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王策三先生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6: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素质教育的一些思考

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存在。

我想,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王策三老师所说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在教育方面的一种发展,它们的目的地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为祖国培养更好的人才,只是着重点不一样。首先,现代教学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小小学生背着大大的书包,承受着深重的课业负担,学生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老师的目标也就是培养出更多的大学生,把升学率抬上去,它的关注点就只是学生的成绩、分数,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这样一句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思想,造就了不少的高分低能,应试教育的弊端的很明显的。后来,大家都倡导素质教育,口号喊了许多年,可是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自己也很难回答出什么是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生与老师各自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我到现在也还是迷茫的状态。但是就王老师的观点来说,他认为现在所提的素质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培养,着重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其情感意志,但是就全国总体来说,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现在,王老师说要把素质教育改成“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着重强调知识,不管怎样,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教育,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全面的人才。

既然目的地相同,都是为了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那么关于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应该视我们国家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而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观点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观点不一样的时候,总会发生摩擦,引起不断的讨论,然后,促进该事物的发展。一个理论的发展大多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再回到中间平衡点的过程,关于教育的理论也不例外。在对教育的讨论中,每个时期,人们对素质的理解不一样,引发的争议促进教育思想的进步。我们从这样一个极端——应试教育,走到另一个极端——不注重学生知识培养的素质教育(王老师眼中的素质教育),再走到平衡二者的全面发展教育,期间的过程是漫长的,也是一个呈螺旋形上升的过程,促进教育发展。

关于什么是素质,我想,王策三老师眼中的“素质”是一种广义的素质,他把素质的含义泛化了,它不仅仅包括学生的品德、体育、美育,还包括学生的智力,并且王老师更加看重智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应试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中素质的一种。王老师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有提升人们素质的功能,因此所有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

在我的观点中,素质教育就是王老师所说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使得学生的身心、智力、审美、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等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先生所说的“轻视知识”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同样也应该注重基础知识。当然品德固然重要,如果高科技的人才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来,那我们宁愿他没有知识,但是如果没有知识,我们的国家如何进步呢?所以应当把知识与其他并重,或者应该更加看重知识一些,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进,探索出一种能够让学生兼备知识、能力、道德、创新等的新方法。

在现阶段的中学教育中,高考在一段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取消的,因此,大多数的学生还是会面临一个终身大事——高考,因此,在中学教育中,还是应该以知识为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个性等等,实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在这一点上,王老师提出的一些观点,我是赞同的,比如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注重知识内容的研究与改革;注重传授、讲授的研究和改革;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综合等等,这些方法我觉的挺符合我们现在说的新课改的内容的。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见解。

现在的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改进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快乐、更加注重自主学习、重难点更加突出,让学生在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并且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养成了良好的思考习惯与人生观价值观。我认为在课堂上用“30+10”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老师一定要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

改变这种现象,我想,对教师教育成绩的评价体系、标准也应该做出改变,不应该以老师教了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来衡量老师,这样,老师才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学生的成绩。作为老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认识,老师培养的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建设国家的人,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能力高。

我比较赞同的一个观点是:应试教育做到极致就是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进行的同时,学生掌握了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老师也在用他的一言一行引导着学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个性、其他能力等。只有在知识丰富的基础之上,学生身上的那些良好的素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在课堂上是否应该让学生“事事直接经历”,我觉得王老师的观点还比较中肯。首先,有句话叫做“我给你讲了,你不一定能记住,我给你看了,你也许有点印象,我让你做了,你才能真正理解”。我觉的,间接的知识有时是难以理解的,有条件的时候,确实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但是,如果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必要在课堂上用实验来展示了,这会陷入为了实验而实验的陷阱,失去了把实验引入课堂的初衷了,实验只是一种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其次,就拿我们地理学科来说,适当的实验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兴趣。而且,设计实验也要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是不用经历高考这一个环节的,我国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需要各种人才,既需要在“精英教育”下培养出来的精英,也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因而我国的教育既需要开设精英教育,又需要开展职业教育,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来选择。国家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让人们在生活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受教育方式,不必要每个人都奔着高考这个“龙门”去跳跃,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有差别的。

我作为一个2010级毕业的学生,没有经历过全国第七次课改。但是在我的中学时代,也曾经听说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就学校教学方面,还是很注重学生的升学率的,高中时候,就是“学校—食堂—家”三点一线,每次课业也是繁多的,老师就是以一种灌输性的方法教授知识,还是停留在原始的阶段,我想,如果能够用王老师的一些方法加以改进的话,是不错的。

策论文

王勇先生三十六岁生日宴会

六一儿童节活动策三

泰州学派王根先生的道论文

王策党性分析材料

王策策求_职_信

策论文写作构架

论文(王)

做好纳税服务“三策”

王蒙先生作品(推荐)

关于王策三先生的论文
《关于王策三先生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