只要你当一天的老师,都必须要跟学生打交道,那么你当一辈子的老师,你都离不开学生。怎么办,我也不可能天天跟学生杠着来,学生不被你骂死,你自己先气死。我认为有时候尝试放下作为一个老师的架子,多花点时间去了解这些学生,捉住他们的弱点和优点,多了解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这样或许他们就会更亲你,亲你就会服你,只要学生从内心上服你,你叫他吃饭,他哪敢吃菜,还心甘情愿地帮你做事。你不就轻松了吗?这个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有了这个“严管”的前提,我们小组合作的开展就更容易了!

三、建设计划——班主任班级小组建设计划

一)、班级小组组建:

1、小组组建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班主任可根据本次段考成绩和学生平时综合表现把学生分成6-7个层次,每个小组要包含这6-7个层次的学生,再结合男女比例进行微调,尽量把最合理、公平的小组组建出来。

2、小组组名、小组目标、小组口号(格言)的建立:

1 组名尽量简单易记,方便班级较多的科任老师容易记住;小组成员一旦确定后最好能设立自己的小组目标和口号,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小组的合作和团结精神。

3、小组各组员的职能分配:

小组成员确定后,可以让小组内的人进行自主分配职务,如下:

小组长1名---负责协调和统筹小组内各项工作和任务;

常务组长1名---负责收集组内各项材料,监督组员卫生值日情况,小组日常事务的管理;

语文、数学、英语、理科、文科组长各1名---责监督本小组在该学科课堂中的表现,并负责收取该科作业,把欠交作业的名单上交科代表处。 二)、小组评价制度构建:

小组评价制度的构建对小组合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实效性,尽量让这个制度不但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相关的班级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考勤方面---早午晚、每节课等考勤

2、学习方面---课前学习准备、课堂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

3、纪律方面---课堂纪律、日晚自修纪律、仪容仪表等

4、卫生和宿舍方面---小组值日表现、宿舍表现等

5、活动贡献方面---参与活动积极性、活动获奖情况等

奖惩制度:“每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

(1)每周统计一次,进行小组排名,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2)每月统计一次,进行小组排名,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有了这些制度,我们就可以尽可能把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任务。

三)、小组长培训:

那么有了以上这一切,班上已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但是,有一点也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对不同职务的人员进行培训:

1、小组长培训

2、常务组长培训

3、学科组长培训

2 这些培训对小组的管理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教会各小组长学会如何管理组员,如何与组员相处等,班主任适当给与一些帮助和鼓励,尽量让他们有归属感,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去为班级,为自己的小组做事。

四、具体实施——课堂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务必在预备铃响前回到座位,学科组长检查每位组员课前准备情况(包括课前资料准备好没有?课前预习完成没有?)。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小组准备情况进行适当加分和点评(比如做得最好的小组可以加2分,做得还可以的加1分,做得比较差的可以当场点评一下)。

或许有老师认为,课前准备做那么多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确实是,刚开始可能会浪费一点时间,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样做有非常大的好处:学生课前准备充足了,就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上课更加有规矩了,课堂效率反而是提高了。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环节:

课前准备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合理安排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就高一物理而言,一节课我一般安排五个环节。

【环节1:核对“自主预习”答案】

这一活动环节主要用PPT展示“自主预习”答案,让学生查对,或者老师对简单问题提问,检查学生(主要针对C层次学生)的预习效果,老师可以根据小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加分和点评。建议分值不宜太高,因为这些简单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直接从课本上找到,加点分是为刺激一下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效率,老师也不宜花太多时间在上面。

安排这一活动环节的目的是:不但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学会利用课本进行简单的预习,而且为下面重点知识的学习节省不少时间。

【环节2:精讲】

针对本节内容、以及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精讲,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编制学案时,将重点内容留空,让学生认真听课并将关键内容填空。安排这一活动环节的目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给太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不现实,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同步填写学案,尽量将他们的精力集中在课堂上。

3 【环节3:小组合作探究】:

环节3就是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重难点能否被突破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同时所设置的探究问题必须要具体、有针对性(不宜太难、太泛、太玄),让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话可谈,有问题可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抓住重难点、问题要具体并具有针对性)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小组长要组织每一位组员参与讨论,老师巡视观察每个小组的动态,指导好组内成员进行适当的帮教,务必让组内每位成员都把问题弄懂弄透为止,那么这节课的重难点就真正突破了。(小组长组织讨论、帮教,每位学生务必把问题弄懂) 在讨论结束时,建议不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考察,最好是老师指定小组中某层次的学生进行发言,而其他小组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充回答。这样做是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指定某一层次同学进行发言) 最后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代表发言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分和表扬。(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加分)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学习交流中;同时小组内其他组员为了能加更多的分,也会主动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

【活动4:课堂达标】:

特别对于理科科目,本环节必不可少,通过课堂达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好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然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进行互相检查互相帮扶,尽量帮助那些做题存在困难的学生。(独立思考、互帮互查)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把其中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答案投影或拍摄下来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自由点评、补充。最后老师根据小组完成情况以及发言学生的表现进行合适的点评和加分(灵活展示,自由发言,老师点评)。

【活动5:课堂小结】: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堂小结,这个课堂小结应该包括两部分:

1、知识点小结:根据课堂所剩时间来安排,让学生小组内自行小结也可以;全班一起跟着老师小结也可以。反正见仁见智,灵活处理。

2、小组表现小结:那么对于小组表现情况,老师一定要进行小结,可以简单一点,并给予等级评定。比如前三名给予优秀等级,中间三名给予良好等级,最后两名就是待进小组。那么对于这些待进的小组最好能及时在课后进行一个思想鼓励工作,以免发生组内矛盾和产生挫败感。

4

五、科任老师在课改前的准备及要求

1、课改前,与任课班级班主任沟通,明确各班小组评价方式,进行适合的加扣分,过轻、过重学生都有意见。

2、对班主任选出的本学科组长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协助、组织课堂讨论和展示,收交作业。

3、每节课预备铃之前务必要到达课室,进行课前准备的评价

4、课堂尽量多进行小组合作,让小组内组员互相帮助,学会“兵教兵”,科任老师尽量要关注到每个小组的情况,对小组的课堂评价尽量公平、公正、合理(建议每节课加分上限为5分)

5、每节课结束时,一定要进行小组表现总结,将相应的加分或是评价,写在黑板上,让班级记录员记录,班主任汇总后每周或是每月都会有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学生也才会重视科任老师的评价。

6、对课后的作业也尽量纳入到小组的评价里面,提高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高一年级计划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方案

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高一年级下周工作安排

高一年级组长计划

高一年级小组合作模式计划安排(阳)
《高一年级小组合作模式计划安排(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