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发展特殊教育 关爱弱势群体

发布时间:2020-03-03 22:57: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发展特殊教育 关爱弱势群体

每天的太阳从这里升起,一路走来,希望一直在身边,每一个眼神都流露出对爱的渴望;每一个笑容都传递着成长的坚强;每一份专注都只为追逐美丽的梦想,这个温暖的地方就是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1975年8月,原名东海聋哑学校,系徐州地区东陇海线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983年划归连云港市,是连云港市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2007年更名为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位于东海县和平东路252号,校园占地面积近15亩,总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学校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现设康复部、听障部,培智部、0-6岁智力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共13个教学班,170余名在校学生,39名教职工,办学规模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坚持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证,求实、求真、求新、求活、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进程,全面提升学校现代化教育办学水平,基本实现“管理科学化,硬件现代化,师资优良化,办学特色化”等目标,努力把我校建成和谐校园、安全校园、文明校园、现代化校园。

一、加强硬件建设,提升办学水平

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真情关怀帮助下,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紧紧抓住现代化创建的契机,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按照“有品味、有特色”的目标,彰显“内涵、精品”的创建持色,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创建各项准备工作。围绕“让每个学生享受到优质的特殊教育,为每个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对照“丰富特殊教育内涵,争创连云港市特殊精品强校”的办学目标,坚持“做实生活化教育,做强康复教育,做大职业教育,做优艺术教育,打造东海特殊教育品牌”的工作思路,打造学习型团队,寻求内涵发展,努力实现特殊教育发展新跨越。形成校园环境花园化、育人环境优美化、教学设施现代化。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弘扬奉献精神、实施创新型素质教育,奠定了创办优质特殊教育的硬、软件基础,为我县残疾学生创建了优良的育人环境,现有图书、阅览室、生活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听力言语检测与康复室、个训室、感统训练室、肢体康复室、蒙台梭利工作室、多功能厅、餐厅等十几个专用室。环境布置做到内容丰富,美观朴实。楼道内展示着学生的书画作品,教室内洋溢着浓厚的班级文化气息,文化长廊、休闲广场、劳动实践基地环绕着教学楼,既具园林风格又显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学生读书、康复、休闲的理想场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

1、推进课程改革。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开展“清晰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件设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011年全市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在东海县特殊教育学校举行,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向阳、基教处处长侯沛成、副处长金立山、张恒主任及全市七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等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学校,观摩学生手工艺品的制作等,倾听了校长们的工作亮点和办学经验汇报,大会还表彰2011年市特殊教育创新创优项目和先进个人。

我校承担了2012年连云港市特殊教育学校现代化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孙静、王永莉、刘晖、周春平四位优秀老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教师们娴熟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异彩纷呈。课堂教学观摩后,来宾对观摩课进行高度评价,市教研室周海青研究员对观摩课进行精彩点评。研讨会上,我校还对“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优化课堂教学”等问题进行交流发言。通过此项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获得了全市同行的高度评价。

2、强化业务研修。

我校积极创造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派遣王永莉、许君仪、时丽、刘利芹、孙静、徐波、孙芹、姜超等相关老师参加了省市县各类培训,培训回来后,将接收到的新信息和学习到的新理念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二次培训,并把培训内容和课件上传至学校校园网,供全校教职工学习借鉴,不断更新大家的育人理念。利用每周学习时间通过集中学习、分组讨论、自学笔记等方式学习教育法规、教学理论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先进理念、优秀教师先进典范、国家领导重要讲话等资料,并记录详细的学习笔记,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3、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学校积极推进“333工程”和“晶都名师”培养工作,开展一对一的传、帮、带,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年教师观摩课展示等教学评比工作,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其中5人次获连云港市和江苏省特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人获连云港市特教校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人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园丁”;2人评为市县师德模范和爱生模范;10余人次被评为市县先进工作者。现有省骨干教师3人,市骨干教师7人。

