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发布时间:2020-03-02 18:15: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师与学生》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师2.教师角色3.师生关系4. 学生

6、教师专业发展

7、教师的基本素质

二、单项选择题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

3.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

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

4.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 。

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 B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C自我教育和合作交流 D包括以上三者

5.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C)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6.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是()。

A.示范 B.教具 C.多媒体 D.教学语言

7.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B.教育手段C.教育思想D.思想品质

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

9.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C)。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

10.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

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D学生

11.下列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 A热爱学生B加强自身道德修养C热爱劳动 D热爱教育工作

1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B.威严C.权威D.人格力量

1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

1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B)。

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15.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

16.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7.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18.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

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

19.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

20.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

21.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

A.隐私权B.人身权C.名誉权D.荣誉权

22.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A.教师中心B.民主平等C.授受关系D.教学相长E.尊师重教

2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

A.1978年B.1985年C.1993年D.1995年

2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

A.条件B.任务C.途径D.结果

26.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 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27.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B)。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28.我国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家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件》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9.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

30.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A《儿童权利公约》 B《儿童保护公约》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利益公约》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ABCE )。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ABCDE)。

A.受教育的权利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E.人身自由权

3.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ACE)。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知识广博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D.富有个性E.改善实践

4.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CDE)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儿童为中心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5.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ABDE)决定的。

A.工作性质B.工作任务C.教育法规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7.中国教师的资格条件必须包括以下要件( ABCD)。

A.必须是中国公民 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E.体格达标

8.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 ABCDE )。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B.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C.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E.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9.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BDE)。

A.《教师资格条件》B.《教育法》C.《宪法》D.《教师法》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10.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BCDE)原则。

A.统一要求B.因地制宜C.分类指导D.按需施教E.学用结合

四、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后分析说明)

1、教师要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2、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

3、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简答题

1、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2、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

3、专门职业具有哪些特征?

4.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哪几种?

6.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教育能力; 一定的研究能力

7.简述现代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谈谈你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

2.应该怎样看待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劳动价值?

3.我国的教师和学生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4.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5.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角色应该如何定位?

6.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7.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认识。

七、案例分析:

案例1:《两个孩子·两个老师》

相同的是,两个孩子都是上小学六年级,都偷了同学的10元钱,不同的是他们遇到的

是两个不同的老师及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陕西省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王某,他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崔某把他带到办公室,当着另外两个同学的面,将他的头按到墙上,残忍地用锥子在他的右面颊上刺了个字,以示”训诫”。事发后,王某爷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这位给孩子脸上刺字的老师被派出所拘留(见《北京青年报》1999年9月21日,9月23日)。

而另外一个孩子就幸运多了,当北京市光明小学的王老师知道自己的学生中有人偷拿了学生的钱后,她来到班上,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是讲台拿了这10元钱!”

孩子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王老师笑眯眯地说:”咱们全班每个同学都走过来对讲台桌说一句话,提醒它改正缺点,好吗?”聪明的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有的说:”讲台呀!,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有的说:”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可改正后就是好孩子!”王老师最后总结说:”大家讲得很好!讲台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了,相信明天它一定会把钱放回原处!”第二天,丢钱的孩子果然在书包里发现了那10元钱。王老师开心极了,激动而高兴的说”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钱,可这有什么关系呢?改了就行了。这件事肯定让这孩子记一辈子。”(摘自《中国青年报》1999年7月12日)

[问题]:你更喜欢哪一位老师?为什么?你心目中的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案例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 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

(2) 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

(3) 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案例3:种下“当教师的种子”

我是一名山村中学的教师。我从小喜欢做老师,儿时做游戏,我总是喜欢扮老师的角色,去“教”其他小朋友。到了小学时,又感到教师真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在我的心灵中,就种下了一颗“当教师”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尤其发生了这几件事后,我就更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

在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姓胡,他教我数学和语文,还当班主任,他讲的课非常有意思,尤其数学讲得特好,使我这个最不喜欢数学的“笨孩子”在期末考试时,竟然考到90多分,这使我很感动。教师的力量是多么神奇啊!会让我这个平时考试不及格的孩子在一年之内考到了90多分,使我感到教师是多么伟大。如果有朝一日,我成为一名教师,我也要象胡老师那样,去教好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胡老师还非常和善,特别关心我们。冬天的时候,教室里要生炉子取暖。以前,炉子总是接近办公桌,后面的同学感到很

冷,胡老师却把炉子放在教室的中心,使每位同学都感到温暖,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心里也是暖洋洋的,我想我要成为一名教师,就一定要像胡老师那样去关心爱护学生。

总之一句话,胡老师对我的影响很深,我走上教师这一行业,与胡老师有很大关系。现在我已成为一名教师,我要用我的爱去关怀每一位我教过的孩子,我将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曹长德.教育学案例教学[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35.)请分析思考:

(1) 教师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

案例4:《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并谈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谈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习题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测试题

教育学复习试卷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思维导图

教育学基础第五章教师和学生

当代教育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师与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五章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