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01 15:49: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许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把握学生的心理,没有采用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而造成的。为了把握学生心理,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常见的心理效应,以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地克服不良心理倾向,充分地利用积极心理倾向,从而找到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克服“比马龙效应”,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低估学生能力,认定学生不求上进,思想、行动差劲,以至学生将其内化,形成恶性循环。其实,每一名学生都很在乎自己在建筑期刊/jzqk/教师心目中的形象,也很在乎教师对于他的评价。如果,我们接触到一个学生,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否定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两次违纪就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那么他们很可能会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这样做的结果是成绩会更加差、表现更糟糕,当又一次受到老师的批评,他就会更加放纵自己。不断地遭遇失败,反复受到批评和指责就会慢慢地形成“我本来就是这样”,“我就是不行的”自我认定,从而失去上进心,还很有可能断送学生一生的前程。“比马龙效应”告诉我们:决不可低估学生,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事实上,绝对不可能存在没有任何优点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有时往往是井底之蛙,怎能看到井口之外群星荟萃、风光无限。我们应当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每一位学生。

二、克服“马太效应”,用好表扬艺术。

“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我们常常对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寄予过高的期望,不吝啬表扬,更不乏溢美之词。给他们各种各样的荣誉和称号。这样做的弊端有二,一是他们可能会滋长骄傲自满的情绪。二是他们会背负上更重的包袱。他们一方面要加倍努力,保持先进地位,继续享受别人顶礼膜拜的待遇,另一方面又有一种优越感,从而“乐不思蜀”。两种矛盾的心理,两军对垒,耗费精力。对于学习成绩还不太好的,表现正在改观的同学,我们往往不愿肯定他们,即使表扬也往往是调侃式的、言不由衷的。为了克服“马太效应”,我们应当对优秀学生更加严格的要求,甚至是有点苛刻的要求,对于他们的进步适当肯定即可。对于后进生的表扬与肯定要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要中肯、自然、真心实意。

三、克服“首因效应”,炼就“火眼金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跑比赛中,一开始跑在前面的人,往往不是最后的赢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兵无常胜,水无常形”,一个学生,一开始表现良好,那么他是否能经的起时间的考验。相反,一个学生开始给我们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那么是否真的很差劲,或者永远差劲。凭第一印象就简单地给学生定性,不仅会左右我们今后对学生的客观评价,而且也无形当中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克服晕轮效应,摘掉有色眼镜。

对某人表现出的突出特点,观察者对该人做出的一种有偏见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并把这种评价泛化到其他方面。人们常常对长相好的人,给予更高的期望,更倾向于认为他们聪明伶俐、品德高尚、人缘好、表现好,会为他们描绘更美好的人生蓝图。相反,则认为他们智力不佳、品行低劣、表现差。我们也很有可能把我们的喜好在某个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并且扩大到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上。美不遮丑,瑕不掩玉。评价学生要多维度,多标准。功过分清,好坏分明。

四、利用得寸进尺效应,润物无声。

心理学告诉我们,许多场合下,由于教育期刊/jyqk/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的目标比较、权衡利弊的选择,在相同的情况下,那些简单的目标更容易让人接受,我们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得寸进尺的原则,教育教学目标要逐步提高。让学生感到跳一跳就能

摘到苹果,而不是感到目标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教学就是要达到水滴石穿的效果。例如:要让学生逐渐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应主动与学生接近、沟通交流。首先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陌生感。然后,鼓励学生问简单问题,并耐心细致的给予解答,对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和看法要恰当地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提问的乐趣,以及师生关系的默契所带来的愉悦感。以后就要引导学生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问题的难度逐步提高,让学生问题的频率“得寸进尺”。

五、利用皮革马利翁效应,激发潜能。

人对自己或他人有一个希望就会按照哪个标准去要求他,把他按照那种人来对待,就会激发他的潜能,最后真的成为大家所期望的那样。有一句话说,“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这句话在某中程度上有点夸张,但反映出,自己或他人对自己的期望,有目标导向作用,使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向目标靠近,向目标努力。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对学生要有积极的切合实际的希望,并通过医学期刊/yxqk/一定的方式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信赖,从而使他们倍受鼓舞,努力朝教师所希望的方向不懈奋斗,不断进步,强化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建立稳定、积极、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自我激励,进而具有成就自我的强烈愿望和力求上进的积极心态。

六利用结伴效应,提高效率。

科学研究表明,两个及其以上的人结伴从事相同的一项活动相互之间会产生激励效应,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我们可以在班集体中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育教学工作是作用于人的工作,作用于人心的工作,了解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使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片面、狭隘、不客观的认识,掌握心理规律,从而扬长避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暗示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几种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