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胡世荣课外访万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0: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

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关爱

欧店小学胡世荣

家访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近期通过对几个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让我感受颇深。

一、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学校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受着老年人对他们的溺爱,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访万家”活动对他们的走访,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互通信息,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

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

在家访中,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一定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家长、老师、学校共同配合督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育学生的良好方法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探讨。 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加指导。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从小又过于溺爱;现在孩子年龄增长,胆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现了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应该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由问题学生逐步逐步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访万家活动,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王建荣

胡场小学“课外访万家”工作总结

课外访万家实施方案

胡世荣课外访万家论文
《胡世荣课外访万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