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经济转型中的城市——阜新

我的家乡是位于中国东北部辽宁省的阜新市,这是一座以煤炭开采业著称的城市,我们都亲切的称呼她为“煤电之城”,煤炭开采在这里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辈父辈们都曾以他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自豪,如今我们也都称骄傲的称自己为“煤城儿女”。不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逐渐减少和开采成本上升,阜新以煤炭为主的主导产业经营面临困境。2001年12月,阜新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区。10年来,阜新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借着这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机会,我也深入的调查、了解了我的家乡阜新在过去这10年来在经济转型道路上所取得成果,及未来还将如何发展。与此同时,通过这次调查,我希望能够更清晰的了解未来国家和政府将要朝着哪个方向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从而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做出规划,并且能够在两年后我毕业工作时,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奉献出微薄之力。

转型前的危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6.5亿吨,用60吨车厢装运可绕地球4圈半,发电2000亿千瓦时,全国每人可享受170度。阜新,既因煤立市,又因煤电而闻名。然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产业的由盛转衰,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作为全国最早显现煤炭资源枯竭的城市,因为煤炭产业、矿区人口、煤矿职工比例远远高于同类城市,阜新的情况更特殊,面临的形势更严峻。有23对矿井相继报废,一些主体矿井也面临关闭破产,阜新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九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幅仅为2.1%,比当时的中国西部地区还低;市本级和七个县区全部靠省补贴过日子;下岗失业人员达1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7%,居辽宁之首;城市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特困居民达18万人,占市区人口近1/4;城市出现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 经济转型的优势分析

一、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几年来,全市共引进培育龙头企业80多个,河南双汇、内蒙伊利、山东六和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落户阜新。截至200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转型前提高14.6个百分点。

二、依托传统优势,实施稳煤强电战略,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通过深部找矿、提高井工矿生产能力等措施,使煤炭产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大力发展电力工业,总装机容量70万千瓦的阜新发电公司三期技改项目和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金山煤矸石热电厂投入运营。总体规划36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三、依托能源优势,推进资源深加工,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积极利用阜新和蒙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阜新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已被列入国家和辽宁省发展规划,总投资254亿元的大唐国际煤制气项目环评报告通过评审,开工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四、依托比较优势,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阜新结合自身优势和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突出抓了皮革、液压、林产品、铸造、氟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等。

经济转型的具体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让产业可持续发展

资源萎缩,是阜新经济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经济结构过于单一。阜新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构筑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阜新实施了稳煤强电战略,目标是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目前,阜新发电公司三期技改项目和金山煤矸石热电厂已投入运营。彰武火电和阜新发电公司四期技改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百万千瓦风电城项目列入全省规划,华能一期风电场已并网发电;已建成井口瓦斯发电站5座。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阜新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已被列入国家和省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

二、让环境可持续发展

闻名于世的阜新海州露天矿矿坑东西狭长、深300余米、方圆7平方公里,像是地球上一只受伤的眼睛;阜新矿山绵延百里,那是采煤形成的矸石山堆场。

大量开采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是资源型城市的又一个共性问题。阜新把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全市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进了阜新市,就走进了一座森林城,你会发现,城市周边有一条长102公里、宽500米的环城防护林带已经蔚然长起,像哨兵一样环卫着这座美丽的城市。阜新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观,阜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已晋升为省级“园林城市”。

三、让人可持续发展

这些来年,阜新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大事来抓,对就业目标优先安排,优先考核,优先奖惩,在上项目、发展经济上都优先考虑就业。注重从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民营经济等10个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零就业家庭”、沉陷区治理搬迁失业人员、棚户区改造下岗失业人员、“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加强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完善,27.8万名退休职工养老标准得到了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基本完成;失业保险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8万人和42.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业人口参合率达到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6.1万名贫困农民得到救助。

积极培养经济转型适用人才。阜新市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依托中国农大、沈阳农大、辽宁工大、大连工大四所高校为阜新定向招

收本科生,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200多名。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近1000名毕业生回乡创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校校、校企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几年来,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2.5万人,就业率达到95%以上。

经济转型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国民经济结束了“九五”时期低速徘徊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三年居辽宁首位。

——接续替代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业配套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七年累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482万亩,超过“九五”前全市有林地面积的总和,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21.7%上升到2008年的32.1%。阜新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和循环农业示范市。

阜新经济转型之启示

启示一:推进经济转型,要把解放思想作为重要前提。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转型的进度。只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观念更新带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才能有效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为转型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在转型中需要国家的支持,但要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国家支持为辅。

启示二:推进经济转型,要因地制宜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的过程。只有立足于本地的比较优势,科学谋势,挖掘优势,打造优势,发挥优势,才能变单一产业结构为多元化经济结构,形成符合本地实际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接续替代产业。

启示三:推进经济转型,要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关键在于项目。只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用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启示四:推进经济转型,要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促进转型振兴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只有扩大开放,才能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从根本上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启示五:推进经济转型,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安置就业放在优先位置,扎扎实实地搞好就业、社保、安居、就医等民生工程,让转型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转型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未来目标及规划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5 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5 倍,年均增长1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1亿

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倍以上,年均增长2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897.8亿。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重点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十一五”期末,工业增加值达到12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倍,年均增长21%,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比重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接近500家,比“十五”期末增长1倍。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与能源工业成为地方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单一结构彻底改变。“三大基地”和“六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多元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做大,规模以上企业近百户;风电产业迅猛发展,并网发电超过百万千瓦;大唐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液压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板材家具产业初具雏形;现代皮革产业迅速崛起;氟化工、铸造产业集群稳步推进;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开始起步。阜矿集团总收入突破百亿元。

(三)外引与内培共举,服务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商贸流通持续活跃,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网络格局逐步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屡创新高。县以下消费市场得到进一步激活,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超过城市。旅游产业渐成新热点,海州国家矿山公园获批全国首个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并正式开园,高山子风电景区成旅游新亮点,温泉新城一期工程已开工。全市年接待旅游人数超过500万人次。房地产业发展较快。商品房施工面积、销售面积逐年增加。金融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12家、保险机构达到19家。阜新商业银行改组为阜新银行,设立了沈阳分行。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达到30户以上,居省内前列。动漫等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 结语

今天的阜新,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民生,方方面面都已经显现出来经济转型给这座工业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阜新一定会以她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到那时,我们依然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是“煤城儿女”,我们不会磨灭先辈们曾经为这座城市的复兴做出的贡献。

如今的我们,不能坐在那里抱怨我们这一代人为什么赶上了资源枯竭,而应该从中发现机会,用先进的技术打造新型城市,用我们的知识和双手创造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 资料来源 阜新日报 人民日报 辽宁日报 新闻周刊 人民网--人民论坛 中国阜新门户网 东北新闻网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