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4:4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题报告范文,仍有不完善的,仅供

参考不能照抄!)

农村信用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策略选择

——以淮北市为例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三峡大学成教学院

1.课题来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三农”问题的解决被各级政府摆到了优先位置。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问题及今后改革的趋向,也越来越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农村信用社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本课题是基于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才能持续地改变农村的面貌。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商业银行缘于风险与收益的不对称、信贷权限上收、资金外流严重等因素,信贷服务功能锐减,不少地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已基本退出县域。同时,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作用乏力。因此,在现阶段,农村信用社首当其冲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主力军。对此研究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在深刻认识农村信用社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看法,寻求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策略方针,为改善农村金融的落后局面提供一些具有现实参考意义的策略。同时希望能帮助农村信用社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

阅读的主要文献及资料有;刘张君的“农信社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弄寻中大有

可为”(《金融时报》);孙立平,景效飞的“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中国经济时报 》,2006年9月15 日版);李志刚的“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对策”(《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2期);徐新的“农信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叶松的“对提升农村信用社营业窗口服务质量的建议与思考”(中国金融家网);陈连华的“农村信用社新农村建设的“十新”选择”(中国金融网);李曦的“政府参股农信社--欠发达地区农信社改革的新探索”(《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林洋、孙尉钧的“农村信用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合作金融网);贺东延的“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唐双宁的“农村金融要以改革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国金融家》,2006年,第8期);林华的“中国农村经济现状分析”(《金融经济》,2006年,第2期);时宏业的“农信社改革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银行家》,2005年,第6期);杨栋,赵巍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路径探析”(《农村经济》,2006年,第9期);王宁,梁新潮的“完善农信社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赵祺的“对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思考”(《农村金融》,2006年,第7期);孔祥毅的“农村金融发展路径选择:体制突破和政策扶持”(《农村金融》,2006年,第8期);徐明的“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农村金融》,2006年,第9期);王进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缺失与破解”(《中国金融》,2006年,第12期);刘贵生的“整体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金融》,2006年,第9期);张静的“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积极支持湖北新农村建设” (《中国金融》,2006年,第14期);车宗山的“新农村建设亟待借力于农村融资担保体系” (《中国金融》,2006年,第16期);刘淼群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环境的改革与创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吴晓灵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金融》,2006年,第11期);李明昌的“建立发展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金融》,2006年,第12期);GAschhoff,E.14enningsen:《Das deutsche Genoenschaftswesen》

[M],Fritz Knapp Verlag,Frankfurt/M.1985;Berthelemy.Jean-claude and Vatoudakis,Aristomene.Economic Growth,Convergence Clubs,and the Rol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Oxford Econ.Pap,1996;Ronald I.Mckinnon,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in Rwtrospect:Interest Rate Policies in LDCs,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Publication,Stanford University,1986

关于当今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难点, 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张君认为,多年来,围绕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目标,各地农村信用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经营机制方面均有明显好转,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快速提高,历史包袱初步化解,财务状况明显改善,资金实力明显增强,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但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农村市场资金供求矛盾依旧突出。农村信用社无论在支农的广度、深度,还是在服务功能、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存在很大差距。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是在风险控制、经营机制方面,都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了其在支农服务上存在明显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金融服务供需矛盾仍旧突出的问题。叶松认为基层营业网点是农村信用社直接服务客户的窗口,其

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决定着该网点的业务发展质量与速度,而且关系到农村信用社对外的企业形象和在同行业竞争中的位置,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强调加强优质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弊端,从整体来看,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还不能适应日益激烈地竞争形势,特别是一线营业网点在柜面服务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孙立平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及问题总结为以下六点:第

一、农村信用社自身实力较弱,支农资金严重不足。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还没有到位,功能和性质不够明晰,抗风险能力不强。

三、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水平还不高。

四、农村保险业发展缓慢。

五、国家扶持和优惠政策不到位。

六、地方政府对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缺乏政策引导。

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孙立平给了几点建议,他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第