4、教育科研兴校。

在教学的同时,教师们又开展了特殊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一五”期间,我校有30多个省、市、县课题圆满结题,“十二五”开局之年,我校分别向省、市、县申报了23个“十二五” 规划课题,其中一个课题已被省级立项。我校承担了《耳聋学生学习焦虑与课堂气氛》、《耳聋学生不良行为成因与矫正》等在市教科研成果展评中获奖。近5年,我校有12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核心期刊、标准刊物公开发表,所发表论文数居全市同行学校之首,促进了自身专业化内涵的发展。我校被评为“市县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市教育科研创新创优集体”、“县论文发表先进集体”、“县教育科研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关爱特殊儿童,用爱心育残童

(一)、开展以“爱心校园”、“爱心教师群体”建设

学校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 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履责意识、师表意识和爱生意识。以“爱心校园”、“爱心教师群体”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实施以爱呵护脆弱心灵的特殊教育,在教师中广泛深入开展“爱生如子,厚德崇教,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活动。用特殊园丁一颗赤诚的爱心去守望、去呵护残障儿童脆弱的心灵。

几十年如一日的相伴相随,如同一家人的温暖情谊,爱恰如涓涓细流延绵不绝。在特教老师的眼中,孩子们是默默的小草,没有鲜花的绚丽芬芳,却为春天增添了一抹新绿。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特教老师用行动诠释着上善若水、无疆大爱。这份关爱,正如美妙的音符,为孩子们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也正是这份爱,叩开了孩子们孤独的心灵。 学校涌现出一批师德先进典型,“晶都育人楷模”薄竹君、“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周春平、县“十佳教师”李君萍、县“十佳班主任”姜超等。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孩子们学会了生活与感恩,他们互相帮助与支持感动着每一个人,听障孩子帮助智障孩子,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学校开展感恩系列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在校园里,孩子们学会了生活,学会了感恩,生活融入了教育,教育也正改变着孩子们的生活。

(二)、关爱特殊儿童工作主要措施

1、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由校长和工会主席为组长、政教、团队和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关爱特殊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特殊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实施“1+1+1”结对帮扶特殊儿童制度。

我们实行“1+1+1”结对帮扶制度:就是由一名好学生和一名教师共同帮扶一名困难学生,从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共同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每学期开学,班主任都认真排查学生中特殊困难的学生,及时上报名单,确定学生中互帮互助对象;工会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工作,每位老师要重点帮扶一个学生。特别是寄宿的儿童,教师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特殊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特殊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特殊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特殊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特殊儿童患病时,及时和家长沟通,及时诊治,悉心照料。对于智障的儿童,主要指导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注重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班级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特殊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让特殊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加强与特殊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整合资源,强化济困助学服务。我们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助学基金。多年来,我们和东海县第二中学、实验中学、高级中学等单位结对子,他们热心关爱残疾学生,给困难学生捐棉衣、捐书,和残疾孩子一起打篮球、做游戏,使残疾学生感受到和同龄人交流的快乐,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四、用爱心助残成才 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让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发展、智力发展、情操陶冶于一体,突出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让学生全面发展,能根据学生特征进行教学,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学校历届毕业有28人考取了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或职高。庄茜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本科,2008年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

学校建设了职业教育基地,教会孩子一技之长,学会生活,学会自立于社会。学校开设丝网花、十字绣、书法、舞蹈、雕刻等社团活动小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残疾学生的一技之长。学校还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精品校本课程评比;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指导,加强对特色活动课的检查、监督、评估,编写出适合特殊学生需要的综合实践样本教材,力求过程精细化,效益最大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它经过38年的风雨洗礼,它一路走来显得沉着、稳重,它为残疾人教育、康复事业增添了几束耀眼的辉煌„„

关爱弱势群体

关爱弱势群体

关爱弱势群体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方案

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工作报告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爱弱势群体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发展特殊教育 关爱弱势群体
《发展特殊教育 关爱弱势群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