一、应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和壮大资金实力。

二、应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

三、应努力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和加快业务制度创新。

四、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

五、国家应尽快制定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

六、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能够吸引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宽松环境。徐新认为农村信用社应从新举措、新产品、新方式、新环境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第

一、要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支持开发订单农业,支持涉农龙头企业,支持农副产品物流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配置能力。

二、要拓展基础性信贷产品,创新组合性信贷产品,开发捆绑式信贷产品。

三、要积极开办支农金融超市,全面推行支农客户经理制,构建与政府、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四、要建立完善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建立优质的中介服务环境。刘张君在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支农现状后总结认为与其它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优势在农村,优势也在农村。农村信用社应找准商业化经营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实现支农与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实现规模效益,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陈连华提出了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十新\"选择,他认为农信社要树立支农新理念,坚持服务“三农”取向,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双效”取向;要实现 “三个转变”。一是由支持乡村农业,向支持城镇农业、都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转变;二是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向支持农村城镇建设,支持第

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消费转变;三是由支持传统“三农”经济,向支持县域经济的大“三农”经济转变。突出支持 “三化”,应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户专业化等等。赵祺认为信用社贷款营销不仅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促使它提供多样化的信贷服务,增强信用社的竞争力。林洋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中应加强对基层信贷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信用社员工的素质。作为一个信贷人员,必须了解致富信息,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各种信息搜集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分析能力,并及时提供信息给客户,使客户受益;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对农业运作过程中的简单问题能够做出及时处理,并能够提供一定的技术资料;有综合的协调能力,能够接近群众,和农民打成一片。

国内专家们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应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第二,应努力提高农村信用社服务水平和加快业务制度创新;第三,要支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支持开发订单农业,支持涉农龙头企业,支持农副产品物流企业;第四,应突出支持 “三化”,应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户专业化;第五,应加强对基层信贷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信用社员工的素质等等。

GAschhoff,E.14enningsen认为农村信用社在改革时国家应从资金上大力扶持、发展成熟后适时退出、从外部对其经营性风险专业监管和强制合作信用存款保险的风险防范体系。Berthelemy.Jean-claude and Vatoudakis,Aristomene 认为金融发展的初始水平与未来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资本积累,生产率提高之间有很明显的经验关系,而且金融发展的不充分有时回形成“贫困化陷阱”,成为增长的严重阻碍。Ronald I.Mckinnon 表示,矫正金融抑制是绝对必要的,要通过恰当的宏观措施来稳定价格水平,这样储蓄者和投资者就能更好地看清资本真实的稀缺价格,因而可以减少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盈利能力的巨大差异。

4.要研究的内容,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安徽省淮北市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淮北市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淮北市农村信用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应采取的对策。

研究本课题的途径主要是采用深入社会调查收集材料,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查阅资料等方式。并运用归纳推理、对比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淮北市农村信用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提出应对措施,找出解决办法,最后完成论文的撰写。

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

针对以上设想,将分阶段展开工作:2007年1月10日前,交开题报告初稿。2007年1月20日前,交开题报告正本。4月1日前,整理已收集到的资料,深入分析,并形成笔记。4月20日前,按笔记组织材料,撰写论文初稿。期间征询导师意见。5月5日前,撰写二稿,交导师批阅,并根据意见修改。5月20日前,定稿。

6.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2006年12月20日完成3000字的外文翻译;2007年1月20日,完成3000字的开题报告;2007年5月20日,完成15000字的论文,并达到质量要求。

7.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现有的网络资源较为丰富,图书馆的金融文献资料种类繁多,图书馆现有的及笔者收集到的资料能基本满足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要写出一篇实际意义比较高的论文还要深入社会收集资料和原始数据。还必须对淮北市农村信用社和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等)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的结果,并提出农村信用社在推动新农村建设时的策略。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国内外有关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发

展和动态,适时收集最新资料,吸收最新观点,并对论文做出相应调整,最后形成此文。

8.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问题

协助单位:淮北市农村信用联合社

要解决的问题:搜集并整理有关农村金融的最新资料。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